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对高效课堂教学的认识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其实质就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活动,追求的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高效,包括课堂设计的高效、教师讲授的高效、学生听课的高效、学生掌握知识的高效、学生练习的高效。强调师生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实现学生高效学习、自主发展。现
以高中化学选修4(人教版)第四章“原电池”教学为例,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二、课例设计
[课例1]按最常规的教学模式设计。(两课时完成)
第l课时:以课本为本的常规教学设计:社会实际引入(教师列举生活中的常见电池)——教师做课堂演示实验4-1(锌—铜—稀硫酸原电池)——教师讲解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学生一起归纳原电池的组成条件——得出原电池的概念——讲解原电池正负极判断方法——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相关原电池的课堂练习——课堂小结。
第2课时:按教材安排讲解常见化学电池及发展中的未来新型化学电池。
[课例2]按“设疑——互动”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设计。(两课时完成)
第l课时:社会实际引入(教师列举生活中的常见电池)——教师设置疑问——学生议论形成初级认知——学生分组做实验4-1(锌—铜—稀硫酸原电池)——学生从实验中再生疑问——教师解疑——和学生—起归纳原电池的组成要素——得出原电池概念——讲解原电池正负极判断方法——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学生分组做探究实验:组合多种形式的原电池(学案)。将探究实验②的结论留作课后思考题。
第2课时:和学生一起归纳原电池的知识规律,讲解常见化学电池及发展中的未来新型化学电池,部分习题讲评。
[课例3]按“发散——收敛”问题应用的教学模式设计
第1课时: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旧电池——学生发表自己对电池研究的成果——学生提出对电池构造、原理的相关问题——教师归纳共性问题列在黑板上——学生分组做实验4-1(锌—铜—稀硫酸原电池)——学生讨论并提出实验中的问题——教师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分析原电池工作原理——接着学生分组做探究实验:组合多种形式的原电池(实验方案同上)。将探究实验②的结论留作课后思考题。
第2课时:和学生一起归纳原电池的组成要素——形成原电池的概念——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深化归纳原电池的知识规律,穿插部分习题讲评,讲练结合。学生自学常见化学电池及发展中的未来新型化学电池。
三、课例剖析比对
上述3个课例粗看起来,没有什么区别,3个课例的思路、教学设计都差不多,但从教学实施上看,课例l是最“完美”的,本课设计的内容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常规教学的模式:新课引入、实验验证、教师讲解、联系实际、习题训练。设计严谨、环环相扣,几乎可以作范本,而课例2、3似乎都有不完善、有不到位之处,其中最“糟糕”的是课例3,一节课下来连原电池的基本概念都没有介绍。果然如此吗?现将三个课例作如下比对分析:
课例1的设计从表面上看完美,教学执行良好,似无可挑剔,但却忽略了一个最大的问题: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干什么?是否能够接受?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当的是什么角色?在短短40分钟里,要让学生突然接受化学能与电能的转换知识,理解原电池的原理、组成,并要求灵活应用刚学习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熟练地把知识迁移到习题训练中,这是很难实现的。而教师又要坚决完成事先设定的教学方案,这样势必会造成学生对教学内容迷糊不清,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很好。
课例2是按“设疑——互动”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设计的。其主线及特点是:
(1)情境质疑。教师通过语言表述、呈现挂图、用电教或多媒体手段提供声音和画面、演示实验等方式,创设能够使学生产生困惑的情境。
(2)自主释疑。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尝试解答,并展示自己的解答以获得他人的认可,或者展示解答中遇到的问题,以获得他人的帮助。
(3)教师点疑。教师根据情况再现(1)中的某情境,启发学生
进一步提出问题,以弥补学生提出问题中可能没有涉及的方面,或者深度不够的地方。
(4)互动质疑。学生结合教师的启发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对没有弄明白或理解不透的问题进行互动质疑,并且就近展开互问互答。
应用该模式的课例2是比较成功的,它的特点是给学生留有较为充足的时间来质疑、解疑,再生疑、解疑,在反复中接受新知识、理解新知识,这样师生互动、学生探究才会落到实处。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原电池工作原理,又能动手探究实验,直观地体验学习,加深了对原电池相关知识的理解,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后一段缓冲后,通过第2课时来总结规律,进行针对性训练,循序渐进地落实知识点的学习。这样的课堂有效地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既能引导学生学好已有的课本知识,为考试打下基础,又能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未知知识的技能和思维方式,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是新课程背景下具有普遍性的课堂教学范例。
