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们普遍感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薄弱,尤其是学生的作文,表现出词汇贫泛,语言平淡、枯燥等现象,甚至出现词不达意,语序混乱等。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语言教学,逐步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可是在语文教学中,确实有许多教师忽视语言教学。对于一篇课文,不经过语言的揣摩就去理解内容,概括主旨,抛开语言的品味去探究讨论,分析起来常是脱离具体的语言和语境。这样,课堂上学生体会不到语言对表意的作用,品味不到语言美,缺乏语言运用方面的指导,得不到语言运用方面的训练,致使课堂上学生失去了语言习得的机会。其结果是课文学了不少,语言运用能力长进不大。
语言是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教师的作用不光是帮助学生读懂文本内容,还理应引导学生感知、揣摩、品味语言,进而去创造语言。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在语文教学方面,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已经给我们摸索了一条可行的路子,即“感受——领悟——积累——运用”。为此,笔者从以下方面开展语言教学。
一、加强朗读、背诵,感知储蓄语言。
现代语言学习理论认为:语言能力的提高首先依赖于大量的语言输入,语言输出也必需在有足够语言输入的情况下完成。朗读背诵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这种语言输入,既有利于学生培养语感,也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学生读得多了,背得多了,听话读文就有了直接的意会能力,说话作文就能明确地表情达意。“能读千赋则能为文。”(杨雄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课堂教学中,本人根据文本特点,分别采用朗读、诵读、品读、赏读、美读等多种感知语言的方式,让读书声充满课堂,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课文,理解内容,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充分感受语言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对于那些优美的诗文,精彩的文段,还要求背诵下来。并还在学生中开展精美文章摘抄诵读比赛等活动。
二、重视揣摩品析,认识把握语言。
如果说朗读背诵是对语言的感性认识,那么揣摩品味则是对语言的理性认识。课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景物特点的描写、作者的思想感情等都是借助一定的语言形式表达的。揣摩品析就是要挖掘语言的内涵,探究语言对表达那些或有形或无形、或具体或抽象的万事万物的方式和作用,进而使学生深入理解语言运用的方法和技巧,领略语言的精美奥妙。这样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激励学生自觉地学习语言,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教学中,在这方面本人主要是采用揣摩词语、赏析句子等方法,来加强学生语言学习的。如:通过对“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中的“逼”字进行揣摩,同学认识到“逼”字形象地写出了小草被雨水滋润绿得发亮的情景。又如:“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一句,通过赏析,同学们明白了该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出夕阳斜照的雪山娇美的情态,富有情趣。此外,对语言的朴素、简练、准确、严密、含蓄、深刻、得体、畅达等方面都可去揣摩品析。
三、强化语言实践驾驭创造语言。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实践才能养成。”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靠的是语言实践,通过语言实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语言积淀,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观察到的现象、联想想象的事物、内心的情感等都要借助语言才能表达出来。反过来,要表达出实实在在的内容,就必须进行观察、思考、想象,也就是必须经过思维。语言实践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去观察、思考和想象,表达出更丰富、更生动的语言。语言实践的主要方式是说和写,这是一种语言输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海林论述:“言语输出往往是在外部发动和期待下发生的言语活动,对于言语主体来说,在一种来自外部的压力之下,他需要调动更多的心理因素,投入更大的注意力,较之言语输入,言语输出所消耗的能量更大,因此,它在言语主体内部留下更深刻的心理痕迹。”由此可见,说和写对学生语言学习是强化训练,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另外,语言具有生成效能。有限的语言单位,语言规则可以无限地运用。语言的生成特性为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运用语言提供了可能,加上能够掌握一定量的语言单位和语言规则,学生完全可以创造性地学习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
本人在语言教学中,主要从说和写两方面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
说话实践:
1、创设情境训练说话。如:你作为班长,要动员同学们去敬老院义务劳动,你将怎样动员同学们?
