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鲁迅的文学作品是文学中的精品,既有思想深度,又有欣赏价值,影响着一批又一批的学子,作品中体现出鲁迅的人文精神、战斗精神、爱国精神极具学习价值,但是目前中学生却对鲁迅及其作品有一种深深的隔阂,甚至是排斥。我以为,是教学方法有问题,并非因为他们产生不了共鸣。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方法上多摸索,改变“枯燥、难理解”的现状,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适应现代学生的特点。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有意识地运用“求同性和求异性”教学设计,力求达到有趣有度、又不失作品精髓,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北京某区县的高中语文课本大换血,金庸武侠小说《雪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多数网友在哀叹:“把这些传统经典作品删除,让人感到遗憾。快餐文化取代了有思想深度的精品文化。”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朱崇科认为,这一做法反映出整个社会对目前的语文教育十分失望,失败的教学模式导致设定的语文教学目标没能实现。归根结底,目前语文教学的困境不是换几篇文章就能解决的。由于我们的教育方式、考试体制有问题,考试体制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功利化,如果按照时代背景、作者介绍、重点词句、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等标准去讲解,再好的文章也是味同嚼蜡。从这一点来看,我们需要改的是语文课的教学模式,不改变教学模式,只换几篇课文只能是换汤不换药。鲁迅小说,字字珠玑,篇篇精品,最早为中国现代文学获取国际声誉便是从它开始,鲁迅作品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作品既富于思想深度,又比较重视行文的技巧,与文化大师进行对话,应该是学生一次愉快的精神漫游,能充盈学生的精神世界,然而,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苦读”鲁迅作品的当代中学生却对鲁迅及其作品有一种深深的隔阂,甚至是莫名其妙的排斥心理。我以为,不少学生喜欢网络文学、武侠小说,抗拒经典作品,并非因为他们产生不了共鸣,而是教学方法有问题,像鲁迅的不少小说,读起来很有意思,但老师上课却总是逐字逐句分析,因此大家自然就觉得枯燥,觉得较难理解。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意识到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懂得欣赏鲁迅的经典作品,教师可以运用“背景教学和多元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意识到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懂得欣赏鲁迅的经典作品,教师可以运用“背景教学和多元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
所谓“背景教学”,就是要注重文章相关背景的介绍。鲁迅作品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他是第一个告别传统文化的现代文人,对传统文化思想进行了整体反思。鲁迅在传统文化的广阔背景之上,表现了社会的变迁、人物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揭示传统文化下人物、社会、历史变化的必然。鲁迅的许多作品,表现了他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这是鲁迅先生一贯精神的表露。因此,没有人文背景的文章,在鲁迅的作品里几乎是没有的。鲁迅的许多作品集中反映了1911年辛亥革命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深广的社会现实。选取题材,多采自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中,集中表现了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困惑及命运,例如,阿Q的愚昧、闰土的麻木、杨二嫂的尖酸、祥林嫂的悲惨、孔乙己的迂腐……作者对小说主人公的态度,多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鲁迅小说所写的那个“病态社会”于今天已是历史了,因此,背景介绍尤为必要,可以降低学生对鲁迅作品理解的难度。我以为,教学时先介绍写作背景,在指导学生学习鲁迅作品时,往往是不可缺少的,有助于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问题是介绍到什么程度和怎样介绍。理想的做法有:(1)紧紧围绕课文内容,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整理后有条理的讲解清楚。(2)以知识短文或补充资料的形式,有意识地安排几个鲁迅专题介绍,这样教师便于把握介绍的要求和详略,学生手头也有可供参阅的系统资料,这对教与学都有很大的好处。背景的介绍要力求简明,以能帮助学生阅读理解鲁迅作品为原则,起到提示作用。
