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靖江市季市中心小学 221450)
【摘要】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决问题和解释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创设一种“自由而安全”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转变观念,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教给学生提问方法,鼓励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
【关键词】问题意识;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86-01
陶行知曾经说过“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创造教育必须从儿童抓起。”他主张,小孩子只有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因此,必须鼓励孩子“每事问”。爱因斯坦也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新课程也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决问题和解释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设 “自由而安全”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读书时,一定会产生许多问题,有的比较浅显,有的比较深刻。有问题才会有产生创造的欲望。但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学中常常忽视学生的这种学习潜能,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压抑学生好问的天性,致使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障碍:有人自卑,认为自己根本提不出问题;有人有问题,但顾虑重重,担心自己的问题与老师的意图不符而遭老师指责,或怕自己的问题太简单,而遭老师和同学的嘲笑。因此不少学生惰性严重,干脆坐在座位上“静观其变”。那么,我们应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呢?我认为,我们应创设一种“自由而安全”的课堂气氛。所谓“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儿童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使每一个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思考的时间。“安全”就是不对儿童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和挑剔,使其消除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会提问的重要性,多讲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例,如牛顿“为什么苹果总要落在地上?”爱迪生“我能孵出小鸡来吗?”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索善于探究的思维品质。
转变观念,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我们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是让学生理解、认识和接受现有的科学结论,而忽略学生对现有知识的再认识、更新、创造。哪怕学生有超过教师的独到见解,也不予鼓励,最终以教参为唯一标准答案。由于教师的指责与批评,使不少学生宁可在沉默中一知半解,也不愿提问。这种现象使某些老师以为学生没有问题了。其实,这种没有问题恰是最大的问题。让学生学会提问,这正是课程改革的意义所在。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教学民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支持和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见解,肯定、赞扬和欣赏学生的独特见解,允许学生争辩和保留不同意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陶行知在《小孩不小歌》中提到:发现你的孩子,了解你的孩子,解放你的孩子,信仰你的孩子,变成你的孩子。苏教版第五册《三袋麦子》一文后有这么一个问题:小猪、小牛、小猴是怎样处理自己那袋麦子的?你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为什么?对此,学生们各有各的想法,但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必须给予肯定鼓励。
教给学生提问方法
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后,应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石头书》一文,出示课题后,教师组织提问:看了这个课题,你产生了什么问题?学生纷纷提问:1、什么是石头书?2、石头书里有些什么?3、石头书有什么用?4、石头书与我们平时的书什么不同?等等。这样的提问方法,学生一开始也许会觉得无从问起,提不出什么问题,或是提出的问题不切主题。作为教师则要有意识地多示范几次。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如:对题目提问,对不明对象提问,对人物的行为提问,等等。这样的训练,使孩子提问的水平逐渐提高,让孩子们不仅爱问,而且善问。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精心备课、上课滴水不漏,当然有助于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束缚了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现。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妨故意设置“障碍”,留点疑问,露点破绽,给学生提供有问题可提的机遇。在学《第八次》一文时,布鲁斯从蜘蛛身上得到启示,决心也干第八次,终于取得成功。教师故意设置悬念:蜘蛛织网是第八次成功,布鲁斯也是第八次成功,多巧的事啊!有学生马上就提问:要是蜘蛛第七次或第六次就成功了,布鲁斯会不会干第八次呢?学生们议论纷纷。有人认为会,有人认为不会。经过讨论,学生们明白布鲁斯是被蜘蛛执着的精神所感动,重新树立了信心,才取得成功,而不在于究竟是第七次还是第八次。这样的讨论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组织课堂争论,激发创新潜能
争论的基础是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它必然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课堂上,我们要激励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鸡蛋里挑骨头”,使学生做到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如有教师在总结《麻雀》一文时,概括为“伟大的母爱”,有学生就提出疑问:课文中从头到尾都没有讲老麻雀是公是母,为什么说是母爱呢?在学《枫桥夜泊》时,也有学生提出疑问:“月落”、“霜满天”,已是深夜,怎么还有“乌啼”呢?这些问题说明学生很动脑筋,教师应引导学生切磋、分析、讨论,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
一节课上完了,学生可以在心中划上一个句号,也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和困惑,带着问题走出教室。两种不同的情况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同的作用。我们的教学要使学生能有效地产生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上世纪80年代,美国在基础教育领域提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由教师创设提出问题的实际环境,刺激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一堂课下来,教师应该给学生留下问题,假如没有给学生留下问题,这堂课不能说是成功的。在学《卧薪尝胆》一文时,有学生提出异议:“会稽一战,越国死伤无数,为什么二十年后,能转弱为强呢?”另一学生回答说:“这是因为吴王太骄傲了。”还有学生说:“这二十年,越国招兵买马,养精蓄锐,才反败为胜。”这位学生马上反驳:“吴国不是挺强大的,他不也经常操练兵马吗?”历史上,吴国失败的原因有很多,这并不是语文书上所能解决的。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查找资料,寻找原因。因此,“释疑,解惑”并非是将疑惑全部解决,而重在引导学生在明了旧疑的基础上思考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
