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是教学工作最基本的工具性要素,是学生学习知识的直接性材料来源.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教材更是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教育的内容、素材和教育导向.囿于考试考核制度,立足于教材的基础教育阶段教学工作阶段教师在知识结构内容层面上能创新的空间着实有限.但是在教法和教学设置,教学情感交互过程以及一些细节的通识教育过程中,教师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如何正确而又主动的发挥好教师的能动性教学作用,教师在内要深入理解教材,对教材的编制思路主旨有所领会;在外博采众家之长,他山之石藉以攻玉,对不同版本,不同时期,不同体制下的教材稍加涉猎.对教材有深刻认知,我们才能领会教材的编制思想,更好的贯彻教育方针,有效的实施课堂教学.
这里通过我国物理教材的发展和中美教材对比,我们希望教育工作者可以注意到中美在科学学科方面教育理念上的差别;通过新课改体系下的新版教材和旧的传统教材对比,我们希望教育工作者能够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有所认识.进而对当下的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思路导向有所体会.鉴于新课程改革体系下教材的编写理念和思维方式对以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物理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导向作用,为能够以一种开放兼容的思维来理解课改体系下物理教材的修订和课程设置,文章也会论及基于教材比对的物理教学思想变革的理解,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物理教学对学生人格形成的关联作用.
1 课改前的物理教材分析
早期,囿于当时具体的国家实际和国际局势,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对各行各业专门人才尤其是工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在教育上因随时代,多师从苏联体制.之后,虽多有波折几经起伏,但是直到2003年新课程标准出台前,我们的教材都是重在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在实验教学和数理结合、学科交叉的结点上注重动手练习能力的培养,强调思维能力的提高.
总体而言,早期版本的教材知识结构体系严谨、逻辑建构完整,注重科学知识科学概念.所选取的教学素材实用性好,安排的作业练习量大,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成效显著,对人才的快速培养有相当好处.在某种程度上也完成了教育于当时时代的历史使命,促进了社会发展进步.
其弊端在于教育的迫切性导致了教材在知识技能层面的过度拔高,教材编排实际上穿插了很多现阶段看来属于高等教育普通物理课程的内容,知识内容对相应时段的学生来说偏难,偏深;知识概念层面扣得偏紧,偏死.尽管在学制上、教学要求上一再改革,在教学中也时有调整,做到了选修必修的结合,但是根本上偏重知识技能的教育素材和教育方式很容易就被应试,一旦应试,一些细节和知识性的要求就会被一再拔高,机械的教学训练甚至对知识的掌握都构成了伤害.所谓的素质教育和“减负”难以有效推行.义务教育的普及,还有大众教育的发展,导致重知识技能的教育失去了社会活力,逐渐背离了教育的本质,而物理知识技能在社会实践中的实用性也受到了冲击,某种程度上助长了读书无用论的社会风潮.等等这些,都是过度关注知识技能和关注教学结果的教材设置最终难以出离的桎梏.
2 课改体系下的教材分析
当今时代背景下,教育必然更注重人格的培养与个性思维的形成,以期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必将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在社会生活中共同发挥作用.从物理学科的角度而言,是关注科学素养的培养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对个性的科学人本主义需求要求更高.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是在于人的培养,关注个人的素质,给予社会性的人以更多人本主义关怀.物理教材的编写被要求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要体现人文意识,更具思考的空间,更尊重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
教材编制首先是在延展性和自由度上有了更多的体现,以此为先决条件在中学生能够理解的层面上去完成基本的知识体系建构.变线性知识体系结构为模块化处理,知识体系建构螺旋式处理,不反对回复性交叉教学,教材内容为教学提供了多样性的突破口,教学体验重点关注思维过程的体验和思维习惯的养成,并且在这种体验式学习中形成学习能力,养成科学素养.具体而言,是通过行之有效的板块化选修必修的教材设置,尊重多样性发展;通过更多更宽泛的实验探究案例,体现对个性思维开放思维的鼓励;通过更人本主义的知识设置和更具有哲学意味的科学提示,完成个人素养在知识中的过程渗透;通过前沿物理导论现代科技成果的的更多介绍性引入,全面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识;通过数理,理化等计算机技术等学科交叉安排,注重物理的技术化生活化.
