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实施策略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uzhang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今新时代背景下,学校教育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在班级管理的同时,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本文以自身的班级管理经历为依据,探讨在新背景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德育工作。
  关键词:新背景;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沟通;集体活动
  相比于其它学科的教师,学生虽然与班主任接触的时间最长,但却是学生最怕的教师。因此,在实际的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走近学生,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建立友好的师生关系。同时,教师也要积极组织班级活动,加强班级的凝聚力,为德育教育的渗透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作为班主任,学生最敬重的教师,一定要严加要求自己,注重自己在学校的一举一动,以身作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走近学生,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德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依赖于友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因此,在平时的日常学校生活中,教师要勤于走近学生,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所想所思,从而为班主任日后有针对性的展示德育教育工作做好铺垫。
  例如,班主任可以定期的组织主题班会,在班会中听取学生的意见、想法,从而渗透相应的德育教育。在班会中为了打开学生的心扉,放松学生的心情,给学生自由自在、畅所欲言的机会,班主任可以以辩论赛、小组竞答等方式组织班会活动。例如,针对近期学生迷恋手机游戏,而耽误作业完成的情况,班主任可以以“手机游戏该不该玩”为主题,进行主题辩论。在班会中,学生自由表达自己的看法,在正反双方的论辩中,加深对“手机游戏”的认识,从而达到德育的渗透教育。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班干部组织班会的展开,这样能够充分打消学生的顾虑,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真正想法。
  除了主题班会的召开,教师还要善于在平时的课外活动中,观察学生的日常表现,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化解学生的疑虑,帮助学生树立积极、阳光的生活态度。通过大量的师生交谈,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厚师生之间的感情,从而为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基础。
  二、更新內容,丰富集体活动,培养集体凝聚力
  在传统形式的教学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主要以教师举例子、摆事实、讲道理的形式进行,长此以往,很容易引起学生对德育教学工作的反感,德育教学的质量就大打折扣。在具体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教师要紧跟时代的潮流,不断丰富自己的德育教学形式、内容,变传统的教师的“讲”为以学生为中心的班级活动,在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中,培养班级凝聚力,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
  例如,针对开学以来,班内“小团体”形式的交友形式,班主任可以以“团结的力量”为主题组织班级集体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地活动中感受团结的力量,从而加深学生对班内同学的了解,形成强大的班级凝聚力。例如,班内拔河比赛。这是非常常见的体育活动项目,通过拔河比赛的组织和参与,学生能够亲身体会到“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力量,在此基础上,有助于教师以此活动为契机渗透相应的德育教学,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班级观念。
  此外,班主任还可以结合学校的各种德育教育活动,开展班级内的集体活动。例如,针对学校的少先队清明节扫墓活动,教师也可以以“向英雄致敬”为主题,带领班级成员对先烈英雄们进行扫墓、鲜花。在活动开展之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所要扫墓的英雄进行简单的事迹介绍,从而促使学生在具体的资料搜集、阅读、整合中,感受英雄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的献身精神。相比于其他形式的德育渗透教育,这种以实践为基础的德育行动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能够在实践中深化学生对爱国主义的理解,从而有助于他们养成积极、健康的德育观念。
  三、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言行举止中渗透德育教育
  教班主任是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教师,也是学生最敬重的教师,班主任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
  以用语文明德育教育为例。随着网络信息的普及,各种新闻充斥在高中生的周围,班级内的部分同学开始使用不文明用语。为了,纠正这一陋习,在教学中,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坚决杜绝不文明用语,用自己的亲身示范,引导学生体会尊重他人、礼让他人、文明礼貌的温暖,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帮助他们纠正不文明用语的坏习惯。
  总之,班主任作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负责人,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借助自己的“慧眼”发现德育问题,用自己的“爱心”走近学生的身边,用自己的“耐心”引导学生走出困局,从而在德育教育的不断渗透中,帮助高中生树立正确的德育观念。
其他文献
