绕过“高地”求学去

来源 :第二课堂(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cer_2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年填报高考志愿时,家长和考生都会在选择何地就读的问题上举棋不定,地域选择已成为每个考生挑选大学的重要因素。
  不少同学向往去一些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的城市上学,也有一些同学希望在本地上大学。其实选择在哪里上大学并没有对错之分,然而填报志愿却要以分数为前提。我们要尽量避免历年报考中出现的“扎堆现象”和“恋家情结”,结合自己未来的发展,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将自己的每一分都恰到好处地用在刀刃上,绕过“高地” 求学去。
  一、 莫扎堆热门城市
  近几年,不管是考生报考的意愿,还是实际录取的结果,从各地区每年的媒体报道中都可以看出来一个共同的现象: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地的高校录取分数都一致走高。北京、上海两地更是热门中的热门。这两地一本院校不用多说,每年都会以最高的分数录取最多的优秀学生,有些二本院校的分数也会超过考生所在地的一本控制线,而有些专科学校似乎更有面子,分数高过二本控制线,有的甚至超过了一本线。
  又如香港,香港是一个高消费的城市,有些考生的家庭经济条件,不足以支撑他在香港生活得很好,到了香港,便会给自己和家庭背上沉重的经济压力。香港人和内地人的生活习惯也有差异,有在香港高校就读的学生说,他晚上十点钟要睡觉的时候,香港人开始出去交流,等他早晨醒来的时候,香港人开始休息了。再加上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内地学生如果适应能力较差的话,就很难在香港学习、生活。对于这样的情况,其他城市特别是中西部城市的高校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
  一味追逐大城市不可取,填报志愿时要巧用地域因素。同样考分的情况下,沿海及一些大城市的学校可能录取无望,但报稍偏远地区的高校却往往能避开“撞车”,甚至还能被录取上相对“热门”的专业。
  问起“扎堆”这种现象的原因,其实每个人都知道答案。首先是大家都看重北京、上海等城市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优越性,认为在这些地方求学,不仅能够接受到高校的良好教育,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还可以为今后的就业拔得头筹。大家看好的就是一个国际化交流的平台,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可以接触更多高层次的人与事,这就能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机会。这样的想法的确没错,毕竟大家在大学读书的时候也要与社会接触,与外界交流,这样一来,校外环境对于人的发展来说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有不少考生和家长是因为从众心理而选择了这些城市,或觉得在这样的城市里读书很光彩。
  一位大学招生老师说:“当分数本身没有竞争力的时候,我们在填报志愿时尤其要理性对待。”毕竟报考大城市的考生本来就很多,使得竞争压力巨大,基本不会出现第一志愿录取不满额的情况。而有的考生为了上北京、上海的高校,宁肯填报这些地方的一般院校,也不愿意去中西部或者其他地区的一些在全国都很有名的学校。还有的考生宁肯报考热门地区高校的非优势学科,也不愿意去读中西部或者其他地方高校在全国都很有名的专业。这些做法无形之中抬高了热门地区的录取分数线,使得报考热门地区高校变得难上加难。再说,大学毕业生以大城市为目标的思路可能有些因循守旧的意味,其实一座大城市的光鲜繁华跟一个两手空空的毕业生有多少关系呢?
  选择去热门城市读书,首先要考量自己是否拥有足够的实力,这种实力不仅仅是指你的成绩,还包括适应能力、经济能力等。因为去这些大城市求学事实上已经一再凸显了“三高”——分数高、要求高、消费高。所以,同学们在决定报考这些地方的高校之前,应该自己掂量掂量,从实际情况出发来选择,以免吞食落榜的苦果。
  二、 恋家情结不可取
  除了非要去热门城市读大学的情况外,还有一种情况也很有意思——只愿留在本地读大学。因为有些家长觉得考生身心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去一个人生地不熟的环境读书不够安全。从考生的角度来看则是自己对本土风俗习惯、文化氛围比较了解,不必像其他同学那样还要有一个适应期,并且身边有这么多的亲朋好友,办起事来会很方便。包括在未来毕业找工作的时候,在本地生活了这么久所积累起来的人脉也会或多或少地帮上忙。出于这些考虑,就有众多的考生不愿意离开当地。
  对此,建议这类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放眼全国,通盘考虑。尤其是对于那些分数无优势的考生,不妨选择报外地高校,以距离来换分数。
  以距离换分数,这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志愿填报“术语”,主要针对某些考生和家长“非省内院校不上”的认识误区而提出的。由于一些考生和家长紧盯省内名校,从而使得竞争更加激烈,同等分数在省内不一定能上该省最好的大学,但是如果跳出本省,填报其他省份的高校,则会大大增加录取的几率。以中山大学为例,在广东报考该校的考生,分数一般都要超出一本线100分左右,但对江苏考生来说,分数只要超过一本线50分就够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在全国是数得着的好学校,有的同学一听在哈尔滨,就觉得特别冷,没有办法忍受,也就不愿报考,实际上这会让那些分数不太高的同学捡了一个便宜,这也是“距离换分数”。因此考生在分数优势不明显的时候,以距离换分数不失为一个明智的选择。
  三、 地区不同景色异
  地区不同,你能见到的景色也大不相同。在南方,你可以时常见到菠萝、椰子树等;在北方,你可以时常见到枫叶、雪景等。正因为没有一个地区能够把所有的景色全部包含在内,所以这也需要你做出选择,看看自己更倾向于哪个地区的文化积淀、自然景观。在填报志愿之前就应该问问自己,是去温暖潮湿的南方还是寒冷干燥的北方,是去经济发达的东部还是去潜力巨大的西部?
