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角色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游戏活动,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经验,满足了幼儿的生理和心理需要,促进幼儿的个性和社会性的发展。以班级“海底捞”角色游戏区诞生的缘起、环境创设、材料的投放、问题的研讨与解决,再到游戏的优化一系列的过程性活动轨迹,以幼儿为主体,教师进行有效支持策略的引导,促进幼儿关键经验的获得和能力的提升,尊重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引发幼儿在游戏中持续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角色游戏;有效开展
一、缘起“海底捞”游戏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海底捞”就来源于孩子们的游戏评价活动:
教师:“今天玩‘美味屋’的小朋友,在游戏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轩轩:“老师,今天娃娃家的小客人们要吃‘火锅’,可是我们店里并没有,上次妈妈带我去‘海底捞’吃火锅了,那里的服务超级棒,而且很好吃!”
甜甜:“我也去过,那我们能不能也在游戏区开一个‘海底捞’火锅店呢?”
教师:“这是个特别棒的想法,孩子们,开‘海底捞’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哦,需要我们小朋友一起来设计、布置、收集材料等等,你们愿意吗?”
(信心满满的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笑容,期待着“海底捞”的开张。)
二、创设“海底捞”环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造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创设“海底捞”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幼儿、家长、教师的多方合力,在沟通和探讨中挖掘环境创设、材料投放的最大价值。
(一)环境的规划
1.家长的配合和引导:带幼儿体验“海底捞”;2.幼儿设计“海底捞”区域平面图;3.班级教师对“海底捞”区域规划进行优化调整。
(二)材料的投放
1.幼儿的收集:孩子们通过小组讨论,列出了材料收集清單;2.幼儿的制作:孩子们还利用纸盒、纸板等废旧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调料盒、烤炉、锅底等材料;3.教师提供的半成品材料:放手让孩子来自己制作半成品材料。
三、优化“海底捞”情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在幼儿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进一步引导幼儿进行积极的探索。“海底捞”环境初步成形,我们决定让孩子们进行试营业,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来优化“海底捞”游戏环境和游戏情节的发展。
案例一:我是“logo”设计师
实录:今天大二班的小朋友也加入我们的角色游戏中,他们的建筑工人想去我们的“海底捞”用餐,一路上有说有笑地来到班级角色游戏区,可是他们突然停下了脚步:“海底捞”在哪里呀?
调整策略:1.幼儿自由设计游戏区标识,评选出最合适的“海底捞”logo。
2.尝试把“海底捞”logo挂在明显的地方。
案例二:有趣的二维码
实录:客人君君拿出手机想要扫码的时候,盯着付款的二维码看了半天:“咦!这个二维码怎么和加工坊的一样的?”说着又跑去加工坊看了一眼加工坊的二维码,挠着头说:“昨天我和爸爸研究过,二维码都是不一样的。”
调整策略:1.组织幼儿观察生活中不同的二维码,发现二维码的秘密。
2.幼儿为“海底捞”设计特色专属付款二维码。
思考:两个案例都是在计划、游戏、回顾反思的过程中发现游戏现状,并通过指导和研讨不断改进“海底捞”游戏中的logo、二维码,推动了游戏情节的深入开展。我愈来愈发现,这样的实施过程,是儿童发展与教师发展的交相辉映,是实践性课程、反思型教师和发展性评价的三位一体。
四、挖掘 “海底捞”价值
随着课程游戏的深入,“海底捞”的价值来源于师幼共同投入游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幼儿获得一个或多个领域学习与发展的有益经验。
(一)注重区域联动,促进社会性交往
《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一书中明确指出“游戏区的创设要关注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联动。”通过多区域的沟通和互动,锻炼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例如“海底捞”与“加工坊”的联动,在生意忙的时候可以请加工坊的工人帮忙加工糕点、美食;“海底捞”与“图书馆”联动,客人用餐前的等待时间,服务员引导客人进行阅读,并送上好吃的点心等。
(二)关注替代行为,培养个性发展
大班幼儿的角色游戏已从“平行游戏”转向“联合游戏”,例如在“海底捞”的游戏过程中,孩子会想到用积木围合构建代替火锅炉,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增强了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角色游戏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本文以大班“海底捞诞生记”为例,解读了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有效引导和开展,当然,游戏和问题还在继续,成长和收获更在延续,在这过程中,孩子们一定能获得轻松、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体验。
编辑 王亚青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游戏化;角色游戏;有效开展
一、缘起“海底捞”游戏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海底捞”就来源于孩子们的游戏评价活动:
教师:“今天玩‘美味屋’的小朋友,在游戏中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轩轩:“老师,今天娃娃家的小客人们要吃‘火锅’,可是我们店里并没有,上次妈妈带我去‘海底捞’吃火锅了,那里的服务超级棒,而且很好吃!”
