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语文课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基础课,是学生重要的必修课程,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是学好各门专业课的基础。但是,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很低,导致语文教学目标、评价、教学手段陷入误区。改革中职语文教学是走出语文教学误区的必由之路。为此,应更新观念,科学定位语文的教学目标;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体差异;以学生为本,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误区
语文课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一门基础课,是学生重要的必修课程,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忽略了语文的重要性,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很低,这样导致教师对上语文课的热情不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水平低,没有体现出中等职业语文的教育特点,不适应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影响了中等职业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误区
(一)语文教学目标的误区
主要表现在:其一是教学的目标不能准确定位,其二是教学的目标发生一定的错位。职校语文的教学目标应与职业教育的大目标相统一,而不单单是为了加强知识的识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文学修养。目前,中等职业语文的教学目标与职校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一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实际操作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差,应用写作水平低,人际交往能力低。其最终结果是语文教学目标与实际相脱节,无法造就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
(二)语文教学评价的误区
目前,职校语文教学的评价还是以卷面考试为主,缺少对学生能力测试以及实际运用方面的评价,而考试内容也往往以对语文知识的测试为主。这是因为在很多语文老师的身上有一种改不掉的习惯和认识,那就是他们一直认为语文考试就是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能力无法使教师的劳动得到一个合理的量化,况且,出什么样的语文试卷完全掌握在他们手中。
(三)语文教学手段的误区
相对其他专业课的大量实践教学,语文学科大多或全部以理论教学为主。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再加上语文在职校中算不上是一门主要学科,语文教师常常采取因陋就简的滿堂灌方式,在教学中比较注重认知,而忽视了教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掌握认知的手段,懒得去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更缺少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二、改革中职语文教学,走出语文教学误区
鉴于上述中职语文教学的误区,必须对中等职业语文教学进行改革。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改进。
(一)更新观念,科学定位语文的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语文的教学目标要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道德教育价值。学习的适应、社会互动与社会生活的适应,是建立在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基础上的。汉语是一个人掌握自己的生活、建立认同感的重要工具。中等职业语文课程教学要特别重视语文自身的工具价值,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中等职业语文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强调“问题学习”,听、说、读、写要有目的,突出言语交际功能,满足更贴近生活的理解与表达要求,突出“推理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语文教学还要关注对学生的文学熏陶。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评价等能力,要求学生从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角度来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此外,中等职业语文还要重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意提高学生的伦理道德,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职业观念,将其培养成为有责任心的公民。
(二)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体差异
中等职业语文教学要善于汲取当今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选择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中等职业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来从事语文的教学和指导。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科学化程度,必须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中要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依据,重视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力图改变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局面。
(三)以学生为本,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
中等职业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对专业课程却比较重视,我们应该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去发现学科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对相关学科的探索热情。
1.教学过程要增强适应性
要改变中等职业语文教学的尴尬状况,必须跳出语文是纯基础性课程的旧框框,在遵循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增强语文的“适应性”。一方面,中等职业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语文基础相适应。中等职业语文教学是初中后语文教学的继续,然而中等职业学生大多语文素质较低,针对中等职业学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控制好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另一方面,中等职业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应用相适应。中等职业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对专业课程却比较重视,教学中应该注重学习的实用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去发现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共性和相互关联,以此激发学生对相关学科的探索热情。除了德育渗透之外,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还必须重视职业渗透就是这个道理。在语文课程中,我们有必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2.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相互理解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当实时互动,融为一体,上课不应当只是埋头默念或者独自板书。师生应该一起来探讨和思索课程中的问题,在课堂上步调保持一致。作为教师,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和教学同等重要的。作为教师,自我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想控制好整节课的节奏和教学效果,就要学会自我控制。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课堂上采用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手段已经显得陈旧。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情景式、自主式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需要进行运用,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另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声音和视觉的刺激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误区