综上而言,现行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的编写编排,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教育教学理念上,虽然继承了传统,兼收了多方面多版本的优越性,主体趋势上更多地是在向美式教材靠[JP2]拢,在基础学科原理教学上体现了先进的科学学科教育理念.
2.1 教育理念和教育心理学层面分析
从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层面分析.科学教育归根到底也是人的教育,这是人本主义教育教学的主要思想.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概念对科学学科教育的影响理应得到更多重视,物理学科的知识结构属性和物理理论实验技术所需要的个性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也亟需人本主义的尊重和约束引导.
美国教育经历了冷战时期过分强调数理知识掌握到转而关注人的个性发展和科学素养发展的阶段,在这样的转变里,人本主义教育学家起了关键作用.罗杰斯说“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知识、唯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才是真具教养的人.现代世界中,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这样的变化取决于过程而不是取决于静止的知识”.以物理科学知识为主要实体的物理教材,特别是基础物理教材是相对静止的,教材的编写也不过是在板块和知识点上做一些取舍,怎么在教材中体现教学过程,并且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完成对常学常新日日进步又须适应社会的人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才是物理教学的真意.物理教学是要形成创造性的人格,实现对自然界和时空概念的信任感,对周围客观存在做出建设性的判断,既适应周围环境,顺应规律又探究规律 对未知保持好奇心尊重多样性,在个体的行为选择能自适自从,有自由自主的意识. 对于具有符合时代要求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社会人的定位,可以从教材对物理学的定位中体现出来.美国高中物理教材中关于物理学地位的表述相对而言很是朴素,他们的对于物理学科相对客观的立场,即:物理很重要,但并不唯一,也不万能,单纯的物理知识不足以解决问题,更多的隐射出对其他知识的依存性要求.尽管是物理教材,但对于物理学科的定位并没有执意从学科本位出发,狭隘的论证物理学科在整个自然学科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中多么重要的作用.而是更多的从人本主义出发,站在人的发展延续性和人的社会性角度,做到渗透物理知识的影响,将高中物理教学放在个人基本素养的需求上理解.
由此观之,美国的物理教材是在定位“人”是一个真实的,真切的个体,形象丰满具有十足的社会性.《费曼物理学讲义》的作者费曼一生参与曼哈顿计划,参与哥伦比亚号事故调查,物理教学别具一格,妙趣横生,极具个人魅力,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西方学人的自由个性和天马行空的创造性.归根到底,物理在他们那里内化为一种辩证客观、创意大胆的人格意识,内化为自由又细节化的科学思维方式,体现的是素养和物理气质.科学家首先是人性的,物理学首先是人的科学,作为人格形成的基本单元而存在的物理教学平易无奇又处处渗透.我们的传统教材里有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也会或多或少说到物理学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贡献,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一些物理学家.但都是以知识体系建立为目的顺带处理,目的仅仅在于完备的物理知识体系,于是我们教材里出现的物理学人物几乎是一些被异化神化的被摘取过的不完整个体,在心理上给学生的是一种距离感,不利于个性形成和兴趣培养.
人本主义的物理教学在于剥离个体对知识的简单依赖,在信息化社会条件下,社会变革,经济危机极大地考验着人的适应能力和耐受能力,唯物的科学意识才是最重要的.新课程体系改革下的教材设置思想,淡化了对知识点的要求,讲求探究体验,开放拓展的交互学习,还原了人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体验中完成自我意识的唤醒.
