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在《科学》教材的使用过程中,“城乡差别”现象是教师不容忽视的。同一本大纲,同一种教材,相同的作息时间,一样的学习内容,对农村和城市的学生产生的却是较为悬殊的学习效果。本文就“城乡差别”产生的背景以及教师应采取哪些相应对策进行阐述。
关键词: 科学教学 城乡差别 背景 减少
一、造成“城乡差别”的背景
几年来在使用全省统一的浙教版《科学》教材的欣喜之余,我总感到有些不足之处。
1.新教材太多的情景模式或实践案例的呈现形式对农村的孩子和教师而言是可望不可及的。例如课本中穿插的有些讨论题或思考题要求上网查找信息进行分析讨论,有些作业要求学生去图书馆、上网查材料,甚至有些需要去博物馆与科学馆参观学习。大多数农村学校没有图书室,学生家里一般都没有电脑。离生活太远的教材反而会影响农村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减弱他们探索知识的渴望。只要认真分析教材就不难发现:新教材中有些内容并不适合农村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农村学生成长的环境与城市学生不同,有些城市学生耳熟能详的东西,农村孩子却可能根本没有见过。如七年级上P129干手器、喷灌及不同年级中都出现的交通标志和其它各种场合的标志图。然而教材中生命科学部分有些内容对城市学生学习非常困难的,农村学生却早已非常熟悉,根本不用怎么教。如七年级上P49“没有种子的植物”教学目标是:说出蕨类、苔藓植物的主要区别,以及相关代表植物的名称;说出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农村的学生平时都见到过相关的植物,相对比较熟悉,只用取实物给他们观察,简单点拨一下学生就能明白。
经过在山区两年和县城三年的科学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新教材中的城乡差别,并不只是农村教育有苦衷,城市教师也有难度。对于城市的学生,虽然资料的查找很方便,但没有实践经验,对于一些城市见不到的事物(尤其是植物和动物这一块)理解也有一点难度。同样是七年级上P49“没有种子的植物”的教学,农村学生容易理解,而对于城市的学生就不一样,同样的问题他们根本没办法回答。所以为了让学生明白,我们在教学时就得具体介绍,甚至还需要通过相关的视频辅助教学。
2.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不同,他们所接触到的事物就有所不同,这就使得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学生具有了各自的特点。此外,每一个学生进校时都带着过去生活的印记:经验、情感、兴趣。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与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有不同的经历,就像农村学生组词:大(大白菜),城里孩子组词:大(大楼);城市里的学生常把小麦苗当韭菜,而农村的孩子却不知道斑马线一样。有些内容对某些学生来说是熟知的、容易理解的,而对另一些学生来说则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像“韭菜”、“斑马线”等暗示了新课程教学中一个潜在的问题,即教学资源的本土化问题。
3.新课改从教学形式上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但对于校舍、师资严重不足的乡村学校来说,很难做到新课改倡导的“上下互动”、“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小班化教学无法兑现。比较而言,城市学生是新课改的直接受益者、优势群体,率先享受“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信息素养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等许多新型的课程资源与优质教学。因此,在关注都市化、国际化的同时,不能忽视本土化、民族化的需要。
二、怎样减少“城乡差异”
科学课程对教师提出两方面的要求:一是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知识点列举学生熟悉的具体例子;二是在阅读中应当能够联系学科特点,不能就事论事,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学会收集、整理、利用相关的资料,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释现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去选择、进行他们所爱好的各种学习、探究活动,根据学生不同的条件,提出不同的要求。
我们要熟读《课程标准》,理解其内涵,明确科学教材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封闭的,更不是学生科学学习的全部内容。学生手中的课本只是学校科学教育资源“网”中一个有着特定意义的“结”,利用这个“结”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教材是提供给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一个思路。教师要想办法达到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为了减少“城乡差异”,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供大家参考:
1.具体了解、分析学生,分析他们对相关知识目标的熟悉程度,将学生的原有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处理好新知识和学生原有的旧经验的连接。对课堂进行预设,把生活资源转变为课程新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删、替换例子等,而不是完全照搬使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已有的知识合理设计教学,调整教法。
