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追求教师职业幸福感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h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和孩子到南京江宁图书大厦看书,在教育专柜,我发现了《致青年教师》这本书,再看作者是吴非,我一下子来了精神。吴非老师是我敬仰之人,我也读过他的多部作品。在2005年南京市暑期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上,我第一次见到吴非老师。那天是7月16日,他给我们作了一个报告,题目是“做一个‘站着教书’的语文教师”。他娓娓道来,我听得如醉如痴。培训结束后,我马上到书店去买了他的新作《不跪着教书》,一口气读完,获益匪浅。在2007年江苏省中学语文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上,我又一次见到吴非老师,那天是11月27日,他报告的题目是“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我在会上向他提了一个问题,他含笑回答了我。
  《致青年教师》,顾名思义,应该说读者对象是35周岁以下的“青年”教师,今年我都41周岁了,原来想此书可能不适合我阅读,但是我一翻阅,马上就被书中的内容深深吸引。
  在《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一文中,作者说到有的教师心胸狭隘,总会把同行贬得一文不值:同行爱好读书,他马上就批评“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书”:同行发表了几篇学科论文,他就说“评价教师还是要看课堂教学”;看到同行上课受到好评,他又会说“只能上课不搞科研是不行的”;而如果自己样样不如人,什么都比不了,他甚至又会说“没有生活情调又有什么意思”。这些事情似乎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让我们举步维艰。这让我想起了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我刚看这本书时,还不以为然。现在走上社会,到处都能看到不如意的事,有时不敢“冒尖”,有时不得不藏拙;工作上取得一点成绩,免不了要看小肚鸡肠们的脸色……然而,自己对别人,则尽可能地做到一片坦荡。我的人生格言就是:简单做人,真挚待人,平凡人生。我对学生说过,我要说到做到,一视同仁,做到公正、公平、公开。为了我们的学生,让我们的心胸开阔起来吧。
  书中《教师的人文素养比业务更重要》一文也让我感慨万千。为什么人文素养更重要?因为教师在和学生的接触中,必然会把自己的价值观传达给学生,如果为人处世违背做人的基本常识,对生活中美好的人情熟视无睹,怎么能当教师、当校长?学生在学校教育中,最不能容忍的是教育者的思想低俗与言行粗俗。当学生走上社会后由平庸变得庸俗时,他就会意识到是教师没有帮助弱者的思想,在言论中侮辱穷人,厌恶劳动,学校教学生弄虚作假,一切向分数看齐,只要学习好,什么都好,只要学习差,什么都差……我们作为教育者难道一天到晚就是上课上课,学生一天到晚就是作业作业吗?抬头看天,放眼星空,我们的人生目标何在?死教书,教死书,教书死?
  我们天景山中学处在江宁城乡结合部,有的拆迁户一夜暴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的子女学会了察言观色,他们的行为习惯正在受父辈的影响,学习成为他们的副业,他们不再有“读书改变命运”的朴素真理。这里的教师,责任更为重大,压力更为强大,处境更为艰难。我们怎么办?是退缩,还是迎难而上?《致青年教师》这本书给了我精神的力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常说常新的话题,吴非老师认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也要办对民族未来负责的教育,还要办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的教育”。
  我又想起在去年教师节时,在全校庆祝大会上我所做的发言——《做一名幸福的教师》,如果教师自己不敬重自己的职业,没有自觉的进德修业的意识,没有自己鲜明的爱憎,没有把学生当人看待,他能有职业幸福感吗?
