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细节回放:“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教材《数学》第八册数学广角中的一个学习内容。教师在课始出示课题目:在一条全长1000米的路的一边植树两端都种,每隔5米种一棵,需要准备几棵树苗?学生在得到两个不同答案后教师提问如何验证或说明哪个是正确的?通过讨论得出:可以用画图的办法来验证。以下是两次执教时其中的一个环节的对比。
第一次教学
师:你的意思是1000米太长,比较复杂,可以从中选一小段,试着画一画,看看有什么规律。是这个意思吗?(学生点头表示同意。)
师:你们觉得可以吗?(学生都点头表示同意。)
师:那你们认为画多少呢?把1000米都画下来吗?
生1:可以画一段。
师:那就画其中的10米吧,两端都种树,能种几棵?(学生分头进行,教师巡视,有同学不会画,可能对教师的问题没理解。)
师:来看这位同学的,你们能看懂吗?
师:请这位同学自己解释一下吧。学生解释。
师:接下来请你画20米,看能种几棵。(学生分头画然后展示。)
师:请你自己选任意一段,看看能种几棵。(有同学画30米的,也有画200米的,甚至有画500米的。)
(教师把学生画的——板书)
师指着板书段数和棵数:从这些数据中你发现什么了吗?(集体讨论得到植树问题的基本规律:棵树:段数 1)
第二次教学
师:那你们认为画多少呢?把1000米都画下来吗?
生1:10米。
师:还有不同的吗?
生1:5米。
生2:20米。
生3:其实都可以,只要简单一点就可以了。
师:那选几米呢?
生:10米。
师:行,下面请你在纸上画一画,在10米长的路上,两端都种树,能种几棵?(学生分头进行,教师巡视。)
师:先来看这位同学的,你们能看懂吗?
师:请这位同学自己解释一下吧。
师:那20米呢?(板书在10米下面)可以种几棵?
生齐:6棵(师板书)
师:30米呢?
生齐:9棵。(板书)
师:是9棵吗?(非常安静,可以感觉学生们正在思考。)
师:怎样来证明呢?
生4:画一画吧。
师:好!那就画一画吧。(学生分头画,不一会儿就有同学说了不是6裸,是5棵。)
师:到底是几棵?
生齐:5棵。
师:谁把画的来展示一下,说说理由,数数看是几棵?
生齐:5棵。(师把板书改过来。)
师:那30米是几棵,你能说明吗?
(有学生开始画了,也有的没画,有人抢答道:我知道几棵了。)
生5:是7棵。
师:对吗?
生齐:对。看画的是吗?(板书改过来)
师:那40米呢?(板书)
生5:9棵。(板书)
师:你不画也知道吗?
生5:有规律的。
师:是吗?什么规律呀?
生:段数总是比棵数少1。
师:你们发现了吗?
师:那100米呢?(板书)
生(略作思考):21棵。(板书)
师:你们同意吗?
第一次教学,课堂表现是学生学习劲头不足,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没有达成预想的效果,而第二次教学,整节课学生反应热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教学效果好。
我的思考:
上述案例中第一次教学时,教师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没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而是教师牵着学生走,教师是希望学生通过画一画得到的数据,再归纳植树问题的规律,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学生的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画100米的,有画200米的,甚至还有画500米的,无奈之下教师只能回到“满堂灌”的老路上来,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在第二次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背造矛盾冲突。直接提问20米种几棵?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非常自然地想到6棵,而教师这时没有马上指出其错误,而是采用办法“欲擒故纵”,教师及时提出质疑:“对吗?”并提示能否想办法来验证,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可以通过画一画来验证结论。因为有了需求,学生就会动起来,这时即使教师不要求其动笔画图,他们也会画。而在画的过程中学生就会理解为什么20米不是种6棵,30米不是种9棵。整节课的难点就不攻自破了。
需求对于学习那么重要,那么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该如何适时的“制造”需求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种方法着手。
1 化简为繁,制造需求
我们可以适当地改变教材安排内容的难度,把教学内容适当复杂化,引发学习需求。如上面案例中,教材中的内容为100米长的路,改成1000米。
2 利用认知冲突,制造需求
例如在学习《平均数》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跳绳比赛。要人为地设置2组人数不同,要比个高低,必定涉及跳绳的个数,但是总个数或最高或最低数都无法解决问题,这时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需求,想知道到底如何解决?平均数就很自然地出现了。
3 利用定势,制造需求
如在上面案例中,教师让学生产生错觉,然后进行质疑,学生必定要对原有答案进行重新思考,这个重新思考的过程就是学生需求产生的过程。
4 故弄玄虚,制造需求
在平时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有些内容比较繁杂且枯燥乏味,这时就更需要教师故意犯些错误来制造学生学习的需求。
5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好奇心理,制造需求
在数学课堂上常见的比一比、赛一赛、争夺小红旗等都是制造需求的好办法。
第一次教学
师:你的意思是1000米太长,比较复杂,可以从中选一小段,试着画一画,看看有什么规律。是这个意思吗?(学生点头表示同意。)
师:你们觉得可以吗?(学生都点头表示同意。)
师:那你们认为画多少呢?把1000米都画下来吗?