课例3是按“发散——收敛”问题应用的教学模式设计。该模式的设计主线及特点是:
(1)引导性问题。教师根据课前设计,直接展示引导性的问题。其目的是引起学生对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探究。
(2)发散性探究。由学生根据以前的知识和学习策略,经过积极的思考和初步推理,迅速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方法。
(3)个性展示。在上一环节充分探究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典型展示,陈述自己的探究原理、过程和对自己的解答方法的评价。
(4)共性收敛。教师组织学生对展示出来的问题先分析再综合,提炼出具有共性的知识模块,掌握知识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例3是打破常规思路、大胆探索的一个案例。教师打破了按照固有知识体系讲述的惯有模式,紧紧抓住本节课的知识核心。从学生收集旧电池到对电池原理的初步研究,到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体现了“发散”,让学生产生了要弄明白电池原理的渴望。课堂上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真正有时间来充分思考、动手实验、进行探究。教师耐心倾听学生的学习反馈,教与学能够浑然一体、相互交融。粗看起来,学生连原电池的基本概念都没形成,但学生却理解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再通过自我学习、知识内化,就会顺理成章地形成“自己的”原电池的概念和知识体系。完成了从严谨的化学知识体系向学生个体的认知体系的转化,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也是高效的教与学。
这3个对比性很强的课例给我们如何高效率地完成化学课堂教学的思考带来很大的启示。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高效的?标准和方向是什么?怎样实现?我想高效的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需求,清楚地知道该讲什么知识,该用什么手段让学生对这些知识产生学习热情。没有学生的求知热情,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没有把学生的思维纳入到教学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将成为一系列无意义的事件,更谈不上高效。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用教材资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这些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对课程内容做出“校本化、生本化”的处理,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实现高效。
(责任编辑 罗 艳)
新课程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其实质就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就是在课堂一定的时间内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活动,追求的是课堂教学过程的高效,包括课堂设计的高效、教师讲授的高效、学生听课的高效、学生掌握知识的高效、学生练习的高效。强调师生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沟通、思维的碰撞,实现学生高效学习、自主发展。现
以高中化学选修4(人教版)第四章“原电池”教学为例,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二、课例设计
[课例1]按最常规的教学模式设计。(两课时完成)
第l课时:以课本为本的常规教学设计:社会实际引入(教师列举生活中的常见电池)——教师做课堂演示实验4-1(锌—铜—稀硫酸原电池)——教师讲解原电池工作原理——和学生一起归纳原电池的组成条件——得出原电池的概念——讲解原电池正负极判断方法——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相关原电池的课堂练习——课堂小结。
第2课时:按教材安排讲解常见化学电池及发展中的未来新型化学电池。
[课例2]按“设疑——互动”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设计。(两课时完成)
第l课时:社会实际引入(教师列举生活中的常见电池)——教师设置疑问——学生议论形成初级认知——学生分组做实验4-1(锌—铜—稀硫酸原电池)——学生从实验中再生疑问——教师解疑——和学生—起归纳原电池的组成要素——得出原电池概念——讲解原电池正负极判断方法——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学生分组做探究实验:组合多种形式的原电池(学案)。将探究实验②的结论留作课后思考题。
第2课时:和学生一起归纳原电池的知识规律,讲解常见化学电池及发展中的未来新型化学电池,部分习题讲评。
[课例3]按“发散——收敛”问题应用的教学模式设计
第1课时: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旧电池——学生发表自己对电池研究的成果——学生提出对电池构造、原理的相关问题——教师归纳共性问题列在黑板上——学生分组做实验4-1(锌—铜—稀硫酸原电池)——学生讨论并提出实验中的问题——教师用启发式教学方式分析原电池工作原理——接着学生分组做探究实验:组合多种形式的原电池(实验方案同上)。将探究实验②的结论留作课后思考题。
第2课时:和学生一起归纳原电池的组成要素——形成原电池的概念——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深化归纳原电池的知识规律,穿插部分习题讲评,讲练结合。学生自学常见化学电池及发展中的未来新型化学电池。