【摘要】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决问题和解释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创设一种“自由而安全”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转变观念,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教给学生提问方法,鼓励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
【关键词】问题意识; 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6-0186-01
陶行知曾经说过“行动是中国教育的开始,创造是中国教育的完成。创造教育必须从儿童抓起。”他主张,小孩子只有得到言论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因此,必须鼓励孩子“每事问”。爱因斯坦也曾经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新课程也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决问题和解释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因此,小学语文教学中必须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设 “自由而安全”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读书时,一定会产生许多问题,有的比较浅显,有的比较深刻。有问题才会有产生创造的欲望。但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学中常常忽视学生的这种学习潜能,教师总是有意无意地压抑学生好问的天性,致使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障碍:有人自卑,认为自己根本提不出问题;有人有问题,但顾虑重重,担心自己的问题与老师的意图不符而遭老师指责,或怕自己的问题太简单,而遭老师和同学的嘲笑。因此不少学生惰性严重,干脆坐在座位上“静观其变”。那么,我们应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障碍呢?我认为,我们应创设一种“自由而安全”的课堂气氛。所谓“自由”就是尽量减少对儿童的行为和思维的无谓限制,使每一个学生有充足的读书、思考的时间。“安全”就是不对儿童的独特想法进行批评和挑剔,使其消除对批评的顾虑,获得创造的安全感。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会提问的重要性,多讲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例,如牛顿“为什么苹果总要落在地上?”爱迪生“我能孵出小鸡来吗?”教育学生学习科学家善于思索善于探究的思维品质。
转变观念,帮助学生树立自信
我们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总是让学生理解、认识和接受现有的科学结论,而忽略学生对现有知识的再认识、更新、创造。哪怕学生有超过教师的独到见解,也不予鼓励,最终以教参为唯一标准答案。由于教师的指责与批评,使不少学生宁可在沉默中一知半解,也不愿提问。这种现象使某些老师以为学生没有问题了。其实,这种没有问题恰是最大的问题。让学生学会提问,这正是课程改革的意义所在。教师在教学中要发挥教学民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支持和鼓励学生多发表自己的见解,肯定、赞扬和欣赏学生的独特见解,允许学生争辩和保留不同意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陶行知在《小孩不小歌》中提到:发现你的孩子,了解你的孩子,解放你的孩子,信仰你的孩子,变成你的孩子。苏教版第五册《三袋麦子》一文后有这么一个问题:小猪、小牛、小猴是怎样处理自己那袋麦子的?你认为谁的做法最好?为什么?对此,学生们各有各的想法,但只要言之有理,教师都必须给予肯定鼓励。
教给学生提问方法
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后,应从不同角度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如《石头书》一文,出示课题后,教师组织提问:看了这个课题,你产生了什么问题?学生纷纷提问:1、什么是石头书?2、石头书里有些什么?3、石头书有什么用?4、石头书与我们平时的书什么不同?等等。这样的提问方法,学生一开始也许会觉得无从问起,提不出什么问题,或是提出的问题不切主题。作为教师则要有意识地多示范几次。在平时教学中,教师应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如:对题目提问,对不明对象提问,对人物的行为提问,等等。这样的训练,使孩子提问的水平逐渐提高,让孩子们不仅爱问,而且善问。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精心备课、上课滴水不漏,当然有助于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束缚了学生思维火花的闪现。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妨故意设置“障碍”,留点疑问,露点破绽,给学生提供有问题可提的机遇。在学《第八次》一文时,布鲁斯从蜘蛛身上得到启示,决心也干第八次,终于取得成功。教师故意设置悬念:蜘蛛织网是第八次成功,布鲁斯也是第八次成功,多巧的事啊!有学生马上就提问:要是蜘蛛第七次或第六次就成功了,布鲁斯会不会干第八次呢?学生们议论纷纷。有人认为会,有人认为不会。经过讨论,学生们明白布鲁斯是被蜘蛛执着的精神所感动,重新树立了信心,才取得成功,而不在于究竟是第七次还是第八次。这样的讨论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发展了学生的思维。
组织课堂争论,激发创新潜能
争论的基础是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它必然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课堂上,我们要激励学生“打破沙锅问到底”、“鸡蛋里挑骨头”,使学生做到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教师不同的想法。如有教师在总结《麻雀》一文时,概括为“伟大的母爱”,有学生就提出疑问:课文中从头到尾都没有讲老麻雀是公是母,为什么说是母爱呢?在学《枫桥夜泊》时,也有学生提出疑问:“月落”、“霜满天”,已是深夜,怎么还有“乌啼”呢?这些问题说明学生很动脑筋,教师应引导学生切磋、分析、讨论,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
一节课上完了,学生可以在心中划上一个句号,也可能产生新的问题和困惑,带着问题走出教室。两种不同的情况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同的作用。我们的教学要使学生能有效地产生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上世纪80年代,美国在基础教育领域提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由教师创设提出问题的实际环境,刺激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一堂课下来,教师应该给学生留下问题,假如没有给学生留下问题,这堂课不能说是成功的。在学《卧薪尝胆》一文时,有学生提出异议:“会稽一战,越国死伤无数,为什么二十年后,能转弱为强呢?”另一学生回答说:“这是因为吴王太骄傲了。”还有学生说:“这二十年,越国招兵买马,养精蓄锐,才反败为胜。”这位学生马上反驳:“吴国不是挺强大的,他不也经常操练兵马吗?”历史上,吴国失败的原因有很多,这并不是语文书上所能解决的。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查找资料,寻找原因。因此,“释疑,解惑”并非是将疑惑全部解决,而重在引导学生在明了旧疑的基础上思考新的更深层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