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日常生活中,计算随处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计算更是贯穿始终,它是学习数学和其他学科的重要基础,可见,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数学教学任务的重中之重。计算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解题速度,提高解题正确率,也能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兴趣;习惯
计算是学习数学这一学科要掌握的重点内容,计算作为最基本的数学知识,不仅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贯穿始终,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直接影响学习的成绩。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学生要掌握必要的估算和计算能力,学生的计算能力要达到计算迅速、方法灵活、运用合理和答案准确的基本要求。那么如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计算教学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计算学习,才乐于学,乐于算,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巧妙地设置适合的情境,有效提高计算教学的趣味性。首先,设置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源泉,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来设计并表现计算内容,这样更容易被学生接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其次,创设一些具有操作性的情境。“好动”是小学生的显著特点,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动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亲身动手,获得更广泛的经验;最后,创设一些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的情境。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计算热情。
2.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计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评选计算小能手等。这样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3.引入故事,激发兴趣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中外数学家的典型的数学事例、数学小故事、生活中的见闻等来增加课堂气氛,学生都会瞪大眼睛,饶有兴趣地听着,注意力非常集中。学生对计算的兴趣被激发了,自然能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计算效果。
二、加强口算训练,提高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中采用的主要计算方式有口算、笔算和估算。口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运用最为广泛,在小学阶段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笔算和估算的基础。因此,加强口算训练,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方面。
口算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获得的,需要在教学中长期坚持不懈地训练。为了学生有效练习,我每天可以利用课堂3-5分钟时间进行口算练习并且训练内容尽量与当天所学的内容有机结合,以此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碰到计算时,我也尽量让学生将笔算与口算训练结合,可以口算的尽可能用口算。坚持让学生口算,可以培养学生口算的习惯,增强口算意识,提高口算的熟练程度,形成口算的技能,提高计算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口算的训练。如“开火车”“找朋友”“过河”“夺红旗”等,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学生们的积极性相当高,口算的兴趣非常高,口算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效果非常好。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计算在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教师还应鼓励家长让学生有意识地参与日常生活中的计算,这样学有所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口算应用意识,又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障。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许多小学生计算法则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会发生错误,主要是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包括一下几方面。
1.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书写认真,可减少因书写不规范而产生的错觉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所以,无论是课堂练习,还是家庭作业,我们都要求学生书写规范,特别是0和8、0和6的收笔,讓学生不能草率;长期训练,养成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2.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小学生由于观察不仔细,感知产生错觉,表象模糊,会遗漏细节,会出现各种错误。因此,不仅应用题教学中,要注意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计算教学中也要注意培养。例如,让学生看清数据和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这些都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3.养成仔细计算的习惯
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高,许多时候不是不会计算,而是计算不仔细,例如:忘记进位、退位,漏写、漏抄、抄错或将运算看错等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训练学生做到;一看:看清楚数字和运算符号,明确运算顺序。二想:想运算特点,可否利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三算:应用法则计算时要边算边检查。我在教学中以此培养学生养成仔细的计算习惯。
4.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
教师要教给学生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提倡用估算进行检验答案的正确性,这样既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又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经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一项平凡而又艰巨的工作,既要注意方法、技巧,又要加强练习。教师应充分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每一节课都要注意这方面的训练,并要做到持之以恒。我相信只要我们精心培养、正确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展开,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莉.如何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J].黑龙江教育(小学),2015(Z2).
[2]严厚泉.有效提高小学生计算准确率的对策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12).
[3]张惠昀.彰显内涵算出趣味——如何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J].科普童话,2014(33).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兴趣;习惯
计算是学习数学这一学科要掌握的重点内容,计算作为最基本的数学知识,不仅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贯穿始终,在其它学科的教学中也占有重要的位置。所以学生计算的速度和准确率直接影响学习的成绩。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学生要掌握必要的估算和计算能力,学生的计算能力要达到计算迅速、方法灵活、运用合理和答案准确的基本要求。那么如何来培养和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的计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计算教学中,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进行计算学习,才乐于学,乐于算,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因此,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巧妙地设置适合的情境,有效提高计算教学的趣味性。首先,设置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生活是数学知识的源泉,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选择一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喜闻乐见的题材来设计并表现计算内容,这样更容易被学生接收,也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其次,创设一些具有操作性的情境。“好动”是小学生的显著特点,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让学生动起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亲身动手,获得更广泛的经验;最后,创设一些具有开放性和探索性的情境。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的计算热情。
2.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
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形式多样化。如: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计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评选计算小能手等。这样训练不仅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还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3.引入故事,激发兴趣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中外数学家的典型的数学事例、数学小故事、生活中的见闻等来增加课堂气氛,学生都会瞪大眼睛,饶有兴趣地听着,注意力非常集中。学生对计算的兴趣被激发了,自然能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计算效果。
二、加强口算训练,提高计算能力
小学数学中采用的主要计算方式有口算、笔算和估算。口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运用最为广泛,在小学阶段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笔算和估算的基础。因此,加强口算训练,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方面。
口算技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获得的,需要在教学中长期坚持不懈地训练。为了学生有效练习,我每天可以利用课堂3-5分钟时间进行口算练习并且训练内容尽量与当天所学的内容有机结合,以此训练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碰到计算时,我也尽量让学生将笔算与口算训练结合,可以口算的尽可能用口算。坚持让学生口算,可以培养学生口算的习惯,增强口算意识,提高口算的熟练程度,形成口算的技能,提高计算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口算的训练。如“开火车”“找朋友”“过河”“夺红旗”等,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学生们的积极性相当高,口算的兴趣非常高,口算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效果非常好。我们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计算在生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教师还应鼓励家长让学生有意识地参与日常生活中的计算,这样学有所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口算应用意识,又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这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障。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许多小学生计算法则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会发生错误,主要是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所以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重视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包括一下几方面。
1.养成认真书写的习惯
书写认真,可减少因书写不规范而产生的错觉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所以,无论是课堂练习,还是家庭作业,我们都要求学生书写规范,特别是0和8、0和6的收笔,讓学生不能草率;长期训练,养成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2.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
小学生由于观察不仔细,感知产生错觉,表象模糊,会遗漏细节,会出现各种错误。因此,不仅应用题教学中,要注意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计算教学中也要注意培养。例如,让学生看清数据和运算符号,确定运算顺序,选择合理的运算方法。这些都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3.养成仔细计算的习惯
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高,许多时候不是不会计算,而是计算不仔细,例如:忘记进位、退位,漏写、漏抄、抄错或将运算看错等等。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训练学生做到;一看:看清楚数字和运算符号,明确运算顺序。二想:想运算特点,可否利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三算:应用法则计算时要边算边检查。我在教学中以此培养学生养成仔细的计算习惯。
4.养成估算和验算的习惯
教师要教给学生验算和估算的方法,并将验算作为计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进行严格要求,提倡用估算进行检验答案的正确性,这样既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又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经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一项平凡而又艰巨的工作,既要注意方法、技巧,又要加强练习。教师应充分认识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性,每一节课都要注意这方面的训练,并要做到持之以恒。我相信只要我们精心培养、正确引导,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充分展开,学生的计算能力就一定能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莉.如何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J].黑龙江教育(小学),2015(Z2).
[2]严厚泉.有效提高小学生计算准确率的对策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4(12).
[3]张惠昀.彰显内涵算出趣味——如何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J].科普童话,20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