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命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神圣的,更是脆弱的。如今的孩子们生活是那么的无忧无虑,可他们为什么要漠视自己宝贵的生命,难道仅仅是经受不住小小的生活挫折?其实最主要的是孩子们的生命意识淡薄,学校的生命教育缺失。如何引导才能使我们的下一代摆脱困惑,教育孩子由对自己生命尊重到尊重别人的生命,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刻不容缓!生命教育就是在尊重个体物质性生命的基础上,遵循生命规律,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造智慧的教育。而教育恰恰是最具生命意蕴的事业,它不仅关注生命的发展、促进生命的发展,而且要基于生命的发展。经过一年来的学习与探索,反思如下。
一、 让语文书成为一本“生命的教科书”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可能性。《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科。其实质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人的生命的价值和地位,最大限度地挖掘生命的内在潜能,充分调动生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展示生命的个性,从而最终提高生命的质量。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确定渗透生命教育是该学科的任务之一。教导学生认识自我,发展潜能,实现自我;教导学生重视群己关系、伦理关系及公共道德,关怀弱势群体,创造人际间和谐的互动;珍惜地球环境,追求协调发展;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和大自然的节奏与规律,关怀一切生命,维持永续、平衡的自然生态;引导学生思考信仰与人生的问题,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制订自己的人生目标,以宏观的视野审视人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语文教材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过程就是生命教育的过程。例如许多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五彩池》《草原》等文章,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壮观,让人不由自主产生一种热爱之情,有了爱就无意中懂得生命的可贵;一些是写人的文章,如《平分生命》《珍贵的教科书》《孔子和学生》等让人深切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以及关心和爱护;甚至有一些写小动物的文章也能让人体会到爱的伟大,如屠格涅夫的《麻雀》,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小麻雀的情景,让人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生命的可贵。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与感悟这些美文名篇,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氛围里,感受到生命的跳动,感受到生命价值的升华。让他们拥有一份美丽的心灵体验,都能成为创造幸福生活的人,这正是生命教育的目的。《林中乐队》这篇课文是写作者聆听森林里动物的声音,课文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长期贴近大自然、酷爱森林、酷爱动物的情怀。让学生通过多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让语文教学为生命教育增色添彩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地理和人文渊源。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不仅可以活化语文教育,使语文更具有生命意义,而且可以通过感悟让学生来体味人自身的生命价值。《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人 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科。其实质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充分地认识人的生命的价值和地位,最大限度地挖掘生命的内在潜能,充分调动生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展示生命的个性,从而最终提高生命的质量。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所以,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内容,随时捕捉时机,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同时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灵活处理教材,善于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更多地感受生命是美好的,思想是美丽的,语言文字是美妙的,很多感情是有价值的。让语文课更多地和学生的内心情感、人生发展相关联,让正义与课堂同在,让真善美与课堂同在,让每一个生命更加美好。
三、让生命意识的教育根植于文本之中
1932年4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发表的杂文《中国的人命》中写道:“我在‘太平洋会议’的许多废话中听到了一句警语,一个外国人说‘中国没有废掉的东西。如果有,只是人的生命!’话虽尖刻,可它足以发人深省。”由陶先生的言论中,大抵可以看出他的愿望:“珍视中国人的生命。”语文教师的美德,在于引导未成年学生认真解读和剖析每篇课文中的生命意识,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或他人的人生经历,体会生命的可贵,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善待他人也善待自己。从而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更懂得如何去善待别人,珍惜身边的人、事、物,注重情感的交流和体验亲情友情的温暖,尊重他人的存在,甚至普及珍爱地球,珍爱地球上所有动植物的生命,这才是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真正含义和目的所在。生命的价值就像石头一样,在不同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它可以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可以是一块玉,也可以是一块钻石。只要自己看重自己,不断地去打磨,去提炼,生命就会有意义,有价值。
