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抗战文化与高中美术欣赏课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8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充分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开展高中美术欣赏课教学是近几年来美术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探索和实践的课题。本文主要研究如何将东南抗战文化与高中美术欣赏课活动进行有效对接,把美术欣赏课上成承载着厚重历史的文化课,是一个新的学术指向。
  关键词:抗战文化 高中 艺术教育
  
  一、东南抗战历史文化,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闽中山城永安,抗日战争时期是福建的临时省会。“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由于蒋介石实行片面抗战政策,致使大片国土沦丧。随着上海、南京失陷,东南沿海亦已遭敌蹂躏。国民党福建省政府于一九三八年五月被迫内迁永安。随着省会搬迁,行政机关、大中专学校、文化团体等各种机构也陆续从沿海向永安及其附近的山区内地疏散。原在福州的官佐幕僚、豪绅政客和公教人员接踵而至。不少教授、学者、专家和文化界爱国人士也云集燕江(永安的简称)。当时港、沪、粤、苏、皖、浙、赣、湘、桂等都有一些知名文化人士相继辗转来闽。沦陷区的一些大专院校,如苏皖临时政治学院、暨南大学、东南联合大学等,也先后迁到福建内地。顿时,交通闭塞、文化落后的山城永安,不仅成为福建战时的政治中心,而且成为我国东南半壁的文化人士荟萃之地。
  抗日救国是当时的主旋律,在国共第二次合作的有利时机下,共产党员、先进人士、爱国人士纷纷聚集永安团结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合成了一股同仇敌忾的洪流,迸发出冲天热情,他们办报纸、出刊物,印书籍、建学校,上演戏剧,习武参军,一切都围绕抗日这个主题,开展抗战文化活动。据统计,当时永安有文化学术团体40余个,编辑单位近20个,出版社近30家,印刷所19家,出版报纸12种,杂志129种,各类专著700多种,丛书丛刊近40套。这些宣传抗战的报纸、杂志、书籍远销省内外,极大地鼓舞了民众的士气。
  波澜壮阔的抗日救亡运动,不但使广大人民群众普遍觉醒,而且也为革命的新文艺开辟了阵地、训练了队伍。抗日救亡运动中的许多骨干,以后便成為永安进步文化活动的骨干。如卢茅居、谢怀丹、赵家欣、陈启肃、林舒谦、蒲风、童晴岚、许文辛等,都是永安进步刊物的主编或主要撰稿人。文化界进步人士如黎烈文、许钦文、董秋芳、王西彦、卢茅居、邵荃麟、葛琴、章靳以、羊枣、王亚南、谷斯范等很快汇集成一支较强的抗日文化队伍,形成了永安进步文化界的中坚力量。他们在国民党特务严密监视的情况下,巧妙地利用了国民党福建省政府官办或半官办的文化阵地,开展了各种抗日文化活动,繁荣了进步文化事业。
  抗战时期,永安出版发行事业十分兴旺。先后有改进出版社、东南出版社、歌林出版社、建国出版社、战时中国出版社、胜利出版社、点滴出版社、新阵地图书社、商务印书馆联合编译社等大小二十余家出版社;有各家出版社、报社、机关附设的及私营的大小十几家印刷所;有改进出版社营业处、东南出版社门市部、立达书店、开明书店永安分店、中华书局永安支局、中国文化服务社永安分支社、商务印书馆永安支馆等12家书店;有美国新闻处东南分处、中央通讯社福建分社、华南通讯社等三家新闻等通讯机构;还有各种剧团、歌咏团、诗社及木刻、戏剧协会等团体。在永安先后出版发行的有《老百姓》《民主报》《中央日报》(福建版)《建设导报》等十种报纸;有《改进》《现代青年》《现代文艺》《战时民众》《国际时事研究》《社会科学》等八十种左右的期刊。编辑出版各类书籍三百余种,改进出版社就编印有“改进文库”“现代文艺丛刊”“世界大思想家丛书”等八大丛书和许多单行本。据当时省政府编的《闽政三十一年》记载,仅改进出版社一九四二年一年就销行本版图书杂志三十万七千册、外版图书杂志三万八千八百册,在省内设有三家营业处、三个总经销处,省外往来同业有三百余家。
  永安出版物成为东南各省乃至新疆、上海等地的畅销读物,不仅因为其有较强的编辑力量,而且还拥有较为严整的作者阵容。据不完全统计,当时有巴金、郭沫若、千家驹、戈宝权、方敬、艾青、艾芜、冯雪峰(维山)、冯牧、庄瑞源、易巩、刘北汜、司马文森、田涛、华嘉、孙用、严辰(厂民)、许杰、台静农、宋之的、宋云彬、李广田、李满红、杜埃、汪德耀、何其芳、邹荻帆、金仲华、张天翼、夏衍、范长江、孟秋江、罗洪、要羡林、胡愈之、姚奔、楼适夷、青苗、欧阳几海、郭大力、钱俊瑞、聂绀弩、唐弢(tao,现为韬)、黄药眠、绿原、王鲁彦、蒲风、藏克家、碧野、蹇先艾等一百多个在全国较为著名的作家、学者,都先后在永安出版过专著、评著,发表过论文和文学作品,因而大大地提高了报刊的声誉和质量,扩大了影响。
  抗战时期,先后担任国民党福建省主席的陈仪、刘建绪,迫于抗日形式和个人政治斗争的需要,表现了一定程度的开明,这是永安进步文化活动能够存在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从一九三八年五月至一九四五年十月,前后七年多时间,隐蔽战斗在永安的共产党员,在中共南方局和福建省委的领导下,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广泛团结各阶层爱国人士和进步青年,利用当时的有利条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进步文化活动,为推动抗日救亡运动和繁荣东南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中国新文化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二、结合抗战文化,提升美术文化教育
