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论述通过寻找歌曲创作规律打造高效音乐课堂的实践,提出分析“重复”结构,力求简约不简单;探究“组合”乐句,追求1+1>2系统效果;体验“鱼咬尾”,习得音乐表达与创作等教学建议。
【关键词】歌曲 创作规律 音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9-0151-02
音乐是一门基础教育课程,开课目的是推进美育实施、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音乐课程必须“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这说明音乐课程的教学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当前,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构建创作课堂,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笔者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歌曲创作规律的知识,是加强音乐实践性、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以下,笔者主要从重复、组合、鱼咬尾等创作手法入手,带领学生在歌曲学习中找到歌曲创作规律,发展歌曲创作能力。
一、分析“重复”结构,力求简约不简单
学唱一首新歌,学生想快速记住旋律并会唱,需要不断重复地听这首歌,通过强化练习产生深刻的记忆。因此,歌曲创作最常见的创作手法就是重复,掌握了这个规律,歌曲教学就会由难变易。音乐虽是听觉的艺术,却也不仅仅依赖听觉,联动多感官,如视觉、嗅觉、味觉等,可以获得更丰富的体验,为音乐创作带来更多的灵感和思路。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教学法,其早期理论提出的“即兴式”教学模式,对世界音乐教学影响很大。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状态,尤其关注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如培养他们强烈的好奇心等。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该理论,通过创设符合学生审美和趣味的情境,引发学生即兴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多感官体验,让其在模仿、“声势教学”等方法的指引下,感受音乐创作的乐趣。
例如,在苏少版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音乐是好朋友》这首歌曲的学习中,笔者让学生借助身体的律动、图谱的重复提示,提高聆听乐曲的准确性。该歌曲可以分为三个乐句,一、三句旋律完全一样,第二句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旋律走向也是一致的。如此一来,这首歌相当于只需要学唱一句半的旋律即可,其他都是一些重复的内容。通过揭示歌曲的创作规律掌握学唱思路,既降低了歌曲的学唱难度,同时使学生对歌曲运用重复的创作手法有所了解。
除了单一重复的创作手法,到了中高年级学生还会接触很多乐句非常相似、却又有所不同的创作形式。比如,六年级《跳吧、跳吧》这首歌曲,前三个乐句非常相似,但是歌谱完全不同,于是笔者重点让学生学习这种歌曲创作的手法。教学这三句时利用投影将第一乐句的音节整体下移到第二、第三乐句,通过直观的视觉变化,让学生了解什么叫做“模进”,使学生获得重复不单调、简约却不简单的学习感受。
二、探究“组合”乐句,追求1+1>2系统效果
节奏和旋律是音乐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表达要素。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了让他们更加形象地体会并掌握不同节奏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合”乐句等方式,创设具体的情境,使教学达到1+1>2系统效果。
例如,在《恰利利恰利》的教学中,笔者运用sol和la两个单音进行组合,完成歌曲二声部部分的创编。先播放一段农民伯伯在田里劳作的视频,创设锄地和撒种子情境,让学生通过画面直观地了解锄地的具体动作。而在此处,笔者暂停视频播放,告诉学生锄地时用力较大,是前快后慢,所以歌曲表现锄地的节奏要疏松一些,可以用× × ×|这个节奏型表示锄地。在接下来的画面中,学生看到农民伯伯撒种子动作十分连贯、干脆利落,所以歌曲在表现播种的节奏要密集一些,可以用×××× ×|这个节奏型来表示。通过观看视频学生注意到劳动中锄地和撒种子不能同时进行,应该先锄地松土再撒种子。因此,在创编节奏时,学生也能谨遵这个规律,把教师给出的空白小节填满(如图1)。
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把教师提供的sol和la音符装进节奏里(如图2),每个小组创编出来的旋律虽不相同,也不是歌曲创作的最终版本,但这一点不影响他们感受自主学习、自主创编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通过这样的引导,当学生能够把sol和la两个音符装进节奏里,实际上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组合”创编的手法,也初步体验了二声部的创作过程。
