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是对小学生道德素养、品格品质培养的重要途径,当前教育注重对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这也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丰富小学生的精神世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发扬爱国主义思想,为国奋斗积极向上,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肩负重担,对培养德才兼备的未来建设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有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两门课程,二者循序渐进,承上启下,对于小学生思想、素质的初步养成具有指导意义,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优秀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小学生的精神思想引领正确道路,是小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途径
1.课堂教学
(1)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意识
传统教育多注重知识的灌输,偏重考试成绩,教育相对死板,在通过不断的课程改革之后,现代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注重教育方式的灵活多样性,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小学生对于品德知识概念的理解吸收,小学生品德的养成不是通过刻板灌输能够形成的,这需要通过有效的教育将知识内化给学生,让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良好的道德素质标准来衡量自我,进而规范自己的言行。
(2)养成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中要求通过思想品德教学养成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文化风貌都是现代小学生应当学习的典范,整个社会的道德意识需要对学生从小培养,讲文明,识礼节,懂礼貌,有正确的荣辱观,明辨真善美,拒绝假丑恶,让小学生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够注意到自己的言语行为,并加以自觉规范,将品德思想渗透入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自觉提高品德水平,养成良好习惯。
(3)树立小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
如果说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基础,那么理想信念就是他的上层建筑,精神支柱,对人有着方向性的指引作用,是一个人对于未来的美好向往和实现价值的更高层次的追求,理想信念是动力,是目标,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基石,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继往开来,求实创新,需要从小学生起就树立起伟大的理想,拥有坚定的信念,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成长,更关系到全国、全社会的发展希望,对整体民族素质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影响,从长久来看,对小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也是支持国家发展的需要,是民族发展的需要,抵挡住不良思潮对小学生思想意识的侵蚀,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小学生能够身心健康的茁壮成长。
(4)增强小学生的爱国情感
有国才有家,我们现在的和平幸福的日子是多少先辈用鲜血奋斗来的,国家才是我们坚实的后盾,落后就要挨打,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始终贯穿爱国教育,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小学生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并应当继续为之而努力,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报效祖国。爱国主义教育中也要注重对小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让小学生认识到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要明白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面前的个人得失是微不足道的,要培养小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要关心爱护集体,勇于牺牲,愿于奉献,将爱国家、爱集体的情感融入品德教育,融入学生个体。
2.生活实践
(1)实践出真知,理论需践行
思想品德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同樣的行为习惯也能够反映出这个人的品德素质,帮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他们未来一生的发展,会是他们前进道路上的积极推动力,会让小学生终身受益。因此除了课堂知识讲授之外,也要注重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养成,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充分了解是非观、礼制观、法制观,即使走出学校也要时刻身处学习之中,实践能赋予学生更生动、更具象的知识,给小学生们不同于课本的全新体验,有助于学生寓知于行。
(2)要发挥榜样的力量
小学生身心稚嫩,很容易对身边的人产生模仿心理,但同时小学生也具有很高的观察能力,抓住这一特点,充分发挥教师、优秀学生干部的榜样带头作用对培养小学生的品德有很大的助益,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不仅在专业教学水平上要高要求自己,在平时的言行举止中也要为小学生树立好榜样,有能力、有德行、有修养,在学生中选拔优秀干部代表作为学生的学习榜样,鼓励引导学生,促进学生们积极向上。
二、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的方法
1.注重学生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思想品德知识的接收程度有很大的影响,当前教育改革要求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此,在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中也要充分落实这一点,虽然小学生的思维在成人看来还十分稚嫩,但是小学生也有自己的思想,让他们能够发散思维,积极动脑,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意识到这一点需要教师主动改变教育观念,将小学生放在平等对话的层面,增强与小学生的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学生们跟老师的距离拉近了,上课听讲也会更认真,发自内心的去学习,有助于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2.引导学生对思想品德的自我感悟、理解
