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学生在小班化教学中的案例研究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wumal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中国教育教学的客观现状引发了中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推动了我国中小学教育与管理的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一名特殊学生的案例分析,通过实践研究,使得特殊学生在小班化教学中获得学习的信心。
  一、特殊学生的案例
  我的课堂有一名学生,课上不学,课下捣乱,可谓是让老师和同学都感到头痛。我作为他的英语教师,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摆事实、讲道理中失败。面对这样一个让人望而生畏的学生,我该怎么办?据我的初步分析,他学习英语最大的弱点就是没有耐性,听不明白就放弃学英语了,根本原因在于对自己信心不足,基础太差,落的英语知识太多。我决心更加深入地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关爱这名特别的学生。首先,我了解到他的家庭,还有以前的学习情况,因为他父母忙于工作,疏忽对他的教育,长期生活在一个无人关爱的世界,加上学习的不如意,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其次,孩子毕竟还小,渴望被关注,所以靠闯祸惹事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加上性格怪异,逆反心理严重,又特喜欢新鲜刺激的玩意儿,根本分不清是非!所以才造成了这样的现象。
  在了解这样一名特殊学生的情况之后,我对自己说不能放弃这个孩子。如果放弃了,也许他真的就破罐子破摔,很难挽救了。“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这是英语教师神圣的职责。所以即使是像他這么令人头疼的孩子,也不能轻言放弃,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他,用深厚的爱去感化他,用实际行动感染他,只有这样才能取得他的信任。
  二、特殊学生在小班化课堂中的实践研究
  1.优生辅导,帮助完成学习任务。教育先行者陶行知先生提倡“小先生制”——也就是让学生教学生,“即知即传”。学生一面学,一面教,他的教育力量有时比教师大得多。这一点在成功案例中我吸取了经验。我主要对班中程度不一的学生编成一个由4人组成的学习小组,组内成员通过合作交流学习,以强带弱,分组训练,分组辅导,互相促进,让每一个孩子都得到更多学习机会,更多锻炼自己综合能力的机会。这样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形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特殊学生上课注意力最难集中,上课时思想不是开小差,就想睡大觉,同时动手能力差,有时懒得做作业,有时想做又不会做。在小班化教学中通过合理分组、排座,组成学习小組,要求优生随时随地关爱特别学生。既密切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又提高了自己,起到了教师起不到的作用。这培养了特殊关爱生的独立学习能力与健康的竞争合作精神。
  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模式,使特殊学生通过实践,思考、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感受成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能调动特殊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例如,在教“Do you like pears?”这单元时,设计一个当小记者的任务,让优生先教会,特殊学生带着信心饶有兴趣地通过采访完成了调查表。这样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使特殊学生在做事的过程中体验到了英语的乐趣,英语课也变得丰富多彩。
  2.合理评价,激发特殊学生主动参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发特殊学生智力、挖掘其学习潜能的钥匙。他之所以学习有困难,是因为他受家庭、学习习惯的影响,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我可以运用符合小班化教学方法,去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如五官体验法、游戏法、尝试法、动操作法等,让他投入到有角色、有情节的游戏活动中去,通过和老师一起“说一说、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等多种感官的体验,在情景交融中唤起学困生对学习的兴趣。例如,5B unit6单元中,学习touch your feet with your hands时,我发现张振学习时对边说边做十分感兴趣,于是当机立断让他来表演,效果很好,激发了他学习英语的兴趣。
  他上课时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我将教材化难为易,化多为少,精讲多练,用短暂时间达到最佳效果,课堂上尽量创造愉快的氛围。有时他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我尽量将难易适度的问题去问他;叫他到黑板上写有把握的句子;朗读事先已读过多遍的课文。当他回答正确时,我总是面常笑容地说:“Very good!”他往往因得到这两个单词而激动,不知怎的,我自己的心理也翻腾起来。这样他开口的习惯慢慢地养成。一学期下来,这名特殊学生参与意识大大地加强,消除了畏惧心理,为了延长他上课专注的时间,我常结合课文做些游戏,教点歌曲,听听录音,讲些有趣的小故事等。
  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不能一味地以分数来衡量。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评价标准应建立在学生个性差异的基础上,讲究评价标准的相对性,对于特殊学生要积极捕捉其身上的闪光点,只要有点滴的进步,都要及时表扬。张振这名特殊学生经过一学期努力后,由低层次跨越到高层次,我给他设立“超越奖”。这对他是一种莫大的鼓舞。
  三、结语
