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像每把锁都有属于自己的钥匙,每一门学科,都有相符合的教学策略,教师只要找到了对应的策略,就可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针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本文从“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联系实际生活,促进学生理解知识”“开展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三个方面展开了论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创设情境;联系生活;自主探究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习惯于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學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聊胜于无,热情不复存在,从而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低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和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也迎来了充满蓬勃生机的春天,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不断涌现,如“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等,这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深入钻研新课标理念和要求,不断探索和寻找更多更好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起到引趣、激疑、诱思的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创设不同的情境,如故事情境、问题情境、悬念情境等等,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多种方法,无论采取什么方法,教师都应该创设出符合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的、富含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以便更好地发挥情境教学的效能。
例如,笔者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节内容时,就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了一位小朋友去超市购物的情境,小朋友想买一本笔记本和一只铅笔,于是笔者呈现出笔记本与铅笔的图片,并且展示出它们各自的标价,笔记本5元,铅笔1元,此时笔者则询问学生:“同学们,这位小朋友一共消费了多少钱呢?如果这位小朋友给了收银员1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呢?如果这位小朋友给了收银员20元,又应该找回多少钱呢?”在询问这些问题的同时,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并且讲解答案,同时展示出涉及的不同面额的人民币的图片。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不仅帮助学生认识到了人民币的实际价值,掌握了关于人民币的知识,同时使学生对于简单的加减法有所了解,为以后的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联系实际生活,促进学生理解知识
任何知识都不是凭空产生、独立存在的,它们大多依托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只要认真观察生活,就会在生活的各处发现数学的影子,发现数学现象或信息。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近距离接触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笔者在教学“圆”这一节内容时,就将其与学生常见的投篮活动联系起来。首先,笔者在课件上呈现出学生围成“正方形”形状进行投篮的图片,然后询问学生这种站法是否公平。学生:“不公平,应该以篮板为中心,站成圆形。”(当然,实际打篮球时最多是半圆形。)如此,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的任意半径都是相等的。接着,笔者继续展示站成圆形的同学们,学生A将篮球直接传给学生D的场景,进而引出“弦”的概念,然后根据学生将篮球A按顺序传给学生B的场景,引出“弧”的概念。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使数学知识变得生活化,变得更加直观、简单、形象,有利于增进学生的理解和感受,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开展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今世界,国际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而影响竞争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只有拥有创新能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企业竞相录用创新人才的根本原因,为此,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应该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数学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重要学科,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在实际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合作探究,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例如,笔者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就引导学生将长方体纸盒剪开,平铺在桌面上,设置问题: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每个面的面积怎么求?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各个面的长、宽的数量关系,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自主总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在无形之中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同时学生们提出了不同的求解方法,展开了激烈的思维碰撞,有利于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综上所述,除了上述所介绍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对于小学数学,还有许多其他的教学方法。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进行孜孜不倦的探索,寻找更加有效、更加优秀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争取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孔祥飞.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J].新校园(中旬),2017(12):88-88.
[2]周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下),2017(7):00142-00142.
关键词:小学数学;有效教学;创设情境;联系生活;自主探究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习惯于填鸭式的灌输,教学方法单一,教学过程枯燥乏味,久而久之,學生对数学课程的兴趣聊胜于无,热情不复存在,从而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低下。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和不断发展,小学数学教学也迎来了充满蓬勃生机的春天,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不断涌现,如“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课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等,这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深入钻研新课标理念和要求,不断探索和寻找更多更好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创设教学情境可以起到引趣、激疑、诱思的作用,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创设不同的情境,如故事情境、问题情境、悬念情境等等,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有多种方法,无论采取什么方法,教师都应该创设出符合学生学习和发展需要的、富含趣味性的教学情境,以便更好地发挥情境教学的效能。
例如,笔者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节内容时,就借助多媒体技术创设了一位小朋友去超市购物的情境,小朋友想买一本笔记本和一只铅笔,于是笔者呈现出笔记本与铅笔的图片,并且展示出它们各自的标价,笔记本5元,铅笔1元,此时笔者则询问学生:“同学们,这位小朋友一共消费了多少钱呢?如果这位小朋友给了收银员10元,应该找回多少钱呢?如果这位小朋友给了收银员20元,又应该找回多少钱呢?”在询问这些问题的同时,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并且讲解答案,同时展示出涉及的不同面额的人民币的图片。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不仅帮助学生认识到了人民币的实际价值,掌握了关于人民币的知识,同时使学生对于简单的加减法有所了解,为以后的教学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联系实际生活,促进学生理解知识
任何知识都不是凭空产生、独立存在的,它们大多依托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知识,只要认真观察生活,就会在生活的各处发现数学的影子,发现数学现象或信息。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注意到这一点,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出发,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引导学生近距离接触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笔者在教学“圆”这一节内容时,就将其与学生常见的投篮活动联系起来。首先,笔者在课件上呈现出学生围成“正方形”形状进行投篮的图片,然后询问学生这种站法是否公平。学生:“不公平,应该以篮板为中心,站成圆形。”(当然,实际打篮球时最多是半圆形。)如此,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的任意半径都是相等的。接着,笔者继续展示站成圆形的同学们,学生A将篮球直接传给学生D的场景,进而引出“弦”的概念,然后根据学生将篮球A按顺序传给学生B的场景,引出“弧”的概念。通过联系实际生活,使数学知识变得生活化,变得更加直观、简单、形象,有利于增进学生的理解和感受,从而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三、开展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当今世界,国际间的竞争愈演愈烈,而影响竞争成败的关键在于是否拥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动力,只有拥有创新能力,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企业竞相录用创新人才的根本原因,为此,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应该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数学学科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重要学科,小学数学教师应该重视在实际教学中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分析、合作探究,让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
例如,笔者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就引导学生将长方体纸盒剪开,平铺在桌面上,设置问题: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每个面的面积怎么求?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各个面的长、宽的数量关系,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自主总结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在无形之中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同时学生们提出了不同的求解方法,展开了激烈的思维碰撞,有利于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综上所述,除了上述所介绍的教学方法与策略,对于小学数学,还有许多其他的教学方法。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该进行孜孜不倦的探索,寻找更加有效、更加优秀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争取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1]孔祥飞.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策略分析[J].新校园(中旬),2017(12):88-88.
[2]周杰.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新课程(下),2017(7):00142-0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