2.农村和城市都有自己广阔的教学资源,这需要教师用一种开发的心态去对待,开发适合本地实情的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以缩小因客观生活的差异给教师和孩子带来的对教材理解的阻碍。教师应根据新的课程观,突破以往的条条框框,打破思维定势,努力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尤其是学生身边熟悉的资源,帮助其完成教学目标。农村教师可结合农村生活实际,突出农村特色,开设以实用技术为主的课程,将课改理念融入到教学中,超越课堂,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学习,参与农业劳动,观察农村生活和周边事物,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如七(上)P40读图,青蛙生活在哪里?青蛙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如能编在下册青蛙繁殖季节那就更好,学生可以到自然水塘中去观察)在教两栖动物时,可以先讲特征,然后让他们举例,或展示一些学生熟悉的动物让学生进行分类;对于部分教具、学具,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开动脑筋,就地取材制作,让孩子运用农村特有的经验主动构建知识。而对于城市学生,则要介绍各种动物的特征及生活环境。
“只要其中的一点”这句话也许能解释很多让人困惑不解的问题。“一点”就能“解决问题”,多余的部分显得不重要了;“只要其中的一点”能使得教学过程简洁明快,在相关的环境中其教学效果和效率能得到提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只要其中的一点”与教育技术界一直追求的“最优化”不谋而合。然而,“只要其中的一点”的要求看似简单,教师为之付出的劳动却非“一点”,必须合理取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内容等作判断,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新课改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要“走进教材,走出教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动脑,努力做到以学生真实学习为起点,为学生的发展而教,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中有许多“留白”,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余地,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当然这对教师的挑战也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只要我们用点心思,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让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基于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早日把课程资源的开发提到日程,那么城乡差异就不成问题了。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适用的才是最需要的[J/OL].中国教育新闻网,2007.11.19.
[2]袁运开,余自强.科学课程标准解读[S].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 科学教学 城乡差别 背景 减少
一、造成“城乡差别”的背景
几年来在使用全省统一的浙教版《科学》教材的欣喜之余,我总感到有些不足之处。
1.新教材太多的情景模式或实践案例的呈现形式对农村的孩子和教师而言是可望不可及的。例如课本中穿插的有些讨论题或思考题要求上网查找信息进行分析讨论,有些作业要求学生去图书馆、上网查材料,甚至有些需要去博物馆与科学馆参观学习。大多数农村学校没有图书室,学生家里一般都没有电脑。离生活太远的教材反而会影响农村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减弱他们探索知识的渴望。只要认真分析教材就不难发现:新教材中有些内容并不适合农村学校教学的实际情况。农村学生成长的环境与城市学生不同,有些城市学生耳熟能详的东西,农村孩子却可能根本没有见过。如七年级上P129干手器、喷灌及不同年级中都出现的交通标志和其它各种场合的标志图。然而教材中生命科学部分有些内容对城市学生学习非常困难的,农村学生却早已非常熟悉,根本不用怎么教。如七年级上P49“没有种子的植物”教学目标是:说出蕨类、苔藓植物的主要区别,以及相关代表植物的名称;说出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农村的学生平时都见到过相关的植物,相对比较熟悉,只用取实物给他们观察,简单点拨一下学生就能明白。
经过在山区两年和县城三年的科学教学,我深深地体会到:新教材中的城乡差别,并不只是农村教育有苦衷,城市教师也有难度。对于城市的学生,虽然资料的查找很方便,但没有实践经验,对于一些城市见不到的事物(尤其是植物和动物这一块)理解也有一点难度。同样是七年级上P49“没有种子的植物”的教学,农村学生容易理解,而对于城市的学生就不一样,同样的问题他们根本没办法回答。所以为了让学生明白,我们在教学时就得具体介绍,甚至还需要通过相关的视频辅助教学。
2.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不同,他们所接触到的事物就有所不同,这就使得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学生具有了各自的特点。此外,每一个学生进校时都带着过去生活的印记:经验、情感、兴趣。生活在农村的孩子与生活在城市的孩子有不同的经历,就像农村学生组词:大(大白菜),城里孩子组词:大(大楼);城市里的学生常把小麦苗当韭菜,而农村的孩子却不知道斑马线一样。有些内容对某些学生来说是熟知的、容易理解的,而对另一些学生来说则是陌生的、难以理解的。像“韭菜”、“斑马线”等暗示了新课程教学中一个潜在的问题,即教学资源的本土化问题。