  你的课堂有没有一样需要特别关爱的学生。请老师坚持一点,不要放弃。虽然道路曲折,只要有信心不放弃,特殊学生经过你的特别关爱会不一样的,你不能拿特殊学生与学优生比较,只要他们有进步就应该看到曙光。这是自己的一些看法,通过对这名特殊学生的研究,使我坚信自己的教育理想——“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宿城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英语作为一门人与人交际的工具,只有在真实的场景中运用才能发挥其作用。可是,长期以来,小学英语教学也曾一度陷入这样一种误区:教与学的脱节,听与说的脱节,而所有这些现象的出现,最根本的问题是因为教学模式的陈旧,教学与生活的背离。“生活化”的英语教学,不但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  那么如何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呢?笔者结合新课标,联系本
2013年第20期《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刊发的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金莲老师的文章指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主动意识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对学习缺乏主动和对思想教育活动不用心、不上进。从学习方面看,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填鸭”状态,学习行为处于被动、等待,一直在教师的操纵下机械地进行;从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看,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意志薄弱现象,玩时尚、乐自我、重享乐、不屑于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教化的
人们谈及课堂教学时,从“无效教学”“低效教学”“有效教学”“高效教学”“优化教学”中,又升华出“魅力教学”,并认为它是教学的最佳境界。反思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我们总觉得现在的数学课所谓的情景、生活化的游戏多了,数学本质、内涵的东西少了。片面强调探究、合作,让学生追求教学的外在表现,而不是对数学概念、内容的深层思考。我认为,我们一定要用数学的本质,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学生长久的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0-0042-02  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不能走普通大众“同质化”和“模仿化”的道路,而应有其“专业性”和“创新性”的教育特点和更高要求,“互联网 ”中的“ ”在职业教育领域更应凸显“专业”。发挥专业教育优势,通过技术或思路创新谋得创业的创新发展,从而引领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才是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立身之本和不竭源泉。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课程标准”里,不再像过去那样统称为作文,而是1-2年级叫写话,3-6年级叫习作。小学阶段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逐步达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意思这个目标。  一、激发习作热情,提供广阔的写作素材  生活本身是丰富
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办学及产权变革经历、"三权分离"的内部治理结构的介绍,探索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治理创新模式。
在汉语语境中,“决策”一词常被理解为“决定政策”,主要是对国家或地方大政方针做出决定,是领导们的事情。但事实上,决策不仅指各级领导对国家或地方的大政方针做出决定,也包括普通人对日常问题做出决定。从这个意义上说,决策活动与人类活动是密切相关的。职业学校教师的教学活动也是决策活动。这个社会由各种类型的组织构成,不同的组织都有独特的活动来实现自己的目标,职业学校实现其目标的活动就是教学。广义上的教学可以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学领域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它走进课堂并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此时,我们不难发现, “三尺讲台,一根粉笔”的传统模式被多媒体教学所完全地取代,一节课下来“零板书”情况比比皆是。笔者根据自身的经历和对于家乡当地小学英语课堂的观察,发现现今小学英语课堂的板书主要存在以下三种问题:1.课堂出现无板书的情况。有些教师上课时完全依赖多媒体,从而使课堂出现“零板书”的情况。2.板书草
【摘 要】作为培养企业一线生产、服务、管理人才的高职院校,不仅要服务好校园内的团员青年,还要服务好刚刚参加顶岗实习、处于角色转变期的实习生团员。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已设置的校企合作工作站,进行工作站团支部建设的探索,实行纵向联动和横向互动相结合,进行创新实践,发挥了工作站团支部的优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顶岗实习;团员教育;工作站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俗话说“笔正须心正,心正须笔正”。纵观几千年来中国书法一个显著的特征:品格高,德性好,其书法作品自然受人喜爱;反之,则会受到历代老百姓的批评甚至唾弃。古代书论中也有许多书法家“品格”的故事值得我们深思,如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等。可见书法艺术与人的文化修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今书法已作为一门课程进入到小学课堂,书法艺术中所蕴含的诸多德育讯息,在教学中如能有效渗透,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