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班主任的日常工作中,学生因品德问题而导致的犯错事件屡屡发生。究其根源,心理问题是学生品德问题的罪魁祸首,目前的社会环境、学校环境与家庭环境都极易引发学生心理问题并进而引发品德问题。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关注学生心理,用心理学的方法认识学生品德问题,从调整学生心理入手塑造学生品德。
关键词:班主任;关注;学生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095
一、学生心理问题是其品德问题的根源
当前,中小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心理问题,小学生、中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而品德与心理有极其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由品德与心理其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是其本身性质所决定的必然联系。学校情境中预期的品德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更不可能是教育者单向灌输的结果。品德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内在机制,即品德的形成,其所遵循的轨迹大体上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积极互动中,主体接受外界刺激的各种影响,通过主体自身的作用,逐步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那么,目前初中生的德育环境是什么样的呢?
1. 易引发心理问题的社会环境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城区初中学校,学生生源比较复杂,有本地居民的子女,也有外地来谋生的子女,还有附近辖区进城务工的农村子女,由于地处城区,校园周边的商店、网吧很多,学生都是走读生,与社会接触较多,由于网络的普及,学生在接受新的信息同时,也接触到不少负面的东西,特别是初中生是青春期阶段,随着生理的变化,心理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都给学生思想教育带来很大的难题。
2. 易引发心理问题的家庭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影响着孩子心理并进而影响学生品德的健康发展。例如,有些孩子家境富裕,在物质生活方面非常优越,不思学习,摆阔气。有一些家长沉溺于打牌赌博,这些家长急功近利的思想极浓,还有些家长把孩子的任性当坚强,说谎当聪明,打架当勇敢等。有些父母出外打工,导致隔代溺爱严重,这在农村尤为突出,这使一部分家庭的孩子失去、甚至完全失去应有的家庭教育。致使家庭教育偏离正常的轨道,这样的家庭的孩子,有三分之一左右都存在心理问题,有不良恶习,品德不良。更有些家长其本身的言行就会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
3. 易引发心理问题的学校环境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生活是学生的主要生活。因此,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是在学校产生的。是由于学校不当的要求及教师人格、方法等方面的不当造成的。首先,由于校际间升学率的竞争,校内科任教师之间关于学生学习成绩的竞争。学校、教师人为的给学生施加了太多的压力,以至于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存在中等或较大的心理压力,压力的大小与学生抑郁、偏执、恐惧、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密切相关。其次,教师行为引发的心理问题。
二、强化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关注的一般性对策思考
1. 提高师德修养
教师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发挥其他德育方法所无法产生的作用。首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教师的劳动特点决定了其工作难以有时空的界限,难以准确量化工作量,更难以进行时时刻刻的监督。因此,教师只有凭借强烈的事德修养,为人师表,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榜样的力量会在学生心理潜滋业心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其次,对学生要有深沉的爱心。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只有教师对学生足够的关爱,学生才能接近教师、信任教师,品德教育才可能收到实效;最后,要为人师表,由于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又处于世界观、道德品质的形成时期,易受成人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严于律己,从思想到作风,从心灵到外表,从言行到举止,在各个方面都应成为学生的表率。
2. 实施人性化教育
(1)从物化走向人化。从物化走向人化,首先要承认学生是人,就是要承认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是完整的人,是有创造性的人。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精神的关怀者。德性是精神的核心,作为精神关怀者,其重要使命就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关怀人的精神发展、关怀人的道德生命的自由成长。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力。废止、克服违反人性、违反教育原则的现象。
(2)从灌输走向对话。由灌输走向对话,是从奴化德育走向自主性德育,自主性德育立足于学生自己认知、自己体验、自己感悟、自己抉擇、自己践行。自主性德育充分尊重学生人格,满足其内在道德需要,体现生命的价值,自主性德育不否定教育者的引导,教育者在尊重、理解、爱护受教育者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学识、言行、境界、风范去启发、引导、帮助受教育者,而不是代替他们思考。
(3)从限制走向解放。教师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让他们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吸取新的时代精神,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提高品德素质。
3. 采用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育方法
(1)悄悄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对于学生来讲,面对同样的教育,它是来自于之情感相通的师长还是与之毫无感情的教师,其效果往往大相径庭。学生对来自与其情感相通的教师的教育会采取注意、欣然接受等积极态度。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点就是要对学生先下一番感情投入的功夫。这种投入必须是无声的,要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在感情上就接纳了教师。
(2)恰当运用心理调试
即班主任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调节学生的心态上,通过改变学生的心态达到育人目的,这也正是心理调适的过程。所谓心理调适,即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与手段,使学生的心态产生预期的变化,这种变化恰恰是学生按照教师期待的自我塑造过程。
(3)帮助学生调整自我意象
自我意象是个体因既往经验、环境暗示等因素形成的具有个人性质的心理上的“自我肖像”。对于骄傲自满与自卑的同学,应主要通过帮助他们调整自我意象来达到教育目的。
关键词:班主任;关注;学生心理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7-0095
一、学生心理问题是其品德问题的根源
当前,中小学生的主要问题是心理问题,小学生、中学生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而品德与心理有极其密切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由品德与心理其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是其本身性质所决定的必然联系。学校情境中预期的品德不可能是与生俱来的,更不可能是教育者单向灌输的结果。品德的形成有其自身的内在机制,即品德的形成,其所遵循的轨迹大体上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积极互动中,主体接受外界刺激的各种影响,通过主体自身的作用,逐步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那么,目前初中生的德育环境是什么样的呢?
