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如何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这是我们数学老师一直在思考、探索的问题。几年的改革实践告诉我们:应从课堂教学着手,联系生活实际,把生活实际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一、把生活经验数学化
(1)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着好奇。老师创设情景、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用的经验探索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本领。例如,在教学“带分数”这部分内容时,当讲到把假分数11/5化为2(1/5)时,学生小明问道:我认为把11/5改成1(6/5),不也挺好吗?其他学生也疑惑地看着我。我不动声色,看了看手表,说:“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们还是抓紧时间往下学吧,现在已经是8时70分了。”同学们听后大笑。我故作惊讶,又看了看手表:“没错呀,是8时70分了。”同学们笑得更厉害了,我随即转身在黑板上写出1(6/5)并在下面画了两条横线,不作声。只见同学们脸上的笑容慢慢地消失了,教室里一片寂静。又过了一会,小明和其他同学一样,开始慢慢地点头,笑容又回到了他们脸上。此时,教师顺势指出,把带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形式比较合理。这时,教师适时运用数学中的空白艺术,欲擒故纵,巧设情景,借用反常的生活现象,从反面迂回,悟出不合理因素。让学生在笑中发现,静中思索,微笑中领悟。
(2)抓住思维原型,暴露思维本质。结合数学内容,尽可能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在课堂中。例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一般教师采用的是认识的方法,但教师如果从实际出发,出示一块被打成两部分的三角形玻璃,问:如果要照原样配一块,要不要把两块都带去?则可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原动力。在原动力的推动下,学生便能积极讨论,有的判断带第一部分去,有的判断带第二部分去;有的则说两块都带去。此时,老师就可以进行引导。此例围绕着一连串的直接思维,反思、表达、判断,不断地将数学化问题推向前进,而这也正是数学教育所追求的。身为数学老师,应对数学理论、数学知识的前后联系心中有数,心中有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有效训练。
二、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1)联系实际,把教学的内容生活化。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我们应紧紧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实际生活的例子引入。例如:在教学按比分配应用题的过程中,可以从二年级和六年级两个友谊班平均分配一块操场的保洁任务入手,让学生谈对这项任务分配的看法,来解释平均分配的不合理性;再通过大家讨论,出主意、想办法,最后找出合理的分配方法——按比分配的方法。这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公平性、合理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意识。
(2)创设情境,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问题是抽象的,数量关系是复杂多变的,小学生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为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
(3)精心设计,把枯燥的练习生活化。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方法和手段。但往往学生厌倦做练习,觉得练习是单调、枯燥、乏味的,因而就失去了兴趣。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把枯燥的练习生活化,赋予它新的生命力。
(4)沟通联系,把数学难点生活化。在数学“循环小数”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春夏秋冬自然风光的录像。自然美景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从四个季节更换、周而复始,获得了对“循环”含义的初步理解。接着,老师启发说:“像这样的事例,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吗?”有的学生说:“每天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晚上从西边落下;第二天又从东方升起……无穷无尽。”有的学生说:“每个星期,从星期一、星期二……到星期日,过了星期日又是星期一、二、三……周而复始,无穷无尽。……”老师接着说:“那么,数学中有没有‘循环’现象呢?请试算:1÷3、14.2÷22。在计算和讨论中,学生掌握了循环小数的含义。学习“循环小数”这一概念,关键是理解什么是“循环”,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循环现象,为“循环小数”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5)依托生活事例,把数学思想生活化。如一年级“0的认识”,根据教材要求要体现以下思想:①零是任何一个确定的量的否定;②零是一个特定的“点”(起点);③零是一个确定的数,它比1小。怎样教学生理解这些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呢?首先,教学时我们先设计如下题目:巢中有3只小鸟,飞去1只,再飞去1只,又飞去1只,最后剩下空巢,空巢里有几只小鸟?“0只”;再设计小朋友投环比赛,投进1环得1分,结果小方投进5只得5分,小明投进3只得3分,……小勇一只也没投进,得0分。这样,就比单纯地说“0就是没有”的含义要丰富多了,0不仅仅是“没有”,它是“有”的否定。
(6)借用生活经验,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几乎每一个数学问题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我们就不妨多设计一些开放式的实践活动课,使学生从“寻找身边的数学”活动中真正体会到数学的用途。例如,学生在课上发现了减法的运算性质(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可以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这两个数)后,自然就联想到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现象。没等老师问,就急不可待地说:“我们家买炒菜的肉,总是一回买一大块,分几次吃。有时候把一整块先放在冰箱里,吃一次切一块,下次再吃再切,就像从一个数里依次减去几个数;有的时候,先把一整块肉分切成很多小块冻在冰箱里,吃的时候是从这些小块里取,等这些小块都吃完了,这块肉也就没有了。这就像从一个数里减去几个数的和,最后都是把这块肉吃没了,结果都是一样的,就像减法性质一样。”
这是多么生动的例子啊。在此过程中,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被架起来了,同学们听后也纷纷用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例子加以解释和验证。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学会了数学知识,这些被证明了的知识是绝不容易忘记的。长此以往,我相信学生一定能掌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思想和方法,独立地进行探索。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会不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呢?
