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短小的篇幅中,创造意与境相偕,情与景相融的意境,王维无疑达到了极致。绘画、音乐给了他作诗的技巧,禅宗佛教给了他诗歌的灵魂。因此王维的诗歌有两个中心意象:“空”与“静”。诗人正是从世俗生活中体会宗教情感,在“空”与“静”的审美境界中获得启悟,从而使诗人的个体生命摆脱了世俗的羁绊与困厄,完成了超越现实的建构,走向了真正的自由。
“‘空’与‘静’是佛教最高的审美范畴,是佛教哲学对宇宙、人生的抽象思辨。”王维诗歌中的“空”与“静”以佛教的宗教意蕴作为理念内涵,对压抑而无奈的生命作了美学和哲学的阐释,悠游于天地获得大自在,成功地回避了个体生命必然直面的外部与内心的真实困境与冲突,从而凸现了个体生命的主体价值诉求。
一、空灵境界中的生命扩张
诚如宋代大文豪苏轼在《送参寥师》诗中所言:“空故纳万境。”佛教之“空”,并非一切皆无,而是在“空无”之中,包含着生命无限的可能性,所谓非色灭空,即色是空。佛教强调从有中悟空,以幻解空。即现实世界所有之表相都是幻相,其本质是空。
空幻观给王维的艺术观影响是全面的:艺术的形式,艺术的对象等都是空幻的。在相当多的诗篇中,他甚至直接以“空”字直接入诗: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酬张少府》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汉江临泛》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秋夜独坐》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出塞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积雨辋川庄作》
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孟城坳》
实相非相,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探索到事物空幻的特质,并在这种本质的空幻中形成生命之流,是王维诗歌的一种基调。
以《终南山》为例:“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诗之首联从终南山的高度和广度着手,“近天都”“到海隅”极言终南山的磅礴气势,勾勒出了一个极为广阔的空间。在这寥廓的空间里,山势跌宕拓展,从“象”延伸到“象外”,就如一股无形的生命之流,绵延千里。
紧接着,作者写这广阔的空间里那似是而非瞬间变幻的风云。回首是云,前瞻是雾;乍看似有,驻足却无。通过“白云”“青霭”的飘渺轻盈表现出生命气韵的生动,并以云雾之高远、洁净寄托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即使日出之后云雾消散,终南山呈现出它的本来面目,那本来面目也仍然是变幻万端,捉摸不定。这就使得这山多了一份空灵,含了一份捉摸不定的深意。由此推之,在广袤的时空里,来去匆匆的过程永远没有终极的意义。如此看来,生命就是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
诗之尾联,有人物的活动。诗人在这里完成了无形的生命气韵向有形的生命实体的回归。这也就是清代学者王国维先生所说的“有我之境”。其实“无我”是相对的,“有我”才是绝对的。“有我”正是诗人的主体价值有意识的张扬。这种张扬是在顿悟的“空”中获得的瞬间表现。诗歌到此结束,生命重又遁入无形。至此,诗人有限的生命向无限的生命的延伸,达到了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并使得诗人的主体性在追寻永恒的本体价值存在的同时,在空灵、飘动、清静、从容恬淡的境界中,得到了充分的阐释与扩张。
二、静穆本体中的生命永恒
“静”构成了王维诗歌意境的另一个重要意念,它也是佛家的一个特定范畴。张海沙将“静”大致分为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止’,与‘动’相对,是指处于一种无动作,无声响的静止状态中。第二层含义是‘息’,与‘恼’相对,是指息灭尘世的烦恼,解脱尘事对心灵的扰乱。第三层含义是‘寂’,与人类的生死流转相对,指处于寂灭的状态。”
佛教以“寂”为真理的本体,在瞬间领悟永恒的虚空,用寂然之心去观照万物寂然的本质。由是观之,王维最后的精神归宿是透过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万象常新,而领悟到其本质的,最终的静寂。
王维有诗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能体验得到桂花的飘落,这是怎样的一种静啊!无言的月出惊醒沉睡的山鸟,一个“惊”字,那又是怎样的一种喧!诗中,动静相谐,喧静相衬。然而禅的本质终究是指向静穆的,诗人无论怎样渲写动态声响,却始终追求着空寂的境界。
