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互联网教育资源深入高校课堂,为高校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艺术类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个性、重个体、重实践”的特点,作为教学管理部门在探索应对网络资源对教学的影响做出新的尝试和改革,积极引入高质量课程进入课堂,与传统课堂教授形成良好互补作用。充分利用新媒介,新形式及开放性的教育理念,构建多元化知识体系的教学氛围,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和多元化知识体系构建的齐头并进,提高学生潜在的综合能力,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于艺术类人才的需求。
关键词:网络教育资源;高校;教学管理;艺术类
一、 引言
艺术类高校是我国艺术类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的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发展,网络化和信息化技术的飞速普及,传统高教教学管理的理念、方法和管理的手段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启动了教育信息化建设,随着网络、通信、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资源逐步成为数字化教育建设的重点,而历经了近三十年的发展,网络教育资源早已变换形式,但教育不忘初衷,形式上致力于实现知识的无界推广。网络化的教育资源已经深入高校,高校教学管理将由以教育资源为核心的管理,转变为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这一重大转变,也正是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核心推动力。艺术类高校教学管理也应逐步与时代接轨,与国际接轨。艺术类高校与理工类、文科类高校同为高级知识人才的培养基地,但因其专业特性和人才培养目标又与其他高校具有明显的不同,在教学管理方面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和创新之处。
二、 艺术类高校教学管理的特点
艺术类高校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学生专业特殊性强,以云南艺术学院为例,可以将现有的全部艺术类本科专业从其专业表现形式上分为“表演类专业”和“表现类专业”,以便在教学管理方式上分类进行。地方综合性艺术院校的专业分类多,特色鲜明,在教学管理中基本上是二级管理制度。二级教学管理是指高等院校在学校、学院二级建制的基础上,由学校教务处赋予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一定的职责,并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将部分管理系统权限下放,使学院成为一个独立责任中心的一种管理模式。艺术类高校由于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个性、重个体、重实践”的特点。在管理职能方面有几个特点:
1. 管理的服务性程度高。艺术类高校教育在技艺传授中理论与实践并举,注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路和创新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艺术产出能力和创作意识,注重启发式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性、主体性,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为频繁和重要。作为教学管理,更趋向于管理教育资源、提供教学服务,搭建教学创作、展演平台。
2. 管理的指导性程度强。在管理方面主要进行框架性管理和方向性的引导,首先,完善学院课程的管理制度,整合课程教学资源,着力提高课程资源利用率,提高课程和专业的教学质量。其次,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充分调动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与动态调整机制,推动课程改革的健康有序发展。第三,教学管理重要环节——改善教学条件,应对时代进步对教学實现所需条件的配备,充分发挥科技教学,改善因教学设备条件造成的教学局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水平。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综合能力强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3. 管理的目标性原则。以特色人才为培养目标,突出办学定位和办学特点。教学管理部门执掌着一所高校发展的方向盘,在教学管理中,一方面要遵循高等教育普遍规律完成常规管理推动教学运行,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高等艺术教育的特殊规律,进行彰显地方特色的教育管理理念的改革和创新。在专业发展中平衡专业之间的关系,根据学校定位进行拔尖式的人才培养和选拔,进而拓展为对专业人才高质量的培养,凸显办学特色。
三、 网络教育资源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mooc平台和翻转课堂以及类似的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的建设,对传统课堂教学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无论线上教育还是线下教育,互联网的力量在当下已经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实现了知识的快速传播。
在我国,各大学已经将发展mooc,参与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省级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校级精品课程库的设立和建设作为学校的“重大发展战略”,加快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共享,以更好地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网络资源的应用在艺术类高校中对学生和老师都产生了很多方面的影响。
1. 学习方式的改变。互联网使我们生活方式改变,网络教育资源的影响是从改变学习方式开始的。网络课程的上课形式和考试形式发生了变化,只要有了互联网,你甚至不需要再去教室学习,也许一台智能手机就可以完成考试。学习方式变得更为多样化,学习时间也更灵活。
2. 教师授课内容更新要求更为迫切。由于网络资源丰富和便捷,更容易从网络中获得专业的前沿资讯,学生在学校对面授老师的知识渴求度降低,对教师的教学造成了很大的挑战,要解决其中的矛盾,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升级授课能力和知识水平。
