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代诗词鉴赏从内容到形式、从技巧到表达都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最近,与学生一起进行语文划块复习中的古诗词鉴赏,教学中走了不少弯路,其中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帮助学生从阅读鉴赏顺利走到鉴赏表达。
一、问题发现
典型例一:对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鉴赏。这首诗,学生在小学就学习过。这是一首咏物诗,用的是托境咏物、蕴藉情丝的艺术手法。所咏之物就是“鹿柴”。诗人描绘渲染一个旷远幽僻的半禅半俗之境,并借此蕴藉归隐之心。我从炼字、意境、情感、写法等四个方面提问,结果学生手足失措,一片茫然。典型例二:对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鉴赏。作为一首表达羁旅乡愁的典型诗歌,它的主题还是比较浅显的。我回避诗歌表现手法等较难鉴赏的方面,仅从诗歌表现主题的类型和叙述诗意两个方面提问,但学生基本上不能联系诗题中的“宿”字,并扣住诗中几个鲜明的意象而把握诗歌的抒情,也不能用审美的眼光和语言进行表达。典型例三:鉴赏宋之问的《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我提的问题是:这首诗写了怎样的心理细节?能从暗示归途险远的“岭外”、表示年事久长的“复”“历春”等词,说这首诗是表达羁旅乡愁的诗吗?学生大致不能从诗歌借事抒情的手法理解和鉴赏诗歌,因此答案更不能如人心意。典型例四:鉴赏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诗的鉴赏已经较深。我先鼓励学生联想诗歌描绘的画面,然后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诗的后两句可怎么理解?鉴赏这两句诗,应当联系前二句诗意。前二句诗,从“怜幽草”和“黄鹂鸣”等思想意象不难揣摩出诗人在游春途中的悦草喜鸟之情。三四句通过写景进一步在意境上渲染,虽则暮雨骤急春潮涨起而至野渡无人,使归途突遭羁绊,然而,诗人的游春之兴并未被暮雨春水浇灭,处此窘迫之境,仍坦出安闲适宜的心态。其中“横”是耐人寻味的诗眼:是潮大浪涌冲击而致船头横转吗?或“横”字的用意并不在写船,是借此一字传出渡翁风雨安泰的经验与耐心,并暗衬诗人游兴尚振而不急不恼的情趣?诗中的画境,令人回咏,抑或二境用心兼而有之。学生做这道题,尽管有画面联想在先,但竟无人能将画面含蓄的用意揣测出来,其鉴赏仍然停留在比较表层的阅读理解上。
二、原因分析
根据分层的样本抽取,学生反映出来的困惑意见与我的教学反思所得相当,可概括为:1.找不到进入鉴赏的切口,不熟悉鉴赏的过程和方法——这也是没有养成鉴赏习惯的问题。诸如不能从理解把握诗歌意象着手而进行意境联想,进而分析表现手法和抒情方式,最后落实到咏味炼词炼意,往往满肚子要表达的话却不知从何说起,如何说开。2.学生应具备的适用于诗歌鉴赏的阅读积累和生活阅历不够,情感相对匮乏,以至不能在鉴赏中准确深入地把握意象、联想意境、体会蕴藉在诗歌中的思想感情,也难以通过严谨的逻辑梳理,体会诗句内在的理趣和意象与诗人感情间的关照迎合。3.古诗词的蕴涵丰富含蓄,意味隽永,学生鉴赏者应当对其中各种类型的诗歌鉴赏有一般的了解,对诗歌最常表现的主题和惯常使用的表现手法有更多的理解,还应当相应的做够练习。但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明确规范的分类鉴赏的示例不够,对练习的重视和强调也不足,往往造成学生脑子里装着糊涂去完成阅读理解层级和要求明确的诗歌鉴赏,因而造成的鉴赏障碍也是难以避免的。
三、教学求解
