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和谐课堂新体验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mufengc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和课堂环境意识,并通过积极努力地开发、运用,带领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获得多层次、多角度的体验。本文结合中学语文课文,从文化体验、审美体验、人文体验等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和谐课堂的新体验。
  关键词:和谐课堂 文化体验 审美体验 人文体验
  课堂是学生学习、成长的重要环境。
  教师的“教书育人”大部分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身为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和课堂环境意识,努力去开发,积极去运用,充分发掘课堂教学的潜在环境,让学生在文化学习的同时拥有更丰富的体验。
  一、深厚的文化体验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教师要引导学生吸取民族文化的精华。因而教学时应就一篇课文引发出相关的丰富知识,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展视野。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材常常能体现厚实的文化底蕴,教师应把握好教材特点,营造语文课堂的文化环境,努力做到以一篇课文带领学生透视文化的丰富博大。《出师表》一文,是诸葛亮临出兵前写的一篇令人“涕零”的表文。教师如果仅仅局限于文言文的教学方式,将很难把握文章,也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那么教师对于这样一篇“厚德载物”,渗透着中华民族悠久文化及人文精神的优秀课文应如何教学呢?我以为:为学生开放“图书馆书架”,让学生游弋于中国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之中,感受中国古老的文化,品味诸葛亮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体会杜甫的“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这样便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在网络上、学校图书馆、甚至市图书馆查阅大量资料:从“躬耕于南阳”到“三顾茅庐”;从“草船借箭”到“空城计”,从“舌战群儒”到“三气周瑜”,这一个个不同的故事我们都读到,读懂,读透,历史人物在学生的探寻中重新有了生命,人物形象就变得丰满了。我们通过拓展延伸阅读认知,既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解读,更使我们的教学不拘泥于文本。
  二、精致的审美体验
  身为语文教师不仅应畅快淋漓地让学生沉浸于教师创设的图书馆似的厚重文化体验中,还应能让学生在课文中享受审美体验。美的含义是多方位的,从教与学的角度看,它既包含教者教学引导的美,又包含学者学习主体的美,还包含教学双方沟通相融的美;从教学内容看,它指一切提示出真善美的事物所折射出的特点的总和;而归根结底则落实到一种美上——即感悟语言文字的美。
  著名的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曾说过,只有语言才能使人成为作为人的生灵。语文教学法专家王尚文教授也提出语言能将人带入社会,带入文化,塑造出人所独有的心灵,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语文教学重新把握好语言这一教学的目标、内容和载体,势将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功效,并发挥长足的影响。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凭借语言文字,让学生不仅触摸它们,认识它们,思考它们,更重要的是感受它们。马克思曾说过,人不仅在思维中,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通过感受去领悟,让心灵更加自由,让情感更加投入,让思维更趋深入。有这一过程参与,学生于无意识中就能和教师一起创设出优美的课堂环境。
  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文,我们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先生虽是七尺男儿,但在此文中,先生用优美的语言,调和了各种柔和的色彩,调动了全部感觉器官,运用了大量的排比比喻修辞,让我仿佛沐浴在“呗面不寒杨柳风”中。在学习这篇文章时,教师应该带领学生去发现美,去感受美——色彩美,感觉美,气势美。
  如果说《春》是一种柔和的自然的美,那么,我们还可以带领着学生去体验一种诸如《白杨树》中蕴含不屈不挠的壮美,《中国石拱桥》中所赞美的人的智慧之美。美,有很多种,每一篇文章也必有他的独特的“美”,所以,从感知美到创设美,语文教学就已经出离文本,得以升华了。
  三、和谐的人文体验
  课堂即人生,作为教师,不应忽略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因素,作为教学主阵地的课堂,更应成为哺育学生健康成长的地方。教师要创造和谐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学习身心得到发展,最大程度上锻炼自己、铸造自己,感受学习的成功愉快。学习《生物入侵》之前,我带领学生进行了一次综合性活动。我们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大家肩并肩在田野里捡“白色垃圾”。我们还边走边观察地里的野菜,并请一些有丰富的农事经验的老教师给孩子们讲解野菜的名字、品性、特征等。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了解到在近30年里,當地物种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回校后,孩子们纷纷查阅资料,想找出物种变化的原因,这时我及时安排了课文《生物入侵》,通过文章了解了物种变化的原因,使实际和理论完美地结合起来,再加上课外拓展,孩子们很直观地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我一直在思考:我们的教育到底该以怎样的模样传承下去?二十一世纪,发散、个性、全面,这些简单的词汇已经为教育提出了最好的方向,为培养全面和谐的人而教育,将人格完善作为自己永恒的立足点和终极目的。我们要突破狭窄的过于教条化的语文学习空间,勇于拓展,敢于创新,让他们的学习真正地成为一种深厚、精致、和谐的体验。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高中生物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元化教学评价被提到教学改革的重要位置。教学评价应立足学生长远发展,不但要对学习结果进行评价,还要对内容、方法、过程等方面进行相应评价,形成多元化评价方式。  关键词:高中生物 多元化 教学评价  在实施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评价问题仍将是影响其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学生的智能是多元的,也是充满变化和具有可塑性的。因此,教学评价也应立足学生长远发展,不
