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开学生的习作,假话、空话、套话连篇。有些学生作文刻意拼凑名言警句,套用范文格式,追求形式上的“时髦”、“亮点”,其实际却是“败絮其中”。这些现象是学生写作情绪低落惰性心理的表现。
一、必须正确认识学生作文中惰性的心理倾向
反思学生作文中的惰性心理倾向,笔者认为,其根源在于:
(一)生活圈子的狭小,使学生作文陷入了“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
大多数学生的每天生活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运动,生活封闭,没有色彩,缺乏生机,很多老师、家长也希望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读好应试书”。生活圈子的窄小,使学生陷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痛苦境地。
(二)禁锢的写作空间使学生作文迷失自我,丧失了表达的兴趣。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干扰,学生的写作基本是代“考试立言”,凡考试规定的必考内容必须写,至于材料是否真实,感情是否真挚,那是另外的事。学生的写作内容被框死,纯真的心灵被戴上了一副枷锁,写作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三)阅读量的明显不足,使学生作文陷入了语言苍白、言不达意的痛苦。
现在很多学生迷恋网络游戏和娱乐书刊,对经典美文嗤之以鼻,因而作文语言苍白,缺乏情感审美体验,学生的思想意识迷失在统一的公共思想的套子里,迷失在群性话语之中。
(四)传统“纠缪”的批改法,使学生陷入了“审误疲劳”,创作动机受到严重压抑。
传统批改作文的方法是老师罗列了学生习作中的不足并指出修改的方法,这使学生形成了这样的心理:反正我再怎么写,作文都是有缺点的,不必花那么多的时间和心思。于是面对作文,敷衍了事,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兴趣没有被激发出来。
追本溯源,要使学生摆脱作文情绪低落的惰性心理,就必须——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写作成为一种享受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写作教学必须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进行优势激励,让学生的写作由外在的需要转化为内在的需求,真正、充分地享受写作的乐趣。
(一)亲近自然、体味人生,让互动的开放性写作成为学生表露真意的享受。
叶圣陶说:“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千姿百态的自然;让学生去倾听花的絮语,感受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捕捉灵感,积累素材;还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天地,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用细腻的心灵去寻觅真善美的所在,挖掘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学生的心灵一旦和自然、生活的源流相融会,主动参与并创造性地表达的欲望便会受到激发,作文时便会天地开阔、文思泉涌了。这样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写作过程,一改传统凝固、静止、令学生厌倦的封闭性写作而变得开放、互动,令学生愉悦,写作成了流泻真意的享受。
(二)寻找契机,捕捉兴奋点,让写作成为学生宣泄情感的途径。
新课标指出:“写作要求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这就要求,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让学生的笔端流泻真情,流泻内心深处的灵动。首先,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情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心灵中积淀的美;其次,要善于选取切合学生生活与心理实际的话题,用诱因驱使学生打开情感的仓库,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情感;最后,启发学生在笔下流泻情感的泉水,迸溅心灵的火花。例如,初三下学期了,面临着日益迫近的中考,很多彼此熟悉的同窗好友将各奔东西,离别的惆怅弥漫在每个学生的心里,笔者抓住这一情感契机,引导学生通过作文来表达他们的内心感受,“很多时候,纵使用尽所有的词汇,语言都会显得苍白无力”,“真不明白上天的安排,为什么在赠予人们快乐的同时也要附赠许多悲哀”……于是,一篇篇流动着对母校,对好友真挚情感而又个性鲜明的习作跃然纸上。写作成了学生宣泄情感的途径。这时的写作,谁又能说不是一种享受呢?
