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先学后教”的教学方式凸显了学生的主体特性及教师的主导特性,它需要师生之间有效配合。同时,“先学后教”的内容和开展策略要具有典型性、针对性和概括性,有利于学生掌握新知内涵,有利于教师有效引导。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先学后教 教学互补
教学活动是双边互动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有效互动。“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是洋思教学法的精髓所在,它为学生提供了自由的学习空间。学生主体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根据自身的学习实际,对学习进程、学习内容进行有效调配,选取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案例、难点和疑点进行学习和探究。同时,教师根据学生自主探究解答活动的实际,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指导活动。在“先学后教”教学进程中,教师改变了过去教师强制传授的方法,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特性。学生在动手、动脑过程中,对知识内涵、内容要义等有了初步的掌握和理解。教师针对疑难问题给予引导,实现了教学互补、教学相长。但在实施“先学后教”教学活动中,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存在“依葫芦画瓢”、“形式主义”的倾向,未能将“先学后教”教学策略的内涵要义进行有效领会和深入运用,出现“学”与“教”环节的脱节,导致学生学习技能在“学”中得不到锻炼和提升,教师教学效能在“教”中得不到提升和巩固。基于以上认识,我就如何将“教”与“学”的过程或环节有效衔接并高效实施进行简要阐述,请予指正。
一、“先学”环节要体现实效性
“先学”是“先学后教”的第一个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将学生主体能动特性进行有效运用,要求学生主体开展自主学习探知教材内容、理解掌握教学重难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学习,去活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主体作用能得到充分展现,自主学习能力能得到有效提高。但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实施“先学后教”第一步骤时,采用“放任自由”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做“甩手掌柜”。而忽视了学生的“先学”是在教师的有效“控制”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因此,在学生“先学”环节中,教师不能采用单一的学生个体独立的学习活动,而应该活化“先学”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个体根据教材内容、学习要求,采用个体自学、同桌讨论、小组探析等多样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对所学习的内容理解更深刻、掌握更具体。同时,设置的“先学”的内容要具有典型性和丰富性。初中数学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认真地备教材、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备疑点,能够对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所遇到的情况进行认真研究,并有意识将此方面的内容设置到学习目标要求中,让学生在“先学环节”能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探知和思考活动,提高“先学”活动的效能。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知的“先学”环节,根据教学重难点、学习薄弱点和认知易错点,将“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几种,这几种判定方法之间有何异同”等问题进行展示,并要求学生进行深入探析。这样,学生在自主探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知识内容时,就能够进行重点性、针对性的学习、分析和探究,有效增强“先学”活动的效果。
二、“后教”环节要凸显针对性
“后教”是“先学后教”教学策略的第二部,就是任课老师针对学生在学习探知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点拨和指导,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主体通过看案例解答过程,找寻解题规律,认识存在根源,从而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要义。在“后教”这一环节中,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教师就要摒弃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教”的过程中凸显灵活性和发展性的特点。首先要做到“教”的方法的多样性,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际情况,不能采用单一的“说教”形式,而应该抓住学生学习活动中存在的薄弱之处或认知错误,采用矛盾性教学法、问题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策略,指出学生学习探知不足之处及其存在原因,提高“教”的实效。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节课教学时,学生在“先学”环节中,由于未能认清平行四边形这一图形的特点,出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并是直角”的错误认识,此时,教师在“教”的过程中,针对这一实际,采用探究性教学策略,借助于几何画板这一教学器具,运用动态运用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交的情况。此时,学生在直观图像的示范指引下,认识到这一认知存在的错误,同时,认识到“只有矩形或菱形这样的特殊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才能构成直角”。其次,教师“教”的过程要凸显发展性,也就是要将能力培养贯穿其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针对学生自主“学”的实际,通过典型问题案例的讲解,让学生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结合问题条件和解题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探究等实践活动,并在教师的有效指导和点拨下,获得解决问题的“窍门”,实现学习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三、“学”与“教”环节要具有连贯性
教育学指出,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有效互动、交流的实践过程,这一过程中,离不开教师或学生任何一方。因此,“先学后教”教学策略的开展,也必须符合教学活动的双边互动,同步提升这一要求。这就决定了初中数学教师在实施“先学后教”教学策略时,要将师生双边互动融入其中,体现“教”与“学”的连贯性和互动性。在“先学”环节,学生要按照教师的学习要求,进行自主探析新知活动,并展示自身自主学习活动的实情。在“后教”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自主学习不足之处,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实现在“先学”中渗透“教”,在“后教”中促进“学”。如在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一节课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该知识内容存在的疑难点,在“后教”环节向学生传授口诀:“遇等积,变等比,横找,竖找定相似,找不到,别着急,等线,等比来替代;遇等比,改等积,射影,圆幂来替代。”这样,促使“教”与“学”相互补充,相互提升。
