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艺术与科学被视作两个不同的“学科”而彼此分离,即使在提倡课程整合的今天,艺术领域与科学领域的整合在幼儿园教学执行中依然被视为最难,多处于一种“杂拌”的形式。为此,我们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各领域的内容应相互渗透,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的要求,在幼儿园美术绘画教学中尝试进行科学教育渗透的研究。
一、美术绘画活动中渗透科学教育,促进幼儿能力全面发展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形式美和独创性是它的本质特征。而绘画属于美术范畴,幼儿绘画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用各种笔、纸等工具和材料,运用线条、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创造出视觉形象,从而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活动。科学教育在美术领域的融入,就是帮助幼儿认识美、欣赏美。因为只有观察、感知自然和艺术作品的形象、积累丰富的感知经验,才能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视觉作品。
以往按传统方法开展绘画教学活动时,教师习惯为幼儿直接出示范例,而幼儿甘愿依“葫芦”画“瓢”,因而省略了表征转化这一步骤。于是,幼儿绘画活动成了机械的模仿,不仅使幼儿失去了创造的机会,而且极大挫伤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性和主动性。同样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则常常让幼儿去探究某一具体的事物,以获得有关该事物的知识经验,进而忽略了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美术和科学领域教育的融合点,积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耐心启迪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在绘画活动《一串红》的教学中,老师首先带领幼儿认识一串红。幼儿通过找一找(开红花的是不是一串红?)、看一看(植物的名字为什么叫一串红,花和叶长什么样?)、闻一闻(一串红的花朵有香气吗?)、想一想(一串红长得像什么?)、说一说(自己在什么地方见过一串红,人们认为花朵带有什么寓意?)的自主探究活动中详细了解了一串红叶子和花朵的外形、颜色、特征。因为胸有成竹,对一串红有了充分的了解,所以作品中幼儿除了更好的表现内容形象以外,还增加了许多自己的想象创造,在画面上添画了蝴蝶、太阳等物体,既提高了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又提高了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二、美术活动蕴涵科学教育,为幼儿提供了多元智能发展的智能环境
加德纳的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在各个智能区的发展可能存在不平衡性,这就要求我们的学习活动更趋宽泛性,要考虑是否激起幼儿多个智能区的兴奋,发现开发学习的潜能,整体运用智能发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发展。
在绘画活动《起风了》中,教师出示一个自制的小风车,抛出“要想风车转动需要谁的帮助?”的问题导入活动,接着引导幼儿感受风(风吹万物的变化)、观察风(不同的风力),最后以意愿画的形式让幼儿进行绘画,于是幼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作品中出现了许多的创新之处:微风吹起(花儿扭动腰肢频频点头、窗帘、丝巾迎风飘动)、狂风刮起(船上的帆拱起了身板、树叶如蝴蝶漫天飞舞、大树折断了枝干)……作品再也不是千篇一律。在美术教育为主体的活动中,对幼儿传授美术与审美知识的同时,渗透科学教育,为幼儿提供了有利于多元智能发展的智能环境,促进了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发展了幼儿对科学知识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
三、美术活动和科学教育相互渗透融合,实现双重教育价值
在绘画活动中渗透科学教育,从其课程结构看前面是艺术情感表现的内容,是求美的阶段,是表现的阶段;而后面是科学认知教育内容,是求真的阶段,是探索的阶段,就其结果而言,是人用前面的艺术形式去表现后面的科学,是真、理智所探究的内容的内化;就其教育形式而言,它是一种表现性课程。艾斯纳曾说明,这种表现性课程是一种使儿童表现出来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形式,是开放性的。而这种首创性的反应形式、开放性的科学与艺术整合教育活动是人把科学知识、真理、规律、理智等内化为人的精神,通过艺术、情感表达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表现是人性化的,是富有个性的,而人的这种个性的张扬是富有创造的。在绘画《全世界儿童是一家》的主题作品时,一条彩虹桥是画面内容的重点。由于活动前幼儿就通过查找、观察、了解了有关彩虹的知识和由来,因而在绘画时对画面内容有了更形象,更直接的感知,最终能正确的依据彩虹的颜色,排列规律及形状进行绘画。
以美术教育为主体的活动,在教学内容上与科学教育内容相结合,能在教幼儿美术创作的知识、技能技巧,培养其审美能力的同时,渗透科普知识的教育,能扩展幼儿审美思维空间,增进幼儿用科学态度去表达客观世界的认识,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
