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市场社会主义指的是20世纪以来的倡导和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道路与模式的统称。约翰·罗默的市场社会主义思想集中讨论了有关社会主义和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主要目的是为了捍卫这种把市场体制和社会主义力量相结合的新模式。这对于提升市场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中的地位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此对罗默的相关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学习,对于我们理解当代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及未来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息票经济
市场社会主义是起源于20世纪之初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股重要思潮。作为一种有关经济体制的理论概念,市场社会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以市场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新模式。显然,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我国的实行改革开放战略举措的内容、成就以及面临的挑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有利于我们理解我国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的重要问题。
一、约翰·罗默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罗默在其著作《社会主义的未来》中提出了很多开创性的思想,如在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具有效率与平等的双重优越性的特点、市场社会主义是复兴世界社会主义的可行形式等。
(一)机会平等对社会主义者的重要性
在关于社会主义者最需要什么时,罗默认为最需要的是机会的平等。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机会平等。
其一,自我实现和福利机会平等。罗默认为:“自我实现是个人才能以一种使生活有意义的方式的发展和运用,自我实现是一种需要奋斗的自我改造过程。”这是罗默在关于讨论社会主义者需要什么一文中提出来的关于自我实现的定义和本质。他在这里还与罗尔斯的生活计划实现概念做了区分。认为生活计划实现并不是一种自我实现,因为它不是经过个人的奋斗而获得的一种自我满足。罗默还特别强调了自我实现和福利的机会平等中“机会”的平等是目标,而不是平等的无差别的自我实现和福利的平等。他认为:“如果把福利的平等而不是福利的机会的平等当作目标,那么社会就必须向那些选择非常浪费的、不实现目标的人提供巨大数额的资源财富。”然而要实现自我实现和福利的机会平等是极其困难的,如果要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罗默认为社会主义者需要一种最高的社会组织来保障自我实现的机会平等处于一种高水平的实现。
其二,政治影响机会平等。和上述讨论第一种机会平等一样,罗默仍然用了同样的论述逻辑,特别强调的是“机会”平等,而不是把全部的政治影响平均化的抽象的平等。同時,要高水平的实现政治影响的机会平等仍然需要一个本领域的高于其他任何社会组织的独一无二的特殊组织。根据罗默的观点,要同时把三种机会平等都最大化的实现是不可能的,例如实现的第一种机会平等的最高组织可能会使实现第二种机会平等的实现受到阻碍。也就是说,实现各种机会平等的相关社会组织由于职能可能会互相牵制,而不能完全发挥出它的全部作用,从而使各种机会平等的实现达不到最大化,但这是不可避免的矛盾所在。
其三,社会地位机会平等。对于社会地位的机会平等,罗默并没有做出过多的论述,他自己甚至也不能肯定的是:“一旦自我实现、福利和政治影响的机会平等已经实现,社会地位的平等是否需要作为迫切需要的东西附加上去。”但是,他对于三种机会平等实现的先后顺序做了两种可能的排序,一种是(2、1、3)另一种是(1、2、3)。然而,对于哪种排序是更加合理的,罗默也没有做出自己的回答,他不能肯定的是如果确定社会地位的机会平等与前面讨论过的两种机会平等的实现之间先后顺序,或者说他不能肯定社会地位的机会平等的实现是否是推动前两种机会平等的前提。但是能确定的是,他认为在现实中由于不同立场的人会有“个人的”偏好序。
(二)市场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应具备特征
在罗默《社会主义的未来》一书的第六章中,他集中讨论了自己思考下的一种社会主义未来可能的模式特征。罗默认为未来可能的社会主义应该具有以下两个主要特征:第一,这些模式必须允许对市场的广泛运用。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不再是那种以政策为导向的平均主义倾向,而是给予市场广泛的发展空间和自由,全面发挥市场竞争的在整个经济的基础上引发的革新。同时对市场的广泛运用不能是短期的转变,必须是长期性的,任何短期的革新都只能是乌托邦。第二,把人放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考虑,而不是把人看成是在平等的经济政策和文化革命中被塑造过的“符号”。根据罗默的观点,认为社会模式的出现和变革,不是短期之内就能实现的,因此现存的人们不肯能短期之内改变自己。换言之,能改变的只能是制度,只能以新的制度逐渐地改变人、影响人、服务人。
