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品德与社会教材中,有许多地理题材的教学内容。课改以前,地理是小学社会课程中的一个独立板块,有固定的知识体系和内容要求。课堂上,教师只是系统地讲授地理知识,在这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观念的指导下,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被忽视了。基于这样的现实,这次课改把地理教学纳入到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目的是让地理教学为学生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服务。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却看到地理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德性在减弱,笔者试着对诸多现象进行了梳理、研究,以期找回失落的“品德味”。
【问题1】“喧宾夺主”式——纯粹的地理知识课
有些教师把“地理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地理知识的拼盘课,课堂上,教师力求把知识点讲全说细,生怕有一点疏漏,同时也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掌握,并按照掌握知识的多少、深浅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有些教师虽然采用了一些新颖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但其精神实质没有改变,仍然是知识至上,把地理知识为品德发展服务的教学目标忘得一干二净。
【问题2】“水火不容”式——知识与情感“两张皮”
有些教师认为地理本身不含激发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因素。在这种思想的误导下,教师不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而是将地理知识与情感教育割裂开来,课堂教学分成了两个明显的界限,纯粹的地理知识教学 道德说教,就像水火不相容似的泾渭分明。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可爱的地球》时,先让学生观看一组不同地形的景观图片,说说看到了哪些地形,接着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地球表面形态的资料,再观看海底世界的视频,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海洋生物的知识,最后问:学完了陆地与海洋这一部分,你想对地球说什么?课堂上,说者寥寥无几,语言也几乎大同小异,干巴巴的:“地球,你真美!”“地球,你太神奇了!”“地球,我爱你!”很明显,这位老师犯了一个典型的错误——“知情两张皮”,地理知识的教学和学生情感的激发脱节。所以,当老师要求学生抒发感受时,孩子们颠来倒去的也就是那么几句话,情感教育显得是那么苍白无力。
【问题3】“硬贴标签”式——每个知识点都进行德育教育
与上述单纯为地理知识而进行教学的情况相反,有些教师考虑到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于是便试图将地理知识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与情感教育挂钩。实际上,并不是任何知识都能产生情感,布卢姆曾经把知识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种类型,相对于情感类知识来说,认知和动作技能类的知识就不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地理知识,有很多就是认知性知识,如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气候特点、形成原因和植被状况等,教师在讲授这类知识时,只要做到使学生对知识点准确地习得、领会,而不必生硬地从知识之外塞进某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给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都贴上情感教育的标签。
【问题4】“心有余而力不足”式——教师缺乏知识储备
据调查,在我国小学阶段,目前,有近98%的品德学科教师为兼职,大多数教师任教着语文、数学等所谓的主课,花在品德学科上的精力可想而知。即使有的学校有专职的品社教师,也往往由以下几种人员组成:学校领导、临近退休者、孕妇、体弱照顾者,还有落岗待聘的,当这样一支教师队伍去教综合性很强、需要较高专业知识的品德与社会课时,效果自然也是可想而知的了。
鉴于以上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典型问题,特提出如下对策以供参考:
【对策一】教学儿童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要理念之一是教学过程必须以儿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要重视利用儿童的现实经验和亲身体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皮亚杰认为:“兴趣是一个价值系统,它与行动目标相联系,能支配内在的心理动力,促使目标的实现。”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们祖国的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产生强烈的自豪感,课堂上,我告诉孩子们学校面积是30亩,要求学生计算960万平方千米是30亩的多少倍,学生兴趣盎然,当结果计算出来是3800万时,学生都惊呆了,就这样,我将祖国的面积“960万平方千米”这一空洞的数字概念转换成学生能够体验的形式,用它和儿童日常生活中能够感知的学校面积对比,不仅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帮助儿童记住了祖国的陆地面积大小,还有效地融爱国主义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实现了“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的目标。