  进入大学后,在你收获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深刻地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纵览当地的旅游胜景。其实,这种收获也是很难得的。
  四、 选择城市的注意事项
  有的同学因为气候的原因大学四年饱受痛苦,也有的家庭因为学校所在地消费水平过高而不堪重负,那么我们在选择高校所在城市的时候需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又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1. 城市消费水平。读大学除了学费之外,高校所在城市的消费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制约因素。毕竟我们读大学时也要穿衣吃饭,也要购物休闲。如果所在城市的综合消费水平很高,无疑增加了我们的隐性消费成本。可能相同的生活质量在消费水平低的城市每月只需要400元生活费就够了,而在消费水平高的城市却需要600元甚至更高。这样就会让我们生活得很苦,即使节衣缩食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不仅给父母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也让我们背上了沉重的精神负担。   2. 所读专业要适应。这里所说的“适应”有两层含义:一方面考生要根据兴趣主导原则“适应”报考的专业,但是若考生并不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这时就要试着激发自己的兴趣,逐渐喜欢上自己的专业;另一方面,“适应”是指报考的专业与高校所在城市相“适应”,避免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目前很多高校为了使自己尽快成为学科全、专业广的综合性大学,在增加扩招名额的同时也不断新增专业,加快由“专”变“全”的步伐。这无形当中会出现步子大却迈不稳的弊端,于是我们会看到学校里的新增专业不仅建设时间短,而且产生了师资力量不足、管理体系不完备等问题。我们也发现有很多学校设立了金融、经贸等热门专业,甚至一些学校的新增专业是该校建校以来从未涉及过的学科门类,还有某些内地高校为求专业齐全,新增了海洋专业。一旦我们选择了类似的高校、专业,会对我们的学习和就业造成极大的困扰。单拿“内地高校开设海洋专业”为例,在校学习期间,同学们将因为学校地处内地,接触海洋生物的机会少,无法进行大量的学科实验。等到毕业的时候,由于位于内地,该地区所需海洋专业学生几乎为零,因此学生在该地区的就业前景十分渺茫。而若到沿海地区就业,避开排外心理不说,单从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来看,可能也会因为动手能力差、实验技能不佳而被拒之门外。
  3. 就业前景。锁定高校所在城市的时候,就业前景也要综合考虑进去。因为学校所在的城市对其包容性和认可程度最大,因此同学们在学校当地就业对自己是最为有利的。同时,“读大学”也就是“读同学、读老师”,大学里也在积累着自己的人脉,一旦将来选择去其他城市发展,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人脉就派不上多大用场了。既然这样,就要提前考虑将来在什么样的城市发展,自己所学专业在这些城市中的发展前景和上升空间如何。只有把这些因素考虑到位,才不会在毕业的时候,一心想着南下或北上,去别的城市发展,无形中浪费了自己掌握的大量资源。
  除了了解报考高校所在城市的就业前景之外,另外一些因素也要考虑到位。以北京为例,虽然因机会多,发展前景好,成为很多考生的向往之地,然而由于北京的高校众多,每年应届毕业生仍然感到就业压力巨大,加上一些同学“心气高”,不满足于从基层做起,因此还是会有部分同学一毕业即失业。因此在择校选城的时候,还要看看自己是否有较好的抗压能力,是想去竞争激烈的大城市发展,还是想在安逸舒适的小城市生活。
  总之,考生们在填报志愿时,一定不要过于看重地域环境因素,更不要一味追求某某地方的高校。在地域上要放眼全国,而不仅仅只停留在几个地方。还有,从高校办学特点上来讲,不同地域的高校,办学特色也不同,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志向和特长进行选择。更重要的是根据大学的实力来选择,哪怕有的大学地处偏僻,如果大学本身实力不凡,相信你照样能在这样的大学里学到更多的知识,照样可以赢在大学的起跑线上,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
  (编辑 蓝 忆)
其他文献
“糟糕”的朋友转到新学校的第一天,我就认识了西笑。当时我正拖着一个巨大的行李箱,站在校园里迷茫地张望着。西笑蹦到我面前,叉着腰,像一个女侠一样大声地说“:新同学,我来
在当今世界,实施信息技术教育已成为各国教育的制高点。我国已经明确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如何提高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育质量,笔者认为:一、遵从原则,采用“1211”教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的逐步加深,特别是对课程改革核心理念“关注人,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解的更加透彻,使每位教师懂得,基础教育是为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有关圆的问题形式日趋新颖,方法日趋灵活.观察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在圆的相切(包括直线和圆、圆和圆相切)问题中,出现了不少运动的元素,这类试题综
在同学眼里,我是个“富翁”。哪个哥们借了我的东西没还给我,我总是说:“算了算了,区区小事还这么上心。”有人向我借钱,我会摸出仅有的五角钱递过去,十分大方地说:“不 In
开学时,我为班级献了一盆矮向日葵,我每天都为它浇水,无微不至地关心它,期待有一天,它能给我们带来一份惊喜。在我的精心照料下,它终于开出了鲜艳的花朵,小巧玲珑的花盘四周,
当前,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高校学生层次多元化现象较为普遍,对高校安全稳定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文章在对多层次学生结构下高校安全稳定教育工作现状透析的基础上,总
目的观察优质护理服务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从2014年9月到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120例,利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
2008年4月30日,距北京奥运会开幕整整100天。事实上,中国市场上众品牌的“奥运会”从2001年北京获得2008奥运承办权那天起,就已经拉开了帷幕。奥运赞助商资格之争,以及围绕奥
焦老大,我们班数学老师是也。咦,大家干吗鼓掌、起哄?什么?你们不相信我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好吧,你们的掌声我就暂且收下,众读者都坐端正了,请听我细细道来!焦老大之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