(三)市场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和企业效率
在关于市场社会主义的运行机制中,罗默认为这个机制能够防止资本主义损害穷人的利益。因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采取股票自由买卖的方式运行股票市场,穷人把自己所拥有的股票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富人资本家,从而能在短期内获得比较理想的经济回报,然而从长期来看会造成两大后果:一是创造出了富人阶级,富人长期成为市场的控制者,穷人成为经济附庸;二是富人越来越富,影响政治的过程,穷人永远退出政治舞台,所以这种对穷人的高水平的公害不可避免。而在市场社会主义条件下,采取息票经济的方式运行股票,穷人不会失去他们的股份,穷人依然是主要的股东,而且结果也成了降低公害水平的力量。也就是说穷人只有在社会主义政权下才能摆脱富人的绝对控制并富裕起来。
罗默在《社会主义的未来》中讨论了市场社会主义中企业的效率的问题,主要强调银行在市场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认为银行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时,银行主要扮演一个监督者的角色,企业和银行之间是一种相互协同配合的关系。同时做好这一监督角色的关键在于银行是否能够充分独立于国家而工作,利用经济的而不是政治的标准做出有关企业的决策。总之,银行摆脱政治控制应该由一系列法律和经济的措施来保证;银行会在国家与企业管理之间构成一种经济责任健全的机构。他还强调,在国际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的革新主要在于银行的监督是否有效以及对企业的资金支持是否合理高效。 二、约翰·罗默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
在罗默的《社会主义的未来》中评论了各类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模式,并且集中回应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对于提升市场社会主义在当代社会主义中地位具有重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为复兴社会主义提供可行的发展途径
苏东剧变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而市场社会主义的出现对世界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活力。对此,罗默在自己的书中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他不仅广泛地讨论和评价了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他认为苏东剧变后老牌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应该快速转向资本主义,而应该在摸索中逐渐转变为市场资本主义,认为后者的做法更加具有现实性,认为那些转向前者的国家是在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获取国家的暂时的稳定,而对于国家的长远计划来说却是极其不利的。同时,他提出息票经济是市场社会主义中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得以结合的中介,认为在市场社会主义经济中息票经济是一种具有很高的现实可行性的经济模式。
(二)确立了市场社会主义是实现社会主义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
罗默认为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许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所以他认为长远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的社会,而短期计划是一条经济与社会发展同时并举的道路。短期计划必须要处理好市场和社会主义的关系。但是,他也认为,市场社会主义也不可能解决好所有资本主义所存在的不平等问题,但是能有效且短时间内解决好一部分经济不平等的问题。例如罗默在书中所提到的,息票经济可以让穷人手中的股票不会快速转移到富人手中,而使穷人又快速陷入贫穷。
(三)突出了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效率与平等共存的优越性
苏东剧变后“市场主导的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了一种全世界社会主义领域内的共识。而主要关注的焦点是社会主义经济在具体操作的层面上怎样与市场相结合以及公有制企业如何在市场中运作等实际的现实问题。对此,罗默在自己的书中提出了“虚拟证券市场的社会主义”的模式,也就是息票经济的模式。罗默认为公有制企业应该为自己找到一个代理并委托其监督自己,以便在生产中很好地解决效率的问题。只有效率和平等二者之间相互配合,发挥出应有的实际效果时,市场社会主义才能具有双重的优越性,也才能激发出市场社会主义的真正潜力。