科学是艺术的灵魂,艺术是科学的最高体现,在美术绘画活动中渗透科学教育,使艺术与科学教育内容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既提高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又全面发展了幼儿的智力素质、审美素质、情感素质,促进了幼儿自主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金坛市实验幼儿园 江苏】
一、美术绘画活动中渗透科学教育,促进幼儿能力全面发展
美术是一门造型艺术,形式美和独创性是它的本质特征。而绘画属于美术范畴,幼儿绘画活动是教师引导幼儿用各种笔、纸等工具和材料,运用线条、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创造出视觉形象,从而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一种活动。科学教育在美术领域的融入,就是帮助幼儿认识美、欣赏美。因为只有观察、感知自然和艺术作品的形象、积累丰富的感知经验,才能创造出新颖独特的视觉作品。
以往按传统方法开展绘画教学活动时,教师习惯为幼儿直接出示范例,而幼儿甘愿依“葫芦”画“瓢”,因而省略了表征转化这一步骤。于是,幼儿绘画活动成了机械的模仿,不仅使幼儿失去了创造的机会,而且极大挫伤了幼儿学习的兴趣性和主动性。同样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则常常让幼儿去探究某一具体的事物,以获得有关该事物的知识经验,进而忽略了对幼儿进行审美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各领域的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美术和科学领域教育的融合点,积极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耐心启迪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在绘画活动《一串红》的教学中,老师首先带领幼儿认识一串红。幼儿通过找一找(开红花的是不是一串红?)、看一看(植物的名字为什么叫一串红,花和叶长什么样?)、闻一闻(一串红的花朵有香气吗?)、想一想(一串红长得像什么?)、说一说(自己在什么地方见过一串红,人们认为花朵带有什么寓意?)的自主探究活动中详细了解了一串红叶子和花朵的外形、颜色、特征。因为胸有成竹,对一串红有了充分的了解,所以作品中幼儿除了更好的表现内容形象以外,还增加了许多自己的想象创造,在画面上添画了蝴蝶、太阳等物体,既提高了幼儿自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又提高了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二、美术活动蕴涵科学教育,为幼儿提供了多元智能发展的智能环境
加德纳的研究告诉我们:每个人在各个智能区的发展可能存在不平衡性,这就要求我们的学习活动更趋宽泛性,要考虑是否激起幼儿多个智能区的兴奋,发现开发学习的潜能,整体运用智能发现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发展。
在绘画活动《起风了》中,教师出示一个自制的小风车,抛出“要想风车转动需要谁的帮助?”的问题导入活动,接着引导幼儿感受风(风吹万物的变化)、观察风(不同的风力),最后以意愿画的形式让幼儿进行绘画,于是幼儿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作品中出现了许多的创新之处:微风吹起(花儿扭动腰肢频频点头、窗帘、丝巾迎风飘动)、狂风刮起(船上的帆拱起了身板、树叶如蝴蝶漫天飞舞、大树折断了枝干)……作品再也不是千篇一律。在美术教育为主体的活动中,对幼儿传授美术与审美知识的同时,渗透科学教育,为幼儿提供了有利于多元智能发展的智能环境,促进了对科学知识的认识,发展了幼儿对科学知识的感受力、理解力和表现力。
三、美术活动和科学教育相互渗透融合,实现双重教育价值
在绘画活动中渗透科学教育,从其课程结构看前面是艺术情感表现的内容,是求美的阶段,是表现的阶段;而后面是科学认知教育内容,是求真的阶段,是探索的阶段,就其结果而言,是人用前面的艺术形式去表现后面的科学,是真、理智所探究的内容的内化;就其教育形式而言,它是一种表现性课程。艾斯纳曾说明,这种表现性课程是一种使儿童表现出来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形式,是开放性的。而这种首创性的反应形式、开放性的科学与艺术整合教育活动是人把科学知识、真理、规律、理智等内化为人的精神,通过艺术、情感表达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表现是人性化的,是富有个性的,而人的这种个性的张扬是富有创造的。在绘画《全世界儿童是一家》的主题作品时,一条彩虹桥是画面内容的重点。由于活动前幼儿就通过查找、观察、了解了有关彩虹的知识和由来,因而在绘画时对画面内容有了更形象,更直接的感知,最终能正确的依据彩虹的颜色,排列规律及形状进行绘画。
以美术教育为主体的活动,在教学内容上与科学教育内容相结合,能在教幼儿美术创作的知识、技能技巧,培养其审美能力的同时,渗透科普知识的教育,能扩展幼儿审美思维空间,增进幼儿用科学态度去表达客观世界的认识,促进幼儿审美能力的提高。
科学是艺术的灵魂,艺术是科学的最高体现,在美术绘画活动中渗透科学教育,使艺术与科学教育内容相互渗透,有机结合,既提高了幼儿的活动兴趣,又全面发展了幼儿的智力素质、审美素质、情感素质,促进了幼儿自主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作者单位:金坛市实验幼儿园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