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角形内角和”这节课自己执教过很多次,每次执教后都有点纠结,这种纠结主要来自于对三角形内角和的教学仅停留在学生“知其然”的状态,学生在活动中并不清楚为什么要进行一系列的操作活动。由于没有深度的认同,很多时候学生都是游离于活动之外,最后只是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结果实现了再次确认而无实质上的认同。因此,如何促使教学向“知其所以然”回归成为再次执教本节课的着力点。
一、教学前思
由于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三角尺入手,通过算出每块三角尺三个内角的和,引发学生猜想:其他三角形三个内角和也是180°吗?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折一折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的都是一个平角,由此获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考虑到教材呈现的是知识静止的过程,限于篇幅也只能把实验的重头戏呈现出来,简缩了学生的很多思维可能。以前每次教学都是按照教材实验步骤去组织,学生可能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实验,而怎样去做则完全是按教师的要求亦步亦趋。这样教学回避了学生的经验现状,回避了操作中的问题,尽管学生会得出结论,但对操作实验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充其量是一个“操作工”而已。如果想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那么就应该还原整个实验的全过程,拓宽实验的外延,从而真正提升探究的内涵。
二、课堂实践
(在学生计算出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后)
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
(学生有回答“是”和“不是”)
师:你能想办法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吗?
生:可以量、算。
师:那要不要把所有的三角形都拿来量一量、算一算呢?
生1:不要,选几个就行了。
生2: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选一个代表就行了。
师:那请你们选择三角形,然后想办法探索它们的内角和是多少。
(学生动手操作探究)
师:是不是每个同学都通过测量,计算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学生有的说内角和是175°,有的说是182°,还有的说是185°)
师:为什么这几个同学得到的结果与大家的不一致?可能哪儿出现问题?
生3:量角时可能出现一点误差,每个角误差一小点,三个角合起来误差就一大点。
师:感谢这几位同学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感谢他们为大家提供了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如何避免这种误差。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4:把三个角拼在一起量。
师:你的意思是可以把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再量?大家可以去试试。
(学生剪、拼后发现组成一个平角,于是大喊:不要量了,拼成平角了)
师:其实不剪也可以,我们可通过折的方法把三个角拼在一起,大家可以跟老师一起折折看。
……
三、课后反思
教学中还原了实验的本来面目,让学生对为什么选择这些三角形有了明确的认识,他们不仅知道为什么去探究,而且知道应该怎样去探究。可以看出,整个实验过程关注“为什么”,立足“怎么办”,真正实现了“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的有效链接。
回顾整个链接过程,首先是丰盈了实验的过程,还原了实验的原始面目,让学生知道了整个活动的来龙去脉。先通过“要不要把所有的三角形都拿来量一量、算一算呢”的问题,促使学生对实验素材选择的思考,再由实验中的误差问题展开。然后通过“如何避免这种误差”,引发学生思考形成把三个内角合起来的思想,从而使学生知道了为什么要通过折把三个角拼在一起,真正使实验的探究活动自主、有效地进行。其次是尊重了学生的经验现状,从学生学习时的思维“最近发展区”出发,顺应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真正是结合自己的理解一步一步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很自觉地迈出每一步:量、算——问题(有误差)调整——三个角合在一起量(剪、拼)——问题(不要量)——三个角折在一起拼成平角。学生就是在这种真实、自然的活动中逐步完成了实验验证,实现了“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的有机链接,学生的自主探索也就成为名符其实的具有自主性、挑战性的学习活动。
(责编 杜 华)
一、教学前思
由于教材从学生熟悉的三角尺入手,通过算出每块三角尺三个内角的和,引发学生猜想:其他三角形三个内角和也是180°吗?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通过折一折发现: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拼成的都是一个平角,由此获得“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结论。考虑到教材呈现的是知识静止的过程,限于篇幅也只能把实验的重头戏呈现出来,简缩了学生的很多思维可能。以前每次教学都是按照教材实验步骤去组织,学生可能并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实验,而怎样去做则完全是按教师的要求亦步亦趋。这样教学回避了学生的经验现状,回避了操作中的问题,尽管学生会得出结论,但对操作实验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充其量是一个“操作工”而已。如果想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那么就应该还原整个实验的全过程,拓宽实验的外延,从而真正提升探究的内涵。
二、课堂实践
(在学生计算出两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后)
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
(学生有回答“是”和“不是”)
师:你能想办法来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测吗?
生:可以量、算。
师:那要不要把所有的三角形都拿来量一量、算一算呢?
生1:不要,选几个就行了。
生2: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各选一个代表就行了。
师:那请你们选择三角形,然后想办法探索它们的内角和是多少。
(学生动手操作探究)
师:是不是每个同学都通过测量,计算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学生有的说内角和是175°,有的说是182°,还有的说是185°)
师:为什么这几个同学得到的结果与大家的不一致?可能哪儿出现问题?
生3:量角时可能出现一点误差,每个角误差一小点,三个角合起来误差就一大点。
师:感谢这几位同学实事求是的态度,也感谢他们为大家提供了思考的问题,那就是如何避免这种误差。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
生4:把三个角拼在一起量。
师:你的意思是可以把三个角剪下来拼在一起再量?大家可以去试试。
(学生剪、拼后发现组成一个平角,于是大喊:不要量了,拼成平角了)
师:其实不剪也可以,我们可通过折的方法把三个角拼在一起,大家可以跟老师一起折折看。
……
三、课后反思
教学中还原了实验的本来面目,让学生对为什么选择这些三角形有了明确的认识,他们不仅知道为什么去探究,而且知道应该怎样去探究。可以看出,整个实验过程关注“为什么”,立足“怎么办”,真正实现了“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的有效链接。
回顾整个链接过程,首先是丰盈了实验的过程,还原了实验的原始面目,让学生知道了整个活动的来龙去脉。先通过“要不要把所有的三角形都拿来量一量、算一算呢”的问题,促使学生对实验素材选择的思考,再由实验中的误差问题展开。然后通过“如何避免这种误差”,引发学生思考形成把三个内角合起来的思想,从而使学生知道了为什么要通过折把三个角拼在一起,真正使实验的探究活动自主、有效地进行。其次是尊重了学生的经验现状,从学生学习时的思维“最近发展区”出发,顺应了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真正是结合自己的理解一步一步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很自觉地迈出每一步:量、算——问题(有误差)调整——三个角合在一起量(剪、拼)——问题(不要量)——三个角折在一起拼成平角。学生就是在这种真实、自然的活动中逐步完成了实验验证,实现了“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的有机链接,学生的自主探索也就成为名符其实的具有自主性、挑战性的学习活动。
(责编 杜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