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背景下语文弱势学生发展策略研究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xi2xjp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三星级普通高中,生源质量在当地处于倒数,学校坚持特色办学错位发展,兴办艺术特色教育,特别是美术教育。所趴江苏省减负大背景,生源质量、要学专业和新高考政策下的必然重视数学,外语决定了语文基本是我校学生最不重视的(主要是学生潜意识的角度分析)一门高考科目。语文课堂上常常暴露出相当部分学生没有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特别是美术班在语文课堂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学生更多。我从事语文教学已有多年,基于现状,也一直在思考,积极尝试寻找有效途径帮助这些弱势学生找回上语文课的乐趣和动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
  特别是基于学校的信任,在2007—2009年连续3年担任高三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也取得了一些成绩。2007年高考,所教理科班语文均分名列年级第一,美术班语文均分列同类班级第一。2008年高考所教美术班语文均分名列同类班级第一,2009年高考所教美术班语文均分名列全年级第一且没有低分。总结归纳,我认为成绩的取得与课堂关注弱势学生,努力促使弱势学生在高考中收获成功的教学策略有一定的关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普遍获得进一步提高,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同时也要为终身学习和具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人的发展具有“特殊性”和差异性,而且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是一种客观存在:各有各的兴趣爱好,各有各的性格特征,每个人都有自己发展的领域和潜能。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如果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生的主体绝对同化,一味强调学习目标自已订、学习内容自己挑、学习方式自已选,在我们普通高中结果只能使大多数学生特别是语文弱势学生无所适从。
  弱势学生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他们领悟能力比较差,学习能力比较差,他们往往因课堂节奏较快而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慢慢失去信心,也懒于再去动脑,致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比在传统教学中的获益还少,从而沦为语文课堂的边缘人。对语文自卑、畏惧甚至忽视是这些学生共同的特点,他们仅有的一点点自信心也可能会在教师的漠视和同学的不屑中消失,他们就生活在强势学生的阴影下,于是造成恶性循环。他们甚至还有更加错误的认识:认为语文成绩好学生与差学生之间差距不大,自己差一点也不至于落后很多,失去了强烈的进取心。
  
  一、更新观念,调适心态,积极信任目月势学生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在语文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体现的,学生时知识的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的,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如教师要有威信,要能管得住弱势学生尤其是那些课堂调皮,开小差的学生。不过这种威信是建立在对学生尊敬和信服的基础上的。教师还必须要有角色意识,积极驾驭自己的教学情绪,以平和的心态去认识、分析和处理遇到的困难。教师良好的心理,是以良好的情感、思想和文化素质为基础的,内核就是自信心。教师需要把这份自信心通过组织教学影响给学生。同时把学生看作是具有成长潜能的生命体,其内部蕴藏着主动发展的机制,教学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驱动其主体的发展机制,使之成长、成熟。
  我校的办学理念是“让学生收获成功”。课堂上尊重每位学生,相信每位同学的潜能,相信通过教师的引导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发展已经是我们老师的共识。尤其对于弱势学生,教师决不在心理上轻视他们,决不在行动上指责他们,而要引导全班的学生一起去帮助他们,多给他们表现的机会,使他们融入语文教学情境和集体中,树立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不在大家的心目中留下优劣的心理定势,并让这一个纯洁的印象留在自己和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二、课堂教学,积极参与,拉近弱势学生距离
  
  语文教学活动是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为取得最佳效果,我一般采用创设轻松和谐的教学情境和小组合作的活动方式,以促使全体学生投入自我探索的活动中,以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利于学生思维的碰撞。在这之中,应体现两大平等:师生平等,生生平等。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调节、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演好自己的角色:努力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了解学生的情感;统领全局,巧妙引导、点拨。语文教师应该把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放到课堂教学目标中的知识传授、人生观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上课前,教师最好先考虑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大部分学生特别是弱势学生也有兴趣学习这堂课的知识。就像相声小品中的包袱,你可以预先在某一节点准备好。这需要我们老师花一定的功夫去思考和实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特点在小组活动中显得更为突出。在活动中,合理分配小组非常重要。通常我主要根据学生语文学习水平和能力的差异,以四人为一组,设立“组长轮流制”,小组内讨论时各抒己见,互相倾听,全班交流发言以组长为主要代表,其他组员适当补充,每个陈述者都应以小组名义陈述观点或总结活动过程、交流结论。长此以往,一种平等竞争,相互协作的自主学习氛围就形成了,弱势学生也能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了。
  