第一,意象和主题分类鉴赏。古诗词里的意象大多是有典型意义的。如:明月圆满惹相思(乡思),南浦长亭兼送别;征鸿断雁表失离,游云孤舟藉漂泊;春江逝水短光阴,寒蝉秋风当悲凉;芭蕉落花愁思苦,杜鹃乌鸦戚惶深;婵娟娥眉同娇媚,佩玉轩冕代富贵;关塞烽火无人烟,小桥流水有人家;松鹤梅竹品质高,霜露哀草时不济;夕阳古道游子路,楼台深闺思妇情……把常见的诗歌意象的典型意义分类概括出来告诉学生,能帮助他们减少阅读麻烦,增进鉴赏的准确性。表现主题不同的诗歌,它们的选取意象、表现手法也往往多有区别。单从表现手法上看,咏物诗善描写,咏怀诗多凭借,述志诗常象征,吊古诗用对比,边塞诗近关烽,赠别诗亲柳亭,思怨诗倚楼台,羁旅诗在舟驿……将诗歌按照表现主题的不同分类指导和学习,有助于理解鉴赏。不过,要这样做,首先就必须明白诗歌的表现主题,有些诗歌主题鲜明,也有些诗歌从题目就能看出主题,这都好办。对于主题一时不容易判断出来的诗歌,就不能硬套这种方法,须在意象联想中准确领会了主题,才能心得。
第二,引导诗画联想。情境感受是诗歌鉴赏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如何感受情境?诗歌由于其高度概括生活的特点,一般难以在单一直观描写上绵针细致地表现事物,通常要靠联想想象和贴入情意使形象具有丰富完整的意蕴。但诗歌通过语言来表现的情境又是形象可感的。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在鉴赏中用自己的经验领悟,将诗歌展示或含蓄的事物形象及其思想感情寄托联想再现为生动鲜明的画面。尽管学生阅读和经历有限,见识相对少,情感相对单薄,但他们对一般的四季景物和人情世态还是有不少认识的。要引导学生从经历或阅历中去对照品味诗歌的寄寓。比如鉴赏《渡汉江》中“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心理细节刻画所暗示的惴惴不安的心情。相似的生活体验学生还是常有的和熟知的,只要他们能借境联想,通过对联想画面的直观把握而达到全面准确地鉴赏是不难的。
第三,鉴赏不离开诗歌内在的逻辑关照。古典诗词虽则凝练含蓄,但其中显隐的逻辑关照却是严谨有序的。这一点,常常在鉴赏中被鉴赏者忽略。如鉴赏李商隐的《落花》(“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眼穿仍欲稀”的诗意是什么?从“小园花乱飞”、“肠断未忍扫”等诗意其实也能推出“眼穿仍欲稀”的诗意是不忍看到树上残剩的衰花再行落尽。但学生在鉴赏中没有建立这种逻辑关照,因此难以推敲出真正的诗意。其实,古诗词中的逻辑关照是随诗有证的。如《宿建德江》,诗句间就含有极强的逻辑关照:诗人在一天的航程后,临宿前把小船停泊在烟色迷茫的小洲。因为是客居,当暮日落尽,夜色临近,新添了几分乡愁。故乡在哪里?由不得抬头向远方寻找,但云天昏沉无际,比眼前阴翳笼罩的树林还难以看透。故乡啊!——诗人在感情凄惶不宁时,似有所逃遁地把目光收回,呆滞地看面前的江水。不想一时明月当空,倒影就在船头。这象征团圆相聚的明月,此时倒使诗人渐思渐愁的情绪意外地得到了慰藉,也因而使明月陡增亲切。不难看出,诗人就是照着当时心情变化的过程来写诗的,而我们只要在鉴赏中再重复朝着这个方向去联想就能准确地把握诗意和其中的情感。
第四,从结构入手鉴赏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古诗词一般是结构短小的,但它也是结构完整的,且必然有“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扣住这个特点看它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往往一目了然。也有些小诗过于短小,不能宽展地显示“起承转合”,但它的结构仍是完整的,可以循序识得的。如卢照邻的《曲池塘》:“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它“起”于荷香之美,“承”于月影之丽,“转”于吊物自况,“合”于身世惨淡。结构仍在圆合。