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善导 闪现魅力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ken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在“课程标准”里,不再像过去那样统称为作文,而是1-2年级叫写话,3-6年级叫习作。小学阶段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让学生逐步达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意思这个目标。
  一、激发习作热情,提供广阔的写作素材
  生活本身是丰富多彩的,是作文的源泉。文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人的心理为中介的。对小学生来说,主要是内心世界的种种心理表象。表象在小学生作文中起着巨大的作用。小学作文教学应着力促进儿童的自觉表象的发展,使他们能逐步获得尽可能稳定、鲜明而深刻的印象。儿童记忆库中表象的稳定度、鲜明度越高,就越利于加工,思维就越活跃,就越具有创造性,也就越有可能写出内容真实、形象具体的好文章。因此,老师要首先从留心学校生活、关注家庭生活、了解社会生活这三个方面入手,以生活为本源。学校生活中的“班级里的新鲜事,有趣事,突发事……”;家庭生活中的“爸爸的工作、妈妈的爱好、家中添置了新电器、搬进新楼房、全家双休日外出旅游”;社会生活中的家乡变化等等,这些都是学生现实生活的再现,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只要老师注意因势利导,引发学生的共鸣,学生的习作热情就会被点燃。
  另外要提倡学生多读课外书,自然科学的书,社会科学的书,文学的书,都要广泛涉猎,从而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甚至学生在家看电视,我们也可以让他们口述或笔述感兴趣的节目,以培养其说写能力。
  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学生看到自己习作的成果,体验到习作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就感,从而培养和保护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和自信心。
  二、善于引导学生,促进习作教学的优化
  系统论告诉我们,一个系统要走向“有序”,系统的开放与外界进行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是必要的条件。教学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每个元素都应当是开放的、有序的。
  老师的引导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⑴只定范围不命题。改变过去命题作文假、大、空的现状,让学生有话好说,有话要说,鼓励学生在一个范围内,从生活中找素材,写出真情;⑵重视表达方式,但不限文体。指导学生学习作文,主要在于指导如何表情达意,根据不同内容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即叙述、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因此,在这五种表达方式上下功夫,作文训练的同时更要鼓励学生突破常用文体的模式,不拘一格,不落俗套,表露自己鲜活的思想。⑶不限篇幅和篇数。⑷强调立意自主。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认知,对学生作文中表现出来的一些看法不合规范的新思想、新观念应给予引导和肯定,不能一味封杀,一味封杀往往会束缚住学生的手脚,不利于他们抒发真情实感,因此鼓励学生立意自主,借此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在习作课堂上较为集中地进行写作训练固然是理所当然的,然而我们却不可只把眼光局限在课堂的狭小圈子里,而应把写作训练渗透到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领域,也就是说习作教学应在“文外”狠下功夫。
  三、重视评价的方式、方法 ,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
  “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这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所强调的。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单从作文本身去评价其优劣,还必须考虑“作文”是怎么写出来的,作者是否有写作的兴趣和良好的习惯。我认为这很重要,因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语文界老前辈叶圣陶先生一直主张“教是为了不需要教”。要让学生自能作文,可以从“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和“书面评价与口头评价相结合”两方面结合。让学生参与到作文批改中来。一方面强调教师指导,学生自改和互读互评、集体读评,然后修改穿插进行;另一方面,教师读改后用口头的方式有效地调控评价的过程,进而激起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习作状态。这些都是十分可取的。老师还可以设计出一些很好的评价方式:等级 评语、展览 投稿、建立成长档案袋……
  习作教学评价的形式、方法中还可以增加一种活动:如时下非常流行的“积分活动”。所谓积分活动,就是学生在每次习作活动中得“优”的习作,就能获得一张相应的积分卡。并分基分、扣分、加分三种情况。基分。即学生习作的字数所得的相应的积分。每发现一个错别字、错标点,就从“基分”中扣去1分,如果发现写的作文是抄袭的,就扣10分。加分,一是每月开展一次点题征文。一等奖加300分,二等奖加200分,三等奖加100分;二是如果学生的习作被评为“本期佳作”,就加100分;每个月写完一本习作本,加400分。学生的作文积分由专人负责,列一个“积分排行榜”。通过这种有趣、新颖的活动,更能促进学生的习作兴趣。
  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说的:“给儿童以劳动的快乐,取得学习成绩的快乐,呼唤隐藏在他们心中的自豪感、自尊感,这就是教育工作的一条金科玉律。”习作教学也是如此,增强学生的写作自信,非常重要。