3.新课改从教学形式上特别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强调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但对于校舍、师资严重不足的乡村学校来说,很难做到新课改倡导的“上下互动”、“一对一”的个性化教学,小班化教学无法兑现。比较而言,城市学生是新课改的直接受益者、优势群体,率先享受“研究性学习”、“体验性学习”、“信息素养教育”、“国际理解教育”等许多新型的课程资源与优质教学。因此,在关注都市化、国际化的同时,不能忽视本土化、民族化的需要。
二、怎样减少“城乡差异”
科学课程对教师提出两方面的要求:一是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知识点列举学生熟悉的具体例子;二是在阅读中应当能够联系学科特点,不能就事论事,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紧密联系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学会收集、整理、利用相关的资料,说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释现象。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去选择、进行他们所爱好的各种学习、探究活动,根据学生不同的条件,提出不同的要求。
我们要熟读《课程标准》,理解其内涵,明确科学教材不是孤立的、静止的、封闭的,更不是学生科学学习的全部内容。学生手中的课本只是学校科学教育资源“网”中一个有着特定意义的“结”,利用这个“结”可以“牵一发而动全身”。教材是提供给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一个思路。教师要想办法达到自己制定的教学目标。为了减少“城乡差异”,在此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供大家参考:
1.具体了解、分析学生,分析他们对相关知识目标的熟悉程度,将学生的原有经验作为教学的起点,处理好新知识和学生原有的旧经验的连接。对课堂进行预设,把生活资源转变为课程新资源。在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增删、替换例子等,而不是完全照搬使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已有的知识合理设计教学,调整教法。
2.农村和城市都有自己广阔的教学资源,这需要教师用一种开发的心态去对待,开发适合本地实情的课程资源,开发校本课程,以缩小因客观生活的差异给教师和孩子带来的对教材理解的阻碍。教师应根据新的课程观,突破以往的条条框框,打破思维定势,努力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尤其是学生身边熟悉的资源,帮助其完成教学目标。农村教师可结合农村生活实际,突出农村特色,开设以实用技术为主的课程,将课改理念融入到教学中,超越课堂,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学习,参与农业劳动,观察农村生活和周边事物,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如七(上)P40读图,青蛙生活在哪里?青蛙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如能编在下册青蛙繁殖季节那就更好,学生可以到自然水塘中去观察)在教两栖动物时,可以先讲特征,然后让他们举例,或展示一些学生熟悉的动物让学生进行分类;对于部分教具、学具,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开动脑筋,就地取材制作,让孩子运用农村特有的经验主动构建知识。而对于城市学生,则要介绍各种动物的特征及生活环境。
“只要其中的一点”这句话也许能解释很多让人困惑不解的问题。“一点”就能“解决问题”,多余的部分显得不重要了;“只要其中的一点”能使得教学过程简洁明快,在相关的环境中其教学效果和效率能得到提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只要其中的一点”与教育技术界一直追求的“最优化”不谋而合。然而,“只要其中的一点”的要求看似简单,教师为之付出的劳动却非“一点”,必须合理取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教学内容等作判断,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新课改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要“走进教材,走出教材”,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动脑,努力做到以学生真实学习为起点,为学生的发展而教,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中有许多“留白”,给学生留下了思考的余地,同时也给教师留下了发挥无限智慧和创造力的空间。当然这对教师的挑战也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只要我们用点心思,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让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基于教师和学生的经验,在教学中不断丰富和生成新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去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早日把课程资源的开发提到日程,那么城乡差异就不成问题了。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适用的才是最需要的[J/OL].中国教育新闻网,2007.11.19.
[2]袁运开,余自强.科学课程标准解读[S].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