小学生拥有自己的思想思维,但是他们还需要正确的引导,需要教师来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念,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惑,指正错误。在此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来推荐一些好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感知,在阅读中理解更多的道理,学习更多的优秀文化;在思想品德课程考核方式上也要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进行评价,首先从教学方面来讲不能只注重书面考试的成绩,让学生过于看重分数,将学生平时的表现、同学的评价、课外活动等因素也考虑进来,综合形成评价机制,以行为促进品德的进一步内化,让学生有意识的去思考,去行动。
3.加强社会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提升
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会回归生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离不开社会实践,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因此,课堂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只传输知识而忽略了实践,那么品德教育就会是苍白无力的,纸上谈兵,知行合一才是最终目标。因此,思想品德教育要多增加实践环节,首先在课堂上可以将生活引进来。比如,在讲授《交通与我们的生活》一课,衣食住行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在课上可以让学生列举出自己知道的交通工具,体验感受,以及乘坐交通工具应遵守的行为规则,讲一讲公共环境下的不文明礼貌行为,启发学生自己应该怎么做;在讲授《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纪录片的视频,让学生们认识到我们的地球为地球上的生物付出了很多,地球不止是人类的,更是属于千万动物植物的,冰川融化、森林大火的起因和危害,而我们人类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能做哪些积极的举措,作为个体的我们平时要怎么做,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其次要将思想品德教育带出去,带领学生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教育了自己,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社会服务,提高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总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要立足于学生的需求,抓住小学生的性格行为特点,在课堂上课生活中积极引导小学生形成道德概念和良好行为习惯,时刻能够秉持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提升自我素质,让自己能够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1]孟建伟.教育与生活——关于“教育回归生活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2012.
[2]陈光全,杨争林.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张桂洪.青少年品德养成间题刍议[J].学术沙龙,2011(2).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
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有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两门课程,二者循序渐进,承上启下,对于小学生思想、素质的初步养成具有指导意义,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优秀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继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为小学生的精神思想引领正确道路,是小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育途径
1.课堂教学
(1)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品德意识
传统教育多注重知识的灌输,偏重考试成绩,教育相对死板,在通过不断的课程改革之后,现代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注重教育方式的灵活多样性,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小学生对于品德知识概念的理解吸收,小学生品德的养成不是通过刻板灌输能够形成的,这需要通过有效的教育将知识内化给学生,让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良好的道德素质标准来衡量自我,进而规范自己的言行。
(2)养成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大纲中要求通过思想品德教学养成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文化风貌都是现代小学生应当学习的典范,整个社会的道德意识需要对学生从小培养,讲文明,识礼节,懂礼貌,有正确的荣辱观,明辨真善美,拒绝假丑恶,让小学生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能够注意到自己的言语行为,并加以自觉规范,将品德思想渗透入自己的学习生活中,自觉提高品德水平,养成良好习惯。
(3)树立小学生正确的理想信念
如果说道德品质是一个人的基础,那么理想信念就是他的上层建筑,精神支柱,对人有着方向性的指引作用,是一个人对于未来的美好向往和实现价值的更高层次的追求,理想信念是动力,是目标,小学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基石,更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继往开来,求实创新,需要从小学生起就树立起伟大的理想,拥有坚定的信念,这不仅关系到学生的个人成长,更关系到全国、全社会的发展希望,对整体民族素质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影响,从长久来看,对小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也是支持国家发展的需要,是民族发展的需要,抵挡住不良思潮对小学生思想意识的侵蚀,传递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让小学生能够身心健康的茁壮成长。