(三)开阔视野,以读促写,让写作成为学生成熟,完善人格的享受。
从读写关系看,读是由外而内的吸收,是理解语言;写是由内而外的表达,是运用语言,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创造。新课标也指出:“阅读能丰富语言积累。”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以读促写,让学生在感官与心灵触摸中延展与创造。
课外要让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涉猎名著、史书、时文……以此丰富知识,提高语言创造能力。
课内应立足课本,现行语文教材中,经典名篇、精品美文俯拾皆是,这些课文都是用作者生活体悟和美好语言滋养而成的,所以,充分利用好教材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对审美体验的感悟,并为写作提供范本。例如,笔者在讲授《背影》、《永久的悔》、《大堰河——我的保姆》等一组感悟亲情的诗文时,先让学生充分品味文本里面的美好语言和浓浓的深情,然后抓住学生内心深处贮存着的又刚刚获得更多的“爱”的审美体验这一契机,及时启发学生把目光投向自己的父母亲,寻觅妈妈唠叨声中的挚爱,体味爸爸巴掌中的深情,并将“我”融入文中……于是就有了学生从妈妈每天熟悉的脚步声中听出“那已不是我小时候听到的轻盈、充满活力的脚步声”,而是“将她的衰老换成了我的健康成长”的脚步声,就有了“父亲额头的青筋、皱纹与嘴角喷出的烟味让我看到了生活的辛酸”……读着这些浸透了“我”的心灵觉悟的文字,谁能不感到如同在触摸学生的生命“气脉”?这样,学生在阅读中张开自己的生命,触摸自我的灵魂,创造潜能得到开启,这时的写作,不再是胡编滥造,无病呻吟,而是学生自我心灵的折射,更是一种自我成熟,完善人格的再现。
(四)评优激励,交流合作,让学生在心灵互动中享受写作的快乐。
成功是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学生都希望能以自己的行动品尝到成功的欢乐,而获得这种欢乐,是激励他们再行动的强大动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实现成功的动机呢?
第一,变传统的“纠缪法”为“评优法”、对于学生作文中展现出来的“亮点”,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用这些来帮助学生树立作文的信心,提高他们写作的兴趣。
第二,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习作,在交流合作中激活创新思维的火花,体验成功的快乐。相互交流的过程,是作者与读者角色互换的过程,在这种交流合作式的学习中,学生们敞开彼此的心扉,开放、立体地交换信息。通过心灵的互动展示写作的魅力,同时在相互交流中,学生也是在互相分享成功的快乐,享受写作的快乐,于是作文教学步入了“兴趣写作”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综上所述,只有引导学生走出作文情绪低落的惰性心理,摆脱“痛苦写作”的枷锁,让学生作文扎根生活,倾诉真情,才能让写作教学真正地形成“兴趣—写作—兴趣—写作”的良性循环局面,才能够真正地让学生享受写作的乐趣。
一、必须正确认识学生作文中惰性的心理倾向
反思学生作文中的惰性心理倾向,笔者认为,其根源在于:
(一)生活圈子的狭小,使学生作文陷入了“捉襟见肘”的尴尬局面。
大多数学生的每天生活是“家庭—学校”两点一线运动,生活封闭,没有色彩,缺乏生机,很多老师、家长也希望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读好应试书”。生活圈子的窄小,使学生陷入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痛苦境地。
(二)禁锢的写作空间使学生作文迷失自我,丧失了表达的兴趣。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干扰,学生的写作基本是代“考试立言”,凡考试规定的必考内容必须写,至于材料是否真实,感情是否真挚,那是另外的事。学生的写作内容被框死,纯真的心灵被戴上了一副枷锁,写作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三)阅读量的明显不足,使学生作文陷入了语言苍白、言不达意的痛苦。
现在很多学生迷恋网络游戏和娱乐书刊,对经典美文嗤之以鼻,因而作文语言苍白,缺乏情感审美体验,学生的思想意识迷失在统一的公共思想的套子里,迷失在群性话语之中。
(四)传统“纠缪”的批改法,使学生陷入了“审误疲劳”,创作动机受到严重压抑。
传统批改作文的方法是老师罗列了学生习作中的不足并指出修改的方法,这使学生形成了这样的心理:反正我再怎么写,作文都是有缺点的,不必花那么多的时间和心思。于是面对作文,敷衍了事,学生的创作热情和兴趣没有被激发出来。
追本溯源,要使学生摆脱作文情绪低落的惰性心理,就必须——
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写作成为一种享受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写作教学必须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进行优势激励,让学生的写作由外在的需要转化为内在的需求,真正、充分地享受写作的乐趣。