生命价值的提升在于付出。例如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主题中的《“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一篇外国短篇小说,塑造了主人公哈威尔船长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舍己救人的英雄形象。课文中有这么几句画龙点睛的议论,语言精练,含义深刻。如:“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悲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 “可悲的利己主义”指的是一事当头,只替自己考虑,不顾他人利益;危急时刻,更是放弃责任,违背天理,只顾自己活命,不顾他人生命死活。“悲壮的舍己救人”,则是指宁可放弃个人的生存希望,也要以拯救他人生命为重,以个体生命的死换来大众生命的生。再如:“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哈威尔的“职守”就是把60人救出。对于“做人之道”,就是对生命、对事业的一种理念。表现在哈威尔身上就是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对妇幼群体的保护,对自己个体生命的付出。
四、让生命的欢歌在语文课堂上奏起
生命哲学家曾经说过,既是人,就会有生命欲,自然就会有蓬勃的生命流。是啊,“生命”一词给了我强烈的震撼。如果说语文课堂好比一座无比瑰丽的百卉园,那么生命就是坐落于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语文课堂因生命而充满绿意,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生命,如一块闪光熠熠的金子,在语文课堂上绽放光彩,语文的世界无处不有辉煌,语文的舞台无处不有璀璨。生命之光,把语文课堂照亮;生命之火,将语文课堂燃烧。如果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学生的眼睛闪着求知的光彩,学生的思维如闪电般敏捷,那么,这股生命流就不怕蓬勃不起来。审视我们的行为,我们始终习惯把学生看做是一个“认知体”,把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信息解构能力作为基本目标。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始终没有解决这样几个问题:重思想教化而忽视生活情趣;重知识积累而轻视文化融合;重教材示范而放松表达热情。一句话,语文教学缺乏人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因此,我经过不断反思,认为一堂优质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关注生命,让语文重新回归到人,通过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进而享受生命、体验生命,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实现生命的价值。只有这样,课堂才能充满生命活力,才能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
教育是门艺术,永远没有明确的答案、永恒的标准。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句号,只有逗号。正如古人所云:“天在山边,走近山边,天又远;月浮水面,拨开水面,月还深。”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做有生命感的教育者。
一、 让语文书成为一本“生命的教科书”
语文学科的性质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可能性。《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科。其实质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使学生充分地认识到人的生命的价值和地位,最大限度地挖掘生命的内在潜能,充分调动生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展示生命的个性,从而最终提高生命的质量。语文学科的课程目标确定渗透生命教育是该学科的任务之一。教导学生认识自我,发展潜能,实现自我;教导学生重视群己关系、伦理关系及公共道德,关怀弱势群体,创造人际间和谐的互动;珍惜地球环境,追求协调发展;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和大自然的节奏与规律,关怀一切生命,维持永续、平衡的自然生态;引导学生思考信仰与人生的问题,确定自己的人生方向,制订自己的人生目标,以宏观的视野审视人类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语文教材里有许多文质兼美的课文,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审美教育的过程就是生命教育的过程。例如许多描写自然风光的文章,如《美丽的小兴安岭》《五彩池》《草原》等文章,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丽与壮观,让人不由自主产生一种热爱之情,有了爱就无意中懂得生命的可贵;一些是写人的文章,如《平分生命》《珍贵的教科书》《孔子和学生》等让人深切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以及关心和爱护;甚至有一些写小动物的文章也能让人体会到爱的伟大,如屠格涅夫的《麻雀》,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小麻雀的情景,让人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生命的可贵。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阅读与感悟这些美文名篇,使学生沉浸在美好的氛围里,感受到生命的跳动,感受到生命价值的升华。让他们拥有一份美丽的心灵体验,都能成为创造幸福生活的人,这正是生命教育的目的。《林中乐队》这篇课文是写作者聆听森林里动物的声音,课文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渗透了作者长期贴近大自然、酷爱森林、酷爱动物的情怀。