在这个构思中,诗的前两句实写“曲池塘”的华美夜境,后两句转而虚写暗示诗人自己早年飘零的感情。其中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已然明晓。再如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其中“亭”、“柳”、“莺”、“别”即是“起”、“承”、“转”、“合”。我们就此来分析它的构思,很容易有发见。诗的前二句是表“别”时与“亭”与“柳”难以割舍。抒情的主体是诗人。但诗的后二句转而说黄莺与诗人久识,临别它频频啼叫,以示知音。抒情的主体是黄莺。这样写,给我们的艺术感染是鲜明深厚的:黄莺尚且惜别,诗人更当何堪?从艺术手法上来讲,这里就用了抒情主客体对换的表现表达技巧。可见,由诗歌结构的“起承转合”而鉴赏它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确有功妙。“起承转合”中,“转”在艺术结构上最关键,往往提示艺术手法,应当特别在意。
第五,综合看待语言鉴赏。语言鉴赏是诗歌鉴赏中最有味道但也是最难品味的内容,必须在前几种鉴赏基础上综合地考量。再如李商隐的《落花》,“肠断”一词传神,它如何传神?从整首诗的画面看,诗中的“我”与客人一起登临高阁,最后客人去了,只剩下“我”对景自况,落花满怀。不是吗?春尽不惜花,小园花乱飞。小园里,曲陌上,夕阳下落花成堆,它们何以为归?然而,人生多蹉跎,我意常空嗟,高阁之上,“我”又何以为归?诗人借落花自喻,花人对照,极尽伤春感慨的意绪。又加以诗人久在此境徘徊,看得一点点花落,竟至绵泪沾衣,“肠断”是不必说的了。语言鉴赏的难处还在于表达的困难。它需要对诗歌语言所蕴藉和概括的画面意义用形象生动的表达再现出来,也需要把其中寄寓诗人思想感情的内容和艺术性用文字指读出来,这都要求考生的文字表达要准确有力,既要有表达的层次,又要是鉴赏的语言。对于这一点,教学的针对性要特别加强。
诗歌鉴赏在学习层级要求上是最高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阅读积累,还应当对一些典型诗歌的鉴赏进行讲解和规范。阅读和思考练习是基本的学习鉴赏的步骤,舍此就是舍近。另外,教师可以印发一些文字优美的古代诗歌鉴赏文章和古诗词鉴赏答案给学生阅读,使他们从典雅准确的鉴赏中汲取有用的思想和语言。
[作者通联:安徽凤台一中]
一、问题发现
典型例一:对王维《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的鉴赏。这首诗,学生在小学就学习过。这是一首咏物诗,用的是托境咏物、蕴藉情丝的艺术手法。所咏之物就是“鹿柴”。诗人描绘渲染一个旷远幽僻的半禅半俗之境,并借此蕴藉归隐之心。我从炼字、意境、情感、写法等四个方面提问,结果学生手足失措,一片茫然。典型例二:对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的鉴赏。作为一首表达羁旅乡愁的典型诗歌,它的主题还是比较浅显的。我回避诗歌表现手法等较难鉴赏的方面,仅从诗歌表现主题的类型和叙述诗意两个方面提问,但学生基本上不能联系诗题中的“宿”字,并扣住诗中几个鲜明的意象而把握诗歌的抒情,也不能用审美的眼光和语言进行表达。典型例三:鉴赏宋之问的《渡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我提的问题是:这首诗写了怎样的心理细节?能从暗示归途险远的“岭外”、表示年事久长的“复”“历春”等词,说这首诗是表达羁旅乡愁的诗吗?学生大致不能从诗歌借事抒情的手法理解和鉴赏诗歌,因此答案更不能如人心意。典型例四:鉴赏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首诗的鉴赏已经较深。我先鼓励学生联想诗歌描绘的画面,然后提出一个相关的问题:诗的后两句可怎么理解?鉴赏这两句诗,应当联系前二句诗意。前二句诗,从“怜幽草”和“黄鹂鸣”等思想意象不难揣摩出诗人在游春途中的悦草喜鸟之情。三四句通过写景进一步在意境上渲染,虽则暮雨骤急春潮涨起而至野渡无人,使归途突遭羁绊,然而,诗人的游春之兴并未被暮雨春水浇灭,处此窘迫之境,仍坦出安闲适宜的心态。其中“横”是耐人寻味的诗眼:是潮大浪涌冲击而致船头横转吗?或“横”字的用意并不在写船,是借此一字传出渡翁风雨安泰的经验与耐心,并暗衬诗人游兴尚振而不急不恼的情趣?诗中的画境,令人回咏,抑或二境用心兼而有之。学生做这道题,尽管有画面联想在先,但竟无人能将画面含蓄的用意揣测出来,其鉴赏仍然停留在比较表层的阅读理解上。