2.2 教教材的内容形式上的分析
从教材的内容形式上分析,教学须要尊重客观的教育规律,物理知识是科学巨擘在漫长的科技历史长河中历经种种艰难波折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是建立在浩如烟海的机械唯物主义客观现实中的沧海遗珠,是敏感的洞察力和卓绝的想象力还有善于观察设计的实验能力的结晶.教育固然能够使下一代的傻子超过上一代的天才,但这仅仅限于知识层面.如果不懂得观察思考,不懂得从具体的物理问题和物理场景着手注重研究探讨,没有物理模型的自觉自主构建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那么白痴自然永远是白痴妄人.不仅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要走观察实验,归纳、总结、再实验观察验证这样的一条钻研之路,在具体的知识学习中也要如此,从而将思维和研究联系起来,将个体既有的知识结构和新的知识体系关联起来.所以,教材的编排要遵守从现象到本质的客观认知规律,把科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做符合认知规律的组合.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说“哲学就是广义的教育学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的科学著作,“由动现象去研究自然力,再由这些力去推演其它的运动现象”.从理想的运动学概念到自由落体,再到万有引力以及微积分思想,其本身就是顺应客观规律的.现代自然科学起源于西方,在科技发展过程中是有其充分积淀和历史优势的.我们必须承认其在科技文献上这样一种很好的教材编排原则;《费曼物理学讲义》力求做到基础物理教学应尽可能反映近代物理,全书对基本概念、定理和定律的讲解不仅生动清晰,通俗易懂,而且特别注重从物理上做出符合逻辑关系的原理性的叙述.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全书还列举了许多基本物理原理在各个方面(诸如天体物理、地球物理、生物物理等)的应用,以及物理学的一些最新成就.全书是课堂讲授的录音整理,体现了费恩曼讲课的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独特风格和个性自然的材料组织能力.作为经典物理教育典范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和与现代物理前沿结合的普通物理教材的《费曼物理学讲义》,都深刻的体现了西方教育工作者对自然哲学规律和教育哲学规律的尊重,在内容上和实例上看,教材的安排和组合也是符合认知规律的.这样的自然科学概念在深处是一哲学情怀为支撑的,有一种天然的包容性,又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知历程.“教育是继续不断的重新组织经验,并且使经验的意义格外增加”“经验即生活,经验是应付人生四周的环境,即是改变所接触的事物”,教育即是生活和经验的重组即是社会教育和实验主义的体现.一方面认知一方面验证,将认知和验证都框架在个人社会体验中,这样物理教育才真的贴近生活,贴近思维.
自然科学是要培养积极的观察能力,培养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的个体.值得庆幸的是,普通高中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很清楚的注意到了差距和问题,在现行新教材中也注意到了科学素养的养成和物理人格的形成,注意到了物理学科的人文色彩.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做了调整,人教教材的很多内容和美国主流高中物理教材《Physics: principles and problems》(保罗 ·齐策维茨)具有一定的共性,做到了尊重认知规律的安排,在物理图景和物理学知识结构建立上注重了科学性的渲染式表达.不好的是,我们的教材还是在细节上做了太多的人为干预,掺杂了太多的所谓专家理解,导致参考案例对课堂的过多干预,无形中扼杀了一线教师的创造性.教材在教学环节上的细化使整个教材的内容和观念形成了严重的冲突,使教学的独创性难以得到施展,降低了教学过程中的体验感.教材不该机械的控制学生去理解教材的编制思路,更不该过多干预老师如何去实施教学,它所应该做的就是给出充分的自由度和良好的逻辑关联,自然的融入社会生活和自然发展规律就好.
补充说一点,民国时期教育之觉醒就在于充分意识到了人本主义实验主义教学的重要性,关注到了人的个性发展,社会教育在严苛的时代背景下反而显得短暂的获得了自由之空气.在这样的大思潮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无论自然科学教育还是人文学科教育都收获颇丰,出现了一批大家学人.具备学术气质的大家参与教材的编写,个性独特,教育自主的讲义形式科学教材,自然会跨越时空显现出极大的吸引力.也就是说教研本身就是一体的,教材的突破创新和教材的革命性变化也依赖于具体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实践,有必要讲到基础物理教育和高等物理研究做有机的结合,因为物理教育的归宿一方面是素养,一方面其实更在专业的科研能力培养.
3 结语
物理教学的关键之处在于教学工作者首先能意识到教学中的问题,具备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然后以新课改为契机,转换思想,转换教育教学方式.注重人本主义和实验主义教学,回归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以期与学校教育形成互动.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立足新教材体系实行立体化的教学工作,将人文科技教学,学科交叉教学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无论对以后继续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我们的基础物理教学才能最大限度的“有用”!做到平民教育也完成精英教育,充分尊重个性,真正的体现物理教育的价值.使教育改革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做出行之有效的做出变革,培养出具备研究创新意识和具有相当科学素养的高素质人材.