1. 易引发心理问题的社会环境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普通的城区初中学校,学生生源比较复杂,有本地居民的子女,也有外地来谋生的子女,还有附近辖区进城务工的农村子女,由于地处城区,校园周边的商店、网吧很多,学生都是走读生,与社会接触较多,由于网络的普及,学生在接受新的信息同时,也接触到不少负面的东西,特别是初中生是青春期阶段,随着生理的变化,心理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都给学生思想教育带来很大的难题。
2. 易引发心理问题的家庭环境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影响着孩子心理并进而影响学生品德的健康发展。例如,有些孩子家境富裕,在物质生活方面非常优越,不思学习,摆阔气。有一些家长沉溺于打牌赌博,这些家长急功近利的思想极浓,还有些家长把孩子的任性当坚强,说谎当聪明,打架当勇敢等。有些父母出外打工,导致隔代溺爱严重,这在农村尤为突出,这使一部分家庭的孩子失去、甚至完全失去应有的家庭教育。致使家庭教育偏离正常的轨道,这样的家庭的孩子,有三分之一左右都存在心理问题,有不良恶习,品德不良。更有些家长其本身的言行就会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
3. 易引发心理问题的学校环境
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度过,学校生活是学生的主要生活。因此,学生的很多心理问题是在学校产生的。是由于学校不当的要求及教师人格、方法等方面的不当造成的。首先,由于校际间升学率的竞争,校内科任教师之间关于学生学习成绩的竞争。学校、教师人为的给学生施加了太多的压力,以至于现在的中学生普遍存在中等或较大的心理压力,压力的大小与学生抑郁、偏执、恐惧、人际关系敏感等心理问题密切相关。其次,教师行为引发的心理问题。
二、强化班主任工作中心理关注的一般性对策思考
1. 提高师德修养
教师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发挥其他德育方法所无法产生的作用。首先,要有强烈的事业心。教师的劳动特点决定了其工作难以有时空的界限,难以准确量化工作量,更难以进行时时刻刻的监督。因此,教师只有凭借强烈的事德修养,为人师表,这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榜样的力量会在学生心理潜滋业心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其次,对学生要有深沉的爱心。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只有教师对学生足够的关爱,学生才能接近教师、信任教师,品德教育才可能收到实效;最后,要为人师表,由于学生具有天然的“向师性”,又处于世界观、道德品质的形成时期,易受成人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严于律己,从思想到作风,从心灵到外表,从言行到举止,在各个方面都应成为学生的表率。
2. 实施人性化教育
(1)从物化走向人化。从物化走向人化,首先要承认学生是人,就是要承认学生是有独立人格的人,是完整的人,是有创造性的人。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精神的关怀者。德性是精神的核心,作为精神关怀者,其重要使命就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关怀人的精神发展、关怀人的道德生命的自由成长。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权力。废止、克服违反人性、违反教育原则的现象。
(2)从灌输走向对话。由灌输走向对话,是从奴化德育走向自主性德育,自主性德育立足于学生自己认知、自己体验、自己感悟、自己抉擇、自己践行。自主性德育充分尊重学生人格,满足其内在道德需要,体现生命的价值,自主性德育不否定教育者的引导,教育者在尊重、理解、爱护受教育者的基础上,用自己的学识、言行、境界、风范去启发、引导、帮助受教育者,而不是代替他们思考。
(3)从限制走向解放。教师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要面向社会、面向生活。让他们在开放的社会环境中吸取新的时代精神,从生活出发,在生活中提高品德素质。
3. 采用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的教育方法
(1)悄悄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对于学生来讲,面对同样的教育,它是来自于之情感相通的师长还是与之毫无感情的教师,其效果往往大相径庭。学生对来自与其情感相通的教师的教育会采取注意、欣然接受等积极态度。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点就是要对学生先下一番感情投入的功夫。这种投入必须是无声的,要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在感情上就接纳了教师。
(2)恰当运用心理调试
即班主任把工作的着眼点放在调节学生的心态上,通过改变学生的心态达到育人目的,这也正是心理调适的过程。所谓心理调适,即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与手段,使学生的心态产生预期的变化,这种变化恰恰是学生按照教师期待的自我塑造过程。
(3)帮助学生调整自我意象
自我意象是个体因既往经验、环境暗示等因素形成的具有个人性质的心理上的“自我肖像”。对于骄傲自满与自卑的同学,应主要通过帮助他们调整自我意象来达到教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