除了单音的组合,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学习乐句与乐句之间组合。例如教学《八只小鹅》一曲,笔者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改变歌曲演唱顺序的方式,讓学生对所学歌曲进行二度创编。首先分别教唱该歌曲每一个乐句,学生完成基本演唱后进行小组讨论,创编出属于每个小组的独创作品(如图3)。这样玩转音乐,让学生善用“组合”做加法,实现了1+1>2的系统性功能,从而使得音乐教学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组合旋律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意愿,让他们在不断的尝试中品尝创作的快乐。
三、体验“鱼咬尾”,习得音乐表达与创作方法
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在早期孩子接触音乐的时候,应该让他们学习当地的民谣。因为民谣大多数属于五声音阶,相对简单易学,同时民谣中蕴含着丰富的当地传统文化,能为学生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鱼儿咬尾巴”(简称“鱼咬尾”)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在我国很多民歌中都有体现,其具体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结构相同,也叫“衔尾式或接龙式”。在音乐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鱼咬尾”的创作手法,教师可以结合柯达伊手势辅助教学,通过双手交替做手势引导学生学唱歌谱,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多感官刺激下,直观地理解歌曲的表现形式。例如,《忆江南》这一首歌曲,教师教唱时,在句尾和句头衔接的地方用同一个手势表示,这样学生较易理解前一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与后一个乐句的前一个音是相同的(如图4)。在形象的手势引导下,学生体验到有趣又好玩的“鱼咬尾”式音乐表达和音乐创作方法,也给他们此后的音乐创编提供了思路与范式。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音乐学习也应如此,教师不但要教导学生学唱教材上的歌曲,还要培养学生寻找歌曲创作规律的能力,让音乐课生出无限的创意,让学生在主动探究音乐审美创作中,逐渐发展音乐技能、认知能力、审美能力,提升音乐综合素养。
【作者简介】史 玲(1986— ),女,一级教师,现就职于南京市葛塘中心小学,研究方向为小学音乐器乐教学、唱游教学。
(责编 黄健清)
【关键词】歌曲 创作规律 音乐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29-0151-02
音乐是一门基础教育课程,开课目的是推进美育实施、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音乐课程必须“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这说明音乐课程的教学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当前,新课程理念已深入人心,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构建创作课堂,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呢?笔者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在音乐教学中渗透歌曲创作规律的知识,是加强音乐实践性、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以下,笔者主要从重复、组合、鱼咬尾等创作手法入手,带领学生在歌曲学习中找到歌曲创作规律,发展歌曲创作能力。
一、分析“重复”结构,力求简约不简单
学唱一首新歌,学生想快速记住旋律并会唱,需要不断重复地听这首歌,通过强化练习产生深刻的记忆。因此,歌曲创作最常见的创作手法就是重复,掌握了这个规律,歌曲教学就会由难变易。音乐虽是听觉的艺术,却也不仅仅依赖听觉,联动多感官,如视觉、嗅觉、味觉等,可以获得更丰富的体验,为音乐创作带来更多的灵感和思路。世界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教学法,其早期理论提出的“即兴式”教学模式,对世界音乐教学影响很大。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最大的特点是关注孩子的生理、心理状态,尤其关注孩子内心世界的开发,如培养他们强烈的好奇心等。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借鉴该理论,通过创设符合学生审美和趣味的情境,引发学生即兴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多感官体验,让其在模仿、“声势教学”等方法的指引下,感受音乐创作的乐趣。
