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语文学科具有深厚的人文魅力。然而,多年来,高中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为文字工具的教学。存在过于注重工具性;人文教育泛化倾向;人文教育被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人文教育脱离文本实际的问题。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体现人文性,应当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鼓励自主学习;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重视对作品的赏析。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程;人文性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就意味着,高中语文学科具有深厚的人文魅力,它贴近学生的情感世界——学生可以在诗歌中感悟诗人对命运、对灵魂的探讨或告白,在散文中领会语言中所浸润的作者丰富的情感,也可以在戏剧中体验世界真善美的存在,在小说中感受那些逝去现实的残酷与美好。他们同文本真真切切地畅谈,从而获得了心灵的滋养,激发起了青春的激情。可以说,人文化是高中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是语文学科独特的魅力。
然而,多年来,高中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为文字工具的教学,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教材精选的优美的范文肢解成知识技能的训练,把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变成复句的划分、顺序的调整而忽略了课文的文学功能、审美功能,把语文教学变成应试教学。
二、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内涵
人文性是一个“舶来品”,其哲学基础是人本主义、人格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其实质是人文精神。现代教育语境中的“人文”内涵是相对于“物”的因素的“人”的精神性因素和相对于“物质性”需求的“精神性”需求。现代教育中的“人文性”指的就是与“物质性、功利性”相对的“精神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是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课程。新课程中工具性的含义,更多的是体现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体现的是和人文性结合的工具性。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存在的缺陷
(一)过于注重工具性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但受分数制度的制约,语文的工具性被过度放大,文本被教师肢解开来,按照字、词、句、段落、语法、修辞、逻辑来分析,音乐美、情境美、精神美被剥离,语文教学出现了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忽视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局面,学生逐渐丧失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沦为考试机器。
(二)人文教育泛化倾向
工具性和人文性同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然而在某些语文课上,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出现了矫枉过正、人文教育泛化的倾向。语文的工具性被弱化,文本自身的意象美、情感体验、韵律节奏被忽略,人文主题被过度放大,语文课上成了人文课。
(三)人文教育被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
傳统的语文教育过于注重“文以载道”,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被简单地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向学生强制性地灌输某些道德理念和政治理念,脱离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实际,意蕴丰富的文学作品成了政治思想的图解甚至传声筒,语文课成了思想政治课。
(四)人文教育脱离文本实际
语文教学过于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而忽略了文本的形象性、情感性、内在韵律、审美境界、作家人格操守以及学生的个人体验。脱离了语言和文本的语文教学是枯燥乏味的,如对诗歌回环往复美的音韵美的忽略、对文言文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忽略等。
四、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体现人文性的策略
(一)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鼓励自主学习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近年来出现一个令人堪忧的状况——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热情。鉴于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力求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和兴趣,在总目标中多处体现对学生自主选择、自我体验学习的重视,提出“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等目标,鼓励学生主动开发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新天地。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学生自主体验的学习环境与和谐的课堂氛围,并加以引导,既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需要,又实现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二)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要形成自己的能力,必须经由他们的主体活动,通过运用,才能获得从认知到领悟的进步。从人类本身来讲,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从认知到模仿到领悟的过程。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它必须依靠具体的生活实践来实现。比如,在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时,学生可能对其中引用的古诗文不太了解,诸如“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或是“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之类的,其实只需取一荔枝进行比对便可。由此可见,学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收集各种有用的材料,随时随地把握学习语文的机会。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适当指导,多作鼓励,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益处,从而使其终身受益。
(三)重视对作品的赏析
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如一面镜子,它反映了社会的现实,体现了社会的良知。好书美文能启迪智慧,更能滋补精神。学生多看这些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和美的熏陶,更是对社会的一种考察。语文教学应当是学生精神遨游的绝妙空间,它能使学生在阅读中进行精神灵魂的洗涤,它能使学生纯洁的品质和墨韵书香融而为一。
参考文献
[1] 彭敏.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思考[J].岱宗学刊,2011,(1).
[2] 胡丽丽.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J].中小学教育,2012,(1).
[3] 马志勇.高中语文人文性教学再探[J].素质教育,2013,(4).
