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合作探究营造和谐课堂

来源 :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zhuting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学习片面地强调以“接受”和“掌握”为主。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的学习是一种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传输的学习,是偏重于机械记忆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的主体性与能动性丧失殆尽。《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学会课标所倡导的合作与探究学习方式是必要的。下面结合一些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指导学生学会合作与探究,从而营造和谐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携手共进。
  一、激发合作与探究的意愿
  合作与探究学习不仅需要硬件条件,如小组的划分,活动形式,学习媒体等。还需要营造有利于学生合作与探究学习的和谐课堂,如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合作与探究的动机等,这不仅能引发学生合作探究的愿望,还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1.巧设质疑,激发探究的兴趣
  “质疑”是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前提。“质疑”引入课堂,教师应引导学生在学习新知的基础上,大胆质疑,积极探索。一般来说,“质疑”主要设在教学内容的关键处,形式不拘一格,只要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明确探究方向即可。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可以设计这样的悬念导入: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游戏,看谁能难住老师。游戏是这样的,你们随意说出一个多位数,老师必须很快说出它能否能3整除,然后你们进行验证,谁难倒老师,谁算赢。这时学生的兴趣十分浓厚,纷纷出题,教师一一作答,学生自然惊奇,探究欲望油然升起。教师再给出一组数字,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学生全身心投入,探究效果一定很好。
  2.创设情境,从生活实际出发
  由于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充满问题的情境,课堂教学的学习内容、呈现方式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然后创设情境,提供必要的学习材料,留出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主动探究,这样才能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促使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例如,在教学“元、角、分的认识”以后,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置了一个小商场,里面有许多学习用品和玩具,每件物品上标上价格,由每个组各选一名学生做营业员,其他成员为顾客进行买卖活动。买1本六角的练习本你怎样从各种角币中付钱?怎样找钱?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付钱、找钱的活动中,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学生在交流中获得了生活的体验,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发展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提供需要合作与探究的学习内容
  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如果一个学生一个人可以解决问题,教师硬要学生合作学习,那么学生肯定不会有合作与探究的兴趣。因此,要根据教学内容和要求,为学生提供需要合作与探究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中合作与探究的必要性。
  1.设计多量的实践环节,让学生发现需要合作探究。例如,在上“统计”一课,教师让学生统计参加运动会的动物各有多少只?全班同学看了一遍录像,没有来的及把结果统计下来。教师就让他们讨论有什么方法?有些学生就想到了要在小组里合作完成这项任务。经过小组的分工合作,他们完成了任务。原来他们是一个人统计大象的数量,一个人统计猴子的数量,一个人统计老虎的数量,一个人统计长颈鹿的数量。刚开始,学生并不能利用个人的力量完成任务,自然地想到集中小组的力量,使小组合作成为他们的需要,也在活动中体会到合作的作用,并得到成功的感受。
  2.利用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让学生感受需要合作探究。作为学生个体,往往只能用一、二种方法解决问题,但是在集体的讨论中,产生了智慧思维的碰撞,便产生了多种不同的方法。合作与探究使他们思路更开阔。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一课时,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是学习的难点。教学时教师发给每位同学一些完全一样的梯形(上面印有l平方厘米的方格),要求学生想办法求出它的面积并根据自己的算法尝试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一段时间,然后组织小组合作。学生们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讨论时各抒己见。纷纷表明自己的想法并动手操作实践,得出了六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数方格、有分割成一个平形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计算的、还有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的……小组汇报时气氛热烈,学生们讲得头头是道,有理有据,各种奇思妙想不断涌现出来,学生的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三、合理分组,进行高效教学
  小组活动的有效性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学生的合作技能。目前,课堂中合作学习缺乏实效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缺乏合作技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男女比例,性格的互补性等方面进行分组,每小组4人,2个小组组成一个大组。每个小组中都有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这样方便他们主动参与、互教互学、合作探讨。学习小组经过合理、优化地重新组合,由学习小组民主推荐一名组织能力强、学习基础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各组内设有不同的角色,如主持人、记录员、审核员、发言人等。不定期的互换角色,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组间搭配力求做到均衡,无明显差异,便于公平竞争。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前,组员必须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么,在讨论中应该怎么做。
  总之,营造一种使学生勇于探索和相互学习鼓励的和谐氛围,做到凡学生能独立思考的,放手让学生自己获得充分体验;凡能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只需适当交流形成共识;凡在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的时候,教师才进行适当的指导、点拨。这样一来,数学教学一定能逐步达到最佳的境界,促进学生自由、充分、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傅道春。新课程中课堂行为的变化[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2.9
  [2]朱海林,等。新课程课堂教学论[M].南方出版社,2003.3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6
其他文献
饭的时候和曹同学聊天,他说并不太明白我这次作业的重点,我让他讲讲看。  他试探着说:“老师,你的意思是不是……”  我说,对啊对啊,你看其实你明白的,你只是不自信,不敢确定。  这句话是无意中脱口而出的,但说完之后我们却都沉默了。——无意中的判断,往往和深思熟虑的分析一样准确得让人惊讶。  “老师,我也这么觉得。好多时候心里觉得事情是自己想的那样,但也会习惯性地再找别人确定一次。”  下午吃饭的时
期刊
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事物,人们才可能深刻感知和了解它。这种了解是对事物的直接了解、基本了解。体验是一种瞬间性存在的领悟,因此人的五官都要参与其中,从而使体验具有直接性、形象性、动作性。这三种性质决定了体验对学习,特别是小学生的学习有重大意义。它对学生学习乃至整个人生都有影响。那么如何让学生在数学中进行积极地体验、在体验中学习数学呢。  一、课前开放,体验数学知识的来源  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它是封闭的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正在致力于课堂教学改革工作,努力地在把新课程中所学习的新理念、新方法实践于课堂之中,以使学生实现真实有效的学习。然而,我们经常会发现所想与所做之间有着差距,教学行为上的偏差使我们对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产生了怀疑。我们来关注以下案例。  一、关于动脑——这样的开放性思考有效吗  片段一在教学退位减法时,老师出示例题:23-7=?说:“小朋友,你能用摆小棒的方法算出得数吗?”小脑袋
目的: 研究初诊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与性别、肥胖度、空腹血糖、血脂及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探讨脂联素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1.、研究
目的:IVF患者MTHF R基因C677T突变三种基因型妊娠结局的比较。方法:自2014年2月至2014年8月就诊于我院生殖助孕中心行体外受精助孕治疗的患者共203例,按照MTHFR基因的C677T突变
目的:了解2013年3月~2014年2月乌鲁木齐地区某三甲医院儿科住院和门诊腹泻病患儿轮状病毒及腺病毒感染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儿科住院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