  三、尊重差异,个别辅导,保障弱势学生平等
  
  (一)注重对弱势学生的心理辅导。
  语文学习中表现出的弱势学生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认为学好学坏一个样,懒于思考;有的是怯懦,不敢表达;有的是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合作;有的是有多动症等等。语文教师此时要做一个有心人,仔细观察、分析每位学生的具体表现,寻找机会,多和这部分学生谈心,了解造成暂时不能很好进行语文学习的客观原因和心理原因。针对具体的情况,通过集体辅导、个别辅导、教学过程中的及时鼓励、引导,以及争取家的帮助,改变现实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运用爱心、热心、耐心,帮助他们自我認识、自我接纳、自我调节,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充分开发自身潜能,适应新理念指导下的自主合作学习模式,融人集体中和大家分享成功的喜悦。
  
  (二)加强对弱势学生的学习辅导
  弱势学生在语文学习上有一定的困难,课堂上的关怀和帮助、指点是必需的,在课后的个别辅导也是必不可少的。平时的辅导,针对弱势学生自卑、缺乏自信心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一般以巩固基础知识,面批作业,个别指导语文学习方法等方式积极鼓励。语文较其他学科的个别辅导可能效果并不明显,但通过尝试认为辅导的意义主要在于增强弱势学生学好语文的自信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此外,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学生“一帮一”活动。即让语文基础较好的学生与语文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结对,经常性地指导,督促弱势学生的语文学习,通过公开下达结对任务,结对师徒之间相互竞争等方式提高互助的积极性,从而共同进步和提高。
  