无论是桂花飘落,鸟鸣声声,都只在瞬间,瞬间之后便归于永恒的寂灭。用宗白华先生的话说:“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源。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义后认识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的发挥到哲学与艺术的境界。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禅的心灵状态。”(《美学散步》)
清人王士祯也称王维的“《辋川绝句》,字字入禅”: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酬张少府》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辋川别业》
王维的作品常选择大自然中最能表现宁静清旷的景物作素材,如明月、幽谷、白云、苍松、远山野水,荒村古寺、大漠孤烟等等。在那些富有禅味的意象,其色彩亦以青白等冷色调为主,极为清淡。看起来一切都是动的,但它所传达出来的意味,却是永恒的静,本体的静。在这里,动是静,实却虚,色即空。在禅宗看来,本质上,也无所谓动静、虚实、色空,其静穆的本体本身又是超越它们的。在本体中,它们都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动中体验极静,在实景中获得虚境,在纷繁的表象中获得的本体,在瞬刻的直感领域中获得生命的永恒。自然界花开花落,鸟鸣深涧,雨绿月明,然而就在这对自然的片刻的顿悟中,你却感到了那不朽的生命存在,获得一种彻底的解脱。这也就是青原惟信禅师在悟道时说的禅宗论悟过程的第三个“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阶段。从人事转向自然,获得一层解脱;从自然转向空寂,又是更高一层的解脱。
那不朽的生命,那永恒的价值诉求,似乎就在这自然风景之中,然而似乎又在这自然风景之外,用李泽厚的话说就是:它即凝冻在这变动不居的外在景象中,又超越了这外在景象,而成为某种奇妙感受、某种愉悦心情、某种人生境界。
三、冲淡趣味中的生命勃发
禅悟是非理智的直觉体验,没有情绪的冲动,追求一种绝不激动平静淡泊的心境。在这非理智的直觉体验中,将人生的各种悲欢离合七情六欲引向空无的永恒,化为心灵深处的对物欲情感的淡泊。因此,“空”和“静”的静默观照,必然带来真正的审美趣味的平淡化,形成特别冲淡的韵味,并在这种冲淡的纯审美的情趣中显现出了人的主体性。
有人说:“在某种高峰体验中,人与世界相同一而无特定的情感。”王维诗歌所追求的正是这种无特定情感的最高体验,在这种体验中却又暗含了诗人积极的主体价值诉求。
以《终南别业》为例:“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返期。”
这是描绘诗境的诗,也是描绘人生的诗,更是充满禅机妙悟的诗。这是审美意境,同时也是人生境界,更是一曲心灵妙悟。写景,述情,皆似信手拈来,毫不著力,可谓平淡自然之至。它所展现的正是冲和淡雅,清新自然的诗风。“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冲淡》),在无心无念之中,似乎接近了佛性的神秘本质,若要真正去把握领会它时,却反而不见踪迹,“握手已违”,它不可以句法寻绎,不可以理性判断,握住它即是失去它,看得见摸不着,这就是王维诗歌的冲淡美:极淡的情感,极平和的心境,极自然的思虑。然而这种“淡”,并非淡而无味,而是淡而浓,淡而远,这是艺术纯熟的表现,是千锤百炼的结果。诗的形象近在眼前,真实可感,那不流于浮光掠影;诗歌意境全在言外,余味无穷,而不至于意尽句中。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句,在冲淡的趣味中妙悟“胜事”;在无拘无束中胸纳万境,有形的“象”与无形的“象外”相融合一,标示着人与自然的同一,更是一种强烈的“自我生命”的表白。苏轼说:“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周紫芝《竹坡诗话》引)。这里的“淡”,即是无味,却又极其有味,所谓“无味之味,是为至味。”就在这极平淡的描述中,带有一种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和宇宙感,让人体会到生命的勃勃生机。
苏轼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王维的画是“画中有诗”。前者正是有形生命幻化为无形生命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心入于境,心灵与自然合为一体,个体生命在自然中得到了停歇,心似乎消失了,只有大自然的纷烂美丽,景色如画。后者则是生命之流的延宕超越,也就是“超然心悟”,“象外之象”,纷繁流走的自然景色,展示的却是永恒不朽的生命本体存在。诗人就是在那充满着情感又似乎没有任何情感的本体的诗中,完成了主体价值的诉求和个体生命的扩张。
