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背景下主题活动的探索与实践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ch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闽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有着深远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其内涵丰富、外延广博。漳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民俗资源极其丰富,漳州文化作为闽南区域的一种文化,具有闽南文化特色,又有自己独特的建构。为了让幼儿从小获得漳州闽南文化的熏陶与传承,本园通过主题活动探究与实践,让幼儿以多角度感受漳州的非遗文化、多视角探索漳州的自然风光、多感官感受漳州的人文风俗等等,以接纳、支持幼儿多元表达和自主表现的方式,把漳州闽南文化以契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形式融入,让幼儿在了解、欣赏、学习和传承闽南文化过程中获得快乐而充实的发展。
  关键词:闽南文化;主题活动;探索实践
  一、 闽南文化主题活动的价值
  闽南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有着深远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其内涵丰富、外延广博。漳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深厚,民俗资源极其丰富,漳州文化作为闽南区域的一种文化,具有闽南文化特色,又有自己独特的建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要引导幼儿初步感知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萌发爱家乡的情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提出要求:“扩展幼儿对社会生活环境的认识,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为此,笔者所在幼儿园以闽南文化为蓝本,在闽南文化背景下,幼儿园应如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感受家乡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激发幼儿热爱家乡的情感?如何倡导以幼儿为主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运用幼儿喜闻乐见和能够理解的方式去感受和探究本土文化?教师如何成为幼儿活动中的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鼓励幼儿大胆、自由地去感受、探索、表达、创作?基于以上的问题,我们依托大班“我爱家乡·漳州”主题活动,进行如下的探索与实践。
  二、 闽南文化主题活动的实施
  (一)主题活动的目标
  本次主题活动,旨在让幼儿运用多角度、多视角、多感官感受漳州闽南文化的非遗文化美、自然风光美、人文风俗美等等,来拓展幼儿的生活经验和活动空间,让幼儿从小了解、传承和弘扬漳州闽南文化;通过环境创设、区域游戏、生活资源利用、家园互动等形式,接纳、支持幼儿自主表现,多元地表达自己对漳州闽南文化特色的了解、认知、传承,萌发爱家乡的情感。
  (二)主题活动的内容与实施
  1. 创设校园环境,多角度感受漳州的非遗文化
  校园环境是潜移默化的教育体现,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关系,漳州非遗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我园通过创设非遗文化长廊,让幼儿在视觉、触觉、听觉、心理等方面,与环境互动,充分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如:栩栩如生的漳浦剪纸、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漳州棉花画、精美造型的漳州木偶,还有花色秀美的克拉克瓷等非遗作品,常常引得孩子们驻足不前,时而找找克拉克瓷里漳州名胜——东山风动石、南靖土楼的纹路;时而玩玩木偶,上演《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西游记》等剧目。
  2. 利用生活资源,多视角探索漳州的自然风光
  在认识漳州市花“水仙花”活动中,教师改变以往提供几盆水仙花、图片或视频的方式,而是带着孩子们走进大自然的生活中,来到圆山脚下赏水仙花海,孩子们饶有兴致地聊了起来:“你们看,花蕾像是一个黄色的小碗,真有趣”“水仙花的根像老爷爷的胡须一样”“根上面像球一样的是什么?”“球状的是水仙花的鳞茎”“水仙花的叶子像绿色的彩带”“水仙花的花瓣有的是6瓣,有的是5瓣”……老师发现走入生活场景的孩子们,对知识寻求的欲望更浓厚了,“老师,我们也来种水仙花好吗?”回到幼儿园,孩子们分组尝试,把水仙球分别种在土里、养在水里、放置在有空气却没有光和有光却没有空气的环境中,探究水仙花在什么条件下生长得更快,从此,到自然角观察、记录、比对、讨论每天的新发现和新变化成了孩子们的一项重要工作。
