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是语文教学永远无法回避的话题。近期,笔者观摩了以文本解读为主题的市级语文教学研讨活动。10节展示课中,有的教师站在作家的角度,从文学的高度解读文本;有的教师站在成人的角度,以教师的视野解读文本。不可否认,这些做法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仔细揣摩,真正站在儿童的角度解读文本的语文课少之又少。语文为谁而教?当然是儿童。笔者认为,基于我们的教学对象——儿童来解读文本,应成为主导方式。
一、遵循儿童的眼光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看待世界的眼光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异。在成人眼里并无多大意义和价值的事物,儿童却会视若珍宝,倍加珍惜。在解读文本时,儿童选择的语段、探究的视角、捕捉的信息、获取的结论,往往与成人的眼光大不一样。因此,教师应换位思考,遵循儿童的眼光,以儿童的眼光走进文本,携手儿童共同触摸文本的秘妙,徜徉在文本描绘的世界里。
如教学《草船借箭》(统编本五年级下册)一课,教师抓住“神机妙算”引导学生从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巧安排四个方面来解读课文。一个学生却提出:“诸葛亮为什么不在船上和鲁肃下棋,而是喝酒呢?这样做有没有特殊的意图?”教师始料未及,稍作思考后,首先肯定学生眼光独特,善于思考,紧接着鼓励大家各抒己见。许多学生从待客礼节、人物喜好等方面解读,但都没有真正明白诸葛亮的用意。这时,另一个学生引用课前查阅的资料,陈述理由:酒是液体,容易保持水平。诸葛亮借助杯中酒,能够及时了解草把子受箭情况。当酒倾斜到一定程度时,他下令掉转船身,使草把子另一边受箭。当酒回到水平时,说明草把子两边受箭均匀,就该回营了,否则,船身不平衡,影响速度,万一曹军追来就危险了。他的解答使大家茅塞顿开。这样的文本解读,教师遵循儿童的眼光,呵护他们的好奇心,将解惑的“绣球”抛给学生,在“为什么饮酒”的讨论中,让学生感悟到诸葛亮不仅料事如神,而且胆大心细,真可谓“细节决定成败”,从而让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更加丰满。
二、契合儿童的方式
从思维方式来看,成人往往抽象逻辑思维占有较大优势,对语言文字的领悟有时会借助一定的逻辑推理来完成。儿童往往形象思维占有较大优势,即使到了小学高年级,抽象逻辑思维也仅仅处于萌芽阶段,尚未成熟。因此,儿童对语言文字内涵的领悟,常常借助于生活情境、活动操作、游戏体验等形象化的方式来完成。有人甚至认为:“儿童的生活就是游戏的生活,游戏映照着儿童的生活,是一种生存的状态。”在文本解读中,如果我们以成人的方式要求儿童,常常勉为其难;反之,如果我们能够契合儿童的方式,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相得益彰的效果。
如教学《守株待兔》(统编本三年级下册)一课,在文本解读中揭示故事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对简单的讲解往往难以接受。一位教师这样创设语言交际情境:
师: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当你看到他在守株待兔时,想对他说些什么呢?现在老师就是文中的种田人,谁来劝劝我?
生:小伙子,别等了,兔子是等不来的。
师:现在不来不等于以后不来,再等一会儿,兔子或许就来了。
生:兔子撞死在树桩上的情况少之又少,不
可能经常发生。
师:上次不是有兔子撞上了吗?今天等不来,明天继续等,总有一天会来的。
生:你是侥幸心理在作怪,不该把偶然发生的事情当作经常发生的事。
师:那你说怎么办?