3. 逐步引入网络课程,促进教学管理及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调整升级。对于艺术类高校来说以云南艺术学院为例,首先引入课堂的就是理论类的课程和文化性通识课程。网络让课堂更丰富,更有趣,网络教育资源的丰富和快捷也更贴合艺术前沿性的需求,为艺术展演和成果展示带来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和便捷的途径。
四、 艺术类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点
艺术类高校教学管理在学生管理上的优势和学校二级管理的优势,便于开展多方面的实践创新和改革。
1. 积极引入高质量课程进入课堂。快速应对网络教育资源对高校教学的影响,发挥管理职能,根据专业特性和专业建设需求遴选出一批高质量的网络课程投入教学。填补传统课堂的学术水平不高、知识体系和学术观点不够前沿的不足,丰富学校的知识教育课程库。 2. 培养多元化知识体系的教学氛围。引入网络教育资源中的多专业交叉的学科和课程。逐步实现打破专业的界限,探索综合艺术院校在艺术学科领域内专业课程资源的综合性,根据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分层教学,积极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开展交叉和比较课程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现个性化培养,提高学生潜在的综合能力。艺术的相通性,使这种综合在本质上获得相得益彰的良好效益,培养学生的多元化知识体系,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于艺术类人才的需求。
3. 整合教学资源,以“跨域融合”的理念为指导,建立综合性课程教学体系。打破专业局限,整合音乐、美术、设计、舞蹈、戏剧影视等专业的教学资源,组成“表演艺术课程体系”和“表现艺术课程体系”。随着学分制工作的改革和全面推行,改革课程体系,实现知识体系的综合优势,使其成为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有效资源。在当前新的教育理念和时代背景下,将“综合”资源的自然存在转化为资源的自觉利用,使其为人才培养发挥出最大功效,是综合艺术院校办出特色、发展出优势的关键,也是我国艺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4. 改变人才培养目标的考核形式。由于网络教育资源影响下的知识面的扩展和“跨域融合”理念的不断推进,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的评估形式也要发生改变,不能仅仅满足于单一的专业技能考核,文化成绩考试,增加对于实践能力、创作水平和展演情况的考核。在学分制全面推进的契机下,进一步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满足不同能力学生学习的需求。
五、 结论
国家提出“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网络教育资源的广泛应用对于实现我国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网络教育资源的应用对高校教学管理的改变,实际上是高等教育在应对高速发展中的高校教学新形势。艺术类高校教学管理要“应对”也要“应用”这一形势,从教学出发,从课堂延伸,以办学特色为指导,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实现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文化与经济建设的融合发展,为地方高等艺术人才培养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晶瑞.高校艺术类专业二级教学管理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2014(17).
[2]袁松鹤,刘选.中国大学MOOC实践现状及共有问题——来自中国大学MOOC实践报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J],2014(04).
[3]袁松鹤.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國际比较的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03).
[4]马楠,陈心浩,白云.构建高校创新实验体系全面培养创新创业人才[J].科技创业月刊,2014(03).
作者简介:
高然,云南省昆明市,云南艺术学院。
关键词:网络教育资源;高校;教学管理;艺术类
一、 引言
艺术类高校是我国艺术类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在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的新时期,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创新不断发展,网络化和信息化技术的飞速普及,传统高教教学管理的理念、方法和管理的手段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启动了教育信息化建设,随着网络、通信、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教育资源逐步成为数字化教育建设的重点,而历经了近三十年的发展,网络教育资源早已变换形式,但教育不忘初衷,形式上致力于实现知识的无界推广。网络化的教育资源已经深入高校,高校教学管理将由以教育资源为核心的管理,转变为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这一重大转变,也正是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核心推动力。艺术类高校教学管理也应逐步与时代接轨,与国际接轨。艺术类高校与理工类、文科类高校同为高级知识人才的培养基地,但因其专业特性和人才培养目标又与其他高校具有明显的不同,在教学管理方面也有不同的侧重点和创新之处。
二、 艺术类高校教学管理的特点
艺术类高校与综合性大学相比,学生专业特殊性强,以云南艺术学院为例,可以将现有的全部艺术类本科专业从其专业表现形式上分为“表演类专业”和“表现类专业”,以便在教学管理方式上分类进行。地方综合性艺术院校的专业分类多,特色鲜明,在教学管理中基本上是二级管理制度。二级教学管理是指高等院校在学校、学院二级建制的基础上,由学校教务处赋予学院教学管理办公室一定的职责,并根据履行职责的需要将部分管理系统权限下放,使学院成为一个独立责任中心的一种管理模式。艺术类高校由于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重个性、重个体、重实践”的特点。在管理职能方面有几个特点:
1. 管理的服务性程度高。艺术类高校教育在技艺传授中理论与实践并举,注重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路和创新的理念,培养学生的艺术产出能力和创作意识,注重启发式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体性、主体性,师生之间的交流沟通更为频繁和重要。作为教学管理,更趋向于管理教育资源、提供教学服务,搭建教学创作、展演平台。
