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教学中加强国际意识教育的实践

来源 :中学文科·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jrcji549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球化趋势不可转,国际意识蓬勃兴起的今天,我们有必要加强对学生国际意识教育,使他们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在当今复杂多变的世界中占据先机。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是历史学科与国际意识培养的主要媒介,使历史教学成为培养国际意识的主阵地之一。新课标明确指出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是中学历史教学中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一、深化课程改革,使教材更多地体现中国与世界的关系
  
  在课程改革方面,上海、北京走在了前头。目前,上海使用自己编写的普通中学历史教材。高一、高二年级开设的历史课程在结构体系上有所突破,采用中外合编的结构体系,将中国史安排在世界史中去讲授。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的这一章下安排了“新中国的建立”、“50年代中期以来的中国”。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联系、比较各国历史,以及中外历史上的重大课题,更深刻地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线索以及中国的发展及演变。在教学内容结构体系上加强了中外历史的联系。例如第五章的题目设计为“17世纪前期和18世纪中西文化发展的不同途径”。它把西方近代自然科学、资产阶级政治思想,特别是法国的启蒙思想,与中国的清朝文化,特别是乾嘉时期加以比较。这种对比和联系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在近代落后的根源。它既肯定了西方近代思想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也检讨了自己文化传统中的糟粕,例如闭关自守、文化禁锢等。应当说这是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这样的课程标准编写出来的教材也更多地体现国际意识,能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
  
  二、拓宽教学视野,加强国际意识教育
  
  拓宽教学视野有两种途径。一是把中外历史综合起来。在高三历史复习中国人民的探索史时,通过讲述先进中国人由器物层次——制度层次——思想层次的演变;由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成为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之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对外开放促进了中国的经济腾飞——积极参与当今世界,尤其是亚太地区的许多重大问题,从这些典型的历史知识中透视出中国与世界的关联,把中国融入当时的世界大环境中,让学生认识到:中国与世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培养学生以宽容、开放的心态理解、尊重世界其他民族,形成民族平等意识和共同发展、国际协作的意识。二是强化学科渗透意识,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历史问题一般来说是由多种因素构成,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多角度、采取多种方法,这就需要具备多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特别是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系统进行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把历史学科同其他学科综合起来进行思考,加强国际意识教育,可以启发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多种能力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用发展与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促进学生的演绎、归纳等思维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跨学科综合能力。
  
  三、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国际意识教育
  
  联系法和比较法是体现历史学科特质的教学方法,历史教材不管编写体例怎样,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是不可割裂的。运用联系和比较的方法,能让学生更好地把握历史知识的整体结构,更好地理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运用联系或比较史学的方法,可以使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地位,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可以使学生认识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全面、辩证、客观地认识世界与中国,从而开阔视野,增强国际合作与竞争的意识。
  
