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小学生的理解、鉴赏能力有限,对课文静止、平面的语言,以及潜藏在字里行间的美是难以领悟、体会的。因此,教师须运用自身从文章中体会到的感情去熏陶、感染学生,潜移默化地引发学生或优美、或丑恶、或崇高、或卑劣、或悲痛、或可笑的感觉,从而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和陶冶,使美的教育在语文课堂中真正得到体现。
一、在主动学习中产生美
学生,在他们身体迅速成长的时候,往往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学习本领,这就和雏鹰的翅膀是在飞翔的活动中练硬的道理一样。“爱动”是每个学生的天性。在生活与学习中,学生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摸一摸,亲自试一试。我们的教学理应顺应学生的需求与发展规律。因此,新课标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学习。
每天走进教室,我就会觉得迎面扑来勃勃生气,眼前是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学生,是一群蕴藏着智慧、洋溢着情感、活生生的人。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与求知欲,他们比成年人更富有情感,更充满活力与主动性。教学需要美,美是教育不可缺少的元素,传统的教学往往忽略“美”的功能、“美”的力度,以单纯“告诉”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老师”与“学生”的分工是“老师把知识告诉学生”,“学生则把老师讲的知识听好记住”。这样的教学缺乏美感,成了没有色彩、没有生气、没有情趣的单纯的符号活动,那必然是枯燥无味的。学生生来具有的审美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从而难以产生愉悦的情绪,产生主动地投入教学过程的“力”。要使教学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教师就得让学生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从而产生一种愉悦之感,在主动学习中产生美。
二、在充分活动中寻找美
让活动进入学科课程,是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活动的前提条件,必然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是从“教师”到“学生”的固有角色,往往摆脱不了“被教授”、“被接纳”的习惯性地位的羁绊。这种角色的消极状态,会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活动。因此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扮演、担当特定的,而又是与教材相关的角色,是很有意义的。角色的出现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更为贴近,让他们以特定的角色学习教材内容,或朗读复述,或报告见闻,或演示操作,或描画表演,或主持裁决,都将促使学生带着情感色彩去学习。若让学生担当、扮演角色的新鲜感与情感体验,学生会兴奋不已。如学习《哪吒闹海》时,我让学生扮演心目中的小哪吒;学习《拉萨的天空》时,我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美景;学习《北大荒的秋天》后,我让学生描绘美丽的秋天……学生在情感趋动下,主动投入的那种“力”,几乎是无法遏制的,教材中原有的逻辑的、抽象的符号,一下子变得那样生动、形象、真切。这正是在特定情境下,角色转换所产生的积极结果。教学过程随着学生的活动推进,再利用角色效应进行,课堂教学比起单一的“灌注式”的教学就丰富多了。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活动,并不是追求形式的生动,而是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所以将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而要突出教材重点,针对教材特点,突破教材难点,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与能力训练相结合,从而强化基础。应该看到,人的诸多能力,事实上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逐渐形成,并得到提高的。很难想象一个关在屋子里死读书与外界很少交往的人,能具有较强的交往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充分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习动机,感到寻找美感的无限快乐,感受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长。这时,作为他们的老师,你也会猛然发现,活动使学生变得聪明、能干了。
三、在主体感受中享受美
教学活动原本是智慧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学不能没有美。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正是一群天生爱美的学生,我们的教材更是从不同侧面显示着、蕴涵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或艺术之美。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理应充分地体现美、利用美。
《西湖》是一篇描写祖国河山美的散文,若仅仅是通过内容的分析,词语的解释这类抽象的缺乏美感的教学手段,来使学生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同时,获得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是艰难的。而美感性的教学,运用艺术的直观,学生所得就丰富多了。当创设“假想旅行”的情境,把学生带入西湖时,我配乐描述道:“到了西湖,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山光水色,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随即出示一张放大的课文插图,让学生追求美的目光,欣喜地看着,入情地听着,我以导游的身份范读了课文。为了让学生感受西湖水的美,我把情境延续下去,并加以强化:“西湖中,有好些小船正等着我们呢!老师和你们一起坐上小船,轻轻地摇荡在西湖上,那真是‘荡舟湖上’,让我们眯着眼看看这图画般的美景,想象西湖仿佛是一面银镜。”我播放了《让我们荡起双浆》的曲子,学生轻轻地哼起来,视觉感受的是美的图画,听觉感受的是优美的乐曲,音乐的旋律丰富了视觉的感受。在这优美的情境中,学生想象悄然展开。稍后,我悄声地问:“你们听到西湖水流动的哗哗声了吗?”学生微笑着点头,在此柔美的情境中,已完全沉浸在西湖水之美的体验中了。教学手段的美感,使学生身临其境。课文的意境体验到了,课文语言的神韵感悟到了,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得到了一次陶冶。正由于美感的作用,学生兴致勃勃地读着课文,品尝着语感,主动地甚至是忘我地倾向教学过程,这种学习活动才是美的享受。