二、原因分析
根据分层的样本抽取,学生反映出来的困惑意见与我的教学反思所得相当,可概括为:1.找不到进入鉴赏的切口,不熟悉鉴赏的过程和方法——这也是没有养成鉴赏习惯的问题。诸如不能从理解把握诗歌意象着手而进行意境联想,进而分析表现手法和抒情方式,最后落实到咏味炼词炼意,往往满肚子要表达的话却不知从何说起,如何说开。2.学生应具备的适用于诗歌鉴赏的阅读积累和生活阅历不够,情感相对匮乏,以至不能在鉴赏中准确深入地把握意象、联想意境、体会蕴藉在诗歌中的思想感情,也难以通过严谨的逻辑梳理,体会诗句内在的理趣和意象与诗人感情间的关照迎合。3.古诗词的蕴涵丰富含蓄,意味隽永,学生鉴赏者应当对其中各种类型的诗歌鉴赏有一般的了解,对诗歌最常表现的主题和惯常使用的表现手法有更多的理解,还应当相应的做够练习。但教师在课堂上提供的明确规范的分类鉴赏的示例不够,对练习的重视和强调也不足,往往造成学生脑子里装着糊涂去完成阅读理解层级和要求明确的诗歌鉴赏,因而造成的鉴赏障碍也是难以避免的。
三、教学求解
第一,意象和主题分类鉴赏。古诗词里的意象大多是有典型意义的。如:明月圆满惹相思(乡思),南浦长亭兼送别;征鸿断雁表失离,游云孤舟藉漂泊;春江逝水短光阴,寒蝉秋风当悲凉;芭蕉落花愁思苦,杜鹃乌鸦戚惶深;婵娟娥眉同娇媚,佩玉轩冕代富贵;关塞烽火无人烟,小桥流水有人家;松鹤梅竹品质高,霜露哀草时不济;夕阳古道游子路,楼台深闺思妇情……把常见的诗歌意象的典型意义分类概括出来告诉学生,能帮助他们减少阅读麻烦,增进鉴赏的准确性。表现主题不同的诗歌,它们的选取意象、表现手法也往往多有区别。单从表现手法上看,咏物诗善描写,咏怀诗多凭借,述志诗常象征,吊古诗用对比,边塞诗近关烽,赠别诗亲柳亭,思怨诗倚楼台,羁旅诗在舟驿……将诗歌按照表现主题的不同分类指导和学习,有助于理解鉴赏。不过,要这样做,首先就必须明白诗歌的表现主题,有些诗歌主题鲜明,也有些诗歌从题目就能看出主题,这都好办。对于主题一时不容易判断出来的诗歌,就不能硬套这种方法,须在意象联想中准确领会了主题,才能心得。
第二,引导诗画联想。情境感受是诗歌鉴赏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如何感受情境?诗歌由于其高度概括生活的特点,一般难以在单一直观描写上绵针细致地表现事物,通常要靠联想想象和贴入情意使形象具有丰富完整的意蕴。但诗歌通过语言来表现的情境又是形象可感的。我们应当引导学生在鉴赏中用自己的经验领悟,将诗歌展示或含蓄的事物形象及其思想感情寄托联想再现为生动鲜明的画面。尽管学生阅读和经历有限,见识相对少,情感相对单薄,但他们对一般的四季景物和人情世态还是有不少认识的。要引导学生从经历或阅历中去对照品味诗歌的寄寓。比如鉴赏《渡汉江》中“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心理细节刻画所暗示的惴惴不安的心情。相似的生活体验学生还是常有的和熟知的,只要他们能借境联想,通过对联想画面的直观把握而达到全面准确地鉴赏是不难的。