  《战时木刻画报》是东南抗战时期的一份重要刊物,于1940年2月10日创刊,始为半月刊,后改为月刊,萨一佛、宋秉恒任主编。《战时木刻画报》以抗战为主要题材,内容通俗生动、颇具特色,称之谓改进社(改进出版社成立于一九三九年初,社长兼发行人黎烈文是三十年代左翼作家、翻译家。上海沦陷后,黎应福建省教育厅长郑贞文的邀请来闽,不久随省会内迁永安组建了改进出版社,成为抗日战争时期规模较大、影响较广的文化出版机构。改进社先后出版了《改进》《现代儿童》《现代青年》《战时民众》《战时木刻画报》《现代文艺》六种固定期刊,还陆续编辑出版了“改进文库”“现代文艺丛刊”“世界大思想家丛书”“现代青年丛刊”“世界名著译丛”“战时民众丛刊”“现代儿童小丛书”“木刻连环图画”“建设丛刊”及单行本书籍共一百多种)的“最新贡献”。在该刊发表作品的既有老艺术家,也有不少青年作者;有故事画、漫画、连环画、木刻等,如萨一佛的木刻《日本鬼子已到了山穷水尽》《三年反正的伪军团长》,朱鸣岗的木刻《不要有一刻疏忽了监视敌人的任务》,弗人的木刻《中国人不打中国人,掉向枪头打鬼子》,张代蛹的连环画《血的“九一八”》,王时蛾的《民族英雄张自忠将军画像》、江则明的连环漫画《阿娜姑娘》,丁明根据谷斯范原著设计的连环画《新水浒》,耳民的漫画《“皇军”的三部曲》,林玲的故事画《蒲老三智杀日本鬼》等,在群众中都有极大的影响。
  萨一佛等人当时还发起组织青年木刻作家协会,先后举办了几次较大规模的木刻画展。
  一九四三年十月,由福建“新生活促进会”组织,萨一佛主持举办的全国木刻展览会在永安展出,参展的闽、浙、赣、湘、粤、渝等地五十四家,二百三十余幅作品,并有木刻连环画七套,民间复制木刻二百一十七幅,古代复制木刻五十幅,美、英、苏、德、法等国作家名作近百幅。在展出期间还举行了鲁迅先生提倡木刻运动十周年纪念活动,萨一佛在电台作了《鲁迅与中国木刻》的讲演。
  一九四三年十一月四日,省会永安遭日机狂炸,一片火海,血肉横飞,惨不忍睹。萨一佛在被炸的残坦废墟上实地画一百余幅写生、素描及水彩画,后来由留日的诗人覃子豪配诗,由《联合周报》社举办了一次“永安劫后诗画展览”,先后在永安、建瓯、南平、沙县等地巡回展出。从一九四四年二月十五日至三月十五日,历时一个月,诗画展览充分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滔天罪行,激发了人民抗战情绪,影响广泛而深刻。
  通过上述《战时木刻画报》的了解及对版画家萨一佛、陈庭诗、朱鸣岗等版画创作品介绍以及结合战时永安作为临时省会产生的诸多文化背景,我们得出这样一个启示:抗战时期的文艺工作者所释放出的是一种战胜物质困难、不畏生死的精神能量。由于这样的背景,在抗日历史上创造出一个个文化奇迹。因此,我们立刻就会产生一种思考,高中美术课教育应更多的从历史的角度和文化的多样性角度去考虑,主动加深学生对历史与文化多样性的了解。它可以帮助学生从文化的角度去思维、在生活的境域中去发现,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历史上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在课程实践中逐步学会从美术学科的角度来考虑文化现象。它既可以提升美术学科的内涵,还能使美术学习成为一种美术文化的学习,充分体现“美术课程是人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虽说经过战火洗劫,《战时木刻画报》和抗战时期的美术创作遗存已非常稀少,但抗战时期的文化遗址依然保存完好,如战时福建省主席陈仪(1883—1950)、刘建绪(1890—1980) 的公馆(防空洞,吉山古斋)也就是当时省政府主席办公地,省立音专,省立永安中学遗址(现在吉山村的“东方月”),省防疫大队(吉山“萃园”)。当年著名的改进出版社(在蝦蛤村),国民党台湾省党部(在文龙村土堡),省教育厅(在吉山刘氏宗祠),省立(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现吉山酒厂)等等都比较完整地保留了下来。陈仪的外孙2005年到永安参观后说:“只有永安才保留了这么多的抗战遗址。”当我们亲临这些抗战遗址的时候,抗战胜利的欢呼声仿佛还响彻云宵。当年,永安抗战进步文化的一篇篇作品、一张张照片、一幅幅画卷、一帧帧镜头和一幕幕戏剧还历历在目,永久不能忘怀。它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力量。在美术教育活动中传播和弘扬永安抗战进步文化的同时,把美术文化教育与抗战文化精神相结合,运用到当前的美术教育和文艺创作活动中去,对提升今天的社会主义大文化建设将起着核心作用,毕竟东南抗战文化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在今天,当下的美术教育和文学艺术实践,因社会经济文化环境诸多变化,有着多方面、多样性的现实存在,特别是与多媒体和数字技术结合,出现了新的网络文学艺术形式。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在今天这样一个高中美术教育不断被边缘化、文艺创作不断庸俗化的时代,艺术创作普通缺乏崇高感,它的精神审美价值在不断丧失,在很多时候被粗鄙化、低俗化和极端个人化所侵蚀与戕害。但是,在永安这片抗战文化热土上,八年的抗战文学艺术,自始至终都充满着无畏的革命激情和强盛的主体创作力。今天的文化教育和文学艺术恰恰需要有这样的激情和创造。虽说今天人们的审美趣味已形形色色不尽相同,但文艺作品与接受者之间始终存在着对应与交流的关系,在文艺创作中如果没有真善美的熔铸与呈现,只能是文艺自身社会责任感和精神审美作用的缺失。而这些缺失,在永安的抗战文化里都能找到,首先是当年革命志士和进步文化人士所追求的崇高感、崇高美,应成为今天先进文化建设的审美基石。
