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小学数学教师文化素养亟待提升的现实例证
最近阅读一些教育教学杂志,发现一些小学教师撰写的文章中频繁出现本该避免的错误。这些错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用错标点符号:如或者句逗不分,一逗到底,或者混用句号、省略号、分号,不一而足。
2.出现别字:如:“象这样的问题过于简单”一句中应该用“像”;有的将“时候”错写成“时侯”。
3.知识性错误:如:“竟然没有一个能把钟面指针、数字、大格、小格说全面的”,混淆了“数字”与“数”的概念,这里的“数字”应为“数”。又如,“强调c是a与b的公共乘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中没有“乘数”这一说法,应为“因数”。
4.对《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精神的误读:如在第二学段对数的运算的具体目标中明确规定: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而一位老师的文章中列举的下列算式却出现了带分数:1■-0.8、2■-0.4、0.38+3.59-1■、1■-0.55+■、3■+4.25-■。
二、小学数学教师文化素养提升的途径
小学数学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提升文化素养。
1.提升语文素养——浇水扎根。
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使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更生动、更有趣,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晦涩问题明了化,数学老师也要运用夸张、比喻、拟人、想象、借代、反问等修辞手法,还可以采用数学课中的读书批注、数学作业的课外习作、数学课中的口语交际等来弥补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数学课堂教学和数学课外作业。因此,数学教师也得有较深的文学功底,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一个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遣词造句、运用修辞的能力,才能提高教学水平。这好比对一棵树的浇水扎根,应该成为小学数学教师提升自己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沿着这一途径,可从四个细节着手提升:
(1)遇到生字、生词及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中产生困惑时,要勤查字典、勤找资料,力求准确无误。
(2)看书、读报勤做笔记,积累好词、好句、好段。真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3)勤于动笔,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叙事、教学案例及教育教学论文等,锤炼自己使用书面语言的能力。
(4)听语文课,学习、借鉴语文教师的一些教学方法。
2.提升数学专业素养——强枝壮干。为人师者,要以一种严谨、科学的态度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及相关背景知识,杜绝知识性错误,对我们的学生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坚实的数学专业知识、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深厚的数学文化底蕴。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会出现知识性错误,有些操作演示也不够规范。如:
(1)在“认识钟表”的教学中混淆“数”与“数字”的概念。
(2)在“数字与编码”教学中,对身份证编码最后一位校验码的来历解释不清楚。
(3)对学生提出的“五角星有几个角”的疑问,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及所处年级的特点进行相应的灵活回答。
(4)将荡秋千、跷跷板、钟摆判为不属于旋转。
(5)图形变换的操作不规范。如推导梯形面积,教师演示时,通常是让学生看清两张梯形纸片完全重合后,就随意拿在手上把它们拼成平行四边形,很少考虑按图形变换规范操作,并说清楚“以……为旋转中心旋转……度,平移使……与……重合”(如下图)。
……
数学专业素养就像一棵树的枝干,数学教师要不断提升数学专业素养——就像为一棵树强枝壮干,使之能挺立于大地上一样,让数学教师成为课堂上的参天大树。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升数学专业素养。
(1)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掌握其精髓,明确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每一学段各个学习领域的具体目标。
(2)研究教材,全面把握数学教材的编排特点、体系结构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关背景知识。
(3)观摩名师课堂教学,细心揣摩名师的教学艺术,并能合理借鉴,切实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4)加强反思,通过反思将自己的教学实践上升为理性认识,将成功的教法总结为系统的经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拓展其他素养——扩冠茂叶。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惑”、“曲解”或“误会”的心理因素,一旦出现消极心理,要及时进行引导与鼓励。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知识素养。作为数学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数学教师只有提升自己的心理知识素养,才能使心理学的理论得以物化,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为了使学生思考问题全面、理性,避免陷入误区,数学教师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一分为二”、“对立统一”、“发展、转化”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具备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站得高、看得远,克服狭隘的偏见。数学家徐利治先生指出:“把数学哲学和数学史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数学教育过程中,促进数学的哲学、历史和教育的有机结合。”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哲学素养,把数学教学的研究提高到哲学高度。
小学数学教师的其他素养除了上面提到的心理素养、哲学素养外,还包括逻辑素养、美学素养等。拓展这些素养如同扩展树冠,繁茂树叶,加大一棵树的荫蔽的广度和效果一样,使小学数学教师的知识不仅“专”和“新”,而且能“广”和“博”,从而使教学的航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提升以上素养,可在以下方面格外用心:
(1)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的范围不仅仅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教材,还要把阅读视野扩大到教育学、心理学、哲学、逻辑学、美学等领域。
(2)用心研究、有效开发数学教材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极限思想、转化思想、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有序思想、函数思想以及有序性、简洁性、对称性和统一性等数学美的因素,充分发挥数学所具有的思维价值、应用价值和育人价值。
(3)塑造良好的心理品格,形成向上、阳光、健康的心态,继而去感染、熏陶、教育学生。
南宋诗人陆游在写给他儿子的诗中说:“汝果要学诗,工夫在诗外。”小学数学教师研究数学教学也是如此,不能局限于数学本身,而应该把教学的视野放宽一些、放远一些,自觉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作者单位