【对策二】目标精准化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品德与社会说到底是一门教会学生做人的课程,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应强调情感性和思想性,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和谐建构。因此,作为地理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目标应该较好地融合在探究体验活动中,既不能上成单纯的地理知识课,也不能孤立地进行情感的激发。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师要巧妙地融合在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中,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生活甚至是一生的事业发展作好兴趣层面的铺垫。
【对策三】活动多样化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课程标准》)目前,地理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常见的活动形式有:课堂讲授、讨论、参观访谈、社会调查、游戏或表演、组织儿童外出旅游等。
【对策四】德育无痕化
德育的本质特征就是要实现德育回归生活,寓德育于生活之中,以帮助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到“道”的至高境界时,引用了“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说法,意即“大道无痕”。其实,真正好的德育就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因此,我们要尽可能淡化品德教育的痕迹,避免将德育从生活中抽离出来进行纯学科化的德育和生硬的说教。归结到地理题材的品社课教学上来,也就是在对儿童进行地理常识的教育过程中,要避免将地理教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生硬地往“德育”(如勤俭节约、热爱祖国等)上靠。相反,要重视让儿童自己从生活地理、社会地理常识中去体验和感悟(如大自然的神奇、自然资源的珍贵等),以达到一种无痕的效果。
【对策五】教师专业化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在学校中,没有教师的发展,就难有学生的发展。”的确,教师的知识储备、专业素养决定了教育教学的效果。一个优秀的品德教师必须具有丰厚的知识学养、深厚的教学素养、过硬的专业素养,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所以,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广大的优秀青年教师参与到品德与社会这一门充满魅力的课程研究中来,学校也要尽可能将品德与社会教师专业化。这样,教师才会集中精力努力学习,增加知识储备,逐步形成合理、完善、优化的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同时,教师自身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进行课题研究,注重自我反思,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总之,要解决当前小学地理题材品德与社会课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广大教师必须牢牢抓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认真领会课标精神,在“回归生活”的理念指导下,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地理题材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品德味”回归时,也就是我们开启儿童的心扉,引领他们去享受生命成长的绚丽与灿烂之时!
【问题1】“喧宾夺主”式——纯粹的地理知识课
有些教师把“地理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上成了地理知识的拼盘课,课堂上,教师力求把知识点讲全说细,生怕有一点疏漏,同时也要求学生对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掌握,并按照掌握知识的多少、深浅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现象普遍存在,有些教师虽然采用了一些新颖的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但其精神实质没有改变,仍然是知识至上,把地理知识为品德发展服务的教学目标忘得一干二净。
【问题2】“水火不容”式——知识与情感“两张皮”
有些教师认为地理本身不含激发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因素。在这种思想的误导下,教师不是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而然地产生情感,而是将地理知识与情感教育割裂开来,课堂教学分成了两个明显的界限,纯粹的地理知识教学 道德说教,就像水火不相容似的泾渭分明。如一位教师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可爱的地球》时,先让学生观看一组不同地形的景观图片,说说看到了哪些地形,接着让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地球表面形态的资料,再观看海底世界的视频,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海洋生物的知识,最后问:学完了陆地与海洋这一部分,你想对地球说什么?课堂上,说者寥寥无几,语言也几乎大同小异,干巴巴的:“地球,你真美!”“地球,你太神奇了!”“地球,我爱你!”很明显,这位老师犯了一个典型的错误——“知情两张皮”,地理知识的教学和学生情感的激发脱节。所以,当老师要求学生抒发感受时,孩子们颠来倒去的也就是那么几句话,情感教育显得是那么苍白无力。
【问题3】“硬贴标签”式——每个知识点都进行德育教育