例如,在苏少版音乐教材三年级上册《音乐是好朋友》这首歌曲的学习中,笔者让学生借助身体的律动、图谱的重复提示,提高聆听乐曲的准确性。该歌曲可以分为三个乐句,一、三句旋律完全一样,第二句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旋律走向也是一致的。如此一来,这首歌相当于只需要学唱一句半的旋律即可,其他都是一些重复的内容。通过揭示歌曲的创作规律掌握学唱思路,既降低了歌曲的学唱难度,同时使学生对歌曲运用重复的创作手法有所了解。
除了单一重复的创作手法,到了中高年级学生还会接触很多乐句非常相似、却又有所不同的创作形式。比如,六年级《跳吧、跳吧》这首歌曲,前三个乐句非常相似,但是歌谱完全不同,于是笔者重点让学生学习这种歌曲创作的手法。教学这三句时利用投影将第一乐句的音节整体下移到第二、第三乐句,通过直观的视觉变化,让学生了解什么叫做“模进”,使学生获得重复不单调、简约却不简单的学习感受。
二、探究“组合”乐句,追求1+1>2系统效果
节奏和旋律是音乐学习中必不可少的表达要素。小学生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为了让他们更加形象地体会并掌握不同节奏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组合”乐句等方式,创设具体的情境,使教学达到1+1>2系统效果。
例如,在《恰利利恰利》的教学中,笔者运用sol和la两个单音进行组合,完成歌曲二声部部分的创编。先播放一段农民伯伯在田里劳作的视频,创设锄地和撒种子情境,让学生通过画面直观地了解锄地的具体动作。而在此处,笔者暂停视频播放,告诉学生锄地时用力较大,是前快后慢,所以歌曲表现锄地的节奏要疏松一些,可以用× × ×|这个节奏型表示锄地。在接下来的画面中,学生看到农民伯伯撒种子动作十分连贯、干脆利落,所以歌曲在表现播种的节奏要密集一些,可以用×××× ×|这个节奏型来表示。通过观看视频学生注意到劳动中锄地和撒种子不能同时进行,应该先锄地松土再撒种子。因此,在创编节奏时,学生也能谨遵这个规律,把教师给出的空白小节填满(如图1)。
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把教师提供的sol和la音符装进节奏里(如图2),每个小组创编出来的旋律虽不相同,也不是歌曲创作的最终版本,但这一点不影响他们感受自主学习、自主创编带来的满足感和成就感。通过这样的引导,当学生能够把sol和la两个音符装进节奏里,实际上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组合”创编的手法,也初步体验了二声部的创作过程。
除了单音的组合,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学习乐句与乐句之间组合。例如教学《八只小鹅》一曲,笔者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改变歌曲演唱顺序的方式,讓学生对所学歌曲进行二度创编。首先分别教唱该歌曲每一个乐句,学生完成基本演唱后进行小组讨论,创编出属于每个小组的独创作品(如图3)。这样玩转音乐,让学生善用“组合”做加法,实现了1+1>2的系统性功能,从而使得音乐教学达到事半功倍效果。
常言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音乐课堂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组合旋律的方法,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意愿,让他们在不断的尝试中品尝创作的快乐。
三、体验“鱼咬尾”,习得音乐表达与创作方法
音乐教育家柯达伊认为,在早期孩子接触音乐的时候,应该让他们学习当地的民谣。因为民谣大多数属于五声音阶,相对简单易学,同时民谣中蕴含着丰富的当地传统文化,能为学生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良好的基础。“鱼儿咬尾巴”(简称“鱼咬尾”)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创作手法,也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在我国很多民歌中都有体现,其具体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结构相同,也叫“衔尾式或接龙式”。在音乐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鱼咬尾”的创作手法,教师可以结合柯达伊手势辅助教学,通过双手交替做手势引导学生学唱歌谱,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多感官刺激下,直观地理解歌曲的表现形式。例如,《忆江南》这一首歌曲,教师教唱时,在句尾和句头衔接的地方用同一个手势表示,这样学生较易理解前一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与后一个乐句的前一个音是相同的(如图4)。在形象的手势引导下,学生体验到有趣又好玩的“鱼咬尾”式音乐表达和音乐创作方法,也给他们此后的音乐创编提供了思路与范式。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音乐学习也应如此,教师不但要教导学生学唱教材上的歌曲,还要培养学生寻找歌曲创作规律的能力,让音乐课生出无限的创意,让学生在主动探究音乐审美创作中,逐渐发展音乐技能、认知能力、审美能力,提升音乐综合素养。
【作者简介】史 玲(1986— ),女,一级教师,现就职于南京市葛塘中心小学,研究方向为小学音乐器乐教学、唱游教学。
(责编 黄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