这里通过我国物理教材的发展和中美教材对比,我们希望教育工作者可以注意到中美在科学学科方面教育理念上的差别;通过新课改体系下的新版教材和旧的传统教材对比,我们希望教育工作者能够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历程有所认识.进而对当下的新课程改革和教育改革思路导向有所体会.鉴于新课程改革体系下教材的编写理念和思维方式对以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物理教育教学工作的直接导向作用,为能够以一种开放兼容的思维来理解课改体系下物理教材的修订和课程设置,文章也会论及基于教材比对的物理教学思想变革的理解,探讨新课程体系下物理教学对学生人格形成的关联作用.
1 课改前的物理教材分析
早期,囿于当时具体的国家实际和国际局势,我们的教育目的是对各行各业专门人才尤其是工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在教育上因随时代,多师从苏联体制.之后,虽多有波折几经起伏,但是直到2003年新课程标准出台前,我们的教材都是重在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在实验教学和数理结合、学科交叉的结点上注重动手练习能力的培养,强调思维能力的提高.
总体而言,早期版本的教材知识结构体系严谨、逻辑建构完整,注重科学知识科学概念.所选取的教学素材实用性好,安排的作业练习量大,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面成效显著,对人才的快速培养有相当好处.在某种程度上也完成了教育于当时时代的历史使命,促进了社会发展进步.
其弊端在于教育的迫切性导致了教材在知识技能层面的过度拔高,教材编排实际上穿插了很多现阶段看来属于高等教育普通物理课程的内容,知识内容对相应时段的学生来说偏难,偏深;知识概念层面扣得偏紧,偏死.尽管在学制上、教学要求上一再改革,在教学中也时有调整,做到了选修必修的结合,但是根本上偏重知识技能的教育素材和教育方式很容易就被应试,一旦应试,一些细节和知识性的要求就会被一再拔高,机械的教学训练甚至对知识的掌握都构成了伤害.所谓的素质教育和“减负”难以有效推行.义务教育的普及,还有大众教育的发展,导致重知识技能的教育失去了社会活力,逐渐背离了教育的本质,而物理知识技能在社会实践中的实用性也受到了冲击,某种程度上助长了读书无用论的社会风潮.等等这些,都是过度关注知识技能和关注教学结果的教材设置最终难以出离的桎梏.
2 课改体系下的教材分析
当今时代背景下,教育必然更注重人格的培养与个性思维的形成,以期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必将更加紧密的结合起来,在社会生活中共同发挥作用.从物理学科的角度而言,是关注科学素养的培养和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对个性的科学人本主义需求要求更高.物理教学的最终目的和落脚点是在于人的培养,关注个人的素质,给予社会性的人以更多人本主义关怀.物理教材的编写被要求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要体现人文意识,更具思考的空间,更尊重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
教材编制首先是在延展性和自由度上有了更多的体现,以此为先决条件在中学生能够理解的层面上去完成基本的知识体系建构.变线性知识体系结构为模块化处理,知识体系建构螺旋式处理,不反对回复性交叉教学,教材内容为教学提供了多样性的突破口,教学体验重点关注思维过程的体验和思维习惯的养成,并且在这种体验式学习中形成学习能力,养成科学素养.具体而言,是通过行之有效的板块化选修必修的教材设置,尊重多样性发展;通过更多更宽泛的实验探究案例,体现对个性思维开放思维的鼓励;通过更人本主义的知识设置和更具有哲学意味的科学提示,完成个人素养在知识中的过程渗透;通过前沿物理导论现代科技成果的的更多介绍性引入,全面学生对物理学科的认识;通过数理,理化等计算机技术等学科交叉安排,注重物理的技术化生活化.
综上而言,现行的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04年初审通过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教科书的编写编排,无论是从内容上还是教育教学理念上,虽然继承了传统,兼收了多方面多版本的优越性,主体趋势上更多地是在向美式教材靠[JP2]拢,在基础学科原理教学上体现了先进的科学学科教育理念.
2.1 教育理念和教育心理学层面分析
从教育理论和教育心理学层面分析.科学教育归根到底也是人的教育,这是人本主义教育教学的主要思想.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概念对科学学科教育的影响理应得到更多重视,物理学科的知识结构属性和物理理论实验技术所需要的个性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也亟需人本主义的尊重和约束引导.