  为了让幼儿能亲身感受、体验、了解漳州各式各样的桥,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到了九龙江畔,用照相机、手机记录和发现桥建筑的美,孩子们互相分享自己的发现,如:战备大桥,是斜拉桥,斜拉索是双排索,桥墩的墩面呈花瓶式的;南山桥上的观景亭有的呈正方形四角古亭状,有的是带檐廊的阁楼,桥上的栏杆有着美丽的雕饰……“怎样把自己所见所想的漳州桥展现出来呢?”老师把问题抛给孩子们,经过商议,孩子们成了“桥梁设计师”“桥梁建筑师”,有的画设计图,有的搬来椅子、圆柱玩具、木板,有的找来易拉罐、绳索等替代物,一起尝试解决战备桥斜拉索的问题,在一次次失败后的讨论、总结、尝试,孩子们最终挑战成功,再现了美丽的南山桥和战备大桥……
  3. 巧用家长资源,多感官感受漳州的人文風俗
  家庭是幼儿园的合作伙伴,家长资源更是幼儿园教育资源的延伸,随着主题活动的逐步推进,为了使家长成为幼儿成长的陪伴者,多感官感受漳州的人文风俗,班级家长委员会发出了“探访家乡·漳州”的召集令。亲子小分队“走进漳州古城”,高大雄浑的牌坊、风情别趣的骑楼、暗红瓦片的屋顶、黑红相间的砖柱、样式各异的木窗……这些古朴又具有闽南风格元素的建筑,深深地烙印在孩子们的眼中、心中;亲子“走进小吃街”,品尝家乡名小吃——豆花粉丝、麻糍、豆干面、五香等等,有的家长陪孩子动手制作“蚵仔煎、包春卷、煮卤面”等各种家乡小吃,让孩子更深入地了解漳州的饮食文化;家长在赶圩日陪同孩子去观看踩街、漳秀、木雕、彩扎等表演,让孩子们体验浓浓的闽南民俗文化;有的祖辈家长入园当起了助教,发挥老漳州人的技艺,为孩子们上演“大鼓凉伞”“芗剧”等。正因为有了家长们的参与,我们的主题活动更加接地气,家长资源的融入和不断丰富,为孩子对漳州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实现家长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4. 借助区域游戏,多元化表达漳州的文化活动
  幼儿园课程必须立足幼儿,从幼儿出发,去思考他们的学习与发展问题,随着主题的不断深入,幼儿对闽南文化的了解日益渐长,如何让幼儿多元表达、自主表现呢?区域游戏的方式无疑是最契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更好地满足幼儿不同层次的发展需要,通过与材料的互动、自主探索、解决问题、体验快乐等系列过程,为幼儿提供更大更自主的发展空间,使之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   (1)做一做。教师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差异,提供成品、半成品材料,并一同收集蛋壳、光盘、纸筒、小树枝等低结构材料,让幼儿进行选择、创作,构建“印象·漳州”之古城、龙文塔、威镇阁等漳州建筑,做做玩玩漳州的“布袋木偶”,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与材料互动,与闽南文化对话。
  (2)演一演。在表演角,孩子们自编自导自演“大鼓凉伞”“漳州布袋木偶戏”,共同设计表演剧目,编排出场、队形、谢幕等环节,表达漳州文化艺术的美妙。
  (3)唱一唱。唱芗剧也是孩子们热衷的游戏,身着戏服、戴上头饰,手持各类道具,随着芗曲哼哼唱唱,扮演生、旦、丑等角色;“漳州好,漳州好,大人囝仔拢呵咾……”《漳州好》《扒龙船》《海龙王娶某》等朗朗上口的闽南童谣也深受幼儿的喜爱,跟随音乐节奏,进行诵、唱、跳,生动又有趣。
  (4)玩一玩。闽南民间游戏丰富,有舞龙、跳石子、踩竹高跷、骑马、跳竹竿等等,孩子们每次都玩得不亦乐乎,还经常设计出新玩法;孩子们还玩起了“漳州小吃一条街”,有面点师傅自制、加工丰富多样的漳州小吃——春卷、手抓面、荷花包等,有“顾客”津津有味地品尝小吃,有“小导游”向“游客”们介绍漳州的著名小吃……孩子们在游戏中不断拓展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自己对漳州文化的认识与热爱。
  三、 闽南文化主题活动的反思
  (一)以“趣”萌“爱”
  本次闽南文化主题活动的内容不仅贴近幼儿生活,而且又有趣味性,不管是親子小组式对家乡美景的欣赏、美食的品尝、风俗的体验活动,或是师幼集中式的对家乡的桥、水仙花等等的探究活动,或是幼儿自由式地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做、演、唱、玩”对家乡的认识……幼儿就是在这些具有趣味性的活动中逐渐对家乡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不断地想去探究、生成新的主题内容,更加深层次地了解闽南文化,在润物细无声中悄然萌发热爱家乡之情。
  (二)以“探”促“长”
  闽南文化内容既丰富且又博大精深,如何筛选、归纳、整理对老师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所以在主题活动中,老师们身先士卒,查阅资料、实地调查、探访老艺人等等,深入挖掘、探索主题所蕴含的各种资源,教师最后筛选出来的,如:“家乡的桥”“布袋木偶”“漳州小吃”“闽南童谣”“闽南民间游戏”等等,这些内容既适宜幼儿年龄特点且学习的形式丰富多彩,深受幼儿的喜欢;老师们还把闽南文化主题活动进行整合,涉及幼儿园教育的五大领域,从不同的角度去促进幼儿情感、态度、知识、技能的全面发展。同时,在整个主题活动开展的过程中,笔者也见证了老师和幼儿在本土文化的熏陶和传承中的共同成长。
  (三)以“点”带“面”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为了充分挖掘家长资源,以多种形式开展合作,在主题开展伊始,老师们通过调查、访谈,发现漳州的特色文化在家长们的记忆中逐渐模糊、淡化,随着主题活动的不断深入,幼儿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家长的支持与帮助,家园共同携手,参与到传承漳州闽南文化其中,家长们的积极、主动参与,更容易引起幼儿的共鸣,促进主题活动更好地开展,同时也促进了漳州闽南文化更好地传承。
  参考文献:
  [1]赵玉兰,蔺江莉,张赤华,等.走进民间艺术世界[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3-7.