所谓“多元教学”,就是激活激新学生的思维。课文的解读,旨在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见解力,唤起和启发学生阅读的创造性,因此,我们对鲁迅作品的讲解,要避免陈旧、狭窄,力求“有趣”、“有味”“有度”,并启发引导学生积极阐述自己的见解,大可不必停留在同一尺度、同一角度、同一层面,引导学生多元解读,立足于现实的土壤,以自己的眼光去鉴别,以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以自己的经验去审视,以自己的价值去判断,以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在这种开放、活跃的状态下,学生很容易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此时,教师的作用是在于把鲁迅作品与现实问题的思考进行“链接”。例如《故乡》的末尾写道:“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对这一具有哲理性的语句往往不容易理解,教学中可以抓住“路”和“希望”的关系让学生思考:“这里所说的路,指的是地上的路吗?它实际上比喻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比喻人生之路,社会之路。”教师再进一步问:“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说明了什么?”通过思考领悟到:“希望是需要人们的奋斗才得以实现。”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教学可以在此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教师可以结合当今现状进行引导:“其实地上本就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尤其没有自己的路。”“其实地上本就没有路,只要你敢于走,也便成了路。”当我把这些问题抛给学生以后,无疑会打破他们的定式思维,创设新的思维平台,再与原文主题一对比,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鲁迅作品的认识,而且获得了新的人生启迪。教师要关注和研究学生的实际水平,从他们的现实生活、性格特点、思维习惯、兴趣爱好出发。我们教师很容易受教参的驱使,因循教材和教参,对学生作出整齐划一的指导,这在客观上显然忽视了阅读主体的个体差异,把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导向僵化套话与人云亦云的模式和误区。这种教学过程不仅缺乏学生个体感悟的参与,遏制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而且其结论也极大地降低了鲁迅作品深刻的思想内蕴,学生必然感到难学。在教学中,我们不要急于把自己的理解塞给学生,而应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现新角度,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不同的见解。把握住学生思考的方向,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创设学习氛围,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人生体验。
总之,对于鲁迅作品的教学,教师既要让学生领会鲁迅经典作品的精要所在,解读作品思想的深刻性、文学的表现性,品味其丰富深沉的意蕴,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现状,要让学生切实走进鲁迅,与鲁迅零距离接触,缩短时代的差距;既要让学生触摸到鲁迅的时代脉搏,又要让学生触摸到当代的时代脉搏,充分体会鲁迅的人文精神、战斗精神、爱国精神,懂得学习价值。
参考文献:
[1]教师教学用书:语文 九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
[2]关于鲁迅止庵.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1997
[3]当代英语世界鲁迅研究.乐黛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金华市南苑中学)
北京某区县的高中语文课本大换血,金庸武侠小说《雪山飞狐》替掉《阿Q正传》。多数网友在哀叹:“把这些传统经典作品删除,让人感到遗憾。快餐文化取代了有思想深度的精品文化。”中山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朱崇科认为,这一做法反映出整个社会对目前的语文教育十分失望,失败的教学模式导致设定的语文教学目标没能实现。归根结底,目前语文教学的困境不是换几篇文章就能解决的。由于我们的教育方式、考试体制有问题,考试体制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功利化,如果按照时代背景、作者介绍、重点词句、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等标准去讲解,再好的文章也是味同嚼蜡。从这一点来看,我们需要改的是语文课的教学模式,不改变教学模式,只换几篇课文只能是换汤不换药。鲁迅小说,字字珠玑,篇篇精品,最早为中国现代文学获取国际声誉便是从它开始,鲁迅作品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作品既富于思想深度,又比较重视行文的技巧,与文化大师进行对话,应该是学生一次愉快的精神漫游,能充盈学生的精神世界,然而,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苦读”鲁迅作品的当代中学生却对鲁迅及其作品有一种深深的隔阂,甚至是莫名其妙的排斥心理。我以为,不少学生喜欢网络文学、武侠小说,抗拒经典作品,并非因为他们产生不了共鸣,而是教学方法有问题,像鲁迅的不少小说,读起来很有意思,但老师上课却总是逐字逐句分析,因此大家自然就觉得枯燥,觉得较难理解。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意识到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懂得欣赏鲁迅的经典作品,教师可以运用“背景教学和多元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意识到要让学生真正理解并懂得欣赏鲁迅的经典作品,教师可以运用“背景教学和多元教学相结合”的教学设计。
