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美国教育家艾利斯(A.K.Ellis)说:“合作教学如果不是当代最大的教育改革的话,那它至少也是最大的之一。”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合作为形式,以任务型活动为载体,以探究为途径,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和教学策略。形成性评价是一种着眼于促进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评价方式。它以质性评定为主,取代量化评定,既重视学生在评定中的个性化反映方式,又倡导学生在评价中学习合作。我就小组合作学习与形成性评价的有效结合作一些探讨。
一、发现问题
1.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现象:①少数人在学习,多数人在旁观。有些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由于学生没有掌握必要的合作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整个学习过程被少数的优等生或少数善于语言表达的学生“霸占”,只有他们得以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理所当然地再由他们代表各自的小组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而其他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小组中只是扮演着观众的角色,以此消磨时间。②分组不科学。最常见的简便易行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劣互补、相互促进;③规则不明。在课堂中,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④时间不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往往呈现问题后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止”。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2.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往往单一和片面,造成评价效果不佳。其主要问题表现在:①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②偏重于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③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創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二、对策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学习的实效性呢?我认为将小组合作学习与形成性评价有效结合,运用到课堂教学和课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在构建合作小组时,我注意小组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我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仅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三是小组成员是动态的。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2.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1)表演型。在教学一些有形象、有情节,语言生动的课文时,我首先重新改编课文的内容,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成一个“小剧团”,组员一起当“演员”,共同把课文的内容表演出来。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不仅学会了合作,而且接受了新知识。(2)游戏型。高尔基曾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为了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小学英语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觉得学习英语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苦行差”,而是一件充满无限乐趣的事。例如在教句子“Smell the coffee.Can I have a cake please?”等难读的句子时,我采用了小组传“口信”的游戏方式进行教学。这个游戏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使我了解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教数词时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我给班上所有学生都发了数字卡,我要求学生当我发口令“7,Stand up!”,有7号卡的学生必须快速站起,如果有谁反应错了那一组就要被淘汰,直到最后反应最快,没有被淘汰的一组获胜。这种方法培养了学生对知识实际意义的理解,当看到自己小组获得胜利时,可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油然而生。(3)交际式。英语教学的过程实质是交际。要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就得妥善安排多种教学情景进行语言交际活动,从而把课堂变为人际化的场所。这种场所能充分体现师生、生生的交流与合作。学生在合作中进行各种方式的语言操作,学习兴趣会更浓,合作能力会得到更大发展。
3.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建立科学的形成性评价机制让学生好学。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形成性评价的尝试,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的、能激发每个小组成员最大潜力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否则合作学习的效果就难以体现出来。
三、效果与反思
1.互相补充,促进生生互动,收效良好。
以前的课堂上,优等生往往比中、差等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与评价可以改变这种状况,通过合理的分组,在小组成员间能产生积极的相互促进作用,形成合作互助,达到知识互补、信息沟通、疑难共解、共同提高的目的。尤其是对中等生和学困生,这种学习方式更有助于消除他们心理障碍,增强他们的自信和自我实践的机会,使其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拓宽、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高。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合作学习过程是师生、生生多边活动交往的过程。学生既要养成“自我主体”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中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又要学会主动争取教师、同学的帮助,汲取他人的意见,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合作技巧。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学会和别人一起工作、学会尊重他人和理解他人。教师在面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出评价时,除了肯定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之外,还要重视对学生的合作作出评价,培养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尊重的综合素养。
3.吸引注意、有效激趣,抓牢学生的心弦。
小学生心理不够成熟,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对于单调的重复,他们会产生厌烦、抵制的情绪。而新鲜的事物,往往能吸引他们的特别关注。评价也是一样。所以评价的形式还需要新颖、别致。教师要让他们觉得新奇、有趣,使他们乐此不疲。我利用简笔画、图片等多种工具变换多种形式,并将各种语言知识融入其中,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弦,将他们吸引到课堂之中。学生可以自由想象,自主设计出他们喜欢的星星榜的形式,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才能,让他们在评价中不断体会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李志宏,王晓文.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华敏.如何让小学生主动学习英语.
