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因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去经历、去体验,在实现数学化的进程中体验数学乐趣、体验自主探究、体验数学价值,使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学自己的数学,让学生觉得数学好玩。
一、认识元、角、分
一位教师在进行“元、角、分的认识”教学时,运用模拟教学课件,创设一个虚拟现实的超市情境。教师在屏幕上展出“购物”两个字并让学生大声读出来。屏幕上有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纸币、硬币)。老师要求学生给这些人民币分类,打算怎样分,跟同桌之间说说。
学生根据原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很快地分类:(1)按制作的材料来分,分成纸币和硬币两类;(2)按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分成了三类;(3)可以按大票和小票来分(教师与学生讨论一般比十元小的叫小票)。
学生认识了人民币后,就进入“超市”。在超市里可以充当售货员,但收钱时不能出差错;也可以当顾客,自由购物,有计划地使用手中的现金。学生参与互动,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整合在一起,这样使学生更充分地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明白元、角、分的相互关系,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还使学生眼中的数学真实、亲切,不再枯燥。
二、转糖摊里的“秘密”
在商场里,学生们经常会碰到一些转糖摊。
转糖摊的设备其实很简单:有一个大圆盘,周边共有10个格子,分别写上1—10十个数字,在圆盘的中间伸出一根可以转动的轴,轴的上端垂直系着一根悬臂,悬臂上吊着一根针。通常商家总将糖果放在偶数的格子里,而那些价格不菲的物品总放在奇数的格子里。
转糖摊的玩法是:5角钱转一次,指针指向几,你就从指针的格子向前再走几格,终点格子上的物品就归玩家所有。比如,指针转到6,你就从第6格起向前走6格,那将停在第2格上,得到的只能是糖果;如果你转到第3格再走3格,也就是第6格,得到的仍然还是糖果。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总得不到我们所希望的商品呢?这里面还有个数学原理呢!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我们知道两数相加和的奇偶性规律:偶数 偶数=偶数,奇数 奇数=偶数,始终都是偶数,不论你转出的是一个偶数还是一个奇数,它们两数相加的和都是偶数,这也是你永远转不到贵重物品的主要原因。
像这样的“秘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随时都可能发生,学生们恍然大悟的同时,对两数相加和的奇偶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懂得要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观念去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方法去处理或解决问题,使数学成为学生与生活关系中的一种思维模式,同时也促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数学。
三、真的打8折吗
在学习百分数应用题后,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五一”快到了,百货商场的服装柜台打出“满200送40”的广告,那么“满200送40”相当于打8折吗?
这是一道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数学问题,一下子就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教师要求学生尝试自主探究。根据已知条件分析思考后,许多学生都认为百货商场的服装相当于打8折出售,理由是(200–40)÷200=0.8=80﹪。这位教师并不急于表态,而是请同学课后去调查一下。
经过调查、交流,学生明白了生活中“满200送40”远非所想象的这么简单,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购物不满200元不送40。即购物不满200元,实际上不打折。
2.购物满200元送40元购物券。正好购物200元,购物券也恰好用完,相当于打8折多一点。列式为200÷(200 40)≈0.833=83.3﹪,若购物超过200元,折扣就更低了。
3.购物满200元返还40元现金。若购物正好价值200元,那么就相当于打8折,若购物价值超过200元,就相当于8折多一点。
这样,学生对百分数应用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同时又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学生们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是实实在在的,从而感受到数学的好玩和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实现《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的基本理念。
(责编钟岚)
一、认识元、角、分
一位教师在进行“元、角、分的认识”教学时,运用模拟教学课件,创设一个虚拟现实的超市情境。教师在屏幕上展出“购物”两个字并让学生大声读出来。屏幕上有各种面值的人民币(纸币、硬币)。老师要求学生给这些人民币分类,打算怎样分,跟同桌之间说说。
学生根据原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很快地分类:(1)按制作的材料来分,分成纸币和硬币两类;(2)按人民币的单位——元、角、分,分成了三类;(3)可以按大票和小票来分(教师与学生讨论一般比十元小的叫小票)。
学生认识了人民币后,就进入“超市”。在超市里可以充当售货员,但收钱时不能出差错;也可以当顾客,自由购物,有计划地使用手中的现金。学生参与互动,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地整合在一起,这样使学生更充分地认识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明白元、角、分的相互关系,缩短了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之间的距离,既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还使学生眼中的数学真实、亲切,不再枯燥。
二、转糖摊里的“秘密”
在商场里,学生们经常会碰到一些转糖摊。
转糖摊的设备其实很简单:有一个大圆盘,周边共有10个格子,分别写上1—10十个数字,在圆盘的中间伸出一根可以转动的轴,轴的上端垂直系着一根悬臂,悬臂上吊着一根针。通常商家总将糖果放在偶数的格子里,而那些价格不菲的物品总放在奇数的格子里。
转糖摊的玩法是:5角钱转一次,指针指向几,你就从指针的格子向前再走几格,终点格子上的物品就归玩家所有。比如,指针转到6,你就从第6格起向前走6格,那将停在第2格上,得到的只能是糖果;如果你转到第3格再走3格,也就是第6格,得到的仍然还是糖果。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什么总得不到我们所希望的商品呢?这里面还有个数学原理呢!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我们知道两数相加和的奇偶性规律:偶数 偶数=偶数,奇数 奇数=偶数,始终都是偶数,不论你转出的是一个偶数还是一个奇数,它们两数相加的和都是偶数,这也是你永远转不到贵重物品的主要原因。
像这样的“秘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随时都可能发生,学生们恍然大悟的同时,对两数相加和的奇偶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懂得要用数学的眼光、数学的观念去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方法去处理或解决问题,使数学成为学生与生活关系中的一种思维模式,同时也促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更加热爱数学。
三、真的打8折吗
在学习百分数应用题后,一位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五一”快到了,百货商场的服装柜台打出“满200送40”的广告,那么“满200送40”相当于打8折吗?
这是一道与生活密切联系的数学问题,一下子就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教师要求学生尝试自主探究。根据已知条件分析思考后,许多学生都认为百货商场的服装相当于打8折出售,理由是(200–40)÷200=0.8=80﹪。这位教师并不急于表态,而是请同学课后去调查一下。
经过调查、交流,学生明白了生活中“满200送40”远非所想象的这么简单,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购物不满200元不送40。即购物不满200元,实际上不打折。
2.购物满200元送40元购物券。正好购物200元,购物券也恰好用完,相当于打8折多一点。列式为200÷(200 40)≈0.833=83.3﹪,若购物超过200元,折扣就更低了。
3.购物满200元返还40元现金。若购物正好价值200元,那么就相当于打8折,若购物价值超过200元,就相当于8折多一点。
这样,学生对百分数应用题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同时又让学生亲身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离不开数学。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开发和利用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让学生们真正体验到数学不是枯燥空洞的,不是高深莫测的,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它是实实在在的,从而感受到数学的好玩和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实现《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出的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的基本理念。
(责编钟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