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以生为本,和谐育人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建和谐校园,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创设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模式,借鉴其他学科特点,创新课堂教学,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关键词】初中生 心理健康 品质培养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68-01
目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条文灌输加空洞的不关痛痒的说教,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反应漠然;虽苦口婆心,但成效不大,甚至造成课堂秩序混乱,师生关系紧张。为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发挥德育的重要作用,老师必须把握学科特点,进行创新教学。
一、成功教学从“心”开始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不仅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的基础,而且是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心理朝着积极向上、健康的方向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方向,只有把“方向”和“动力”相结合,才能够谈发展。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感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其实,教育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唤醒每一颗善良的心,使每一位学生都沐浴阳光雨露,拥有健康心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巧妙洞悉学生的心理,针对其特点,把心理健康辅导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我国近代教育学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方行也罢,圆行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可见师生的心灵沟通,情感交流是教育的基本前提。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接近你,从心里接纳你,教和学的通道才能打开。通过交流,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包袱,心理困惑,在开展教学工作中才会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对学生反应的问题要认真研究,真诚解答,及时帮助、疏导,实现了“心”的对话:作业本上,总有我鲜红的、语重心长的批语:失败时的一句鼓励,浮躁中的一声规劝,骄傲时的一句提醒。冰心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只有和学生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共鸣,教育工作才能开展。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失于情”,“情通”方能“理达”。
如针对调查结果:和父母沟通困难这一问题时,我和学生共同寻找问题的焦点,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探讨;给他们讲《羊跪乳》、《鸦反哺》的故事,从学生的身边找榜样,让学生触类旁通,用心感悟。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我让学生在课后和父母谈一次心、给父母一个惊喜、给父母写一些感谢的话……这样,学生回报父母的情感就油然而生,也很好地配合老师完成了思想品德课《孝敬父母》一文的教学工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计学生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如何达到寓育于教,使学生在知、情、意方面受到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设计的教学模式要有明确的、具体的、恰当的目标,要用可观察、可描述、可比较的学生行为来体现,使学生思想外化,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把握、落实。老师要精心组织素材落实德育措施,通过学生的操作、学生的体验、学生的情感交流,达到德育的目的。
中学生喜欢参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既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能丰富知识,美化心灵,达到教育目的。如思想品德课《财富中的法与德》一文教学中,我让学生表演了“学生版”的《卖拐》,在笑声中,让学生思考:这样发财对吗?现实中还有哪些行为与之相似?应该怎样获取财富?这样一来,通过活动和问题的探讨,把学习的主动权一下子交给学生,在参与交流中释其疑,明其理。在课堂上,模拟人才市场,进行人员招聘,让学生自己当老板招收员工,体验什么是新型劳动者,有力配合了课本内容的讲解。
又如,思想品德课《体验情绪》一文的教学中,我一反常规,拿着一个小盒子,神秘地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内容全在我手中的“魔盒”里,我要用神奇的魔力把它“变”出来。一下子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接下来,我请学生走上讲台,按照我放在盒子里纸条上的内容进行表演,然后请其他同学描述出他们的内心体验喜、怒、哀、惧,基本情绪一下子有了体验,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开了个好头。
实践证明,设计学生参与的演讲、小品表演等可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模式,力求每一堂课做到“堂堂精彩,课课实惠”,以实现在认知、智能、情景、能力四个层面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主动发展的空间,去感知、去体验、去发现从中未有的学习乐趣,这也是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借助相关学科的教学手段,如语文教学中对关键词、句、段的把握、分析、总结、启示,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利用多媒体,把相关内容直观演示,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直观掌握,如思想品德课《共同的愿望》一文教学中,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由来,重点掌握“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现实意义,从情感上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课本内容以理论阐述为主,处理不当,会使课堂教学缺少互动,陷入空洞的理论说教,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于是我用一个能激发学生情感的故事导入:
曾经有一位伟大的母亲,用她的勤劳和智慧创建了自己美丽富饶的家园,可是有一天,一群强盗手持尖枪利炮,摧毁了家园,掳走了儿女,几经磨难,这位伟大的母亲终于站起来了,她那漂泊在外的儿女终于可以回家了……
同学们,这位伟大的母亲就是我们的祖国,被掳走的儿女就是今天的香港,澳门,台湾……
这样的设计,可以从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又如,借鉴语文教学法中,摆事实,讲道理,层层推进,以理服人,避免了言之无物,说教空洞的弊端。在讲环境污染问题时,我借鉴美术教学中,让学生动手画的手段,调动了学生极大的热情。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健康发展出发,更新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德育的针对性、意趣性、互动性和实效性等特征的同时,应该大胆创新,博采众长,突出特色,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2.3