摘要:长征时期是党和红军开始从实践中直接接触少数民族、从坚持民族自决原则向实行民族自治政策转变的重要时期,在共产党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回顾长征时期党的民族自治政策的确立过程,结合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关系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在当今时代我们要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立足于当前民族关系的实际,重新审视与思考民族自治政策,希望对处理好我国当下的民族关系、解决好民族问题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对当前现阶段高校体育专业辅导员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并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所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以便能够进一步促进高校体育发展。  关键词:高校;体育;辅导员工作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保证高校有效開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力量,同时在引导学生成长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因而作为高校辅导员要能够注重自身的工作,面对当前所存在的问题,积极应对。  一、当前普通高校体育专业
期刊
摘要:高中物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牛顿定律可以让我们清楚物体产生运动的原因;能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万物之间的能量不能凭空消失;原子核则让我们明白物质的最小结构单位等,这些理论知识不仅需要学以致用,更需要活学活用。因此,物理课堂不能采取机械化的方式让学生僵硬化地学习。下面,我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针对如何构建高中物理高效课堂作初步分析,以此希望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带来一些启发和思考。  关键词:高中物
期刊
摘要: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也就是说,作为一线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要通过精彩、高效的语文课堂的构建来发挥语文课堂价值来对学生进行育人教育,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做好教材的挖掘工作,要通过恰当活动的组织来多角度对学生进行育人教育,以促使每个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育人功能
期刊
摘要: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的自主探究学习活动即为合作学习模式,和以往的“教——学”模式有所区别。其更为重要的意义是合作学习者之间的差异性,只有借助这种相互补充、沟通、表达的学习方式,才能有效纠正和完善过于自大、性格内向等性格缺陷。在美术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可以使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增强,实现共同进步。对此,本文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经验,对合作学习模式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选择广东白云学院“白云杯”篮球运动员作为调查对象。根据当前学生心理素质的实际情况,对赛前学生篮球运动员的紧张、焦虑、过度兴奋等心理进行分析,通过举例说明和专门性的训练,达到清除运动员过度紧张心理和稳定情绪的作用。  关键词:篮球运动员;赛前心理;心理调控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广东白云学院学生篮球运动员的赛前心理调控。
期刊
摘要:语文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从现代社会培养未来公民素养的角度提出来的,它充分体现了立人的教育思想,极具人文内涵,是语文课堂教学整体功能的最佳组合,也是师生课堂交际互动的重要形式。本论文将从自主、合作、探究的意义出发,探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的将这一新的学习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使得语文课堂更加具有语文味,从而培养学生具有自主独立的人格;团结互助、有责任心的健全人格;
期刊
摘 要: 2016年9月,南县凭借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逐步开启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征程,计划将南县建成全省旅游强县。以此为契机,南县一中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对南县旅游资源现状的调查实践活动。本文便是对南县旅游景点之一“罗文花海”的调查情况分析,了解罗文旅游景点的开发现状及优劣势条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活动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地理素养。  关键词: 南县旅游资源;罗
期刊
摘要:十九大的召开于中国、世界而言都是重大盛事。随着中国的繁荣复兴,国际社会正以前所未有的兴趣关注着中国的一举一动,我国也积极主动回应,开始以自信的姿态向世界展示自我,优雅动听地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诚然,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好译文。传统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宣传材料大都采用全译手段,严格遵照原文内容及风格。但笔者研究发现,十九大英译版本有了创新之处,也存在增、减、并、缩等变译现象。  关键词:变译理
期刊
摘要:书院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独特教育机构,为我国古代的文化、教育传承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拟从书院的物质环境包括书院的选址和建筑功能区等角度探析书院的物质环境特点,并思考书院物质环境对我国现代大学环境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书院;物质环境;建筑  一、书院选址——山水相伴。环境幽静之所  书院萌芽于唐,兴盛于宋,元明清历经曲折发展。为我国古代、近代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促进了我国古代文化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