综合以上两个部分的讨论和探究,我们认识到当今世界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离不开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已不再是划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基本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四十多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得到了不断地丰富与发展,但是还是存在很多有待提升和完善的地方。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仍然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而罗默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一方面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的理论支持。因此,罗默关于市场社会主义提出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及其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与探讨。
参考文献:
[1]约翰-羅默 著 余文烈 译《社会主义的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
关键词:市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息票经济
市场社会主义是起源于20世纪之初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股重要思潮。作为一种有关经济体制的理论概念,市场社会主义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以市场为核心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新模式。显然,这对于我们重新认识我国的实行改革开放战略举措的内容、成就以及面临的挑战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有利于我们理解我国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中的重要问题。
一、约翰·罗默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罗默在其著作《社会主义的未来》中提出了很多开创性的思想,如在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模式具有效率与平等的双重优越性的特点、市场社会主义是复兴世界社会主义的可行形式等。
(一)机会平等对社会主义者的重要性
在关于社会主义者最需要什么时,罗默认为最需要的是机会的平等。具体包括以下三个层面的机会平等。
其一,自我实现和福利机会平等。罗默认为:“自我实现是个人才能以一种使生活有意义的方式的发展和运用,自我实现是一种需要奋斗的自我改造过程。”这是罗默在关于讨论社会主义者需要什么一文中提出来的关于自我实现的定义和本质。他在这里还与罗尔斯的生活计划实现概念做了区分。认为生活计划实现并不是一种自我实现,因为它不是经过个人的奋斗而获得的一种自我满足。罗默还特别强调了自我实现和福利的机会平等中“机会”的平等是目标,而不是平等的无差别的自我实现和福利的平等。他认为:“如果把福利的平等而不是福利的机会的平等当作目标,那么社会就必须向那些选择非常浪费的、不实现目标的人提供巨大数额的资源财富。”然而要实现自我实现和福利的机会平等是极其困难的,如果要合理的解决这个问题,罗默认为社会主义者需要一种最高的社会组织来保障自我实现的机会平等处于一种高水平的实现。
其二,政治影响机会平等。和上述讨论第一种机会平等一样,罗默仍然用了同样的论述逻辑,特别强调的是“机会”平等,而不是把全部的政治影响平均化的抽象的平等。同時,要高水平的实现政治影响的机会平等仍然需要一个本领域的高于其他任何社会组织的独一无二的特殊组织。根据罗默的观点,要同时把三种机会平等都最大化的实现是不可能的,例如实现的第一种机会平等的最高组织可能会使实现第二种机会平等的实现受到阻碍。也就是说,实现各种机会平等的相关社会组织由于职能可能会互相牵制,而不能完全发挥出它的全部作用,从而使各种机会平等的实现达不到最大化,但这是不可避免的矛盾所在。
其三,社会地位机会平等。对于社会地位的机会平等,罗默并没有做出过多的论述,他自己甚至也不能肯定的是:“一旦自我实现、福利和政治影响的机会平等已经实现,社会地位的平等是否需要作为迫切需要的东西附加上去。”但是,他对于三种机会平等实现的先后顺序做了两种可能的排序,一种是(2、1、3)另一种是(1、2、3)。然而,对于哪种排序是更加合理的,罗默也没有做出自己的回答,他不能肯定的是如果确定社会地位的机会平等与前面讨论过的两种机会平等的实现之间先后顺序,或者说他不能肯定社会地位的机会平等的实现是否是推动前两种机会平等的前提。但是能确定的是,他认为在现实中由于不同立场的人会有“个人的”偏好序。
(二)市场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应具备特征
在罗默《社会主义的未来》一书的第六章中,他集中讨论了自己思考下的一种社会主义未来可能的模式特征。罗默认为未来可能的社会主义应该具有以下两个主要特征:第一,这些模式必须允许对市场的广泛运用。也就是说社会主义不再是那种以政策为导向的平均主义倾向,而是给予市场广泛的发展空间和自由,全面发挥市场竞争的在整个经济的基础上引发的革新。同时对市场的广泛运用不能是短期的转变,必须是长期性的,任何短期的革新都只能是乌托邦。第二,把人放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考虑,而不是把人看成是在平等的经济政策和文化革命中被塑造过的“符号”。根据罗默的观点,认为社会模式的出现和变革,不是短期之内就能实现的,因此现存的人们不肯能短期之内改变自己。换言之,能改变的只能是制度,只能以新的制度逐渐地改变人、影响人、服务人。
(三)市场社会主义的经济模式和企业效率