语文课作为中等职业学校一门基础课,是学生重要的必修课程,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忽略了语文的重要性,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很低,这样导致教师对上语文课的热情不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与运用水平低,没有体现出中等职业语文的教育特点,不适应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影响了中等职业语文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误区
(一)语文教学目标的误区
主要表现在:其一是教学的目标不能准确定位,其二是教学的目标发生一定的错位。职校语文的教学目标应与职业教育的大目标相统一,而不单单是为了加强知识的识记,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文学修养。目前,中等职业语文的教学目标与职校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一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往往实际操作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差,应用写作水平低,人际交往能力低。其最终结果是语文教学目标与实际相脱节,无法造就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
(二)语文教学评价的误区
目前,职校语文教学的评价还是以卷面考试为主,缺少对学生能力测试以及实际运用方面的评价,而考试内容也往往以对语文知识的测试为主。这是因为在很多语文老师的身上有一种改不掉的习惯和认识,那就是他们一直认为语文考试就是考查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能力无法使教师的劳动得到一个合理的量化,况且,出什么样的语文试卷完全掌握在他们手中。
(三)语文教学手段的误区
相对其他专业课的大量实践教学,语文学科大多或全部以理论教学为主。由于没有升学的压力,再加上语文在职校中算不上是一门主要学科,语文教师常常采取因陋就简的滿堂灌方式,在教学中比较注重认知,而忽视了教学生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掌握认知的手段,懒得去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促进教学,更缺少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
二、改革中职语文教学,走出语文教学误区
鉴于上述中职语文教学的误区,必须对中等职业语文教学进行改革。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改进。
(一)更新观念,科学定位语文的教学目标
中等职业语文的教学目标要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和道德教育价值。学习的适应、社会互动与社会生活的适应,是建立在一个人的语文能力基础上的。汉语是一个人掌握自己的生活、建立认同感的重要工具。中等职业语文课程教学要特别重视语文自身的工具价值,注重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中等职业语文在教学内容安排上要强调“问题学习”,听、说、读、写要有目的,突出言语交际功能,满足更贴近生活的理解与表达要求,突出“推理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在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发展学生智力的同时,语文教学还要关注对学生的文学熏陶。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欣赏、评价等能力,要求学生从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角度来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此外,中等职业语文还要重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意提高学生的伦理道德,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职业观念,将其培养成为有责任心的公民。
(二)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个体差异
中等职业语文教学要善于汲取当今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来选择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中等职业学生身体和心理发展的特点来从事语文的教学和指导。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的科学化程度,必须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教学中要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为依据,重视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力图改变教师传授、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局面。
(三)以学生为本,注重教学方法的研究
中等职业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对专业课程却比较重视,我们应该从学生注重“实用”这一特点出发,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去发现学科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对相关学科的探索热情。
1.教学过程要增强适应性
要改变中等职业语文教学的尴尬状况,必须跳出语文是纯基础性课程的旧框框,在遵循语文教学基本规律的前提下,增强语文的“适应性”。一方面,中等职业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语文基础相适应。中等职业语文教学是初中后语文教学的继续,然而中等职业学生大多语文素质较低,针对中等职业学生的这一特点,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必须控制好难易程度,循序渐进、层层递进。另一方面,中等职业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应用相适应。中等职业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热情不高,对专业课程却比较重视,教学中应该注重学习的实用性,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启发学生从语文学习中去发现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共性和相互关联,以此激发学生对相关学科的探索热情。除了德育渗透之外,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还必须重视职业渗透就是这个道理。在语文课程中,我们有必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
2.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相互理解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应当实时互动,融为一体,上课不应当只是埋头默念或者独自板书。师生应该一起来探讨和思索课程中的问题,在课堂上步调保持一致。作为教师,了解和掌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是和教学同等重要的。作为教师,自我控制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想控制好整节课的节奏和教学效果,就要学会自我控制。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课堂上采用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手段已经显得陈旧。多种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可以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情景式、自主式的教学方法,根据不同需要进行运用,调动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欲,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气氛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另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可以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声音和视觉的刺激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