   课程标准曾指出:“广泛利用校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包括美术馆、图书馆、公共博物馆及私人博物馆、当地文物资源、艺术家工作室、艺术作坊和有关工厂、车间等,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资源(如自然景观、自然材料等)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如活动、事件和环境等)进行美术教学。”这旨在鼓励广大美术教师积极开发和利用地方文化资源,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教学活动。因为地方性的文化资源具有浓厚的文化底蕴,东南抗战文化就是一个典型历史时期所诞生的文化,对它的了解和认知不仅是传承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延伸和民族精神的复兴。
  现代经济可创造强势文化,但创造不了积淀深厚、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如果人类的发展失去了丰富性、多元性和民族性,很多人性的价值也就丢失了。所以,我们在讨论学校教育时更应当积极探索和解决多元文化教育、民族文化教育的实践问题。一种生态文化应有一相适应的生态教育,这样才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东南抗战文化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资源进入主流教育的过程就标志着一种民族古老生命记忆的延续,也是一个对民族生存精神、生存智慧及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我深信,美术文化教育在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塑造民族性络、开放民族胸怀、提升民族理想、推动民族创新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文化作用。
  把美术课上成美术文化课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也是一个新的学术命题。
  
  参考文献:
  [1] 《抗战时期永安进步文化活动概术(讨论稿)》,1986(钢板撰刻印刷稿)
  [2] 教育部,《美术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其他文献
教师的第一堂课要树起教师的形象.教师要以峻洁的人格,渊博的学识,端庄亲切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在学生的眼中仿佛是美的化身,知识的信使,给学生一种无形的感召力;并以其优
重点研究了圆柱形正比计数器对不同能量Y射线的响应情况,利用蒙特卡罗方法计算了各能量1射线在计数器中的沉积能量值,鉴于气体中原子电离的统计涨落特性,在沉积能量的基础之上利
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自行设计研制的S波段10MeV 20kW工业辐照行波电子直线加速器于近期通过了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测试,加速器束流能量为10.3MeV,平均功率为22.1kW。
在学习无穷大(小)量这部分内容时经常发现这样一些错误,如:
针对裂变中子时间谱和总数测量的需求背景和目前中子伽马混合辐射场中脉冲裂变中子测量所面临的技术困难,根据物理过程和探测机理,对“核-光转换中子探测器”测量脉冲中子进行
我校编写的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商业专科学校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它要求学生“能进行一般性的日常会话,能扩大商业购物会话到一般商业性的会话”。我们从历届
对含有情态动词的一般疑问句的基本回答方式为:肯定回答通常用“主语+情态动词”,否定回答通常用“主语+情态动词的否定形式(通常用缩略式)”。例如:
一为了使商专的教学符合客观实际要求,首先需要研究当前社会商业的特点。 (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要在计划指导下,实行市场调节。国营商业、供销合
【教材简析】  《云雀的心愿》是一篇童话故事,通过小云雀跟着妈妈一路上看到森林被乱砍滥伐带来的危害,说明保护森林的重要性,表达了小云雀想把沙漠变成绿洲的心愿。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学会用“可以……也可以……”的句式表情达意。  3.从小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设计理念】  1.以朗读贯穿全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并有所感悟和思考
I 词汇    A)根据句意及所给的首字母提示,写出空白处所缺的单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