[作者通联:江苏苏州实验中学]
“‘空’与‘静’是佛教最高的审美范畴,是佛教哲学对宇宙、人生的抽象思辨。”王维诗歌中的“空”与“静”以佛教的宗教意蕴作为理念内涵,对压抑而无奈的生命作了美学和哲学的阐释,悠游于天地获得大自在,成功地回避了个体生命必然直面的外部与内心的真实困境与冲突,从而凸现了个体生命的主体价值诉求。
一、空灵境界中的生命扩张
诚如宋代大文豪苏轼在《送参寥师》诗中所言:“空故纳万境。”佛教之“空”,并非一切皆无,而是在“空无”之中,包含着生命无限的可能性,所谓非色灭空,即色是空。佛教强调从有中悟空,以幻解空。即现实世界所有之表相都是幻相,其本质是空。
空幻观给王维的艺术观影响是全面的:艺术的形式,艺术的对象等都是空幻的。在相当多的诗篇中,他甚至直接以“空”字直接入诗: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鹿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鸟鸣涧》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桃源行》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酬张少府》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汉江临泛》
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秋夜独坐》
暮云空碛时驱马,秋日平原好射雕。——《出塞作》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积雨辋川庄作》
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孟城坳》
实相非相,透过纷繁复杂的表象,探索到事物空幻的特质,并在这种本质的空幻中形成生命之流,是王维诗歌的一种基调。
以《终南山》为例:“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诗之首联从终南山的高度和广度着手,“近天都”“到海隅”极言终南山的磅礴气势,勾勒出了一个极为广阔的空间。在这寥廓的空间里,山势跌宕拓展,从“象”延伸到“象外”,就如一股无形的生命之流,绵延千里。
紧接着,作者写这广阔的空间里那似是而非瞬间变幻的风云。回首是云,前瞻是雾;乍看似有,驻足却无。通过“白云”“青霭”的飘渺轻盈表现出生命气韵的生动,并以云雾之高远、洁净寄托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即使日出之后云雾消散,终南山呈现出它的本来面目,那本来面目也仍然是变幻万端,捉摸不定。这就使得这山多了一份空灵,含了一份捉摸不定的深意。由此推之,在广袤的时空里,来去匆匆的过程永远没有终极的意义。如此看来,生命就是一个不断扩展的过程。
诗之尾联,有人物的活动。诗人在这里完成了无形的生命气韵向有形的生命实体的回归。这也就是清代学者王国维先生所说的“有我之境”。其实“无我”是相对的,“有我”才是绝对的。“有我”正是诗人的主体价值有意识的张扬。这种张扬是在顿悟的“空”中获得的瞬间表现。诗歌到此结束,生命重又遁入无形。至此,诗人有限的生命向无限的生命的延伸,达到了有限与无限的统一,并使得诗人的主体性在追寻永恒的本体价值存在的同时,在空灵、飘动、清静、从容恬淡的境界中,得到了充分的阐释与扩张。
二、静穆本体中的生命永恒
“静”构成了王维诗歌意境的另一个重要意念,它也是佛家的一个特定范畴。张海沙将“静”大致分为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止’,与‘动’相对,是指处于一种无动作,无声响的静止状态中。第二层含义是‘息’,与‘恼’相对,是指息灭尘世的烦恼,解脱尘事对心灵的扰乱。第三层含义是‘寂’,与人类的生死流转相对,指处于寂灭的状态。”
佛教以“寂”为真理的本体,在瞬间领悟永恒的虚空,用寂然之心去观照万物寂然的本质。由是观之,王维最后的精神归宿是透过自然界的生生不息,万象常新,而领悟到其本质的,最终的静寂。
王维有诗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能体验得到桂花的飘落,这是怎样的一种静啊!无言的月出惊醒沉睡的山鸟,一个“惊”字,那又是怎样的一种喧!诗中,动静相谐,喧静相衬。然而禅的本质终究是指向静穆的,诗人无论怎样渲写动态声响,却始终追求着空寂的境界。
无论是桂花飘落,鸟鸣声声,都只在瞬间,瞬间之后便归于永恒的寂灭。用宗白华先生的话说:“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动静不二,直探生命的本源。禅是中国人接触佛教大乘义后认识到自己心灵的深处而灿烂的发挥到哲学与艺术的境界。静穆的观照和飞跃的生命构成艺术的两元,也是禅的心灵状态。”(《美学散步》)