  四、评价方法,积极多样,助推弱势学生成功
  
  教师的评价。在引导评价的过程中,应该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力求生动形象,富有艺术感染力,因人而异,不用“一把尺”。哪怕是微小的进步,也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赞许是他们进步的动力。根据弱势学生中的不同情况,可以评价他们与同学之间的配合默契程度,可以评价他们语文作业的规范程度,还可以评价他们是否积极地参与了学习的过程。通常情况下,周记评语,作业、试卷个别讲评,课堂表现表扬等是除成绩以外可以对弱势学生进行积极评价的主要途径。此外,与学生平时的交往中,老师的一句“你好“你进步了”等鼓励性用语和信任的眼神等都是可利用的评价方式。
  家长评价。充分利用家庭教育积极评价弱势学生同样能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每学期1—2次以学生书信的形式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作文的点评并且明确告知家长写评语时以鼓励为主,充分肯定弱势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取得的点滴进步。得到来自家长肯定的语文弱势学生积极性自然会提高。
  此外,采取课前让弱势学生上讲台回顾自己近期课堂进步,分析作业得失等形式让弱势学生对自己进行积极的评价;让同学相互进行阶段语文学习表现评价也是有助于弱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的。总之,只要是能提高弱势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改变其学习态度的评价机制都是积极有效的。
  “天生我材,潜能无穷”,现在的语文弱势学生,只是暂时的,只要教师以积极的态度,创造适合于他们学习的舞台,一定可以让他们“都能获得必需的语文,在语文学习上获得不同的发展”。
其他文献
学习记叙文,尤其是小说、神话传说、童话故事等故事性强、情节完整的文学作品,最主要的一项学习目标就是准确理解、把握人物形象。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是通过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我在课堂上的反复讲解,结合生活中或者电视剧、电影中类似的情节或人物来引导学生理解、把握人物形象,但有时效果不太理想。  《语文课程标准》“阅读”中第8条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
所谓手机报,就是以手机移动终端为载体,通过无线移动技术平台,定期连续地向手机用户输送新闻、提供资讯的一种新型的无纸之报。它是传统报纸与最新电信增值业务相结合的一种新媒介形态[1]。自2004年进入我国以来,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已成燎原之势,在广大手机用户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成为了手机用户接受资讯的重要来源。  共青团工作的特点,就是以青年学生为主,有鉴于当代青年的特点,共青团工作也需要不断寻找新的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许多物理知识都是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地总结和思考得来的。物理知识切合我们的生活实际,我们身边的一些现象只有运用物理知识才能加以解决,物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关键词: 物理学 兴趣 能力 方法    初中物理是学生学习物理这门功课的起点,它是学生今后研究物理的基础,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的我如何打好学生的基础,搞好物理教学,是我不得不考虑的问题。通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管理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通过爱的情感去开启学生的心扉,用理解、尊重、信任来关心学生,使之乐于接受教育,达到教书育人之目的。  [关键词]班主任 关爱学生 探究    教育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基础,班主任则是这一事业实实在在的把关者,为了培养出合格的人才,无时无刻都在辛勤地耕耘。因为班主任是一个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是学校工
[摘要]教者应让学生通过阅读课,对所学知识进行一定程度的实际运用,变知识为能力,最终学会自己学,学会自己走。  [关键词]阅读;能力;运用;素养    有些青年教师对阅读教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对阅读教学方法茫然,不能教给学生明晰的课文阅读的正确思路和方法,在教学中以讲读代阅读,或者把阅读课上成放羊式的自由课,或以方法论的形式主义代替阅读本身,架空读与理解之间的有机联系,一味强调技巧,阅读课变成方
意志是心理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过程,意志是人在有目的的行动中自觉调节行为和情感,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意志品质主要包括独立性、果断性、顽强性、自制力,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意志发展表现在目的性、计划性、持久性逐步增强,我们在培养幼儿意志品质活动中,应当了解幼儿意志培养和塑造的重要意义,以及如何准确有效的培养和教育幼儿在活动中,坚持信念,排除干扰,克服困难,做出不懈努力等,从而提高和塑造幼儿良好的的意志品质。
摘要:独立学院学生的群体特征和传统高校本科学生群体特征具有相似性,但由于生源和学生本身的特点。独立学院学生的群体特征在思想、学习和行为上又具有差异性,我们应该认清并结合其特征因材施教,培养符合区域经济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独立学院 群体特征 教育    独立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种全新的办学模式,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新举措,是按照“民、独、优”原则实行的公办高校和社会力量
一、问题的提出    进入高中,学习科目的增多与各科内容难度的增加使部分学生不能适应高中学习,就数学学科而言,各章节之间的连贯性教强,学生会因某节或某点内容未弄懂而难以理解后面的内容,进而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甚至放弃数学的学习,这样给高中起始年级的数学教学带来一定的难度。因此,要重视初高中数学衔接教学,以大面积提高高中数学教学质量。    二、初高中数学教学脱节的具体表现    (一)初高中数学教
一、本章结构    第一节介绍了曲线运动的特点及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第二节介绍了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在此基础上第三节研究了最常见的曲线运动——平抛运动。第四、五、六、七节内容研究了另一种曲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二、考纲解读    本专题涉及的考点有: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抛体运动;匀速圆周运动、角速度、线速度、向心加速度,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  《大纲》规定为Ⅰ类
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计算机的开发和应用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冲击着我们这个时代。把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教育领域,在国外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和计算机管理教学(CMI)。我国有关CMI的研究刚刚起步,而对CAI的研究已进入推广和使用阶段,这标志着我国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又一次飞跃。多媒体作为新生事物,进入课堂已经显示了它强大的生命力。  多媒体课件教学主要有以下优点:(1)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