生1:可以画一段。
师:那就画其中的10米吧,两端都种树,能种几棵?(学生分头进行,教师巡视,有同学不会画,可能对教师的问题没理解。)
师:来看这位同学的,你们能看懂吗?
师:请这位同学自己解释一下吧。学生解释。
师:接下来请你画20米,看能种几棵。(学生分头画然后展示。)
师:请你自己选任意一段,看看能种几棵。(有同学画30米的,也有画200米的,甚至有画500米的。)
(教师把学生画的——板书)
师指着板书段数和棵数:从这些数据中你发现什么了吗?(集体讨论得到植树问题的基本规律:棵树:段数 1)
第二次教学
师:那你们认为画多少呢?把1000米都画下来吗?
生1:10米。
师:还有不同的吗?
生1:5米。
生2:20米。
生3:其实都可以,只要简单一点就可以了。
师:那选几米呢?
生:10米。
师:行,下面请你在纸上画一画,在10米长的路上,两端都种树,能种几棵?(学生分头进行,教师巡视。)
师:先来看这位同学的,你们能看懂吗?
师:请这位同学自己解释一下吧。
师:那20米呢?(板书在10米下面)可以种几棵?
生齐:6棵(师板书)
师:30米呢?
生齐:9棵。(板书)
师:是9棵吗?(非常安静,可以感觉学生们正在思考。)
师:怎样来证明呢?
生4:画一画吧。
师:好!那就画一画吧。(学生分头画,不一会儿就有同学说了不是6裸,是5棵。)
师:到底是几棵?
生齐:5棵。
师:谁把画的来展示一下,说说理由,数数看是几棵?
生齐:5棵。(师把板书改过来。)
师:那30米是几棵,你能说明吗?
(有学生开始画了,也有的没画,有人抢答道:我知道几棵了。)
生5:是7棵。
师:对吗?
生齐:对。看画的是吗?(板书改过来)
师:那40米呢?(板书)
生5:9棵。(板书)
师:你不画也知道吗?
生5:有规律的。
师:是吗?什么规律呀?
生:段数总是比棵数少1。
师:你们发现了吗?
师:那100米呢?(板书)
生(略作思考):21棵。(板书)
师:你们同意吗?
第一次教学,课堂表现是学生学习劲头不足,课堂气氛比较沉闷,没有达成预想的效果,而第二次教学,整节课学生反应热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教学效果好。
我的思考:
上述案例中第一次教学时,教师在课堂实际教学中,没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而是教师牵着学生走,教师是希望学生通过画一画得到的数据,再归纳植树问题的规律,但是由于没有考虑学生的需求,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画100米的,有画200米的,甚至还有画500米的,无奈之下教师只能回到“满堂灌”的老路上来,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在第二次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思维定势,背造矛盾冲突。直接提问20米种几棵?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非常自然地想到6棵,而教师这时没有马上指出其错误,而是采用办法“欲擒故纵”,教师及时提出质疑:“对吗?”并提示能否想办法来验证,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可以通过画一画来验证结论。因为有了需求,学生就会动起来,这时即使教师不要求其动笔画图,他们也会画。而在画的过程中学生就会理解为什么20米不是种6棵,30米不是种9棵。整节课的难点就不攻自破了。
需求对于学习那么重要,那么在我们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该如何适时的“制造”需求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种方法着手。
1 化简为繁,制造需求
我们可以适当地改变教材安排内容的难度,把教学内容适当复杂化,引发学习需求。如上面案例中,教材中的内容为100米长的路,改成1000米。
2 利用认知冲突,制造需求
例如在学习《平均数》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跳绳比赛。要人为地设置2组人数不同,要比个高低,必定涉及跳绳的个数,但是总个数或最高或最低数都无法解决问题,这时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需求,想知道到底如何解决?平均数就很自然地出现了。
3 利用定势,制造需求
如在上面案例中,教师让学生产生错觉,然后进行质疑,学生必定要对原有答案进行重新思考,这个重新思考的过程就是学生需求产生的过程。
4 故弄玄虚,制造需求
在平时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有些内容比较繁杂且枯燥乏味,这时就更需要教师故意犯些错误来制造学生学习的需求。
5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好奇心理,制造需求
在数学课堂上常见的比一比、赛一赛、争夺小红旗等都是制造需求的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