生:你赶紧拿起锄头去种田,不然,今年就要喝西北风了。
这样,教师以情境表演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文本蕴含的深刻哲理,让他们在倾听、对话、体验、思考、表达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观照儿童的经验
儿童的经验世界与成人的经验世界有着较大区别。儿童在阅读文本时,常常不由自主、自然而然地将文本传递的信息与自身的经验世界相互链接在一起。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总是从成人的经验出发来解读文本,容易造成儿童经验与文本信息无法实现有效链接,从而无法突破阅读障碍。反之,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观照儿童的经验世界,满足儿童的学习需要,就能实现儿童经验与文本信息的有效链接,促进儿童对文本的融会贯通。
如《繁星》(统编本四年级上册)一课中,巴金先生这样表达在南京菜园观看繁星的感受:“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既然星光“微小”,为什么“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呢?这是文本解读的难点。教师抛出这样的问题后,学生难以理解,课堂出现了冷场。见此情景,教师讲解创作背景:“1923年,巴金和三哥冲破封建家庭的牢笼来到南京读书,参加社会活动,民主思想进一步发展。为了学习经济学,‘向西方找真理’,1927年,巴金赴欧洲考察。在邮轮上,他撰写了《海行杂记》,《繁星》是其中一篇游记。”尽管这样,学生还是一片茫然。教师只好不再启发,而是被动讲解:“作者当时挣脱封建家庭的牢笼,融入外面的世界,寻找未来的光明,因此觉得星星很亲切,光明无所不在。”对此,学生仍然似懂非懂。应该说,教师的主观意图是正确的,但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为何无法转化成学生的感悟?原因在于,教师过早讲解创作背景,而未能首先观照儿童的经验。教师可以先启发:“漆黑的夜晚,当你在野外行路时看到几颗星星,即使星光黯淡,也会给你怎样的感觉?请联系生活体验说一说。”有的学生说:“心中会突然感到一阵惊喜,仿佛光明就在眼前。”有的学生说:“星光虽然黯淡,但仿佛把我的心照亮了。”在此基础上,教师以儿童化的语言简要介绍创作背景,学生就能调动已有生活经验,引发现场情境感,深刻体会到作者仿佛使星空染上自己的感情,实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当时社会就像黑夜一样,而星星代表着光明,尽管微小,却让在黑暗中行走的作者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四、呵护儿童的心灵
童心,即儿童对客观世界充满好奇的憧憬與向往,有着鲜明的年龄特征,更有独特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感性、直接和异想天开。童心无瑕,童真无价。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受好奇心的驱使,儿童总是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文本描绘的世界,去评价文本描述的人物和事物。对于文本解读过程中学生所表露的童心和童真,教师应倍加珍惜,用心呵护,鼓励与肯定他们率直而真诚地表达内心的感悟。 如教学《跳水》(統编本五年级下册)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孩子为什么要追猴子?结合人物当时的心理说一说。”学生认为:一方面,孩子看见猴子在撕帽子,就吓唬它,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孩子非常气愤;另一方面,水手的哄笑更使他感到受了羞辱,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要挽回面子,所以一定要夺回帽子。教师继续追问:“孩子的做法好吗?如果你是那个孩子,会怎么想呢?”学生有的说:“我不要那顶帽子,我会重新买一顶新帽子。水手拿猴子取乐,我‘牺牲’一顶帽子,换来大家高兴也值得。”有的说:“猴子摘孩子的帽子,是由水手逗猴子引起的,可以让水手想办法。”还有的说:“我可以在甲板上放一些猴子喜欢吃的东西,让猴子把帽子拿下来。”最后,教师总结:“同学们设身处地、实事求是地面对和接受现实的考验,想法比文中的孩子合理。这说明你们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遇事沉着冷静,对你们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此案例中,教师让学生先剖析文本中孩子的心理,再联系自我,谈谈假如自己是那个孩子,会如何处置,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遇事要沉着冷静,不能慌张和冲动,而要寻求有效办法,合理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在文本解读中既发散了思维,又不失时机地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呵护了儿童美好的心灵。
五、尊重儿童的差异
每个儿童都有着独特的个性,儿童之间是千差万别的。儿童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包括个体间的差异和个体内的差异,还包括群体间的差异,反映在儿童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认知风格、认知速度等方面。其实,换一个角度看,儿童的差异也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尊重儿童的差异,尊重儿童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充分肯定合理之处,并作出适当点拨与指导。