与上述单纯为地理知识而进行教学的情况相反,有些教师考虑到品德与社会课的特点,于是便试图将地理知识的每一个知识点都与情感教育挂钩。实际上,并不是任何知识都能产生情感,布卢姆曾经把知识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种类型,相对于情感类知识来说,认知和动作技能类的知识就不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的地理知识,有很多就是认知性知识,如各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气候特点、形成原因和植被状况等,教师在讲授这类知识时,只要做到使学生对知识点准确地习得、领会,而不必生硬地从知识之外塞进某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给每一个知识点的教学都贴上情感教育的标签。
【问题4】“心有余而力不足”式——教师缺乏知识储备
据调查,在我国小学阶段,目前,有近98%的品德学科教师为兼职,大多数教师任教着语文、数学等所谓的主课,花在品德学科上的精力可想而知。即使有的学校有专职的品社教师,也往往由以下几种人员组成:学校领导、临近退休者、孕妇、体弱照顾者,还有落岗待聘的,当这样一支教师队伍去教综合性很强、需要较高专业知识的品德与社会课时,效果自然也是可想而知的了。
鉴于以上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的典型问题,特提出如下对策以供参考:
【对策一】教学儿童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主要理念之一是教学过程必须以儿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要重视利用儿童的现实经验和亲身体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皮亚杰认为:“兴趣是一个价值系统,它与行动目标相联系,能支配内在的心理动力,促使目标的实现。”例如,为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们祖国的陆地面积是960万平方千米,产生强烈的自豪感,课堂上,我告诉孩子们学校面积是30亩,要求学生计算960万平方千米是30亩的多少倍,学生兴趣盎然,当结果计算出来是3800万时,学生都惊呆了,就这样,我将祖国的面积“960万平方千米”这一空洞的数字概念转换成学生能够体验的形式,用它和儿童日常生活中能够感知的学校面积对比,不仅激发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帮助儿童记住了祖国的陆地面积大小,还有效地融爱国主义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实现了“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的目标。
【对策二】目标精准化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全面把握目标,改变过去偏重知识学习,忽略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的教学观念。品德与社会说到底是一门教会学生做人的课程,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应强调情感性和思想性,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和谐建构。因此,作为地理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技能目标应该较好地融合在探究体验活动中,既不能上成单纯的地理知识课,也不能孤立地进行情感的激发。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师要巧妙地融合在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中,要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生活甚至是一生的事业发展作好兴趣层面的铺垫。
【对策三】活动多样化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为此,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课程标准》)目前,地理题材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常见的活动形式有:课堂讲授、讨论、参观访谈、社会调查、游戏或表演、组织儿童外出旅游等。
【对策四】德育无痕化
德育的本质特征就是要实现德育回归生活,寓德育于生活之中,以帮助儿童“过有道德的生活”。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到“道”的至高境界时,引用了“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说法,意即“大道无痕”。其实,真正好的德育就应该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因此,我们要尽可能淡化品德教育的痕迹,避免将德育从生活中抽离出来进行纯学科化的德育和生硬的说教。归结到地理题材的品社课教学上来,也就是在对儿童进行地理常识的教育过程中,要避免将地理教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都生硬地往“德育”(如勤俭节约、热爱祖国等)上靠。相反,要重视让儿童自己从生活地理、社会地理常识中去体验和感悟(如大自然的神奇、自然资源的珍贵等),以达到一种无痕的效果。
【对策五】教师专业化
叶澜教授曾经说过:“在学校中,没有教师的发展,就难有学生的发展。”的确,教师的知识储备、专业素养决定了教育教学的效果。一个优秀的品德教师必须具有丰厚的知识学养、深厚的教学素养、过硬的专业素养,这样,在教学中才能做到游刃有余。所以,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广大的优秀青年教师参与到品德与社会这一门充满魅力的课程研究中来,学校也要尽可能将品德与社会教师专业化。这样,教师才会集中精力努力学习,增加知识储备,逐步形成合理、完善、优化的教师专业素质结构。同时,教师自身也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参加各类培训,进行课题研究,注重自我反思,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
总之,要解决当前小学地理题材品德与社会课中遇到的困惑与难题,广大教师必须牢牢抓住“儿童的社会生活”这条主线,认真领会课标精神,在“回归生活”的理念指导下,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我们有理由相信,当地理题材品德与社会课堂的“品德味”回归时,也就是我们开启儿童的心扉,引领他们去享受生命成长的绚丽与灿烂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