甜甜:“我也去过,那我们能不能也在游戏区开一个‘海底捞’火锅店呢?”
教师:“这是个特别棒的想法,孩子们,开‘海底捞’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哦,需要我们小朋友一起来设计、布置、收集材料等等,你们愿意吗?”
(信心满满的孩子们脸上洋溢着激动的笑容,期待着“海底捞”的开张。)
二、创设“海底捞”环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造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在创设“海底捞”的过程中,需要借助幼儿、家长、教师的多方合力,在沟通和探讨中挖掘环境创设、材料投放的最大价值。
(一)环境的规划
1.家长的配合和引导:带幼儿体验“海底捞”;2.幼儿设计“海底捞”区域平面图;3.班级教师对“海底捞”区域规划进行优化调整。
(二)材料的投放
1.幼儿的收集:孩子们通过小组讨论,列出了材料收集清單;2.幼儿的制作:孩子们还利用纸盒、纸板等废旧材料在教师的指导下制作调料盒、烤炉、锅底等材料;3.教师提供的半成品材料:放手让孩子来自己制作半成品材料。
三、优化“海底捞”情境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强调:在幼儿角色游戏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进一步引导幼儿进行积极的探索。“海底捞”环境初步成形,我们决定让孩子们进行试营业,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来优化“海底捞”游戏环境和游戏情节的发展。
案例一:我是“logo”设计师
实录:今天大二班的小朋友也加入我们的角色游戏中,他们的建筑工人想去我们的“海底捞”用餐,一路上有说有笑地来到班级角色游戏区,可是他们突然停下了脚步:“海底捞”在哪里呀?
调整策略:1.幼儿自由设计游戏区标识,评选出最合适的“海底捞”logo。
2.尝试把“海底捞”logo挂在明显的地方。
案例二:有趣的二维码
实录:客人君君拿出手机想要扫码的时候,盯着付款的二维码看了半天:“咦!这个二维码怎么和加工坊的一样的?”说着又跑去加工坊看了一眼加工坊的二维码,挠着头说:“昨天我和爸爸研究过,二维码都是不一样的。”
调整策略:1.组织幼儿观察生活中不同的二维码,发现二维码的秘密。
2.幼儿为“海底捞”设计特色专属付款二维码。
思考:两个案例都是在计划、游戏、回顾反思的过程中发现游戏现状,并通过指导和研讨不断改进“海底捞”游戏中的logo、二维码,推动了游戏情节的深入开展。我愈来愈发现,这样的实施过程,是儿童发展与教师发展的交相辉映,是实践性课程、反思型教师和发展性评价的三位一体。
四、挖掘 “海底捞”价值
随着课程游戏的深入,“海底捞”的价值来源于师幼共同投入游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幼儿获得一个或多个领域学习与发展的有益经验。
(一)注重区域联动,促进社会性交往
《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一书中明确指出“游戏区的创设要关注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联动。”通过多区域的沟通和互动,锻炼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例如“海底捞”与“加工坊”的联动,在生意忙的时候可以请加工坊的工人帮忙加工糕点、美食;“海底捞”与“图书馆”联动,客人用餐前的等待时间,服务员引导客人进行阅读,并送上好吃的点心等。
(二)关注替代行为,培养个性发展
大班幼儿的角色游戏已从“平行游戏”转向“联合游戏”,例如在“海底捞”的游戏过程中,孩子会想到用积木围合构建代替火锅炉,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增强了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角色游戏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本文以大班“海底捞诞生记”为例,解读了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角色游戏的有效引导和开展,当然,游戏和问题还在继续,成长和收获更在延续,在这过程中,孩子们一定能获得轻松、自主、愉悦、创造的游戏体验。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