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端正学生观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教学如果不研究学生,就会失去教学的意义。只有教和学双边活动才能构成教学过程,教师教就是为了学生的学。过去教师把主要力量放在如何钻研教材、讲解教材方面,当然,吃透教材是非常必要的,而对学生的学习相对研究不够。从世界范围来看,教学论的研究总的趋势是由教转向学,以研究学生的学作为教师教的基础。重视学生学习是现代教学论的特点之一,其实也是我国教学的传统经验。我国自古就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也朝这个方向努力,提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重视研究自学方法,这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个转变不是那么轻而易举,也绝不是单纯教学方法的改变,而是教学理论、教学指导思想的转变。
1.1必须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理解学生。这是使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从思想感情上要热爱学生,从认识上要相信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从心理学上要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及其特点。有的教师对学生人格不够尊重,学生学习不好,不是斥责,就是讽刺。这样的教师是少数的,多数教师出于负责态度,不肯放手让学生学习,篇篇课文都讲深讲透,不太相信学生有主动求知的潜力,不懂得学生需要的是教师的启发诱导。儿童具有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儿童喜欢童话,善于活动……理解儿童也就是热爱儿童。理解了儿童的心理,才能使之学习得既紧张,又活泼、愉快。
1.2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思想认识,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去实现。为什么有的教师辛辛苦苦讲课,而学生的语文水平还是提不高呢?恐怕是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太少了。所以我们既要相信学生,又要给学生创造条件,使之有较多的听说读写实践机会。
目前,学生听的能力低,说的能力差,朗读能力不强。因为升学从来不考听的能力、说的能力和朗读能力,所以对学生这方面的训练就少得多。这关系到全面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问题。听、说和读、写是相辅相成的,听说读写应进行综合训练。有人提出,学生的读、写训练并不少,否则,作业量怎么会大呢?我们承认学生的练习是不少,但要看练习的是什么内容,如果练习内容总是和升学考试对口,而对阅读的理解、品评、欣赏训练不够,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就不会提高。如果学生生活贫乏,出了家门进校门,在校上课,回家作业,学生阅读量太少,吸收不到典范的语言,又怎能使学生写出反映自己生活情趣的文章呢?背《优秀作文选》,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吗?不能。所以要组织学生听说读写实践,必须全面有效地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2.根据汉字特点,训练学生的识字能力
要提高识字效率,必须使学生具备识字能力。而识字能力的掌握,又必须根据汉字特点打下基础。汉字不表音,要学好汉字字音,必先学好汉语拼音,用以标音、正音;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要学好汉字字形,必须掌握笔画名称、写法及笔顺规则;汉字有独体字与合体字两类,一般先学独体字,后学合体字,学独体字时学笔画、笔顺;合体字一般由偏旁部首与独体字构成(有的是偏旁部首与合体字构成),学合体字时要先学偏旁部首。所以汉语拼音、笔画笔顺、独体字、偏旁部首是构成识字能力的四项基础。杜老师非常重视学生识字之初就打下这四项基础。
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步,学好汉语拼音;结合独体字教学,教学笔画、笔顺,要求学生记住笔画名称及笔顺规则。这一步由教师扶着走,扎扎实实打下识字基础。第二步,要求学生自己试着拼读字音;边看板书,边说字的笔画名称及笔顺规则,新笔画、笔顺由教师教。这一步在教师帮助下让学生开始走路。第三步,看图识字、学词、学句部分,开始出现合体字,教字的偏旁部首,为学生按汉字结构单位分析合体字字形打下基础。此时向学生提出自学要求:“拼音,认字,说笔画和笔顺,能按偏旁部首与独体字结构分析字形,一部分,一部分记忆字形,不再数笔画。”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大大提高识字效率。
一年级下学期,提高自学生字的要求,要求学生动脑筋找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反复练习,突破难点。二年级上学期,要求学生用音序查字法,查出生字,巩固字音、字形。二年级下学期,学习部首查字法,对字的音形义的自学在速度和质量上提高要求。在独立分析字的结构方式和特点的基础上独立学字,个别难字教师指导。在词义方面,让学生自学生字,教学生从字、词典中查明词义,再读包含生词的句子,结合句子、课文体会词义。
从以上训练不难看出:(1)根据汉字特点打好识字基础,对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重要性。(2)训练学生识字自学能力,必须循序渐进,步步为营,逐步增加难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3)全过程体现了教师由多教到少教或不教的水平。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低年级就培养了自学能力,为中高年级的读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课堂教学要讲究评价技巧
不论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既要调动學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要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展学生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进行评价。如当学生的回答远离标准完全不对,或根本无价值时,就可以从他发言的声音、说话的口齿、站立的姿势等其他方面去鼓励。如有一次在讨论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时,平时一个从不敢发言的同学举起了手,他的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但这个学生还是坚持把话说完,就从这一点上表扬了他,使他树立了信心,逐渐由拒绝发言到有问必答,而且回答问题的效果越来越好。对于基础差的同学,他们在学习中常常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学习的状态,他们能积极解答,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评价时就要鼓励其积极参与。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如有些同学性子急、爱冲动,他们往往没经过深思熟虑就说就问。