期刊
摘 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学科。应用题是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一种重要题型,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的一门重要途径。特别是在小学时期,正是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积累、运用的关键时期,应用题作为考察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笔者从应用题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入手,分别从学生审题、解题、论题及编题等几个方面,谈谈对小学生
期刊
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推行了一段时间了,当前教育改革要求生物教学必须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因此,高中生物教学必须把素质教育放在教学的首要位置。开展高中生物教学,必须优化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主观意识,增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笔者针对高中生物课堂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和策略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推祟新的教学理念,转换教师角色  创
期刊
大多数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中的原理晦涩、枯燥、乏味、空洞,法律条文繁琐冗长,于是课堂上就出现了学生无精打采、昏昏欲睡、普遍厌学的局面。怎样才能克服这一消极的心理定势?怎样才能扭转这些不利教学的局面?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在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转变学习方式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激趣导入,激活思维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兴趣是最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能够认识到数学存在于现实生活中,并被广泛应用于现实世界,才能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便于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以致用。如何让学生领悟出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能用数学眼光去看待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也就是數学生活化意识是数学教学的重点。这种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习得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新编数学教材从概念的形
期刊
摘 要:在课程改革实验活动中,美术教学要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充分体验创造生活的快乐,让美术教学充满快乐的气息。我们应该更主动地学习、探索、实践,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适合他们的教学活动,让每一堂美术课拥有精彩的瞬间,充满快乐的气息,激励、唤醒每一个学生潜在的能力,使每一個学生都散发出灿烂的光芒。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 生动 活泼 主动 快乐  在课程改革实验活动中,美术教学如何让学生生动
期刊
摘 要:高中课程改革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强调探究式学习。作为新课改的主导者和实施者的教师,我们更应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探究是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人。  关键词:高中生物 新课改 探究式教学 教学方法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强调探究式学习,而科学探究是当代新课程标准中的核心议题,是新课程改革的主题。开展科学探究的目的,就是为了改革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
期刊
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能和同学们一起学习,就是一件最快乐的事!在学校大力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活动中,我就充分体验到了它的快乐。  学校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六步三位一体。六个人组成一个小组,成绩有好有差,上课有专心的,也有开小差的,由组长带领小组学习,接下来的学习中,大家都发生着变化,无论是预习、对学还是群学,大家都认真对待,还会相互监督,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大家良好的合作意识和习惯,学会交流,学会倾听,
期刊
摘 要:构建有效课堂,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合作意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语文与高效课堂教学,它亟需打开教室的大门,缩小课堂与生活的距离,让源头活水流进课堂。窃以为:启发式教学、联系型教学(知识联系、生活联系、学科联系等)、师生互动这种教学方式适用于很多教学情况,不拘于教学硬件的束缚,且能够带动师生的互动。联系生活进行基本训练,既“导流”,又“开
期刊
摘 要:教学效果的好坏,并不是由单方面决定的,而是要看教与学双方是否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作用。要想使教与学双方都能得以充分发挥,就必须构建一种和谐的教学关系。  关键词:新课程 师生关系 方式 转变 研究  自教学活动诞生起,教育实践者和教育研究者,就一直希冀以最少的教学投入获得最大的教学产出,重视并寻求有效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进步或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