以上是我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先学后教”教学策略实施的认识和体会,在此仅作简要论述,还期望同仁共同参与这一教研活动,为有效教学策略的高效运用献计献策。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 先学后教 教学互补
教学活动是双边互动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有效互动。“先学后教”的教学策略,是洋思教学法的精髓所在,它为学生提供了自由的学习空间。学生主体能够在学习活动中,根据自身的学习实际,对学习进程、学习内容进行有效调配,选取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案例、难点和疑点进行学习和探究。同时,教师根据学生自主探究解答活动的实际,进行有的放矢的教学指导活动。在“先学后教”教学进程中,教师改变了过去教师强制传授的方法,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特性。学生在动手、动脑过程中,对知识内涵、内容要义等有了初步的掌握和理解。教师针对疑难问题给予引导,实现了教学互补、教学相长。但在实施“先学后教”教学活动中,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存在“依葫芦画瓢”、“形式主义”的倾向,未能将“先学后教”教学策略的内涵要义进行有效领会和深入运用,出现“学”与“教”环节的脱节,导致学生学习技能在“学”中得不到锻炼和提升,教师教学效能在“教”中得不到提升和巩固。基于以上认识,我就如何将“教”与“学”的过程或环节有效衔接并高效实施进行简要阐述,请予指正。
一、“先学”环节要体现实效性
“先学”是“先学后教”的第一个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将学生主体能动特性进行有效运用,要求学生主体开展自主学习探知教材内容、理解掌握教学重难点,然后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去看书,去学习,去活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主体作用能得到充分展现,自主学习能力能得到有效提高。但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实施“先学后教”第一步骤时,采用“放任自由”的方式,让学生自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做“甩手掌柜”。而忽视了学生的“先学”是在教师的有效“控制”下所进行的教学活动。因此,在学生“先学”环节中,教师不能采用单一的学生个体独立的学习活动,而应该活化“先学”的活动形式,让学生个体根据教材内容、学习要求,采用个体自学、同桌讨论、小组探析等多样性的学习活动,使学生能够对所学习的内容理解更深刻、掌握更具体。同时,设置的“先学”的内容要具有典型性和丰富性。初中数学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认真地备教材、备学生、备重点、备难点、备疑点,能够对学生在自主学习活动中所遇到的情况进行认真研究,并有意识将此方面的内容设置到学习目标要求中,让学生在“先学环节”能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探知和思考活动,提高“先学”活动的效能。如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探知的“先学”环节,根据教学重难点、学习薄弱点和认知易错点,将“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方法有哪几种,这几种判定方法之间有何异同”等问题进行展示,并要求学生进行深入探析。这样,学生在自主探析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知识内容时,就能够进行重点性、针对性的学习、分析和探究,有效增强“先学”活动的效果。
二、“后教”环节要凸显针对性
“后教”是“先学后教”教学策略的第二部,就是任课老师针对学生在学习探知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点拨和指导,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主体通过看案例解答过程,找寻解题规律,认识存在根源,从而掌握和理解教学内容要义。在“后教”这一环节中,要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教师就要摒弃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教”的过程中凸显灵活性和发展性的特点。首先要做到“教”的方法的多样性,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实际情况,不能采用单一的“说教”形式,而应该抓住学生学习活动中存在的薄弱之处或认知错误,采用矛盾性教学法、问题性教学法、探究性教学法等,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策略,指出学生学习探知不足之处及其存在原因,提高“教”的实效。如“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一节课教学时,学生在“先学”环节中,由于未能认清平行四边形这一图形的特点,出现了“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并是直角”的错误认识,此时,教师在“教”的过程中,针对这一实际,采用探究性教学策略,借助于几何画板这一教学器具,运用动态运用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交的情况。此时,学生在直观图像的示范指引下,认识到这一认知存在的错误,同时,认识到“只有矩形或菱形这样的特殊平行四边形对角线才能构成直角”。其次,教师“教”的过程要凸显发展性,也就是要将能力培养贯穿其中。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针对学生自主“学”的实际,通过典型问题案例的讲解,让学生在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结合问题条件和解题要求,进行针对性的分析、探究等实践活动,并在教师的有效指导和点拨下,获得解决问题的“窍门”,实现学习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三、“学”与“教”环节要具有连贯性
教育学指出,教学活动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进行有效互动、交流的实践过程,这一过程中,离不开教师或学生任何一方。因此,“先学后教”教学策略的开展,也必须符合教学活动的双边互动,同步提升这一要求。这就决定了初中数学教师在实施“先学后教”教学策略时,要将师生双边互动融入其中,体现“教”与“学”的连贯性和互动性。在“先学”环节,学生要按照教师的学习要求,进行自主探析新知活动,并展示自身自主学习活动的实情。在“后教”环节,教师要根据学生自主学习不足之处,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实现在“先学”中渗透“教”,在“后教”中促进“学”。如在与圆有关的比例线段一节课教学中,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该知识内容存在的疑难点,在“后教”环节向学生传授口诀:“遇等积,变等比,横找,竖找定相似,找不到,别着急,等线,等比来替代;遇等比,改等积,射影,圆幂来替代。”这样,促使“教”与“学”相互补充,相互提升。
以上是我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先学后教”教学策略实施的认识和体会,在此仅作简要论述,还期望同仁共同参与这一教研活动,为有效教学策略的高效运用献计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