三、课例剖析比对
上述3个课例粗看起来,没有什么区别,3个课例的思路、教学设计都差不多,但从教学实施上看,课例l是最“完美”的,本课设计的内容的每一个知识点、每一个环节都涉及常规教学的模式:新课引入、实验验证、教师讲解、联系实际、习题训练。设计严谨、环环相扣,几乎可以作范本,而课例2、3似乎都有不完善、有不到位之处,其中最“糟糕”的是课例3,一节课下来连原电池的基本概念都没有介绍。果然如此吗?现将三个课例作如下比对分析:
课例1的设计从表面上看完美,教学执行良好,似无可挑剔,但却忽略了一个最大的问题: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干什么?是否能够接受?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充当的是什么角色?在短短40分钟里,要让学生突然接受化学能与电能的转换知识,理解原电池的原理、组成,并要求灵活应用刚学习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熟练地把知识迁移到习题训练中,这是很难实现的。而教师又要坚决完成事先设定的教学方案,这样势必会造成学生对教学内容迷糊不清,教学效果自然不会很好。
课例2是按“设疑——互动”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设计的。其主线及特点是:
(1)情境质疑。教师通过语言表述、呈现挂图、用电教或多媒体手段提供声音和画面、演示实验等方式,创设能够使学生产生困惑的情境。
(2)自主释疑。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尝试解答,并展示自己的解答以获得他人的认可,或者展示解答中遇到的问题,以获得他人的帮助。
(3)教师点疑。教师根据情况再现(1)中的某情境,启发学生
进一步提出问题,以弥补学生提出问题中可能没有涉及的方面,或者深度不够的地方。
(4)互动质疑。学生结合教师的启发进行进一步的思考,对没有弄明白或理解不透的问题进行互动质疑,并且就近展开互问互答。
应用该模式的课例2是比较成功的,它的特点是给学生留有较为充足的时间来质疑、解疑,再生疑、解疑,在反复中接受新知识、理解新知识,这样师生互动、学生探究才会落到实处。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理解原电池工作原理,又能动手探究实验,直观地体验学习,加深了对原电池相关知识的理解,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课后一段缓冲后,通过第2课时来总结规律,进行针对性训练,循序渐进地落实知识点的学习。这样的课堂有效地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课程目标。既能引导学生学好已有的课本知识,为考试打下基础,又能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未知知识的技能和思维方式,为可持续发展打下基础,是新课程背景下具有普遍性的课堂教学范例。
课例3是按“发散——收敛”问题应用的教学模式设计。该模式的设计主线及特点是:
(1)引导性问题。教师根据课前设计,直接展示引导性的问题。其目的是引起学生对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探究。
(2)发散性探究。由学生根据以前的知识和学习策略,经过积极的思考和初步推理,迅速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方法。
(3)个性展示。在上一环节充分探究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典型展示,陈述自己的探究原理、过程和对自己的解答方法的评价。
(4)共性收敛。教师组织学生对展示出来的问题先分析再综合,提炼出具有共性的知识模块,掌握知识的途径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课例3是打破常规思路、大胆探索的一个案例。教师打破了按照固有知识体系讲述的惯有模式,紧紧抓住本节课的知识核心。从学生收集旧电池到对电池原理的初步研究,到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体现了“发散”,让学生产生了要弄明白电池原理的渴望。课堂上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让学生真正有时间来充分思考、动手实验、进行探究。教师耐心倾听学生的学习反馈,教与学能够浑然一体、相互交融。粗看起来,学生连原电池的基本概念都没形成,但学生却理解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再通过自我学习、知识内化,就会顺理成章地形成“自己的”原电池的概念和知识体系。完成了从严谨的化学知识体系向学生个体的认知体系的转化,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理念,也是高效的教与学。
这3个对比性很强的课例给我们如何高效率地完成化学课堂教学的思考带来很大的启示。什么样的课堂教学是高效的?标准和方向是什么?怎样实现?我想高效的课堂教学的关键在于教师能够了解学生的需求,清楚地知道该讲什么知识,该用什么手段让学生对这些知识产生学习热情。没有学生的求知热情,没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没有把学生的思维纳入到教学中,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将成为一系列无意义的事件,更谈不上高效。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师是用教材资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所以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情绪状态对这些教材进行再度开发,对课程内容做出“校本化、生本化”的处理,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真正实现高效。
(责任编辑 罗 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