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告诉学生现在需要解决哪些数学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会让学生觉得正在被动地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如果能在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发现数学问题,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让学生愿意自主探索数学知识.
例如,在讲“平行四边形”时,有位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师:平时我们怎样绘制平行四边形呢?生A:用直尺绘制.师:怎么用直尺绘制呢?生A:先画一条直线l1,然后在直线上绘制两条垂直的段,垂直的线段与直线的距离相等,设与直点距离相等的点为A、B,绘另一条直线l2,l2必然平行于l1.师:为什么说这两种线必然平行呢?生A:应用了两条平行线必然相等的定理.师:很好.平行四边形的另两条边怎么画?生A:一条直线l3与l1、l2相交,设相交的点为C、D,然后继续利用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定理,在l1上随机选取一个点,设它为E,在l2上选取另一个点,设它为EF,让CE=DF,则四边形CEFD为平行四边形.师,很好!直尺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好工具.可是假设我们忘记带直尺了,怎么画出平行四边形呢?生B:直尺的特点就是有刻度,其他的工具也可以画直线,只是缺少刻度,其实我们可以人造出刻度.师:怎么人造出刻度呢?生B:现在手上有一个四边形的橡皮,像皮的宽度是固定的,我们可以以一块橡皮的宽度为单位,画出刻度,再画四边形.师:这是一个好思路.假如我们不用刻度这一思路去想,不许测量,怎么画平行四边形呢?(学生继续思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条件引导学生观察一个数学现象,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当学生发现的数学问题偏离了教学设想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拓展数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以数学现象为平台,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应用数学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当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时遇到障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依然以上面那位数学教师引导学生画平行四边形为例.当教师提出不能应用有刻度的物品绘制平行四边形时,学生遇到了解决数学问题的障碍.那位教师这样引导学生思考.师:既然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出现了障碍,我们现在就来画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草图,看看它还有哪些性质.(教师绘了一个平形四边形的草图)生C:在硬纸板上先画一个三角形,只要三条线相交就是一个三角形.把三角形剪下来当模板,画另一个全等三角形.把两个三角形粘一起,就是平行四边形的模板.师:很好.这应用的是哪一条数学定理呢?生C:将平形四边形沿对角折起来,就是两个全等三角形.师:很好.刚才一直都是老师在设定条件和结果,现在换你们自己设定条件和结果,老师看你们的学习成果好不好?(学生大声称好,并积极学习)可以看到,教师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便转移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不再把平行四边形的问题局限在线段、线这一问题上,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平行四边形的问题,引导学生把三角形的性质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结合起来.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找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把数学知识转化为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途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归纳数学问题
当学生完成数学活动后,如果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总结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学生就会失去自主完善知识结构的机会,学生掌握的知识可能是片面的.为了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活动中学习的知识.
依然以上面那位教师引导学生画平行四边形为例.那位教师以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归纳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师:以前,我们曾经学习过思维导图的用法,现在谁来提这次活动中数学知识的关键词?生D:几何.师:为什么是几何?生D:我们遇到绘制平行四边形的问题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解决问题,当性质定理不能使用时,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联系解决问题.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宏观地观察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归纳在数学活动中学习的知识,发现知识结构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一、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常常会告诉学生现在需要解决哪些数学问题,这种教学方法会让学生觉得正在被动地学习数学知识.教师如果能在数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自己尝试发现数学问题,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让学生愿意自主探索数学知识.
例如,在讲“平行四边形”时,有位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师:平时我们怎样绘制平行四边形呢?生A:用直尺绘制.师:怎么用直尺绘制呢?生A:先画一条直线l1,然后在直线上绘制两条垂直的段,垂直的线段与直线的距离相等,设与直点距离相等的点为A、B,绘另一条直线l2,l2必然平行于l1.师:为什么说这两种线必然平行呢?生A:应用了两条平行线必然相等的定理.师:很好.平行四边形的另两条边怎么画?生A:一条直线l3与l1、l2相交,设相交的点为C、D,然后继续利用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定理,在l1上随机选取一个点,设它为E,在l2上选取另一个点,设它为EF,让CE=DF,则四边形CEFD为平行四边形.师,很好!直尺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好工具.可是假设我们忘记带直尺了,怎么画出平行四边形呢?生B:直尺的特点就是有刻度,其他的工具也可以画直线,只是缺少刻度,其实我们可以人造出刻度.师:怎么人造出刻度呢?生B:现在手上有一个四边形的橡皮,像皮的宽度是固定的,我们可以以一块橡皮的宽度为单位,画出刻度,再画四边形.师:这是一个好思路.假如我们不用刻度这一思路去想,不许测量,怎么画平行四边形呢?(学生继续思考)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条件引导学生观察一个数学现象,让学生发现数学问题.当学生发现的数学问题偏离了教学设想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拓展数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以数学现象为平台,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二、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应用数学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当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时遇到障碍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知识,灵活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依然以上面那位数学教师引导学生画平行四边形为例.当教师提出不能应用有刻度的物品绘制平行四边形时,学生遇到了解决数学问题的障碍.那位教师这样引导学生思考.师:既然解决这个数学问题出现了障碍,我们现在就来画一个平行四边形的草图,看看它还有哪些性质.(教师绘了一个平形四边形的草图)生C:在硬纸板上先画一个三角形,只要三条线相交就是一个三角形.把三角形剪下来当模板,画另一个全等三角形.把两个三角形粘一起,就是平行四边形的模板.师:很好.这应用的是哪一条数学定理呢?生C:将平形四边形沿对角折起来,就是两个全等三角形.师:很好.刚才一直都是老师在设定条件和结果,现在换你们自己设定条件和结果,老师看你们的学习成果好不好?(学生大声称好,并积极学习)可以看到,教师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便转移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不再把平行四边形的问题局限在线段、线这一问题上,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平行四边形的问题,引导学生把三角形的性质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结合起来.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知识,找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到把数学知识转化为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途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归纳数学问题
当学生完成数学活动后,如果教师没有引导学生总结活动中学到的知识,学生就会失去自主完善知识结构的机会,学生掌握的知识可能是片面的.为了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归纳活动中学习的知识.
依然以上面那位教师引导学生画平行四边形为例.那位教师以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归纳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师:以前,我们曾经学习过思维导图的用法,现在谁来提这次活动中数学知识的关键词?生D:几何.师:为什么是几何?生D:我们遇到绘制平行四边形的问题时,可以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解决问题,当性质定理不能使用时,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联系解决问题.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宏观地观察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结合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归纳在数学活动中学习的知识,发现知识结构的不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