(4)增强小学生的爱国情感
有国才有家,我们现在的和平幸福的日子是多少先辈用鲜血奋斗来的,国家才是我们坚实的后盾,落后就要挨打,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必须始终贯穿爱国教育,培养小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小学生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让学生认识到我们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并应当继续为之而努力,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报效祖国。爱国主义教育中也要注重对小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让小学生认识到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要明白在国家利益、集体利益面前的个人得失是微不足道的,要培养小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要关心爱护集体,勇于牺牲,愿于奉献,将爱国家、爱集体的情感融入品德教育,融入学生个体。
2.生活实践
(1)实践出真知,理论需践行
思想品德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方式,同樣的行为习惯也能够反映出这个人的品德素质,帮助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利于他们未来一生的发展,会是他们前进道路上的积极推动力,会让小学生终身受益。因此除了课堂知识讲授之外,也要注重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养成,让他们通过亲身实践充分了解是非观、礼制观、法制观,即使走出学校也要时刻身处学习之中,实践能赋予学生更生动、更具象的知识,给小学生们不同于课本的全新体验,有助于学生寓知于行。
(2)要发挥榜样的力量
小学生身心稚嫩,很容易对身边的人产生模仿心理,但同时小学生也具有很高的观察能力,抓住这一特点,充分发挥教师、优秀学生干部的榜样带头作用对培养小学生的品德有很大的助益,因此,教师要以身作则,不仅在专业教学水平上要高要求自己,在平时的言行举止中也要为小学生树立好榜样,有能力、有德行、有修养,在学生中选拔优秀干部代表作为学生的学习榜样,鼓励引导学生,促进学生们积极向上。
二、提高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实效性的方法
1.注重学生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对于小学生思想品德知识的接收程度有很大的影响,当前教育改革要求注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此,在小学生的品德教育中也要充分落实这一点,虽然小学生的思维在成人看来还十分稚嫩,但是小学生也有自己的思想,让他们能够发散思维,积极动脑,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是非常有帮助的,意识到这一点需要教师主动改变教育观念,将小学生放在平等对话的层面,增强与小学生的互动,活跃课堂氛围,学生们跟老师的距离拉近了,上课听讲也会更认真,发自内心的去学习,有助于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2.引导学生对思想品德的自我感悟、理解
小学生拥有自己的思想思维,但是他们还需要正确的引导,需要教师来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念,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困惑,指正错误。在此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来推荐一些好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多的感知,在阅读中理解更多的道理,学习更多的优秀文化;在思想品德课程考核方式上也要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进行评价,首先从教学方面来讲不能只注重书面考试的成绩,让学生过于看重分数,将学生平时的表现、同学的评价、课外活动等因素也考虑进来,综合形成评价机制,以行为促进品德的进一步内化,让学生有意识的去思考,去行动。
3.加强社会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提升
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会回归生活,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离不开社会实践,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因此,课堂教学要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只传输知识而忽略了实践,那么品德教育就会是苍白无力的,纸上谈兵,知行合一才是最终目标。因此,思想品德教育要多增加实践环节,首先在课堂上可以将生活引进来。比如,在讲授《交通与我们的生活》一课,衣食住行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在课上可以让学生列举出自己知道的交通工具,体验感受,以及乘坐交通工具应遵守的行为规则,讲一讲公共环境下的不文明礼貌行为,启发学生自己应该怎么做;在讲授《只有一个地球》一课时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纪录片的视频,让学生们认识到我们的地球为地球上的生物付出了很多,地球不止是人类的,更是属于千万动物植物的,冰川融化、森林大火的起因和危害,而我们人类为保护环境保护地球能做哪些积极的举措,作为个体的我们平时要怎么做,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其次要将思想品德教育带出去,带领学生多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教育了自己,珍惜当下的美好生活,尽自己的绵薄之力为社会服务,提高学生的知识、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总之,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要立足于学生的需求,抓住小学生的性格行为特点,在课堂上课生活中积极引导小学生形成道德概念和良好行为习惯,时刻能够秉持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提升自我素质,让自己能够成长为一个优秀的人,一个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1]孟建伟.教育与生活——关于“教育回归生活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2012.
[2]陈光全,杨争林.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3]张桂洪.青少年品德养成间题刍议[J].学术沙龙,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