[3]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4]刘莉.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发现问题
1.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出现了一些问题和现象:①少数人在学习,多数人在旁观。有些所谓的小组合作学习,由于学生没有掌握必要的合作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整个学习过程被少数的优等生或少数善于语言表达的学生“霸占”,只有他们得以充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理所当然地再由他们代表各自的小组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而其他学生在各自的学习小组中只是扮演着观众的角色,以此消磨时间。②分组不科学。最常见的简便易行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是按前后座位自然分成四人小组,但人员搭配不合理,不利于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优劣互补、相互促进;③规则不明。在课堂中,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注意不难发现,这只是一种表面上的“假热闹”,实际上“活而无序”。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没有规矩不成方圆”;④时间不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往往呈现问题后就宣布“合作学习开始”,不到两三分钟就叫“停止”。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不但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且很容易挫伤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使学生养成敷衍了事的不良习惯。
2.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往往单一和片面,造成评价效果不佳。其主要问题表现在:①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②偏重于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③教师很少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創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评价。
二、对策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问题,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学习的实效性呢?我认为将小组合作学习与形成性评价有效结合,运用到课堂教学和课后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建立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提供充裕的合作学习时间。在构建合作小组时,我注意小组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我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仅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三是小组成员是动态的。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可以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2.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1)表演型。在教学一些有形象、有情节,语言生动的课文时,我首先重新改编课文的内容,然后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成一个“小剧团”,组员一起当“演员”,共同把课文的内容表演出来。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不仅学会了合作,而且接受了新知识。(2)游戏型。高尔基曾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为了适应小学生的心理状态,小学英语教材安排了大量的游戏活动,让学生觉得学习英语并不是枯燥无味的“苦行差”,而是一件充满无限乐趣的事。例如在教句子“Smell the coffee.Can I have a cake please?”等难读的句子时,我采用了小组传“口信”的游戏方式进行教学。这个游戏不仅训练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而且使我了解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教数词时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我给班上所有学生都发了数字卡,我要求学生当我发口令“7,Stand up!”,有7号卡的学生必须快速站起,如果有谁反应错了那一组就要被淘汰,直到最后反应最快,没有被淘汰的一组获胜。这种方法培养了学生对知识实际意义的理解,当看到自己小组获得胜利时,可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油然而生。(3)交际式。英语教学的过程实质是交际。要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就得妥善安排多种教学情景进行语言交际活动,从而把课堂变为人际化的场所。这种场所能充分体现师生、生生的交流与合作。学生在合作中进行各种方式的语言操作,学习兴趣会更浓,合作能力会得到更大发展。
3.结合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建立科学的形成性评价机制让学生好学。我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系统的形成性评价的尝试,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评价一定要有鼓励性、针对性、指导性和全面性。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的、能激发每个小组成员最大潜力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否则合作学习的效果就难以体现出来。
三、效果与反思
1.互相补充,促进生生互动,收效良好。
以前的课堂上,优等生往往比中、差等生获得更多的表现机会。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与评价可以改变这种状况,通过合理的分组,在小组成员间能产生积极的相互促进作用,形成合作互助,达到知识互补、信息沟通、疑难共解、共同提高的目的。尤其是对中等生和学困生,这种学习方式更有助于消除他们心理障碍,增强他们的自信和自我实践的机会,使其得到心理上的满足、信息上的拓宽、知识上的增长和能力上的提高。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合作学习过程是师生、生生多边活动交往的过程。学生既要养成“自我主体”的学习态度,在学习中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又要学会主动争取教师、同学的帮助,汲取他人的意见,创建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合作技巧。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学会和别人一起工作、学会尊重他人和理解他人。教师在面对学生的学习成果作出评价时,除了肯定知识技能方面的内容之外,还要重视对学生的合作作出评价,培养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尊重的综合素养。
3.吸引注意、有效激趣,抓牢学生的心弦。
小学生心理不够成熟,注意力特别容易分散。对于单调的重复,他们会产生厌烦、抵制的情绪。而新鲜的事物,往往能吸引他们的特别关注。评价也是一样。所以评价的形式还需要新颖、别致。教师要让他们觉得新奇、有趣,使他们乐此不疲。我利用简笔画、图片等多种工具变换多种形式,并将各种语言知识融入其中,牢牢抓住学生的心弦,将他们吸引到课堂之中。学生可以自由想象,自主设计出他们喜欢的星星榜的形式,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各种才能,让他们在评价中不断体会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1]李志宏,王晓文.新课程学生发展性评价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2]华敏.如何让小学生主动学习英语.
[3]傅道春.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4]刘莉.小组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