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燕子》一课如诗如画地展现了燕子俊俏活泼的形象美、鲜艳明丽的色彩美、动静相宜的和谐美,为“烂漫无比的春天”“增添了许多生趣”。我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深刻感受到:本课有丰富的空间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巧妙地运用合作学习,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插上想象的翅膀,让创造性思维贯穿课堂。
一、 自主质疑,启动创造思维
自主质疑,就是将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学生,是“自主”的起点。学会质疑是探求知识的开始,也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燕子》一课的教学,教师可抓住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让学生质疑,并对学生的质疑给予热情的鼓励。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高质量的问题:为什么说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哪些生趣?”……
二、 合作学习,碰撞创造思维
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形式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一种生与生,生与师,生与家长,生与一切人的合作,通过多项互动的交流,使每个学生获得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既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也养成注意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能促使思维产生碰撞,并在碰撞中点燃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燕子》一课可这样设计学生的合作学习。针对学生提出的“为什么说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哪些生趣”等问题,可让小组成员思考,从这些问题中选择一个题目进行小组讨论,再根据各小组成员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汇报方式。这样,班级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处在轻松自在的合作讨论的学习氛围中,都主动地参与讨论,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充分体会到探求知识的乐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进取性得到了充分的激发。
三、 以读促情,激发创造思维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
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燕子》一文动静结合,描写了燕子飞行时的灵巧,停歇时的美丽。这两个自然段的教学,教师更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在朗读中感悟,再配以舒缓灵动的音乐,引领学生体会燕子与春光水乳交融的生机美。教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和表现燕子飞行的美。在朗读过程中,教师不失时机地用语言点拨、激发情感:“谁能读读小燕子飞行的美,让人一听就生爱慕之心?”还可以让学生一边做动作表演,一边朗读体会燕子飞行的灵巧……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文,全身心地投入朗读,每一个人都声情并茂,燕子活泼可爱的形象深深根植于学生的脑海之中,在想象中不由自主地去发现美、欣赏美。这时教师再把握时机,设计这样的问题:“此时此刻,你最想用什么词来夸夸燕子的飞行呢?”那么“身轻如燕”“轻快灵巧”……这样的词就会由学生脱口而出,燕子与春光水乳交融的生机美也将会定格在学生脑海中。
四、 设疑想象,扩展创造思维
设疑想象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比较直接的方法。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让学生联系全文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到课文的语言美,激发起儿童化的语言。《燕子》一文最后一句“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这句话的理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师可在学生理解这一比喻句的同时,设疑想象: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倾听音乐,努力想象自己也是一只停歇的燕子,你会看到些什么?让学生想象后合作交流,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从多方面独创地运用已掌握的知识,交流时,同学们有的是看到了美丽的春景,有的情不自禁地想唱一首春天的歌,有的说听到了春天的笑声,有的则看到了越变越美的前景……经过教师巧妙地设疑,学生想象、交流,既解决了课文的学习难点,又在想象中获取了新知。
实践证明,只要教师敢将课堂交给学生,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生一定能形成创造性思维。
(作者单位:南京市绣花巷小学)
一、 自主质疑,启动创造思维
自主质疑,就是将学习的主动权和选择权交给学生,是“自主”的起点。学会质疑是探求知识的开始,也是创造性思维的起点。《燕子》一课的教学,教师可抓住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让学生质疑,并对学生的质疑给予热情的鼓励。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高质量的问题:为什么说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哪些生趣?”……
二、 合作学习,碰撞创造思维
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形式下,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一种生与生,生与师,生与家长,生与一切人的合作,通过多项互动的交流,使每个学生获得语言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既发表自己的学习心得,也养成注意听取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合作学习能促使思维产生碰撞,并在碰撞中点燃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燕子》一课可这样设计学生的合作学习。针对学生提出的“为什么说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哪些生趣”等问题,可让小组成员思考,从这些问题中选择一个题目进行小组讨论,再根据各小组成员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汇报方式。这样,班级中的每一个同学都处在轻松自在的合作讨论的学习氛围中,都主动地参与讨论,互相启发,取长补短,充分体会到探求知识的乐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进取性得到了充分的激发。
三、 以读促情,激发创造思维
“课标”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
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燕子》一文动静结合,描写了燕子飞行时的灵巧,停歇时的美丽。这两个自然段的教学,教师更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以情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在朗读中感悟,再配以舒缓灵动的音乐,引领学生体会燕子与春光水乳交融的生机美。教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和表现燕子飞行的美。在朗读过程中,教师不失时机地用语言点拨、激发情感:“谁能读读小燕子飞行的美,让人一听就生爱慕之心?”还可以让学生一边做动作表演,一边朗读体会燕子飞行的灵巧……通过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文,全身心地投入朗读,每一个人都声情并茂,燕子活泼可爱的形象深深根植于学生的脑海之中,在想象中不由自主地去发现美、欣赏美。这时教师再把握时机,设计这样的问题:“此时此刻,你最想用什么词来夸夸燕子的飞行呢?”那么“身轻如燕”“轻快灵巧”……这样的词就会由学生脱口而出,燕子与春光水乳交融的生机美也将会定格在学生脑海中。
四、 设疑想象,扩展创造思维
设疑想象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比较直接的方法。教学中,可以适当地让学生联系全文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的想象。这样的设计,可以使学生更深入地感受到课文的语言美,激发起儿童化的语言。《燕子》一文最后一句“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这句话的理解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教师可在学生理解这一比喻句的同时,设疑想象: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倾听音乐,努力想象自己也是一只停歇的燕子,你会看到些什么?让学生想象后合作交流,这样一来,学生就会从多方面独创地运用已掌握的知识,交流时,同学们有的是看到了美丽的春景,有的情不自禁地想唱一首春天的歌,有的说听到了春天的笑声,有的则看到了越变越美的前景……经过教师巧妙地设疑,学生想象、交流,既解决了课文的学习难点,又在想象中获取了新知。
实践证明,只要教师敢将课堂交给学生,给他们足够的时间与空间,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生一定能形成创造性思维。
(作者单位:南京市绣花巷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