  四、注重学法指导,加强国际意识的形成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改革教学方法的同时要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国际意识教育,要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基本理念,采用探究、合作、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确立全局观念,对世界和中国有更为全面、深刻的了解。一是运用合作探究,把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形成国际意识。“提要”或“归纳”式教学是历史学习的一种有效途径,有助于学生把握中外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从而形成国际意识。如在归纳14-19世纪世界巨变时,引导学生分组合作探究:从14-16世纪、17-18世纪、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三个阶段,找出三个时期的重大史实,自主归纳其阶段特征,并横向联系对比当时的世界和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到各方面的差异,说明近代世界的历史发展趋势与中国近代落伍、屈辱与被动的历史走向,说明中国与世界长期隔绝的状态是中国落后的根源,从而增强国际意识,凸现国际意识。
  综上所述,在中学历史教学中重视并加强国际意识教育,能使中学生的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明显提高,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文科综合意识和能力,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更有助于中学生洞察世界未来、预测世界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历史学科的教育功能。
其他文献
春节假期结束了,和往年一样,浩浩荡荡的返京客流高峰,再次涌向北京各大火车站。实名认证为新京报记者杨万国的一条微博,引起了众多人的关注。杨万国在微博中说:深夜12点,北京西站还有上千人排队打车。但每辆出租车进站还被收费一元,无任何收据。  北京最早开放出租车调度站的是“三站一场”。所谓“三站一场”指的是永定门火车站、北京站、北京北站以及首都国际机场,现如今,永定门火车站已经改建成为北京南站,北京北站
一、明确目的,理清思路,加强研究      1、明确复习目的。目前中考英语试题在重视英语基础知识考查的同时,突出语言运用能力和篇章阅读能力考查。复习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对能力的测试不可避免地要结合对知识的测试,这是对学生积累的系统化、灵活化知识的测试。熟练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正是为发展英语运用能力做准备。   2、转变教学观念,研读《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教师要认真
自2009年始,《历史教学》编辑部征集“以故事(细节)、材料和问题为思路的教学设计”,并陆续刊登了许多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解读文章。该设计通过故事和材料,丰富历史事实,丰满历史人物,让学生“神入”历史,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启学生的想象和思维,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有趣,也更有实效。但在实际操作中,许多教师面对纷繁的历史故事感到难以取舍。那么在此模式下,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故事呢?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和
在英语教学中,我发现现在的中学生没有真正“读书”,他们一般不是“看”就是“听书”,以为能理解文章的微言大义就行了。其实,光理解是远远不够的,理解还只是在破译别人的东西,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记忆,才能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重复是语言学习之母。”要真正学好英语,就必须重视重复朗读。朗读在英语教学中有哪些作用呢?    (一)还原口头语言。朗读就是运用重音、节奏、语调等语音手段把语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达
一、考点说明    就业是民生之本,安国之策,是我国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本考点是考试大纲在教材主干知识点外补充的一个知识点,但它与教材很多知识点相衔接,因此这个知识点成为高考常考考点之一,是我们备考中必须掌握的知识点。考试中主要考查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以及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考题题型主观题与非主观题均有可能,但大多会以社会生活中的热点材料入题。    二、本考点与其他相关知识的主要联系点  
语言教学,尤其是高中外语教学,不是单纯讲解单词、语法的一种机械性的训练活动,而应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高中英语阅读课文涉及的题材广泛、信息密度高、语言知识丰富。它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主渠道。    一、阅读教学——培养自学能力    (一)导读(Pre-reading)  “导”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可适当讲解与本课有关的背景知识;也可以充分
普京宣布离婚后,一个俄罗斯网友的推特写得非常有意思:柳德米拉是俄罗斯唯一一个能够挣脱普京寻求自由的人。  2000 年初到俄罗斯采访,街头最流行的歌曲是“嫁人要嫁普京这样的人”,但是这些年,出现了年轻的 Pussy Riot 这样的声音,是普京变了,还是俄罗斯社会变了,他却没有跟上?  政治人物的婚姻,会让两个人之间的问题变成公众的问题,如果应对不当,甚至会影响一个政治人物的前程。不过想来想去,其
摘 要:美国高中地理教材《地球科学:地质学、环境与宇宙》十分重视对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探究活动贯穿教材的内容编排,探究实验难度层层递进、形式多样,其内容的可操作性、内容的组织形式、内容的呈现都有其特色。  关键词:地理教材;探究活动;特点  探究活动指的是学生通过活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形成科学的观念和求真求实的态度。探究学习是一种积极自我知识构建的过程,探究活动
英语书面表达是一种测试考生基础知识和语言运用综合能力的题型。如何才能写好英语作文呢?现结合教学实际,谈一下教学过程中我对写作的看法和感受,以供参考:  首先,写作的基础是阅读,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只有以不断的阅读作输入,才会有自然而然的最终输出,即写作。课本上的篇章结构、平时接触到的写作范文、练习题中的精彩语段都可以作为我们阅读的材料。当然,阅读应该是有目的的阅读,要在阅读的过程中去
新课改下由浙江省第一次自主命题的文科综合测试卷政治试题已与我们见面了,不难发现,2009年试题与过去的全国文综1卷政治试题基本上无多大差异,从感性上多少让人感到意外。但综合有关高考及新课程改革的众多因素,从理性上感到2009年的政治试题多少又在情理之中。笔者也试就此淡一些粗浅的看法,敬请同行多多指正。    (一)意料之外  1.有继承,创新不足。2009年的政治试题基本上继承了以往全国文综1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