  [2]葛晓英.闽南本土文化幼儿活动实例[M].厦门: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33.
  [3]葛晓英.让本民族文化走进幼儿园[J].学前教育研究,2005(1).
  [4]罗红辉.幼儿园民间体育游戏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12(6).
  作者简介:
  黄志芳,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漳州市机关第二幼儿园。
其他文献
摘 要: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们教研探索的重点。教师们可以从备课、上课和辅导作业切入,进行教学效率的提升探索。在备课时,教师应当关注学生的能力、兴趣差异性,然后为学生设计适应性较强的问题与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时,教师需要以分层教学为基础,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并且,教师还需要关注实验教学,鼓励学生结合问题进行自主实验探索。在理论教学之后,教师可以进行讲练结合的实践。  关键词:
摘 要:班主任工作中,会遇到学生的各种违纪问题。特别是寄宿制学生,生活、学习两点一线。处于青春期的他们,敢于尝试和冒险。班主任老师要认真分析问题,找出对策,引导教育。  关键词:违纪;寄宿生;分析对策管教  我们学校是寄宿制的,作为寄宿制学校的班主任,不仅要教书,还要管理学生的生活。特别是在晚上,住宿生容易出现纪律问题。最近我们班就发生了一件大事。晚上熄灯后,两个宿舍的男生打着手电玩纸牌游戏。他们
摘 要:小学阶段的语文知识内容可以說难度并不大,都是一些十分基础的内容,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并不困难,但是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却并不仅仅局限在课本所要求的知识内容中。小学语文是每位学生语文学习的启蒙阶段,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过程除了保证基本知识点的掌握以外,更需要注重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而小学语文课程由于其极大的开放性、基础的教学性以及学生本身的活跃性使得其十分便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
摘要:近些年来,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物质水平得到很大的改善,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对教育事业也有了更高的关注,国家也为此颁布了教育改革的相关文件。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对教育事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任务,要求教师应该将教学活动与实际生活进行有机的联系,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日常学习需求。而地理作为高中教育时期的重要课程,与日常生活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鉴于此实施生活化教学是十分关键的,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摘要:文章在阐述学习迁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从兴趣激发、分析和解决自然地理问题、强化地理知识点渗透等方面分析自然地理教学中渗透数理化知识的重要性,并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几个方面具体分析数理化知识在自然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旨在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自然地理学科知识。  关键词:自然地理;数理化;学科渗透;学习迁移  一、 引言  地理学课是一门研究人类生存和发展地理环境以及人类和地理
摘 要:作业是反馈课堂知识传递效果、巩固学生认知体系的重要教学工具。因而,教师也应该将目光聚焦于作业布置和设计过程中,作业设计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掌握理解知识的速度和效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善于开发设计数学作业,保证作业的基础性、适用程度、差异设计,促使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来温习知识、夯实基础。针对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设计这个话题,我主要提出了以下三条建议供大家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作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的广泛推行,人们愈发重视学生在校园生活中的实际学习体验。各学科教师也纷纷基于新的教学理念,对以往的教学工作进行优化和完善。地理是初中阶段的基础学科,也是影响学生世界观成长的重要学科之一。作为一种聚焦于学生实际学习效率的新式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标准的教育背景下,更多的地理教师发现了差异化教学理念巨大的应用价值。如何更好地将差异化理念应用到初中地理教学工作中,逐渐成为现代初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渗透德育的方式可使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感悟,升华道德情感,为学生深入理解语文学习内容带来了有效地帮助。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等,首先阐述了德育教育对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重要性,然后根据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小学语文课堂渗透德育的措施,旨为小学语文的开展提供相应的支持,使德育能够发挥出更好地效果,引导学生的健康发展,使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使小学语
摘 要:现代教育倡导立德树人,学校教育需要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需要构建适合农村中学的德育管理教育框架體系,创建行之有效的自主管理德育模式。这正是学校德育教育高品位管理的体现,也为农村中学生养成教育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  关键词:立德树人;自主管理;专业化发展;主体地位;保障与监督  目前,相对偏远的农村与城市家长和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明显的差距,要探索并推广一套符合农村中学自主管理德育模式显得尤为重
摘 要:高考试题看似千差万别,但细细梳理会发现,部分试题在情景材料的选取、主旨立意的确立、设问的角度等方面有着密切的关联。研究这些规律和特征,对于地理高考备考有着积极的意义。选择其中一例进行比较研究,仅供交流参考。  关键词:高考试题;地理;规律和特征  一、 真题呈现  【例1】 【2018全国卷Ⅰ,37(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