  语文老师要做有心人,善于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让习作教学闪现独特的魅力。
  【作者单位:苏州市相城区黄桥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如何将职业教育培育为终身教育?  众所周知,我国当前的就业矛盾集中表现为结构性矛盾,一方面待就业群体找工作难,一方面工作岗位找合适的人才难。两难!这种局面已经持续多年,估计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会继续存在。  问题出在哪里呢?问题就在于:有学历的人才多,有技能的人才少。根治这个问题的一个方子就是将职业技能教育融入成人教育,成为终身教育。  上海闵行区打破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隔离状态,实现资源共享,
1.直接讲解示范   这种方法主要是针对较复杂的仪器的使用操作,比如:显微镜的使用。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显微镜,并且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必须严格遵守仪器使用规则,否则容易损坏仪器。所以先由老师讲解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具体操作步骤、要求、注意事项,再演示正确的操作方法。让学生第一次接触显微镜就养成正确的操作习惯。   2.选择法   这种方法主要用在简单的仪器操作中。比如:温度计的使用和过滤实验。先拿
<正>2015年6月4日至6日,江苏省职业学校第六届"宜兴中专杯"啦啦操大赛在宜兴中专成功举行,来自全省各地职业学校的31支代表队参加了三个大类十二个项目的比赛。此次大赛旨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就要求习作教学必须回归自然,以自然的生活为本源。这里的“自然”是指以学生的不做作,不拘束,不呆板,非勉强的状态为起点,按照学生的自然的言语智能发展规律,顺应学生的自然本性,促进学生的语言能力发展以及终身发展。儿童习作回归自然,就要教学生养成平时留意生活的习惯,督促学生去主动地关
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语言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陶冶审美情操,发展创造能力,必须从小学低年级开始,注重对小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地进入课堂。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拓展她们的眼界,有利于开拓思维,发挥想象。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有效运用,可以对学生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有助于促进学生习作水平上升到新的高度。通过小学生的作文水
当前,有些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师有这样感叹:认为聋生越来越难管理,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淡薄,认识与行为脱节,生活上贪图享受,行为自私,甚至出现小偷小摸的不良现象,走上社会后,还有违法犯罪行为,甚至出现聋人团伙犯罪的倾向。这些情况,反映出聋校的德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根据聋童的特点,分析聋童的品德行为,研究德育方法,促使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聋生完整而健全的人格,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聋生个性特点
英语作为一门人与人交际的工具,只有在真实的场景中运用才能发挥其作用。可是,长期以来,小学英语教学也曾一度陷入这样一种误区:教与学的脱节,听与说的脱节,而所有这些现象的出现,最根本的问题是因为教学模式的陈旧,教学与生活的背离。“生活化”的英语教学,不但有助于学生用真实的方式来应用所学的知识,同时也有助于学生认识到所学知识的作用和意义。  那么如何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生活化”呢?笔者结合新课标,联系本
2013年第20期《职业技术教育》杂志刊发的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王金莲老师的文章指出,当前高职院校学生普遍存在主动意识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对学习缺乏主动和对思想教育活动不用心、不上进。从学习方面看,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填鸭”状态,学习行为处于被动、等待,一直在教师的操纵下机械地进行;从思想道德修养方面看,高职学生普遍存在意志薄弱现象,玩时尚、乐自我、重享乐、不屑于政治理论学习和思想教化的
人们谈及课堂教学时,从“无效教学”“低效教学”“有效教学”“高效教学”“优化教学”中,又升华出“魅力教学”,并认为它是教学的最佳境界。反思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我们总觉得现在的数学课所谓的情景、生活化的游戏多了,数学本质、内涵的东西少了。片面强调探究、合作,让学生追求教学的外在表现,而不是对数学概念、内容的深层思考。我认为,我们一定要用数学的本质,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吸引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学生长久的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40-0042-02  职业院校的创业教育不能走普通大众“同质化”和“模仿化”的道路,而应有其“专业性”和“创新性”的教育特点和更高要求,“互联网 ”中的“ ”在职业教育领域更应凸显“专业”。发挥专业教育优势,通过技术或思路创新谋得创业的创新发展,从而引领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才是职业院校创业教育的立身之本和不竭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