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标准(2011年版)》进一步反映了外语教育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外语的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一个不断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过程。课程目标的变化必然带来教学模式和方法的变化。课程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英语教师如何落实这一课程基本理念呢?英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自身的导学作用,实现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情趣导学
1.激发兴趣。
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学习就是这样,只有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会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获取必要的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生动幽默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把学到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应用,使他们感到学有所用,提高学习兴趣。
2.培养积极情感。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厌其师,废其道。”这种心理现象在当今的教学中尤为突出。的确,情感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是教学双边的纽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建立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情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多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教学实践表明,当一个学生感到自己被教师理解、尊重、欣赏时,就会相信教师,愿意与教师配合,不断增强学习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二、知识导学
1.以旧引新,促进新知识的接受。
任何一门知识,包括英语,都是有系统的,由简单到复杂,每个环节都为下一个环节打下基础。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新知识或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的,或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或由旧知识重新组织或转化而来。教师可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利用知识的迁移创设情境,让学生探索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体。
2.突破重难点,加深知识的理解。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体现学生的学习需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上要注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寻找突破难点的关键,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联想等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比,使之形成学习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3.创设语境,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课堂教学要为学生创设条件,以便他们经常有机会表现和检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提高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应力求把教学过程变为语言的交际过程,使学生在真实的和创设的贴近生活实际的各种语境中学习语言,会学语言,最终达到使用英语做事情的目的。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应有计划地由易到难地安排使用英语课堂用语组织教学,尽量少用母语,而是通过借助实物、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帮助学生听懂。
三、方法导学
1.指导学法,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学习方法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和途径。良好的学习方法的掌握途径多种多样,但向学生提供一定的学法模式,让他们模仿是十分重要的途径之一。学法的掌握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体现学法,指导学生探索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提供学法模式。比如初一出现的“There be”句型和“to have”句型,教师在教学时并不直接给这两句型下定义,而是给出图文并茂的材料:例1:There’s a book on the chair.例2:She has a book.例3:There’re two erasers in the box.例4:I have two erasers. 出示以上例句后,让学生比较例证,进行讨论,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讨论后得出:如果是某处有某人或某物,用“There be”句型,如果是某人有某物,用“to have”句型。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可请学生说明怎么得来此结论的。这样通过思维分析,帮助学生总结,回忆思维过程,掌握思考方法,领会并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2.指导自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导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导学的导要以自学为目标。“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应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贯穿英语教学的全过程。预习是自学能力的基本功。刚开始时,学生未养成习惯,兴趣容易转移,遇到问题会走过场,不会深入研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要指明预习任务,给出较详细的预习提纲,给予示范。如布置Book5 Unit2 Topic2 Section A 的预习任务时,可以给出两项任务:Task1.Translate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phrases into Chinese or English. (1) pour...into;(2) be harmful to;(3) protect the environment;(4) 对……有害;(5) 阻止……做。Task2. Read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1)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2) What caused the bad weather?(3) What’s the function of trees?……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后,进行练习讨论校对,讨论时教师只作必要的启发提示,以便把握住讨论的方向和主题,然后让学生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举一反三。通过这些讨论,学生学到的初步知识得到深化和巩固。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预习有效性,要指导学生直接在课本上圈点、批注,圈出预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批注出哪些重点是新内容,在课堂上应特别注意,哪些重点是已出现过的,只需加强记忆。经过一段过渡后,教师给出的预习提纲逐渐简略直至不再给预习提纲,而是要求学生做好预习笔记,完成配套练习,并从练习中发现问题。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地施导,创造良好的、适合学生学习英语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要根据英语课堂具体情况,归纳总结出学生最满意、收效最好的教法和技巧,从而由教师的导学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学,使其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情趣导学
1.激发兴趣。
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的学习就是这样,只有感兴趣的东西,他们才会积极开动脑筋,认真思考,并以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获取必要的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生动幽默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刺激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最大限度的调动;积极创设情境,让学生把学到的东西在现实生活中加以应用,使他们感到学有所用,提高学习兴趣。
2.培养积极情感。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厌其师,废其道。”这种心理现象在当今的教学中尤为突出。的确,情感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是教学双边的纽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与学生建立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情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表扬,多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教学实践表明,当一个学生感到自己被教师理解、尊重、欣赏时,就会相信教师,愿意与教师配合,不断增强学习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二、知识导学
1.以旧引新,促进新知识的接受。
任何一门知识,包括英语,都是有系统的,由简单到复杂,每个环节都为下一个环节打下基础。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新知识或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引申和发展起来的,或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或由旧知识重新组织或转化而来。教师可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利用知识的迁移创设情境,让学生探索方法,成为学习的主体。
2.突破重难点,加深知识的理解。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体现学生的学习需求,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学上要注意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寻找突破难点的关键,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联想等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比,使之形成学习网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3.创设语境,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课堂教学要为学生创设条件,以便他们经常有机会表现和检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提高他们内在的学习动力。因此,教师应力求把教学过程变为语言的交际过程,使学生在真实的和创设的贴近生活实际的各种语境中学习语言,会学语言,最终达到使用英语做事情的目的。比如,在教学中,教师应有计划地由易到难地安排使用英语课堂用语组织教学,尽量少用母语,而是通过借助实物、手势、表情等肢体语言帮助学生听懂。
三、方法导学
1.指导学法,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学习方法是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和途径。良好的学习方法的掌握途径多种多样,但向学生提供一定的学法模式,让他们模仿是十分重要的途径之一。学法的掌握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体现学法,指导学生探索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提供学法模式。比如初一出现的“There be”句型和“to have”句型,教师在教学时并不直接给这两句型下定义,而是给出图文并茂的材料:例1:There’s a book on the chair.例2:She has a book.例3:There’re two erasers in the box.例4:I have two erasers. 出示以上例句后,让学生比较例证,进行讨论,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讨论后得出:如果是某处有某人或某物,用“There be”句型,如果是某人有某物,用“to have”句型。学生得出结论后,教师可请学生说明怎么得来此结论的。这样通过思维分析,帮助学生总结,回忆思维过程,掌握思考方法,领会并掌握相应的学习方法。
2.指导自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导学是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导学的导要以自学为目标。“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无穷”。教师应把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贯穿英语教学的全过程。预习是自学能力的基本功。刚开始时,学生未养成习惯,兴趣容易转移,遇到问题会走过场,不会深入研究。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要指明预习任务,给出较详细的预习提纲,给予示范。如布置Book5 Unit2 Topic2 Section A 的预习任务时,可以给出两项任务:Task1.Translate the following words and phrases into Chinese or English. (1) pour...into;(2) be harmful to;(3) protect the environment;(4) 对……有害;(5) 阻止……做。Task2. Read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1)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2) What caused the bad weather?(3) What’s the function of trees?……在学生初步理解课文后,进行练习讨论校对,讨论时教师只作必要的启发提示,以便把握住讨论的方向和主题,然后让学生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举一反三。通过这些讨论,学生学到的初步知识得到深化和巩固。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预习有效性,要指导学生直接在课本上圈点、批注,圈出预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批注出哪些重点是新内容,在课堂上应特别注意,哪些重点是已出现过的,只需加强记忆。经过一段过渡后,教师给出的预习提纲逐渐简略直至不再给预习提纲,而是要求学生做好预习笔记,完成配套练习,并从练习中发现问题。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正确地施导,创造良好的、适合学生学习英语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还要根据英语课堂具体情况,归纳总结出学生最满意、收效最好的教法和技巧,从而由教师的导学逐步转化为学生自学,使其能力和素质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