第三,鉴赏不离开诗歌内在的逻辑关照。古典诗词虽则凝练含蓄,但其中显隐的逻辑关照却是严谨有序的。这一点,常常在鉴赏中被鉴赏者忽略。如鉴赏李商隐的《落花》(“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稀。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眼穿仍欲稀”的诗意是什么?从“小园花乱飞”、“肠断未忍扫”等诗意其实也能推出“眼穿仍欲稀”的诗意是不忍看到树上残剩的衰花再行落尽。但学生在鉴赏中没有建立这种逻辑关照,因此难以推敲出真正的诗意。其实,古诗词中的逻辑关照是随诗有证的。如《宿建德江》,诗句间就含有极强的逻辑关照:诗人在一天的航程后,临宿前把小船停泊在烟色迷茫的小洲。因为是客居,当暮日落尽,夜色临近,新添了几分乡愁。故乡在哪里?由不得抬头向远方寻找,但云天昏沉无际,比眼前阴翳笼罩的树林还难以看透。故乡啊!——诗人在感情凄惶不宁时,似有所逃遁地把目光收回,呆滞地看面前的江水。不想一时明月当空,倒影就在船头。这象征团圆相聚的明月,此时倒使诗人渐思渐愁的情绪意外地得到了慰藉,也因而使明月陡增亲切。不难看出,诗人就是照着当时心情变化的过程来写诗的,而我们只要在鉴赏中再重复朝着这个方向去联想就能准确地把握诗意和其中的情感。
第四,从结构入手鉴赏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古诗词一般是结构短小的,但它也是结构完整的,且必然有“起承转合”的结构特点。扣住这个特点看它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往往一目了然。也有些小诗过于短小,不能宽展地显示“起承转合”,但它的结构仍是完整的,可以循序识得的。如卢照邻的《曲池塘》:“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它“起”于荷香之美,“承”于月影之丽,“转”于吊物自况,“合”于身世惨淡。结构仍在圆合。在这个构思中,诗的前两句实写“曲池塘”的华美夜境,后两句转而虚写暗示诗人自己早年飘零的感情。其中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已然明晓。再如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其中“亭”、“柳”、“莺”、“别”即是“起”、“承”、“转”、“合”。我们就此来分析它的构思,很容易有发见。诗的前二句是表“别”时与“亭”与“柳”难以割舍。抒情的主体是诗人。但诗的后二句转而说黄莺与诗人久识,临别它频频啼叫,以示知音。抒情的主体是黄莺。这样写,给我们的艺术感染是鲜明深厚的:黄莺尚且惜别,诗人更当何堪?从艺术手法上来讲,这里就用了抒情主客体对换的表现表达技巧。可见,由诗歌结构的“起承转合”而鉴赏它的表现手法和表达技巧,确有功妙。“起承转合”中,“转”在艺术结构上最关键,往往提示艺术手法,应当特别在意。
第五,综合看待语言鉴赏。语言鉴赏是诗歌鉴赏中最有味道但也是最难品味的内容,必须在前几种鉴赏基础上综合地考量。再如李商隐的《落花》,“肠断”一词传神,它如何传神?从整首诗的画面看,诗中的“我”与客人一起登临高阁,最后客人去了,只剩下“我”对景自况,落花满怀。不是吗?春尽不惜花,小园花乱飞。小园里,曲陌上,夕阳下落花成堆,它们何以为归?然而,人生多蹉跎,我意常空嗟,高阁之上,“我”又何以为归?诗人借落花自喻,花人对照,极尽伤春感慨的意绪。又加以诗人久在此境徘徊,看得一点点花落,竟至绵泪沾衣,“肠断”是不必说的了。语言鉴赏的难处还在于表达的困难。它需要对诗歌语言所蕴藉和概括的画面意义用形象生动的表达再现出来,也需要把其中寄寓诗人思想感情的内容和艺术性用文字指读出来,这都要求考生的文字表达要准确有力,既要有表达的层次,又要是鉴赏的语言。对于这一点,教学的针对性要特别加强。
诗歌鉴赏在学习层级要求上是最高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阅读积累,还应当对一些典型诗歌的鉴赏进行讲解和规范。阅读和思考练习是基本的学习鉴赏的步骤,舍此就是舍近。另外,教师可以印发一些文字优美的古代诗歌鉴赏文章和古诗词鉴赏答案给学生阅读,使他们从典雅准确的鉴赏中汲取有用的思想和语言。
[作者通联:安徽凤台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