在关于市场社会主义的运行机制中,罗默认为这个机制能够防止资本主义损害穷人的利益。因为在资本主义经济中,采取股票自由买卖的方式运行股票市场,穷人把自己所拥有的股票以更高的价格卖给富人资本家,从而能在短期内获得比较理想的经济回报,然而从长期来看会造成两大后果:一是创造出了富人阶级,富人长期成为市场的控制者,穷人成为经济附庸;二是富人越来越富,影响政治的过程,穷人永远退出政治舞台,所以这种对穷人的高水平的公害不可避免。而在市场社会主义条件下,采取息票经济的方式运行股票,穷人不会失去他们的股份,穷人依然是主要的股东,而且结果也成了降低公害水平的力量。也就是说穷人只有在社会主义政权下才能摆脱富人的绝对控制并富裕起来。
罗默在《社会主义的未来》中讨论了市场社会主义中企业的效率的问题,主要强调银行在市场社会主义经济模式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认为银行和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时,银行主要扮演一个监督者的角色,企业和银行之间是一种相互协同配合的关系。同时做好这一监督角色的关键在于银行是否能够充分独立于国家而工作,利用经济的而不是政治的标准做出有关企业的决策。总之,银行摆脱政治控制应该由一系列法律和经济的措施来保证;银行会在国家与企业管理之间构成一种经济责任健全的机构。他还强调,在国际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的革新主要在于银行的监督是否有效以及对企业的资金支持是否合理高效。 二、约翰·罗默市场社会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
在罗默的《社会主义的未来》中评论了各类当代市场社会主义的模式,并且集中回应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社会主义的理论问题,对于提升市场社会主义在当代社会主义中地位具有重大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为复兴社会主义提供可行的发展途径
苏东剧变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社会主义的失败,而市场社会主义的出现对世界社会主义提供了新的活力。对此,罗默在自己的书中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自己的观点。首先,他不仅广泛地讨论和评价了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他认为苏东剧变后老牌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应该快速转向资本主义,而应该在摸索中逐渐转变为市场资本主义,认为后者的做法更加具有现实性,认为那些转向前者的国家是在以一种极端的方式获取国家的暂时的稳定,而对于国家的长远计划来说却是极其不利的。同时,他提出息票经济是市场社会主义中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得以结合的中介,认为在市场社会主义经济中息票经济是一种具有很高的现实可行性的经济模式。
(二)确立了市场社会主义是实现社会主义长期发展的必要条件
罗默认为建立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许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目标,所以他认为长远目标是建立无产阶级的社会,而短期计划是一条经济与社会发展同时并举的道路。短期计划必须要处理好市场和社会主义的关系。但是,他也认为,市场社会主义也不可能解决好所有资本主义所存在的不平等问题,但是能有效且短时间内解决好一部分经济不平等的问题。例如罗默在书中所提到的,息票经济可以让穷人手中的股票不会快速转移到富人手中,而使穷人又快速陷入贫穷。
(三)突出了当代市场社会主义模式的效率与平等共存的优越性
苏东剧变后“市场主导的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了一种全世界社会主义领域内的共识。而主要关注的焦点是社会主义经济在具体操作的层面上怎样与市场相结合以及公有制企业如何在市场中运作等实际的现实问题。对此,罗默在自己的书中提出了“虚拟证券市场的社会主义”的模式,也就是息票经济的模式。罗默认为公有制企业应该为自己找到一个代理并委托其监督自己,以便在生产中很好地解决效率的问题。只有效率和平等二者之间相互配合,发挥出应有的实际效果时,市场社会主义才能具有双重的优越性,也才能激发出市场社会主义的真正潜力。
综合以上两个部分的讨论和探究,我们认识到当今世界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离不开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已不再是划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基本标志。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建立四十多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得到了不断地丰富与发展,但是还是存在很多有待提升和完善的地方。如何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仍然是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关键问题,而罗默的市场社会主义理论一方面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另一方面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的理论支持。因此,罗默关于市场社会主义提出的一系列理论观点及其现实意义,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与探讨。
参考文献:
[1]约翰-羅默 著 余文烈 译《社会主义的未来》,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