如《鸟的天堂》(统编本五年级上册)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子。”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话为什么用‘仿佛’这个词语?”通过讨论,学生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答案:一部分学生认为当时有鸟在扑翅膀,但是作者注意看时,没看到鸟,不能确定是否真的有鸟,所以用了“仿佛”。另一部分学生认为,当时没有鸟扑翅膀,作者听了朋友的介绍后,急切地想见到鸟,以至于耳边好像传来鸟儿扑翅膀的声音,这是一种错觉,是作者心驰神往的结果,所以用了“仿佛”。教师这样评价:“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恐怕只有作者自己才能真正明白。但有一点大家都已经清楚,‘仿佛’这个词语使我们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在这里,教师并没有对学生作出孰是孰非的明确评判,而是充分尊重学生解读文本时在语言理解上的差异,合理点拨,在“为什么用‘仿佛’”的讨论中,使语言丰富的内涵、强大的张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深切感受到语言的意境和魅力。
课堂教学中,合理、准确、透彻地解读文本,是儿童享受阅读、品味语文之美的过程。基于儿童解读文本,归根结底是一种教学方式的转变,核心理念在于“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让儿童走入文本深处,以自己的方式触摸文本,与文本形成一种真正的深度对话,从而有机会与文本中的美景巧妙相遇。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广陵区教研室)
责任编辑 郭艳红
一、遵循儿童的眼光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看待世界的眼光与成人存在较大差异。在成人眼里并无多大意义和价值的事物,儿童却会视若珍宝,倍加珍惜。在解读文本时,儿童选择的语段、探究的视角、捕捉的信息、获取的结论,往往与成人的眼光大不一样。因此,教师应换位思考,遵循儿童的眼光,以儿童的眼光走进文本,携手儿童共同触摸文本的秘妙,徜徉在文本描绘的世界里。
如教学《草船借箭》(统编本五年级下册)一课,教师抓住“神机妙算”引导学生从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巧安排四个方面来解读课文。一个学生却提出:“诸葛亮为什么不在船上和鲁肃下棋,而是喝酒呢?这样做有没有特殊的意图?”教师始料未及,稍作思考后,首先肯定学生眼光独特,善于思考,紧接着鼓励大家各抒己见。许多学生从待客礼节、人物喜好等方面解读,但都没有真正明白诸葛亮的用意。这时,另一个学生引用课前查阅的资料,陈述理由:酒是液体,容易保持水平。诸葛亮借助杯中酒,能够及时了解草把子受箭情况。当酒倾斜到一定程度时,他下令掉转船身,使草把子另一边受箭。当酒回到水平时,说明草把子两边受箭均匀,就该回营了,否则,船身不平衡,影响速度,万一曹军追来就危险了。他的解答使大家茅塞顿开。这样的文本解读,教师遵循儿童的眼光,呵护他们的好奇心,将解惑的“绣球”抛给学生,在“为什么饮酒”的讨论中,让学生感悟到诸葛亮不仅料事如神,而且胆大心细,真可谓“细节决定成败”,从而让人物形象在学生心目中更加丰满。
二、契合儿童的方式
从思维方式来看,成人往往抽象逻辑思维占有较大优势,对语言文字的领悟有时会借助一定的逻辑推理来完成。儿童往往形象思维占有较大优势,即使到了小学高年级,抽象逻辑思维也仅仅处于萌芽阶段,尚未成熟。因此,儿童对语言文字内涵的领悟,常常借助于生活情境、活动操作、游戏体验等形象化的方式来完成。有人甚至认为:“儿童的生活就是游戏的生活,游戏映照着儿童的生活,是一种生存的状态。”在文本解读中,如果我们以成人的方式要求儿童,常常勉为其难;反之,如果我们能够契合儿童的方式,常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相得益彰的效果。
如教学《守株待兔》(统编本三年级下册)一课,在文本解读中揭示故事的寓意是教学的难点,学生对简单的讲解往往难以接受。一位教师这样创设语言交际情境:
师: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当你看到他在守株待兔时,想对他说些什么呢?现在老师就是文中的种田人,谁来劝劝我?
生:小伙子,别等了,兔子是等不来的。
师:现在不来不等于以后不来,再等一会儿,兔子或许就来了。
生:兔子撞死在树桩上的情况少之又少,不
可能经常发生。
师:上次不是有兔子撞上了吗?今天等不来,明天继续等,总有一天会来的。
生:你是侥幸心理在作怪,不该把偶然发生的事情当作经常发生的事。
师:那你说怎么办?
生:你赶紧拿起锄头去种田,不然,今年就要喝西北风了。
这样,教师以情境表演的方式,引导学生体会文本蕴含的深刻哲理,让他们在倾听、对话、体验、思考、表达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观照儿童的经验
儿童的经验世界与成人的经验世界有着较大区别。儿童在阅读文本时,常常不由自主、自然而然地将文本传递的信息与自身的经验世界相互链接在一起。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总是从成人的经验出发来解读文本,容易造成儿童经验与文本信息无法实现有效链接,从而无法突破阅读障碍。反之,如果在教学中,教师能够观照儿童的经验世界,满足儿童的学习需要,就能实现儿童经验与文本信息的有效链接,促进儿童对文本的融会贯通。