2、提炼话题训练说话。如:学习《我的信念》一文,可拟话题:你心目中的玛丽·居里是怎样的?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可训练的话题:菲利普夫妇做得对吗?此外,课外活动中还可以开展演讲、讲故事等多种形式的说话训练。
写创实践:
1、接续。如:体味某一节诗的内容和语言,发挥想象,续写两句。
2、联想。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体味这两句诗,展开联想,描述“吏”“妇”的形象。
3、仿拟。如: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 , 。
此外,利用连词成段(铺展)、概括、提要、创编(改写)等形式都可进行写创实践。
张建华,男,教师,现居安徽肥东。
可是在语文教学中,确实有许多教师忽视语言教学。对于一篇课文,不经过语言的揣摩就去理解内容,概括主旨,抛开语言的品味去探究讨论,分析起来常是脱离具体的语言和语境。这样,课堂上学生体会不到语言对表意的作用,品味不到语言美,缺乏语言运用方面的指导,得不到语言运用方面的训练,致使课堂上学生失去了语言习得的机会。其结果是课文学了不少,语言运用能力长进不大。
语言是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教师的作用不光是帮助学生读懂文本内容,还理应引导学生感知、揣摩、品味语言,进而去创造语言。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在语文教学方面,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已经给我们摸索了一条可行的路子,即“感受——领悟——积累——运用”。为此,笔者从以下方面开展语言教学。
一、加强朗读、背诵,感知储蓄语言。
现代语言学习理论认为:语言能力的提高首先依赖于大量的语言输入,语言输出也必需在有足够语言输入的情况下完成。朗读背诵是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的活动。这种语言输入,既有利于学生培养语感,也有利于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学生读得多了,背得多了,听话读文就有了直接的意会能力,说话作文就能明确地表情达意。“能读千赋则能为文。”(杨雄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课堂教学中,本人根据文本特点,分别采用朗读、诵读、品读、赏读、美读等多种感知语言的方式,让读书声充满课堂,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课文,理解内容,丰富情感,陶冶情操,充分感受语言的独特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对于那些优美的诗文,精彩的文段,还要求背诵下来。并还在学生中开展精美文章摘抄诵读比赛等活动。
二、重视揣摩品析,认识把握语言。
如果说朗读背诵是对语言的感性认识,那么揣摩品味则是对语言的理性认识。课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景物特点的描写、作者的思想感情等都是借助一定的语言形式表达的。揣摩品析就是要挖掘语言的内涵,探究语言对表达那些或有形或无形、或具体或抽象的万事万物的方式和作用,进而使学生深入理解语言运用的方法和技巧,领略语言的精美奥妙。这样来激发学生学习语言的兴趣,激励学生自觉地学习语言,促进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教学中,在这方面本人主要是采用揣摩词语、赏析句子等方法,来加强学生语言学习的。如:通过对“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中的“逼”字进行揣摩,同学认识到“逼”字形象地写出了小草被雨水滋润绿得发亮的情景。又如:“那点薄雪好象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一句,通过赏析,同学们明白了该句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描绘出夕阳斜照的雪山娇美的情态,富有情趣。此外,对语言的朴素、简练、准确、严密、含蓄、深刻、得体、畅达等方面都可去揣摩品析。
三、强化语言实践驾驭创造语言。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实践才能养成。”学生语言能力的形成靠的是语言实践,通过语言实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语言积淀,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观察到的现象、联想想象的事物、内心的情感等都要借助语言才能表达出来。反过来,要表达出实实在在的内容,就必须进行观察、思考、想象,也就是必须经过思维。语言实践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去观察、思考和想象,表达出更丰富、更生动的语言。语言实践的主要方式是说和写,这是一种语言输出。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李海林论述:“言语输出往往是在外部发动和期待下发生的言语活动,对于言语主体来说,在一种来自外部的压力之下,他需要调动更多的心理因素,投入更大的注意力,较之言语输入,言语输出所消耗的能量更大,因此,它在言语主体内部留下更深刻的心理痕迹。”由此可见,说和写对学生语言学习是强化训练,对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
另外,语言具有生成效能。有限的语言单位,语言规则可以无限地运用。语言的生成特性为学生创造性地学习运用语言提供了可能,加上能够掌握一定量的语言单位和语言规则,学生完全可以创造性地学习掌握运用语言的规律。
本人在语言教学中,主要从说和写两方面让学生进行语言实践。
说话实践:
1、创设情境训练说话。如:你作为班长,要动员同学们去敬老院义务劳动,你将怎样动员同学们?
2、提炼话题训练说话。如:学习《我的信念》一文,可拟话题:你心目中的玛丽·居里是怎样的?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可训练的话题:菲利普夫妇做得对吗?此外,课外活动中还可以开展演讲、讲故事等多种形式的说话训练。
写创实践:
1、接续。如:体味某一节诗的内容和语言,发挥想象,续写两句。
2、联想。如:“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体味这两句诗,展开联想,描述“吏”“妇”的形象。
3、仿拟。如:夏天的雷,迅疾而猛烈,为生命敲响热烈的战鼓。
秋天的风, , 。
此外,利用连词成段(铺展)、概括、提要、创编(改写)等形式都可进行写创实践。
张建华,男,教师,现居安徽肥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