2. 管理的指导性程度强。在管理方面主要进行框架性管理和方向性的引导,首先,完善学院课程的管理制度,整合课程教学资源,着力提高课程资源利用率,提高课程和专业的教学质量。其次,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充分调动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与动态调整机制,推动课程改革的健康有序发展。第三,教学管理重要环节——改善教学条件,应对时代进步对教学實现所需条件的配备,充分发挥科技教学,改善因教学设备条件造成的教学局限,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水平。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综合能力强的创新型、应用型人才。
3. 管理的目标性原则。以特色人才为培养目标,突出办学定位和办学特点。教学管理部门执掌着一所高校发展的方向盘,在教学管理中,一方面要遵循高等教育普遍规律完成常规管理推动教学运行,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高等艺术教育的特殊规律,进行彰显地方特色的教育管理理念的改革和创新。在专业发展中平衡专业之间的关系,根据学校定位进行拔尖式的人才培养和选拔,进而拓展为对专业人才高质量的培养,凸显办学特色。
三、 网络教育资源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
mooc平台和翻转课堂以及类似的网络教育资源平台的建设,对传统课堂教学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无论线上教育还是线下教育,互联网的力量在当下已经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实现了知识的快速传播。
在我国,各大学已经将发展mooc,参与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省级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校级精品课程库的设立和建设作为学校的“重大发展战略”,加快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共享,以更好地服务于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网络资源的应用在艺术类高校中对学生和老师都产生了很多方面的影响。
1. 学习方式的改变。互联网使我们生活方式改变,网络教育资源的影响是从改变学习方式开始的。网络课程的上课形式和考试形式发生了变化,只要有了互联网,你甚至不需要再去教室学习,也许一台智能手机就可以完成考试。学习方式变得更为多样化,学习时间也更灵活。
2. 教师授课内容更新要求更为迫切。由于网络资源丰富和便捷,更容易从网络中获得专业的前沿资讯,学生在学校对面授老师的知识渴求度降低,对教师的教学造成了很大的挑战,要解决其中的矛盾,要求教师不断更新课程内容升级授课能力和知识水平。
3. 逐步引入网络课程,促进教学管理及教学效果评价体系的调整升级。对于艺术类高校来说以云南艺术学院为例,首先引入课堂的就是理论类的课程和文化性通识课程。网络让课堂更丰富,更有趣,网络教育资源的丰富和快捷也更贴合艺术前沿性的需求,为艺术展演和成果展示带来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和便捷的途径。
四、 艺术类高校教学管理的创新点
艺术类高校教学管理在学生管理上的优势和学校二级管理的优势,便于开展多方面的实践创新和改革。
1. 积极引入高质量课程进入课堂。快速应对网络教育资源对高校教学的影响,发挥管理职能,根据专业特性和专业建设需求遴选出一批高质量的网络课程投入教学。填补传统课堂的学术水平不高、知识体系和学术观点不够前沿的不足,丰富学校的知识教育课程库。 2. 培养多元化知识体系的教学氛围。引入网络教育资源中的多专业交叉的学科和课程。逐步实现打破专业的界限,探索综合艺术院校在艺术学科领域内专业课程资源的综合性,根据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分层教学,积极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开展交叉和比较课程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现个性化培养,提高学生潜在的综合能力。艺术的相通性,使这种综合在本质上获得相得益彰的良好效益,培养学生的多元化知识体系,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对于艺术类人才的需求。
3. 整合教学资源,以“跨域融合”的理念为指导,建立综合性课程教学体系。打破专业局限,整合音乐、美术、设计、舞蹈、戏剧影视等专业的教学资源,组成“表演艺术课程体系”和“表现艺术课程体系”。随着学分制工作的改革和全面推行,改革课程体系,实现知识体系的综合优势,使其成为学校教育培养人才的有效资源。在当前新的教育理念和时代背景下,将“综合”资源的自然存在转化为资源的自觉利用,使其为人才培养发挥出最大功效,是综合艺术院校办出特色、发展出优势的关键,也是我国艺术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
4. 改变人才培养目标的考核形式。由于网络教育资源影响下的知识面的扩展和“跨域融合”理念的不断推进,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人才的评估形式也要发生改变,不能仅仅满足于单一的专业技能考核,文化成绩考试,增加对于实践能力、创作水平和展演情况的考核。在学分制全面推进的契机下,进一步实行弹性的学习制度,满足不同能力学生学习的需求。
五、 结论
国家提出“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网络教育资源的广泛应用对于实现我国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网络教育资源的应用对高校教学管理的改变,实际上是高等教育在应对高速发展中的高校教学新形势。艺术类高校教学管理要“应对”也要“应用”这一形势,从教学出发,从课堂延伸,以办学特色为指导,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实现人才培养与服务地方文化与经济建设的融合发展,为地方高等艺术人才培养做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晶瑞.高校艺术类专业二级教学管理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2014(17).
[2]袁松鹤,刘选.中国大学MOOC实践现状及共有问题——来自中国大学MOOC实践报告.现代远程教育研究[J],2014(04).
[3]袁松鹤.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國际比较的视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03).
[4]马楠,陈心浩,白云.构建高校创新实验体系全面培养创新创业人才[J].科技创业月刊,2014(03).
作者简介:
高然,云南省昆明市,云南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