教学实践表明,无数成功的教学,一切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体现一个“美”字,“美”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智慧、身心的发展。幼小的心灵需要美的滋润,学生的智慧活动需要美的激活,教学的高效益需要美的推动。一句话,“美”是语文课堂中的主旋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它的潜力,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具魅力。
一、在主动学习中产生美
学生,在他们身体迅速成长的时候,往往是通过自身的活动,去认识世界、体验生活、学习本领,这就和雏鹰的翅膀是在飞翔的活动中练硬的道理一样。“爱动”是每个学生的天性。在生活与学习中,学生总是喜欢亲眼看一看,亲耳听一听,亲手摸一摸,亲自试一试。我们的教学理应顺应学生的需求与发展规律。因此,新课标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主动学习。
每天走进教室,我就会觉得迎面扑来勃勃生气,眼前是一个个生龙活虎的学生,是一群蕴藏着智慧、洋溢着情感、活生生的人。他们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与求知欲,他们比成年人更富有情感,更充满活力与主动性。教学需要美,美是教育不可缺少的元素,传统的教学往往忽略“美”的功能、“美”的力度,以单纯“告诉”的方式推进教学过程。“老师”与“学生”的分工是“老师把知识告诉学生”,“学生则把老师讲的知识听好记住”。这样的教学缺乏美感,成了没有色彩、没有生气、没有情趣的单纯的符号活动,那必然是枯燥无味的。学生生来具有的审美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从而难以产生愉悦的情绪,产生主动地投入教学过程的“力”。要使教学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教师就得让学生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从而产生一种愉悦之感,在主动学习中产生美。
二、在充分活动中寻找美
让活动进入学科课程,是让学生在教学中充分活动的前提条件,必然受到学生的欢迎。但是从“教师”到“学生”的固有角色,往往摆脱不了“被教授”、“被接纳”的习惯性地位的羁绊。这种角色的消极状态,会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活动。因此利用角色效应,让学生扮演、担当特定的,而又是与教材相关的角色,是很有意义的。角色的出现使教学内容与学生更为贴近,让他们以特定的角色学习教材内容,或朗读复述,或报告见闻,或演示操作,或描画表演,或主持裁决,都将促使学生带着情感色彩去学习。若让学生担当、扮演角色的新鲜感与情感体验,学生会兴奋不已。如学习《哪吒闹海》时,我让学生扮演心目中的小哪吒;学习《拉萨的天空》时,我让学生介绍自己家乡的美景;学习《北大荒的秋天》后,我让学生描绘美丽的秋天……学生在情感趋动下,主动投入的那种“力”,几乎是无法遏制的,教材中原有的逻辑的、抽象的符号,一下子变得那样生动、形象、真切。这正是在特定情境下,角色转换所产生的积极结果。教学过程随着学生的活动推进,再利用角色效应进行,课堂教学比起单一的“灌注式”的教学就丰富多了。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活动,并不是追求形式的生动,而是让学生通过自身的活动,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形式,在乐中学,趣中学,动中学,做中学。所以将活动贯穿于教学过程,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而要突出教材重点,针对教材特点,突破教材难点,具有鲜明的学科特点,与能力训练相结合,从而强化基础。应该看到,人的诸多能力,事实上正是在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逐渐形成,并得到提高的。很难想象一个关在屋子里死读书与外界很少交往的人,能具有较强的交往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充分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习动机,感到寻找美感的无限快乐,感受自己精神的、智慧的力量在增长。这时,作为他们的老师,你也会猛然发现,活动使学生变得聪明、能干了。
三、在主体感受中享受美
教学活动原本是智慧与情感融合在一起的、人类追求文明的活动。教学的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了教学不能没有美。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正是一群天生爱美的学生,我们的教材更是从不同侧面显示着、蕴涵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或艺术之美。我们的教育目标是促进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学理应充分地体现美、利用美。
《西湖》是一篇描写祖国河山美的散文,若仅仅是通过内容的分析,词语的解释这类抽象的缺乏美感的教学手段,来使学生在进行认知活动的同时,获得智慧的启迪,情感的陶冶,是艰难的。而美感性的教学,运用艺术的直观,学生所得就丰富多了。当创设“假想旅行”的情境,把学生带入西湖时,我配乐描述道:“到了西湖,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山光水色,就像一幅美丽的图画。”随即出示一张放大的课文插图,让学生追求美的目光,欣喜地看着,入情地听着,我以导游的身份范读了课文。为了让学生感受西湖水的美,我把情境延续下去,并加以强化:“西湖中,有好些小船正等着我们呢!老师和你们一起坐上小船,轻轻地摇荡在西湖上,那真是‘荡舟湖上’,让我们眯着眼看看这图画般的美景,想象西湖仿佛是一面银镜。”我播放了《让我们荡起双浆》的曲子,学生轻轻地哼起来,视觉感受的是美的图画,听觉感受的是优美的乐曲,音乐的旋律丰富了视觉的感受。在这优美的情境中,学生想象悄然展开。稍后,我悄声地问:“你们听到西湖水流动的哗哗声了吗?”学生微笑着点头,在此柔美的情境中,已完全沉浸在西湖水之美的体验中了。教学手段的美感,使学生身临其境。课文的意境体验到了,课文语言的神韵感悟到了,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得到了一次陶冶。正由于美感的作用,学生兴致勃勃地读着课文,品尝着语感,主动地甚至是忘我地倾向教学过程,这种学习活动才是美的享受。
教学实践表明,无数成功的教学,一切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体现一个“美”字,“美”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的情感、智慧、身心的发展。幼小的心灵需要美的滋润,学生的智慧活动需要美的激活,教学的高效益需要美的推动。一句话,“美”是语文课堂中的主旋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它的潜力,让我们的语文课堂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