如《繁星》(统编本四年级上册)一课中,巴金先生这样表达在南京菜园观看繁星的感受:“星光在我们的肉眼里虽然微小,然而它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既然星光“微小”,为什么“使我们觉得光明无处不在”呢?这是文本解读的难点。教师抛出这样的问题后,学生难以理解,课堂出现了冷场。见此情景,教师讲解创作背景:“1923年,巴金和三哥冲破封建家庭的牢笼来到南京读书,参加社会活动,民主思想进一步发展。为了学习经济学,‘向西方找真理’,1927年,巴金赴欧洲考察。在邮轮上,他撰写了《海行杂记》,《繁星》是其中一篇游记。”尽管这样,学生还是一片茫然。教师只好不再启发,而是被动讲解:“作者当时挣脱封建家庭的牢笼,融入外面的世界,寻找未来的光明,因此觉得星星很亲切,光明无所不在。”对此,学生仍然似懂非懂。应该说,教师的主观意图是正确的,但教师对文本的解读为何无法转化成学生的感悟?原因在于,教师过早讲解创作背景,而未能首先观照儿童的经验。教师可以先启发:“漆黑的夜晚,当你在野外行路时看到几颗星星,即使星光黯淡,也会给你怎样的感觉?请联系生活体验说一说。”有的学生说:“心中会突然感到一阵惊喜,仿佛光明就在眼前。”有的学生说:“星光虽然黯淡,但仿佛把我的心照亮了。”在此基础上,教师以儿童化的语言简要介绍创作背景,学生就能调动已有生活经验,引发现场情境感,深刻体会到作者仿佛使星空染上自己的感情,实现融情于景,情景交融:当时社会就像黑夜一样,而星星代表着光明,尽管微小,却让在黑暗中行走的作者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四、呵护儿童的心灵
童心,即儿童对客观世界充满好奇的憧憬與向往,有着鲜明的年龄特征,更有独特的文化和价值体系,其主要特征表现为感性、直接和异想天开。童心无瑕,童真无价。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受好奇心的驱使,儿童总是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文本描绘的世界,去评价文本描述的人物和事物。对于文本解读过程中学生所表露的童心和童真,教师应倍加珍惜,用心呵护,鼓励与肯定他们率直而真诚地表达内心的感悟。 如教学《跳水》(統编本五年级下册)一课时,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孩子为什么要追猴子?结合人物当时的心理说一说。”学生认为:一方面,孩子看见猴子在撕帽子,就吓唬它,猴子不但不理,还撕得更凶了,孩子非常气愤;另一方面,水手的哄笑更使他感到受了羞辱,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要挽回面子,所以一定要夺回帽子。教师继续追问:“孩子的做法好吗?如果你是那个孩子,会怎么想呢?”学生有的说:“我不要那顶帽子,我会重新买一顶新帽子。水手拿猴子取乐,我‘牺牲’一顶帽子,换来大家高兴也值得。”有的说:“猴子摘孩子的帽子,是由水手逗猴子引起的,可以让水手想办法。”还有的说:“我可以在甲板上放一些猴子喜欢吃的东西,让猴子把帽子拿下来。”最后,教师总结:“同学们设身处地、实事求是地面对和接受现实的考验,想法比文中的孩子合理。这说明你们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遇事沉着冷静,对你们的健康成长十分有利。”此案例中,教师让学生先剖析文本中孩子的心理,再联系自我,谈谈假如自己是那个孩子,会如何处置,从而让学生体会到遇事要沉着冷静,不能慌张和冲动,而要寻求有效办法,合理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在文本解读中既发散了思维,又不失时机地渗透了心理健康教育,呵护了儿童美好的心灵。
五、尊重儿童的差异
每个儿童都有着独特的个性,儿童之间是千差万别的。儿童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包括个体间的差异和个体内的差异,还包括群体间的差异,反映在儿童的性格、兴趣、爱好、能力、认知风格、认知速度等方面。其实,换一个角度看,儿童的差异也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教师应尊重儿童的差异,尊重儿童对文本的多元解读,充分肯定合理之处,并作出适当点拨与指导。
如《鸟的天堂》(统编本五年级上册)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仿佛听见几只鸟扑翅的声音,等我注意去看,却不见一只鸟的影子。”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这句话为什么用‘仿佛’这个词语?”通过讨论,学生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答案:一部分学生认为当时有鸟在扑翅膀,但是作者注意看时,没看到鸟,不能确定是否真的有鸟,所以用了“仿佛”。另一部分学生认为,当时没有鸟扑翅膀,作者听了朋友的介绍后,急切地想见到鸟,以至于耳边好像传来鸟儿扑翅膀的声音,这是一种错觉,是作者心驰神往的结果,所以用了“仿佛”。教师这样评价:“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恐怕只有作者自己才能真正明白。但有一点大家都已经清楚,‘仿佛’这个词语使我们产生了身临其境的感受,体会到作者用词的准确。”在这里,教师并没有对学生作出孰是孰非的明确评判,而是充分尊重学生解读文本时在语言理解上的差异,合理点拨,在“为什么用‘仿佛’”的讨论中,使语言丰富的内涵、强大的张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深切感受到语言的意境和魅力。
课堂教学中,合理、准确、透彻地解读文本,是儿童享受阅读、品味语文之美的过程。基于儿童解读文本,归根结底是一种教学方式的转变,核心理念在于“以生为本、以学定教”,让儿童走入文本深处,以自己的方式触摸文本,与文本形成一种真正的深度对话,从而有机会与文本中的美景巧妙相遇。
(作者单位:江苏扬州市广陵区教研室)
责任编辑 郭艳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