[2]《思想政治课教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社,2009.8
[3]杨东平“中国教育五大败笔”《教师博览》《教师博览》编辑部2009.10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编辑部 开明出版社2009.9
【关键词】初中生 心理健康 品质培养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068-01
目前,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存在着条文灌输加空洞的不关痛痒的说教,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反应漠然;虽苦口婆心,但成效不大,甚至造成课堂秩序混乱,师生关系紧张。为了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发挥德育的重要作用,老师必须把握学科特点,进行创新教学。
一、成功教学从“心”开始
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不仅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的基础,而且是组织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德育工作的基础。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学生的心理朝着积极向上、健康的方向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方向,只有把“方向”和“动力”相结合,才能够谈发展。
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感情地把知识从一个脑袋装进另一个脑袋,而是师生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其实,教育的全部意义就在于唤醒每一颗善良的心,使每一位学生都沐浴阳光雨露,拥有健康心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和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巧妙洞悉学生的心理,针对其特点,把心理健康辅导渗透到课堂教学中。
我国近代教育学家夏丐尊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方行也罢,圆行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可见师生的心灵沟通,情感交流是教育的基本前提。只有这样,学生才愿意接近你,从心里接纳你,教和学的通道才能打开。通过交流,可以随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包袱,心理困惑,在开展教学工作中才会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对学生反应的问题要认真研究,真诚解答,及时帮助、疏导,实现了“心”的对话:作业本上,总有我鲜红的、语重心长的批语:失败时的一句鼓励,浮躁中的一声规劝,骄傲时的一句提醒。冰心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只有和学生达到心灵的沟通,情感的共鸣,教育工作才能开展。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失于情”,“情通”方能“理达”。
如针对调查结果:和父母沟通困难这一问题时,我和学生共同寻找问题的焦点,学生之间进行交流探讨;给他们讲《羊跪乳》、《鸦反哺》的故事,从学生的身边找榜样,让学生触类旁通,用心感悟。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我让学生在课后和父母谈一次心、给父母一个惊喜、给父母写一些感谢的话……这样,学生回报父母的情感就油然而生,也很好地配合老师完成了思想品德课《孝敬父母》一文的教学工作,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计学生操作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师如何达到寓育于教,使学生在知、情、意方面受到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设计的教学模式要有明确的、具体的、恰当的目标,要用可观察、可描述、可比较的学生行为来体现,使学生思想外化,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把握、落实。老师要精心组织素材落实德育措施,通过学生的操作、学生的体验、学生的情感交流,达到德育的目的。
中学生喜欢参与,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既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能丰富知识,美化心灵,达到教育目的。如思想品德课《财富中的法与德》一文教学中,我让学生表演了“学生版”的《卖拐》,在笑声中,让学生思考:这样发财对吗?现实中还有哪些行为与之相似?应该怎样获取财富?这样一来,通过活动和问题的探讨,把学习的主动权一下子交给学生,在参与交流中释其疑,明其理。在课堂上,模拟人才市场,进行人员招聘,让学生自己当老板招收员工,体验什么是新型劳动者,有力配合了课本内容的讲解。
又如,思想品德课《体验情绪》一文的教学中,我一反常规,拿着一个小盒子,神秘地告诉学生,这节课的内容全在我手中的“魔盒”里,我要用神奇的魔力把它“变”出来。一下子引起学生极大的好奇心;接下来,我请学生走上讲台,按照我放在盒子里纸条上的内容进行表演,然后请其他同学描述出他们的内心体验喜、怒、哀、惧,基本情绪一下子有了体验,为后面内容的学习开了个好头。
实践证明,设计学生参与的演讲、小品表演等可操作性强的课堂教学模式,力求每一堂课做到“堂堂精彩,课课实惠”,以实现在认知、智能、情景、能力四个层面的教学目标,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主动发展的空间,去感知、去体验、去发现从中未有的学习乐趣,这也是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
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在课堂教学中,还可以借助相关学科的教学手段,如语文教学中对关键词、句、段的把握、分析、总结、启示,有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利用多媒体,把相关内容直观演示,有利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直观掌握,如思想品德课《共同的愿望》一文教学中,目的是让学生了解香港、澳门、台湾问题的由来,重点掌握“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现实意义,从情感上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课本内容以理论阐述为主,处理不当,会使课堂教学缺少互动,陷入空洞的理论说教,不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于是我用一个能激发学生情感的故事导入:
曾经有一位伟大的母亲,用她的勤劳和智慧创建了自己美丽富饶的家园,可是有一天,一群强盗手持尖枪利炮,摧毁了家园,掳走了儿女,几经磨难,这位伟大的母亲终于站起来了,她那漂泊在外的儿女终于可以回家了……
同学们,这位伟大的母亲就是我们的祖国,被掳走的儿女就是今天的香港,澳门,台湾……
这样的设计,可以从情感上引起学生的共鸣。又如,借鉴语文教学法中,摆事实,讲道理,层层推进,以理服人,避免了言之无物,说教空洞的弊端。在讲环境污染问题时,我借鉴美术教学中,让学生动手画的手段,调动了学生极大的热情。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健康发展出发,更新传统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德育的针对性、意趣性、互动性和实效性等特征的同时,应该大胆创新,博采众长,突出特色,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2.3
[2]《思想政治课教学》《思想政治课教学》杂志社,2009.8
[3]杨东平“中国教育五大败笔”《教师博览》《教师博览》编辑部2009.10
[4]《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编辑部 开明出版社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