清人王士祯也称王维的“《辋川绝句》,字字入禅”: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酬张少府》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辛夷坞》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竹里馆》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中》
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然。——《辋川别业》
王维的作品常选择大自然中最能表现宁静清旷的景物作素材,如明月、幽谷、白云、苍松、远山野水,荒村古寺、大漠孤烟等等。在那些富有禅味的意象,其色彩亦以青白等冷色调为主,极为清淡。看起来一切都是动的,但它所传达出来的意味,却是永恒的静,本体的静。在这里,动是静,实却虚,色即空。在禅宗看来,本质上,也无所谓动静、虚实、色空,其静穆的本体本身又是超越它们的。在本体中,它们都合而为一,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动中体验极静,在实景中获得虚境,在纷繁的表象中获得的本体,在瞬刻的直感领域中获得生命的永恒。自然界花开花落,鸟鸣深涧,雨绿月明,然而就在这对自然的片刻的顿悟中,你却感到了那不朽的生命存在,获得一种彻底的解脱。这也就是青原惟信禅师在悟道时说的禅宗论悟过程的第三个“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的阶段。从人事转向自然,获得一层解脱;从自然转向空寂,又是更高一层的解脱。
那不朽的生命,那永恒的价值诉求,似乎就在这自然风景之中,然而似乎又在这自然风景之外,用李泽厚的话说就是:它即凝冻在这变动不居的外在景象中,又超越了这外在景象,而成为某种奇妙感受、某种愉悦心情、某种人生境界。
三、冲淡趣味中的生命勃发
禅悟是非理智的直觉体验,没有情绪的冲动,追求一种绝不激动平静淡泊的心境。在这非理智的直觉体验中,将人生的各种悲欢离合七情六欲引向空无的永恒,化为心灵深处的对物欲情感的淡泊。因此,“空”和“静”的静默观照,必然带来真正的审美趣味的平淡化,形成特别冲淡的韵味,并在这种冲淡的纯审美的情趣中显现出了人的主体性。
有人说:“在某种高峰体验中,人与世界相同一而无特定的情感。”王维诗歌所追求的正是这种无特定情感的最高体验,在这种体验中却又暗含了诗人积极的主体价值诉求。
以《终南别业》为例:“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返期。”
这是描绘诗境的诗,也是描绘人生的诗,更是充满禅机妙悟的诗。这是审美意境,同时也是人生境界,更是一曲心灵妙悟。写景,述情,皆似信手拈来,毫不著力,可谓平淡自然之至。它所展现的正是冲和淡雅,清新自然的诗风。“遇之匪深,即之愈希,脱有形似,握手已违。”(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冲淡》),在无心无念之中,似乎接近了佛性的神秘本质,若要真正去把握领会它时,却反而不见踪迹,“握手已违”,它不可以句法寻绎,不可以理性判断,握住它即是失去它,看得见摸不着,这就是王维诗歌的冲淡美:极淡的情感,极平和的心境,极自然的思虑。然而这种“淡”,并非淡而无味,而是淡而浓,淡而远,这是艺术纯熟的表现,是千锤百炼的结果。诗的形象近在眼前,真实可感,那不流于浮光掠影;诗歌意境全在言外,余味无穷,而不至于意尽句中。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句,在冲淡的趣味中妙悟“胜事”;在无拘无束中胸纳万境,有形的“象”与无形的“象外”相融合一,标示着人与自然的同一,更是一种强烈的“自我生命”的表白。苏轼说:“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周紫芝《竹坡诗话》引)。这里的“淡”,即是无味,却又极其有味,所谓“无味之味,是为至味。”就在这极平淡的描述中,带有一种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和宇宙感,让人体会到生命的勃勃生机。
苏轼说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王维的画是“画中有诗”。前者正是有形生命幻化为无形生命的过程,这一过程中,心入于境,心灵与自然合为一体,个体生命在自然中得到了停歇,心似乎消失了,只有大自然的纷烂美丽,景色如画。后者则是生命之流的延宕超越,也就是“超然心悟”,“象外之象”,纷繁流走的自然景色,展示的却是永恒不朽的生命本体存在。诗人就是在那充满着情感又似乎没有任何情感的本体的诗中,完成了主体价值的诉求和个体生命的扩张。
[作者通联:江苏苏州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