所谓“背景教学”,就是要注重文章相关背景的介绍。鲁迅作品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他是第一个告别传统文化的现代文人,对传统文化思想进行了整体反思。鲁迅在传统文化的广阔背景之上,表现了社会的变迁、人物的喜怒哀乐与悲欢离合,揭示传统文化下人物、社会、历史变化的必然。鲁迅的许多作品,表现了他强烈的时代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这是鲁迅先生一贯精神的表露。因此,没有人文背景的文章,在鲁迅的作品里几乎是没有的。鲁迅的许多作品集中反映了1911年辛亥革命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深广的社会现实。选取题材,多采自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中,集中表现了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困惑及命运,例如,阿Q的愚昧、闰土的麻木、杨二嫂的尖酸、祥林嫂的悲惨、孔乙己的迂腐……作者对小说主人公的态度,多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鲁迅小说所写的那个“病态社会”于今天已是历史了,因此,背景介绍尤为必要,可以降低学生对鲁迅作品理解的难度。我以为,教学时先介绍写作背景,在指导学生学习鲁迅作品时,往往是不可缺少的,有助于学生对作品内涵的理解。问题是介绍到什么程度和怎样介绍。理想的做法有:(1)紧紧围绕课文内容,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整理后有条理的讲解清楚。(2)以知识短文或补充资料的形式,有意识地安排几个鲁迅专题介绍,这样教师便于把握介绍的要求和详略,学生手头也有可供参阅的系统资料,这对教与学都有很大的好处。背景的介绍要力求简明,以能帮助学生阅读理解鲁迅作品为原则,起到提示作用。
所谓“多元教学”,就是激活激新学生的思维。课文的解读,旨在培养学生敏锐的感知力、丰富的情感力、独特的想象力和深刻的见解力,唤起和启发学生阅读的创造性,因此,我们对鲁迅作品的讲解,要避免陈旧、狭窄,力求“有趣”、“有味”“有度”,并启发引导学生积极阐述自己的见解,大可不必停留在同一尺度、同一角度、同一层面,引导学生多元解读,立足于现实的土壤,以自己的眼光去鉴别,以自己的头脑去思考,以自己的经验去审视,以自己的价值去判断,以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在这种开放、活跃的状态下,学生很容易发现问题,大胆地提出问题。此时,教师的作用是在于把鲁迅作品与现实问题的思考进行“链接”。例如《故乡》的末尾写道:“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学生对这一具有哲理性的语句往往不容易理解,教学中可以抓住“路”和“希望”的关系让学生思考:“这里所说的路,指的是地上的路吗?它实际上比喻的是什么?”学生思考后回答:“比喻人生之路,社会之路。”教师再进一步问:“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说明了什么?”通过思考领悟到:“希望是需要人们的奋斗才得以实现。”一般情况下,我们的教学可以在此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但教师可以结合当今现状进行引导:“其实地上本就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没了路──尤其没有自己的路。”“其实地上本就没有路,只要你敢于走,也便成了路。”当我把这些问题抛给学生以后,无疑会打破他们的定式思维,创设新的思维平台,再与原文主题一对比,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鲁迅作品的认识,而且获得了新的人生启迪。教师要关注和研究学生的实际水平,从他们的现实生活、性格特点、思维习惯、兴趣爱好出发。我们教师很容易受教参的驱使,因循教材和教参,对学生作出整齐划一的指导,这在客观上显然忽视了阅读主体的个体差异,把学生对作品主题的理解导向僵化套话与人云亦云的模式和误区。这种教学过程不仅缺乏学生个体感悟的参与,遏制了学生的思维创新,而且其结论也极大地降低了鲁迅作品深刻的思想内蕴,学生必然感到难学。在教学中,我们不要急于把自己的理解塞给学生,而应当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现新角度,从不同的侧面提出不同的见解。把握住学生思考的方向,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创设学习氛围,提升自己的人文素养和人生体验。
总之,对于鲁迅作品的教学,教师既要让学生领会鲁迅经典作品的精要所在,解读作品思想的深刻性、文学的表现性,品味其丰富深沉的意蕴,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现状,要让学生切实走进鲁迅,与鲁迅零距离接触,缩短时代的差距;既要让学生触摸到鲁迅的时代脉搏,又要让学生触摸到当代的时代脉搏,充分体会鲁迅的人文精神、战斗精神、爱国精神,懂得学习价值。
参考文献:
[1]教师教学用书:语文 九年级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
[2]关于鲁迅止庵.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1997
[3]当代英语世界鲁迅研究.乐黛云,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3.
(金华市南苑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