其他文献
课程知识既来自课程标准的统一规定,也来自师生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的创造性生成。正如美国著名课程论专家拉尔夫·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中指出的:“设计学习经验(此处可视为与课程内容同义)的过程,并不是用一种机械的方法为每一个特定目标制定明确规定的学习经验。相反,它是一种比较富有创造性的过程。”[1]  语文课程知识,是一个内涵和外延都十分宽泛的概念;“言语—思维”方式,只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能够
【关键词】逻辑教学,总体原则,优化知识,师资培养  2020年9 月,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在部分地区投入教学使用,其中第四单元“逻辑的力量”标志着逻辑能力与素养的培养在高中语文课程中的正式回归。这一回归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在语文学科之内,它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发展与提升”这一维度在教学中的直接体现;在语文学科之外,它将和其他若干举措一起为提升我国全民逻辑能力素养作出贡献,满足国家和社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全篇紧密贴合诗题而作,题目之中的“春”“江”“花”“月”“夜”五个意象,各自独立而又环环相扣。就整体而言,五者有机合成了一个有独特美感的整体——春江花月夜;而就个体意象而言,五者之间可以随意搭配,写的是春江、春花、春月、春夜,写的是夜江、夜花、夜月……它们之间互为彼此的修饰和陪衬。对其中的任一意象而言,其他四个意象都是叠加在自身的限定和修饰词,这便使得其中的每个意象都在这种整体
一、教学目标    1 品析《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的外貌描写。  2 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解读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方法。    二、教学难点    1 用中国古代绘画理论解读中国古典小说中的人物。  2 比较中西方小说人物形象塑造之异同。    三、教材分析    《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的传统篇目,有很多优秀教师对本课进行过探索和研究,有关这一课的教学建议和教案可谓汗牛充栋,这更增加了备课的难
2017年秋季在全国推广使用的统编本语文教材,从编写理念到组元方式,再到教材体例等,都进行了较大程度的革新。“它依托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在综合性、活动性、自主性、开放性和创新性等方面,做了一些大胆的探索”,这就从客观上呼唤语文教学打破传统的以单篇教学和知识训练为主的常态,进行开放、真实而有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力争做到以核心素养为纲,基于教材内容的共性进行大单元设计,从而建立教材文本、语文学习与生活
司马迁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把蔺相如描述为一个“智勇可谓兼之”的英雄。自从这篇传记被选入高中教材以来,我们在蔺相如人物形象的分析中便继承了司马迁的衣钵,以司马迁的话为本,大谈蔺相如的“智勇”形象。正如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所说:“作者选取‘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廉蔺交欢’三个典型事件,充分肯定了蔺相如大智大勇、威武不屈、不畏强暴的形象及其‘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精神。”  从文本的事实看,蔺相
【摘要】《六国论》是苏洵政论文的典范之作,其价值不仅体现在缜密严谨的论证结构上,而且体现在“质而实绮,简而多姿”的语言艺术上。通过文本中比喻、对比、对偶、设问等修辞手法、言约义丰的语言运用,以及承转灵活的句式,可以深刻地体会《六国论》一气呵成的气势和理定而辞畅的政论文特征。  【关键词】《六国论》,修辞手法,言约义丰,开合有度,语言艺术  苏洵《六国论》《审势》等作品问世以后好评如潮,“名动天下,
在国文学习中提倡读小说是民国诸贤的一个共同特色。梁启超虽不赞成用小说作教科书,但他在《译印政治小说序》一文里说:“仅识字之人,有不读经的,无有不读小说者。故六经不能教,当以小说教之;正史不能入,当以小说入之;语录不能喻,当以小说喻之;律例不能治,当以小说治之。”(《饮冰室文集》之二)胡适更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的两次讲演——《中学国文的教授》中提倡读小说,以小说作为国文教材。其他如鲁迅、朱光潜、朱
《卖油翁》选自宋代文学家欧陽修所著的别集《欧阳文忠公文集·归田录》,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故事。故事短小精悍,共133字,内容浅显易懂,生动有趣。通过简洁朴实的人物对话,刻画出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揭示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发人深省。  一、各版教材选编分析  正是因为《卖油翁》兼具故事性与哲理性,较为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阅读水平,可以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故其作为初中课文经典篇目,长时间以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做到“有趣、有效、得法、得能”,探求低年级识字、写字有效教学策略,是目前识字、写字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以语文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为例,谈谈小学低年级如何有效开展识字、写字教学。  一、整合“三维目标”  在识字、写字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标和实验教材,整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力求抓住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顺应儿童认知水平,用词串、儿歌、对联、故事等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