让学生通过多读课文,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让语文教学为生命教育增色添彩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有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有得天独厚的语言环境和深厚的历史、地理和人文渊源。在语文教育中渗透生命教育,不仅可以活化语文教育,使语文更具有生命意义,而且可以通过感悟让学生来体味人自身的生命价值。《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表述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学科的人 文性决定了它是一门“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学科。其实质就是通过语言文字的教学,充分地认识人的生命的价值和地位,最大限度地挖掘生命的内在潜能,充分调动生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展示生命的个性,从而最终提高生命的质量。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决定了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然性和可行性。所以,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内容,随时捕捉时机,在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心灵。同时教师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灵活处理教材,善于把握教材内容,创造性地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让学生更多地感受生命是美好的,思想是美丽的,语言文字是美妙的,很多感情是有价值的。让语文课更多地和学生的内心情感、人生发展相关联,让正义与课堂同在,让真善美与课堂同在,让每一个生命更加美好。
三、让生命意识的教育根植于文本之中
1932年4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发表的杂文《中国的人命》中写道:“我在‘太平洋会议’的许多废话中听到了一句警语,一个外国人说‘中国没有废掉的东西。如果有,只是人的生命!’话虽尖刻,可它足以发人深省。”由陶先生的言论中,大抵可以看出他的愿望:“珍视中国人的生命。”语文教师的美德,在于引导未成年学生认真解读和剖析每篇课文中的生命意识,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或他人的人生经历,体会生命的可贵,培养他们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善待他人也善待自己。从而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更懂得如何去善待别人,珍惜身边的人、事、物,注重情感的交流和体验亲情友情的温暖,尊重他人的存在,甚至普及珍爱地球,珍爱地球上所有动植物的生命,这才是语文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真正含义和目的所在。生命的价值就像石头一样,在不同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它可以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可以是一块玉,也可以是一块钻石。只要自己看重自己,不断地去打磨,去提炼,生命就会有意义,有价值。
生命价值的提升在于付出。例如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主题中的《“诺曼底”号遇难记》是一篇外国短篇小说,塑造了主人公哈威尔船长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舍己救人的英雄形象。课文中有这么几句画龙点睛的议论,语言精练,含义深刻。如:“事情总是这样,哪里有可悲的利己主义,哪里也会有悲壮的舍己救人。” “可悲的利己主义”指的是一事当头,只替自己考虑,不顾他人利益;危急时刻,更是放弃责任,违背天理,只顾自己活命,不顾他人生命死活。“悲壮的舍己救人”,则是指宁可放弃个人的生存希望,也要以拯救他人生命为重,以个体生命的死换来大众生命的生。再如:“他一生都要求自己忠于职守,履行做人之道。”哈威尔的“职守”就是把60人救出。对于“做人之道”,就是对生命、对事业的一种理念。表现在哈威尔身上就是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对妇幼群体的保护,对自己个体生命的付出。
四、让生命的欢歌在语文课堂上奏起
生命哲学家曾经说过,既是人,就会有生命欲,自然就会有蓬勃的生命流。是啊,“生命”一词给了我强烈的震撼。如果说语文课堂好比一座无比瑰丽的百卉园,那么生命就是坐落于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语文课堂因生命而充满绿意,充满生机,充满活力。生命,如一块闪光熠熠的金子,在语文课堂上绽放光彩,语文的世界无处不有辉煌,语文的舞台无处不有璀璨。生命之光,把语文课堂照亮;生命之火,将语文课堂燃烧。如果在我们的语文课上,学生的眼睛闪着求知的光彩,学生的思维如闪电般敏捷,那么,这股生命流就不怕蓬勃不起来。审视我们的行为,我们始终习惯把学生看做是一个“认知体”,把训练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信息解构能力作为基本目标。不难发现,我们的语文课堂始终没有解决这样几个问题:重思想教化而忽视生活情趣;重知识积累而轻视文化融合;重教材示范而放松表达热情。一句话,语文教学缺乏人情味,没有把“人”放在教学的核心上。因此,我经过不断反思,认为一堂优质的语文课应当注重培植学生的主体精神,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帮助他们找寻自己的精神家园,使他们一起感受课堂中生命的涌动与成长。关注生命,让语文重新回归到人,通过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进而享受生命、体验生命,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实现生命的价值。只有这样,课堂才能充满生命活力,才能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
教育是门艺术,永远没有明确的答案、永恒的标准。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句号,只有逗号。正如古人所云:“天在山边,走近山边,天又远;月浮水面,拨开水面,月还深。”愿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做有生命感的教育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