福建省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曹文◇
最近阅读一些教育教学杂志,发现一些小学教师撰写的文章中频繁出现本该避免的错误。这些错误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用错标点符号:如或者句逗不分,一逗到底,或者混用句号、省略号、分号,不一而足。
2.出现别字:如:“象这样的问题过于简单”一句中应该用“像”;有的将“时候”错写成“时侯”。
3.知识性错误:如:“竟然没有一个能把钟面指针、数字、大格、小格说全面的”,混淆了“数字”与“数”的概念,这里的“数字”应为“数”。又如,“强调c是a与b的公共乘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中没有“乘数”这一说法,应为“因数”。
4.对《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精神的误读:如在第二学段对数的运算的具体目标中明确规定: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而一位老师的文章中列举的下列算式却出现了带分数:1■-0.8、2■-0.4、0.38+3.59-1■、1■-0.55+■、3■+4.25-■。
二、小学数学教师文化素养提升的途径
小学数学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切实提升文化素养。
1.提升语文素养——浇水扎根。
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使数学课堂教学语言更生动、更有趣,使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晦涩问题明了化,数学老师也要运用夸张、比喻、拟人、想象、借代、反问等修辞手法,还可以采用数学课中的读书批注、数学作业的课外习作、数学课中的口语交际等来弥补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的数学课堂教学和数学课外作业。因此,数学教师也得有较深的文学功底,有较强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一个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具备较强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遣词造句、运用修辞的能力,才能提高教学水平。这好比对一棵树的浇水扎根,应该成为小学数学教师提升自己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沿着这一途径,可从四个细节着手提升:
(1)遇到生字、生词及在标点符号的使用中产生困惑时,要勤查字典、勤找资料,力求准确无误。
(2)看书、读报勤做笔记,积累好词、好句、好段。真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3)勤于动笔,写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学叙事、教学案例及教育教学论文等,锤炼自己使用书面语言的能力。
(4)听语文课,学习、借鉴语文教师的一些教学方法。
2.提升数学专业素养——强枝壮干。为人师者,要以一种严谨、科学的态度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及相关背景知识,杜绝知识性错误,对我们的学生负责,对教育事业负责。小学数学教师应该具备坚实的数学专业知识、良好的数学思维能力、深厚的数学文化底蕴。在教学实践中,有的教师会出现知识性错误,有些操作演示也不够规范。如:
(1)在“认识钟表”的教学中混淆“数”与“数字”的概念。
(2)在“数字与编码”教学中,对身份证编码最后一位校验码的来历解释不清楚。
(3)对学生提出的“五角星有几个角”的疑问,不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及所处年级的特点进行相应的灵活回答。
(4)将荡秋千、跷跷板、钟摆判为不属于旋转。
(5)图形变换的操作不规范。如推导梯形面积,教师演示时,通常是让学生看清两张梯形纸片完全重合后,就随意拿在手上把它们拼成平行四边形,很少考虑按图形变换规范操作,并说清楚“以……为旋转中心旋转……度,平移使……与……重合”(如下图)。
……
数学专业素养就像一棵树的枝干,数学教师要不断提升数学专业素养——就像为一棵树强枝壮干,使之能挺立于大地上一样,让数学教师成为课堂上的参天大树。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升数学专业素养。
(1)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掌握其精髓,明确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和每一学段各个学习领域的具体目标。
(2)研究教材,全面把握数学教材的编排特点、体系结构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关背景知识。
(3)观摩名师课堂教学,细心揣摩名师的教学艺术,并能合理借鉴,切实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4)加强反思,通过反思将自己的教学实践上升为理性认识,将成功的教法总结为系统的经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拓展其他素养——扩冠茂叶。数学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困惑”、“曲解”或“误会”的心理因素,一旦出现消极心理,要及时进行引导与鼓励。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有良好的心理知识素养。作为数学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数学教师只有提升自己的心理知识素养,才能使心理学的理论得以物化,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为了使学生思考问题全面、理性,避免陷入误区,数学教师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一分为二”、“对立统一”、“发展、转化”等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这就要求数学教师具备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站得高、看得远,克服狭隘的偏见。数学家徐利治先生指出:“把数学哲学和数学史的研究成果应用于数学教育过程中,促进数学的哲学、历史和教育的有机结合。”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必须提升自己的哲学素养,把数学教学的研究提高到哲学高度。
小学数学教师的其他素养除了上面提到的心理素养、哲学素养外,还包括逻辑素养、美学素养等。拓展这些素养如同扩展树冠,繁茂树叶,加大一棵树的荫蔽的广度和效果一样,使小学数学教师的知识不仅“专”和“新”,而且能“广”和“博”,从而使教学的航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提升以上素养,可在以下方面格外用心:
(1)学习,学习,再学习。学习的范围不仅仅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教材,还要把阅读视野扩大到教育学、心理学、哲学、逻辑学、美学等领域。
(2)用心研究、有效开发数学教材中隐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如极限思想、转化思想、化归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有序思想、函数思想以及有序性、简洁性、对称性和统一性等数学美的因素,充分发挥数学所具有的思维价值、应用价值和育人价值。
(3)塑造良好的心理品格,形成向上、阳光、健康的心态,继而去感染、熏陶、教育学生。
南宋诗人陆游在写给他儿子的诗中说:“汝果要学诗,工夫在诗外。”小学数学教师研究数学教学也是如此,不能局限于数学本身,而应该把教学的视野放宽一些、放远一些,自觉地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作者单位
福建省武平县教师进修学校
◇责任编辑: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