(陇西县西铝学校)
一、把生活经验数学化
(1)运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同时他们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又充满着好奇。老师创设情景、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用的经验探索新的知识,掌握新的本领。例如,在教学“带分数”这部分内容时,当讲到把假分数11/5化为2(1/5)时,学生小明问道:我认为把11/5改成1(6/5),不也挺好吗?其他学生也疑惑地看着我。我不动声色,看了看手表,说:“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们还是抓紧时间往下学吧,现在已经是8时70分了。”同学们听后大笑。我故作惊讶,又看了看手表:“没错呀,是8时70分了。”同学们笑得更厉害了,我随即转身在黑板上写出1(6/5)并在下面画了两条横线,不作声。只见同学们脸上的笑容慢慢地消失了,教室里一片寂静。又过了一会,小明和其他同学一样,开始慢慢地点头,笑容又回到了他们脸上。此时,教师顺势指出,把带分数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形式比较合理。这时,教师适时运用数学中的空白艺术,欲擒故纵,巧设情景,借用反常的生活现象,从反面迂回,悟出不合理因素。让学生在笑中发现,静中思索,微笑中领悟。
(2)抓住思维原型,暴露思维本质。结合数学内容,尽可能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展现在课堂中。例如,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一般教师采用的是认识的方法,但教师如果从实际出发,出示一块被打成两部分的三角形玻璃,问:如果要照原样配一块,要不要把两块都带去?则可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原动力。在原动力的推动下,学生便能积极讨论,有的判断带第一部分去,有的判断带第二部分去;有的则说两块都带去。此时,老师就可以进行引导。此例围绕着一连串的直接思维,反思、表达、判断,不断地将数学化问题推向前进,而这也正是数学教育所追求的。身为数学老师,应对数学理论、数学知识的前后联系心中有数,心中有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数学思维得到有效训练。
二、把数学问题生活化
(1)联系实际,把教学的内容生活化。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我们应紧紧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从实际生活的例子引入。例如:在教学按比分配应用题的过程中,可以从二年级和六年级两个友谊班平均分配一块操场的保洁任务入手,让学生谈对这项任务分配的看法,来解释平均分配的不合理性;再通过大家讨论,出主意、想办法,最后找出合理的分配方法——按比分配的方法。这可以使学生体会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公平性、合理性,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意识。
(2)创设情境,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数学问题是抽象的,数量关系是复杂多变的,小学生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为了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们要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改变问题的呈现方式,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生活化。
(3)精心设计,把枯燥的练习生活化。练习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方法和手段。但往往学生厌倦做练习,觉得练习是单调、枯燥、乏味的,因而就失去了兴趣。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需要老师精心设计,把枯燥的练习生活化,赋予它新的生命力。
(4)沟通联系,把数学难点生活化。在数学“循环小数”一课时,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春夏秋冬自然风光的录像。自然美景引发了学生的兴趣,又从四个季节更换、周而复始,获得了对“循环”含义的初步理解。接着,老师启发说:“像这样的事例,你们还能举出一些吗?”有的学生说:“每天早上太阳从东方升起,晚上从西边落下;第二天又从东方升起……无穷无尽。”有的学生说:“每个星期,从星期一、星期二……到星期日,过了星期日又是星期一、二、三……周而复始,无穷无尽。……”老师接着说:“那么,数学中有没有‘循环’现象呢?请试算:1÷3、14.2÷22。在计算和讨论中,学生掌握了循环小数的含义。学习“循环小数”这一概念,关键是理解什么是“循环”,让学生联系自然界中的循环现象,为“循环小数”的概念奠定了基础。
(5)依托生活事例,把数学思想生活化。如一年级“0的认识”,根据教材要求要体现以下思想:①零是任何一个确定的量的否定;②零是一个特定的“点”(起点);③零是一个确定的数,它比1小。怎样教学生理解这些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呢?首先,教学时我们先设计如下题目:巢中有3只小鸟,飞去1只,再飞去1只,又飞去1只,最后剩下空巢,空巢里有几只小鸟?“0只”;再设计小朋友投环比赛,投进1环得1分,结果小方投进5只得5分,小明投进3只得3分,……小勇一只也没投进,得0分。这样,就比单纯地说“0就是没有”的含义要丰富多了,0不仅仅是“没有”,它是“有”的否定。
(6)借用生活经验,把数学知识生活化。几乎每一个数学问题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它的原型,我们就不妨多设计一些开放式的实践活动课,使学生从“寻找身边的数学”活动中真正体会到数学的用途。例如,学生在课上发现了减法的运算性质(一个数减去两个数的和,可以从这个数里依次减去这两个数)后,自然就联想到生活中也有类似的现象。没等老师问,就急不可待地说:“我们家买炒菜的肉,总是一回买一大块,分几次吃。有时候把一整块先放在冰箱里,吃一次切一块,下次再吃再切,就像从一个数里依次减去几个数;有的时候,先把一整块肉分切成很多小块冻在冰箱里,吃的时候是从这些小块里取,等这些小块都吃完了,这块肉也就没有了。这就像从一个数里减去几个数的和,最后都是把这块肉吃没了,结果都是一样的,就像减法性质一样。”
这是多么生动的例子啊。在此过程中,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被架起来了,同学们听后也纷纷用生活中自己熟悉的例子加以解释和验证。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中学会了数学知识,这些被证明了的知识是绝不容易忘记的。长此以往,我相信学生一定能掌握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思想和方法,独立地进行探索。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怎么会不具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呢?
(陇西县西铝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