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把“互动”贯穿始终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qun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过程是以教材为媒介,以信息技术作为手段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过程。互动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体现。可以说:没有互动就没有有效的教学。那么小学数学教学如何把“互动"贯穿始终呢?

一、引诱新课时互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起学生对新知识的兴趣,可以使新旧知识得到衔接,可以唤起学生的情感,从而积极参与到新知识学习中去,体验学习的快乐。此时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多媒体课件与学生的互动至关重要。教师可借助多媒体课件设计有趣的情景与学生互动,也可以拿生活中的实物与学生互动,再配合教师的语言让学生入情入境。例如,在《平行四边形面积》这一课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设计了熊大和熊二在森林中争论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哪个图形面积大的动画片,教师调动学生与情景互动,猜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有什么方法可以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样很自然地引出新的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主动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究中去。

二、教学新课时互动:合作探究,掌握新知


  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堂活动离不开学生的有效合作。同学们的互动营造了一个自由,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发挥各自的学习潜能,产生知识的碰撞,生成新知;同时互动过程中也拉近了她们的感情距离,使得他们能互帮互助,共同发展。在《找最大公因数》这一课例中,教师在学生与正正确的找出12和18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时设计了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两个相交的数集图和两个问题:1.如何将这些因数填入两个相交的数集图呢?中间这一区域应该填哪些因数?2.什么叫做公因数?什么叫做最大公因数?教师组织学生明确要求,在小组内交流互动后,再在全班展示互动。在整个互动的过程中,优秀的同学既帮助了学习落后的同学,又使自己的基础知识得以发展,生成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概念,把知识的表象转化为理性。

三、突破重难点处互动:设疑解难,启迪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一个富有价值的疑问,不但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在突破重难点处,一个构思巧妙的提问,往往是启发学生思维的“催化剂”。当然,老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互动,在此环节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会使课堂疑问得以解决,从而获得知识。在《分数的再认识(一)》这一课堂活动中,刚学生已经认识了分数的意义时,教师设计了两个问题:1.图形的形状不同,可以表示相同的分数,那么相同的分数表示的数量是不是一定相同呢?2.小刚和小明都看了各自书本的1/3,他们看的页数一样多吗?为什么?同学们在老师调控下,有条不紊地思考、互动交流,解决问题,从而得出结论:由于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相同分数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就不一样多。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分数的认识,体会一个分数所对应的“整体"不同,所表示的具体数量也不同。

四、巩固练习时互动:应用新知,发展双基


  我们都知道:学生掌握小学数学知识,必须经过四对数学知识的领会、巩固和应用三个过程。一节高效的数学课堂,学生们在应用新知识去解决问题时互动是有必要的。如《三角形的面积》这一课例,教师在应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时设计了一个系列的互动,课件出示:一面彩旗的底為60厘米,高为40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教师先让学生利用公司独立计算,再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最后全班反馈。在这互动的过程中,三角形面积的知识得到巩固和进一步深化,让学生感受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互动使不同层面的学生能共同进步,培养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

五、拓展练习时互动:拓展思维,体会数学美


  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所以数学课堂上的拓展练习是必要的,能让一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吃饱,而其他学生也能引起的拓展知识的内涵和外延。此环节的教学教师可组织学生们先思考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或全班交流互动,教师此时要与学生互动加以点拨。
  总而言之,教师要精心设计和关注每个学习活动的互动,使课堂气氛民主、和谐,学习效率不断提高,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责任编辑 徐国坚
其他文献
“师德修炼”是指教师通过自我实现、外界引导等手段,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从而达成“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目标,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教师的专业成长以师德修炼作为基石和动力,要求教师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提升自我的职业道德为出发点,以促进自我的专业成长为落脚点,实现师德修炼对个人成长、教育提升、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  一、以德为本——教师专业成长的根蒂   (一)以师德修炼作基石  
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教育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不仅提高学生音乐审美感受能力及表现力,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和审美能力。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高度统一,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造就一代新人,具有重要作用。音乐教师的政治修养和音乐素养,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一、在唱歌教学中渗透德育   唱歌教学既要培养学生有唱歌的基本知识能力,更
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受多因素影响的动态过程,不可能孤立、封闭,仅凭教师无法实现,需要教师所置身的学校搭建平台,提供发展环境。我校是一所完全中学,在抓规范化的同时,我们十分重视教研教改工作,加强了校本培训,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研教改活动,切实落实课程标准。校本研修既是一种行动研究,也是一种制度建设,更是一种文化培育。我校在已有研究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实践,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习引领,打造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