(一)亲近自然、体味人生,让互动的开放性写作成为学生表露真意的享受。
叶圣陶说:“生活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千姿百态的自然;让学生去倾听花的絮语,感受山的沉稳、水的灵动,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捕捉灵感,积累素材;还要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广阔的生活天地,关心身边的人和事,用细腻的心灵去寻觅真善美的所在,挖掘其中蕴含的智慧和哲理。学生的心灵一旦和自然、生活的源流相融会,主动参与并创造性地表达的欲望便会受到激发,作文时便会天地开阔、文思泉涌了。这样由外而内再由内而外的写作过程,一改传统凝固、静止、令学生厌倦的封闭性写作而变得开放、互动,令学生愉悦,写作成了流泻真意的享受。
(二)寻找契机,捕捉兴奋点,让写作成为学生宣泄情感的途径。
新课标指出:“写作要求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这就要求,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让学生的笔端流泻真情,流泻内心深处的灵动。首先,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情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心灵中积淀的美;其次,要善于选取切合学生生活与心理实际的话题,用诱因驱使学生打开情感的仓库,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情感;最后,启发学生在笔下流泻情感的泉水,迸溅心灵的火花。例如,初三下学期了,面临着日益迫近的中考,很多彼此熟悉的同窗好友将各奔东西,离别的惆怅弥漫在每个学生的心里,笔者抓住这一情感契机,引导学生通过作文来表达他们的内心感受,“很多时候,纵使用尽所有的词汇,语言都会显得苍白无力”,“真不明白上天的安排,为什么在赠予人们快乐的同时也要附赠许多悲哀”……于是,一篇篇流动着对母校,对好友真挚情感而又个性鲜明的习作跃然纸上。写作成了学生宣泄情感的途径。这时的写作,谁又能说不是一种享受呢?
(三)开阔视野,以读促写,让写作成为学生成熟,完善人格的享受。
从读写关系看,读是由外而内的吸收,是理解语言;写是由内而外的表达,是运用语言,读是写的基础,写是读的创造。新课标也指出:“阅读能丰富语言积累。”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广泛阅读,以读促写,让学生在感官与心灵触摸中延展与创造。
课外要让学生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鼓励学生涉猎名著、史书、时文……以此丰富知识,提高语言创造能力。
课内应立足课本,现行语文教材中,经典名篇、精品美文俯拾皆是,这些课文都是用作者生活体悟和美好语言滋养而成的,所以,充分利用好教材能提高学生的语言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对审美体验的感悟,并为写作提供范本。例如,笔者在讲授《背影》、《永久的悔》、《大堰河——我的保姆》等一组感悟亲情的诗文时,先让学生充分品味文本里面的美好语言和浓浓的深情,然后抓住学生内心深处贮存着的又刚刚获得更多的“爱”的审美体验这一契机,及时启发学生把目光投向自己的父母亲,寻觅妈妈唠叨声中的挚爱,体味爸爸巴掌中的深情,并将“我”融入文中……于是就有了学生从妈妈每天熟悉的脚步声中听出“那已不是我小时候听到的轻盈、充满活力的脚步声”,而是“将她的衰老换成了我的健康成长”的脚步声,就有了“父亲额头的青筋、皱纹与嘴角喷出的烟味让我看到了生活的辛酸”……读着这些浸透了“我”的心灵觉悟的文字,谁能不感到如同在触摸学生的生命“气脉”?这样,学生在阅读中张开自己的生命,触摸自我的灵魂,创造潜能得到开启,这时的写作,不再是胡编滥造,无病呻吟,而是学生自我心灵的折射,更是一种自我成熟,完善人格的再现。
(四)评优激励,交流合作,让学生在心灵互动中享受写作的快乐。
成功是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学生都希望能以自己的行动品尝到成功的欢乐,而获得这种欢乐,是激励他们再行动的强大动力。那么,如何激发学生实现成功的动机呢?
第一,变传统的“纠缪法”为“评优法”、对于学生作文中展现出来的“亮点”,哪怕是一句话、一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用这些来帮助学生树立作文的信心,提高他们写作的兴趣。
第二,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自己的习作,在交流合作中激活创新思维的火花,体验成功的快乐。相互交流的过程,是作者与读者角色互换的过程,在这种交流合作式的学习中,学生们敞开彼此的心扉,开放、立体地交换信息。通过心灵的互动展示写作的魅力,同时在相互交流中,学生也是在互相分享成功的快乐,享受写作的快乐,于是作文教学步入了“兴趣写作”的良性循环的轨道。
综上所述,只有引导学生走出作文情绪低落的惰性心理,摆脱“痛苦写作”的枷锁,让学生作文扎根生活,倾诉真情,才能让写作教学真正地形成“兴趣—写作—兴趣—写作”的良性循环局面,才能够真正地让学生享受写作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