这时评价就重在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习惯。另外,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儿童长期处于满足状态,会失去进取和探索的欲望。因而,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评价就要提高要求,重在鼓励创新。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教学如果不研究学生,就会失去教学的意义。只有教和学双边活动才能构成教学过程,教师教就是为了学生的学。过去教师把主要力量放在如何钻研教材、讲解教材方面,当然,吃透教材是非常必要的,而对学生的学习相对研究不够。从世界范围来看,教学论的研究总的趋势是由教转向学,以研究学生的学作为教师教的基础。重视学生学习是现代教学论的特点之一,其实也是我国教学的传统经验。我国自古就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也朝这个方向努力,提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重视研究自学方法,这是很重要的。但是这个转变不是那么轻而易举,也绝不是单纯教学方法的改变,而是教学理论、教学指导思想的转变。
1.1必须尊重学生,相信学生,理解学生。这是使教学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从思想感情上要热爱学生,从认识上要相信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从心理学上要理解儿童的身心发展及其特点。有的教师对学生人格不够尊重,学生学习不好,不是斥责,就是讽刺。这样的教师是少数的,多数教师出于负责态度,不肯放手让学生学习,篇篇课文都讲深讲透,不太相信学生有主动求知的潜力,不懂得学生需要的是教师的启发诱导。儿童具有极其丰富的想象力、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儿童喜欢童话,善于活动……理解儿童也就是热爱儿童。理解了儿童的心理,才能使之学习得既紧张,又活泼、愉快。
1.2要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掌握学习方法,提高思想认识,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实践活动去实现。为什么有的教师辛辛苦苦讲课,而学生的语文水平还是提不高呢?恐怕是学生听说读写的实践机会太少了。所以我们既要相信学生,又要给学生创造条件,使之有较多的听说读写实践机会。
目前,学生听的能力低,说的能力差,朗读能力不强。因为升学从来不考听的能力、说的能力和朗读能力,所以对学生这方面的训练就少得多。这关系到全面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问题。听、说和读、写是相辅相成的,听说读写应进行综合训练。有人提出,学生的读、写训练并不少,否则,作业量怎么会大呢?我们承认学生的练习是不少,但要看练习的是什么内容,如果练习内容总是和升学考试对口,而对阅读的理解、品评、欣赏训练不够,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就不会提高。如果学生生活贫乏,出了家门进校门,在校上课,回家作业,学生阅读量太少,吸收不到典范的语言,又怎能使学生写出反映自己生活情趣的文章呢?背《优秀作文选》,能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吗?不能。所以要组织学生听说读写实践,必须全面有效地落实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2.根据汉字特点,训练学生的识字能力
要提高识字效率,必须使学生具备识字能力。而识字能力的掌握,又必须根据汉字特点打下基础。汉字不表音,要学好汉字字音,必先学好汉语拼音,用以标音、正音;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要学好汉字字形,必须掌握笔画名称、写法及笔顺规则;汉字有独体字与合体字两类,一般先学独体字,后学合体字,学独体字时学笔画、笔顺;合体字一般由偏旁部首与独体字构成(有的是偏旁部首与合体字构成),学合体字时要先学偏旁部首。所以汉语拼音、笔画笔顺、独体字、偏旁部首是构成识字能力的四项基础。杜老师非常重视学生识字之初就打下这四项基础。
一年级上学期:第一步,学好汉语拼音;结合独体字教学,教学笔画、笔顺,要求学生记住笔画名称及笔顺规则。这一步由教师扶着走,扎扎实实打下识字基础。第二步,要求学生自己试着拼读字音;边看板书,边说字的笔画名称及笔顺规则,新笔画、笔顺由教师教。这一步在教师帮助下让学生开始走路。第三步,看图识字、学词、学句部分,开始出现合体字,教字的偏旁部首,为学生按汉字结构单位分析合体字字形打下基础。此时向学生提出自学要求:“拼音,认字,说笔画和笔顺,能按偏旁部首与独体字结构分析字形,一部分,一部分记忆字形,不再数笔画。”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大大提高识字效率。
一年级下学期,提高自学生字的要求,要求学生动脑筋找出易读错、易写错的字,反复练习,突破难点。二年级上学期,要求学生用音序查字法,查出生字,巩固字音、字形。二年级下学期,学习部首查字法,对字的音形义的自学在速度和质量上提高要求。在独立分析字的结构方式和特点的基础上独立学字,个别难字教师指导。在词义方面,让学生自学生字,教学生从字、词典中查明词义,再读包含生词的句子,结合句子、课文体会词义。
从以上训练不难看出:(1)根据汉字特点打好识字基础,对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重要性。(2)训练学生识字自学能力,必须循序渐进,步步为营,逐步增加难度,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3)全过程体现了教师由多教到少教或不教的水平。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低年级就培养了自学能力,为中高年级的读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课堂教学要讲究评价技巧
不论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既要调动學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还要注意课堂上的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善于发展学生的闪光点,以鼓励为主进行评价。如当学生的回答远离标准完全不对,或根本无价值时,就可以从他发言的声音、说话的口齿、站立的姿势等其他方面去鼓励。如有一次在讨论一个比较深奥的问题时,平时一个从不敢发言的同学举起了手,他的回答引起了哄堂大笑,但这个学生还是坚持把话说完,就从这一点上表扬了他,使他树立了信心,逐渐由拒绝发言到有问必答,而且回答问题的效果越来越好。对于基础差的同学,他们在学习中常常处于不参与或被动参与学习的状态,他们能积极解答,本身就是一种进步,评价时就要鼓励其积极参与。对学生的评价要因人而异,如有些同学性子急、爱冲动,他们往往没经过深思熟虑就说就问。这时评价就重在帮助其养成良好的思维方式、习惯。另外,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儿童长期处于满足状态,会失去进取和探索的欲望。因而,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评价就要提高要求,重在鼓励创新。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是一门充满思想、充满人文精神、充满智慧的学科,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师关注的热点,讨论、交流、探究等学习方式已成为课堂的主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