【关键词】高中语文;新课程;人文性
一、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高中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就意味着,高中语文学科具有深厚的人文魅力,它贴近学生的情感世界——学生可以在诗歌中感悟诗人对命运、对灵魂的探讨或告白,在散文中领会语言中所浸润的作者丰富的情感,也可以在戏剧中体验世界真善美的存在,在小说中感受那些逝去现实的残酷与美好。他们同文本真真切切地畅谈,从而获得了心灵的滋养,激发起了青春的激情。可以说,人文化是高中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职责;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是语文学科独特的魅力。
然而,多年来,高中语文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被异化为文字工具的教学,有些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教材精选的优美的范文肢解成知识技能的训练,把一段段优美的文字变成复句的划分、顺序的调整而忽略了课文的文学功能、审美功能,把语文教学变成应试教学。
二、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内涵
人文性是一个“舶来品”,其哲学基础是人本主义、人格主义,主张以人为中心,其实质是人文精神。现代教育语境中的“人文”内涵是相对于“物”的因素的“人”的精神性因素和相对于“物质性”需求的“精神性”需求。现代教育中的“人文性”指的就是与“物质性、功利性”相对的“精神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人为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语文课程中的体现,是依托“文”来体现人的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课程。新课程中工具性的含义,更多的是体现语言文字的工具性,体现的是和人文性结合的工具性。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生命力、创造力的过程,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生命运动的过程。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文教育存在的缺陷
(一)过于注重工具性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但受分数制度的制约,语文的工具性被过度放大,文本被教师肢解开来,按照字、词、句、段落、语法、修辞、逻辑来分析,音乐美、情境美、精神美被剥离,语文教学出现了重视培养训练记忆、理解、概括、抽象等智力因素,忽视了情感、态度、意志、兴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局面,学生逐渐丧失了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沦为考试机器。
(二)人文教育泛化倾向
工具性和人文性同为语文学科的基本属性,然而在某些语文课上,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出现了矫枉过正、人文教育泛化的倾向。语文的工具性被弱化,文本自身的意象美、情感体验、韵律节奏被忽略,人文主题被过度放大,语文课上成了人文课。
(三)人文教育被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
傳统的语文教育过于注重“文以载道”,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教育被简单地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向学生强制性地灌输某些道德理念和政治理念,脱离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实际,意蕴丰富的文学作品成了政治思想的图解甚至传声筒,语文课成了思想政治课。
(四)人文教育脱离文本实际
语文教学过于注重作品的思想内涵,而忽略了文本的形象性、情感性、内在韵律、审美境界、作家人格操守以及学生的个人体验。脱离了语言和文本的语文教学是枯燥乏味的,如对诗歌回环往复美的音韵美的忽略、对文言文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忽略等。
四、新课程下高中语文教学体现人文性的策略
(一)尊重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鼓励自主学习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近年来出现一个令人堪忧的状况——学生对学习语文缺乏热情。鉴于此,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力求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的需要和兴趣,在总目标中多处体现对学生自主选择、自我体验学习的重视,提出“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根据自己的学习目标,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在语文应用中开阔视野,初步认识自己学习语文的潜能和倾向,根据需要和可能,在自己喜爱的方面有所发展”等目标,鼓励学生主动开发个性化的语文学习新天地。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营造学生自主体验的学习环境与和谐的课堂氛围,并加以引导,既满足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需要,又实现语文素养的培养目标。
(二)加强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要形成自己的能力,必须经由他们的主体活动,通过运用,才能获得从认知到领悟的进步。从人类本身来讲,语言学习的过程也是从认知到模仿到领悟的过程。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它必须依靠具体的生活实践来实现。比如,在学习《南州六月荔枝丹》时,学生可能对其中引用的古诗文不太了解,诸如“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酸如醴酪”,或是“飞焰欲横天”、“红云几万重”之类的,其实只需取一荔枝进行比对便可。由此可见,学生应该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收集各种有用的材料,随时随地把握学习语文的机会。在此过程中,教师应适当指导,多作鼓励,让学生了解研究性学习的益处,从而使其终身受益。
(三)重视对作品的赏析
优秀的文学作品有如一面镜子,它反映了社会的现实,体现了社会的良知。好书美文能启迪智慧,更能滋补精神。学生多看这些作品,不仅是一种艺术享受和美的熏陶,更是对社会的一种考察。语文教学应当是学生精神遨游的绝妙空间,它能使学生在阅读中进行精神灵魂的洗涤,它能使学生纯洁的品质和墨韵书香融而为一。
参考文献
[1] 彭敏.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性思考[J].岱宗学刊,2011,(1).
[2] 胡丽丽.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人文性[J].中小学教育,2012,(1).
[3] 马志勇.高中语文人文性教学再探[J].素质教育,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