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4921417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诗的国度,我们的祖先创作的诗歌精品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所以加强诗歌教学对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弘扬民族精神,强化美的教育,培养审美知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大都停留于从文章学的角度对诗歌进行断章取义的分析,可以说这是对诗歌的“肢解”因为中国诗歌历来强调一个“意境”,而意境是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相互交融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是一种感性形象,需要的是感性观照和情绪体验,所以诗歌教学应强调其整体性,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熟读吟诵,走进诗境。
  
  如果说激发学生学诗的兴趣,能使学生亲近诗歌,把学生带到了诗的大门外,那么熟读吟诵,是把学生带进诗歌大门的关键一步。一般阅读需要理性的理解,而诗歌的鉴赏是需要感情投入的,感情投入的多少直接影响着鉴赏的质量。而衡量感情投入的最基本方式是读,看你能不能用心去读,读的过程就是“品”的过程,是一种有创造性的再现作者心理活动的过程,是接近作者主观世界的过程。用心去读才能走进诗境。由于诗歌具有音乐美,韵律美,讲究节奏和韵律。所以读诗比一般的文章要求更高,刚开始学诗的时候要做好正确的引导。
  教师首先应该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范读,把无声的文字变成动听的声音,使学生借助听觉形象进入文章的意境,使他们感到学习诗歌是一种美的享受。其次是指导学生读,最后是引领学生在诵读中进入意境。我国有诵读诗文的优良传统,诗文意境深邃,语言精美,声韵和谐,只要按照诗文偃仰起伏,做到口眼并用,心到,口到,把握诗文基调,这样不仅可以学到知识,掌握作品的艺术技巧,而且可以融汇作品的精神于自己眼前和心中,让人进入到一种可闻、可见、可感的意境里去。
  
  联想想象,感受意境。
  
  意境是指作品所描写的生活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能使读者通过想象和联想,如深入其境,在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鉴赏诗歌,正是要通过语言媒介,去感受作品中鲜明的形象,深入作品的意境之中,体会诗歌的意境美。所以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用描述性的语言引导学生“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沦五脏,澡雪精神”(《文心雕龙》),根据诗中所提供的信息进入诗歌意境中去。
  无数事实证明,人类种种创造发明无不经过想象而产生,人们的想象开启了创造之门。在诗歌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凭借自己对作品艺术形象的感知、理解、鉴赏,渗透自己的生活与情感体验,并借助想象和联想形成新的思维形象。比如在诗歌教学中,我引入电视散文和“MTV"的创作,让学生通过自己对诗歌语言文字的理解,融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把自己定位于导演的角色。通过电脑创作,音乐的渲染、图画的再现或语言的描述等手段把诗歌中的意境再现出来。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个性和特长,披文入情,几乎是欢呼雀跃地参与。在体会“桃花流水鳜鱼肥”这句诗的意境时他们是这样描述的:在这充满生机的江南,桃花倒映在清澈的湖面,一片片粉红的花瓣静静地飘落在水上。湖里的小鱼纷纷钻出水面,追逐着飘零在湖面上的桃花嬉戏。他们也被这美好的春色所陶醉。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把感受到的再现出来时,他们也禁不住赞叹诗人语言的精妙之所在。在品味诗的同时,学生不仅在想象的思维空间自由驰骋,也受到意境美的熏陶和感染。
  
  领悟开掘、创造新境。
  
  诵读可以让学生初步感受意境,联想和想象是品读过程中的进一步提升。鉴赏诗歌不仅能使我们感受到作品的形象,体验到作品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还能够激发读者的深长之思。由作品生发去感悟出社会人生的哲理、真谛。领悟便是文学鉴赏的更高境界,读者久久沉浸于作品所描绘的形象,对所展示的生活做出善恶、美丑、是非等的评价的同时,从中洞悉宇宙的奥秘,理解人生真谛,认识生活本身,潜移默化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提升自我人生品位的境象。这就是文学潜能的释放,文学家价值的实现,是文学审美中的最佳效应。唐代诗论家司空图说过:“辨于味而后可言诗。”所谓辨于味,就是要求读者不但要感受作品的形式的形象,而且要领会形象背后的深刻意蕴、形式对内容的艺术表现等等。如在同学们体会到兰芝被迫回家又想回到家还得面对让人心酸的哥哥时难言的痛苦,这时我们可以提出问题,造成兰芝悲惨命运的根源是什么?比如在讲到《氓》这一课,在课结束时我引导学生说,在当今社会,像氓这样的人还有很多,那么作为新世纪的女性你认为应该怎么样才能把握住自己的幸福?这样做使学生学生在品味的基础上走出作品本身,用局外人的眼光审视这件事情的性质原因,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生活阅历来评论这件事,也可以总结出自己从中受到的教育的启示。这样就能挖掘出作品的内涵,使文学价值得以实现。
  以上是我在诗歌鉴赏教学中的一点尝试,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诗歌鉴赏教学是教学难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有兴趣接触诗歌,让学生乐于去诵读诗歌,让学生在品味中有多方面的收获,这是教学的良好的开端。这也必定为其他文学作品鉴赏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周自卿,语文教师,现居河北栾平。
其他文献
2004年10月10日,“中法文化年”中的“法国文化年”在中国的北京拉开序幕。笔者作为中法文化交流工作者中的一员,应邀赴京出席了开幕式和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并在武汉市采访了
烟囱、高炉,钻塔、铁轨……这些曾经是画报、宣传画、装饰图案中最常见的事物,农业时代对现代化乌托邦的想象性的标志,引起过人们多少向往。它们的存在,意味着速度、力量、进
美国有些高校开设的“另类课程”非常有意思。看电影,学射击,甚至玩玩具都可以成为大学课程。正是:处处留心皆学问,选啥都可拿学分。 The “other courses” offered by som
唐代诗人李商隐有一首登高望远的即景抒情诗《登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意思是说,诗人在临近傍晚时分,心情很不舒畅,于是驾上车登上古老的山丘,希望登高远望来驱散内心的不愉快;看到落日余晖下的景色无限美好,可惜已经接近黄昏,因为太阳很快沉没,美丽的景色将被黑夜替代。诗人不由得感叹日落的景色终究短暂,难以久长。  “夕”是一个象形字,像快要落山的太阳,它表示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演示实验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训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或组织学生亲手实验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新的教学理念逐渐深入课堂。新的题型不断涌现,本文以二元一次方程组为例,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明,以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鉴赏美文的水平,陶冶学生的人文精 Reading is an important means of language teac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与拓展.本文将极具热点的“距离最短”问题分类解析如下,供读者学习鉴赏.一、两个定点(在定直线的同侧)到一条定直线上某点的距离和最
一、什么是定语从句在复合句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从句叫定语从句。被定语从句修饰的名词或代词叫先行词。定语从句必须放在先行词之后,对其先行词起限定作用。请看下面例句分
can,could,may,might,must皆可表示推测,用法如下:1)情态动词+动词原形表示对现在或将来情况的推测,此时动词通常为系动词。如:I don’t know where she is;she may be in W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