美国教育经历了冷战时期过分强调数理知识掌握到转而关注人的个性发展和科学素养发展的阶段,在这样的转变里,人本主义教育学家起了关键作用.罗杰斯说“只有学会如何学习和如何适应变化的人,只有意识到没有任何可靠知识、唯有寻求知识的过程才是可靠的人,才是真具教养的人.现代世界中,变化是唯一可以作为确立教育目标的依据.这样的变化取决于过程而不是取决于静止的知识”.以物理科学知识为主要实体的物理教材,特别是基础物理教材是相对静止的,教材的编写也不过是在板块和知识点上做一些取舍,怎么在教材中体现教学过程,并且在这种教学过程中完成对常学常新日日进步又须适应社会的人的科学素养的培养才是物理教学的真意.物理教学是要形成创造性的人格,实现对自然界和时空概念的信任感,对周围客观存在做出建设性的判断,既适应周围环境,顺应规律又探究规律 对未知保持好奇心尊重多样性,在个体的行为选择能自适自从,有自由自主的意识. 对于具有符合时代要求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社会人的定位,可以从教材对物理学的定位中体现出来.美国高中物理教材中关于物理学地位的表述相对而言很是朴素,他们的对于物理学科相对客观的立场,即:物理很重要,但并不唯一,也不万能,单纯的物理知识不足以解决问题,更多的隐射出对其他知识的依存性要求.尽管是物理教材,但对于物理学科的定位并没有执意从学科本位出发,狭隘的论证物理学科在整个自然学科乃至整个社会发展中多么重要的作用.而是更多的从人本主义出发,站在人的发展延续性和人的社会性角度,做到渗透物理知识的影响,将高中物理教学放在个人基本素养的需求上理解.
由此观之,美国的物理教材是在定位“人”是一个真实的,真切的个体,形象丰满具有十足的社会性.《费曼物理学讲义》的作者费曼一生参与曼哈顿计划,参与哥伦比亚号事故调查,物理教学别具一格,妙趣横生,极具个人魅力,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西方学人的自由个性和天马行空的创造性.归根到底,物理在他们那里内化为一种辩证客观、创意大胆的人格意识,内化为自由又细节化的科学思维方式,体现的是素养和物理气质.科学家首先是人性的,物理学首先是人的科学,作为人格形成的基本单元而存在的物理教学平易无奇又处处渗透.我们的传统教材里有完整的物理知识体系,也会或多或少说到物理学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贡献,不可避免的涉及到一些物理学家.但都是以知识体系建立为目的顺带处理,目的仅仅在于完备的物理知识体系,于是我们教材里出现的物理学人物几乎是一些被异化神化的被摘取过的不完整个体,在心理上给学生的是一种距离感,不利于个性形成和兴趣培养.
人本主义的物理教学在于剥离个体对知识的简单依赖,在信息化社会条件下,社会变革,经济危机极大地考验着人的适应能力和耐受能力,唯物的科学意识才是最重要的.新课程体系改革下的教材设置思想,淡化了对知识点的要求,讲求探究体验,开放拓展的交互学习,还原了人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体验中完成自我意识的唤醒.
2.2 教教材的内容形式上的分析
从教材的内容形式上分析,教学须要尊重客观的教育规律,物理知识是科学巨擘在漫长的科技历史长河中历经种种艰难波折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是建立在浩如烟海的机械唯物主义客观现实中的沧海遗珠,是敏感的洞察力和卓绝的想象力还有善于观察设计的实验能力的结晶.教育固然能够使下一代的傻子超过上一代的天才,但这仅仅限于知识层面.如果不懂得观察思考,不懂得从具体的物理问题和物理场景着手注重研究探讨,没有物理模型的自觉自主构建能力去解决实际问题,那么白痴自然永远是白痴妄人.不仅在科学研究过程中要走观察实验,归纳、总结、再实验观察验证这样的一条钻研之路,在具体的知识学习中也要如此,从而将思维和研究联系起来,将个体既有的知识结构和新的知识体系关联起来.所以,教材的编排要遵守从现象到本质的客观认知规律,把科学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做符合认知规律的组合.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说“哲学就是广义的教育学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牛顿的科学著作,“由动现象去研究自然力,再由这些力去推演其它的运动现象”.从理想的运动学概念到自由落体,再到万有引力以及微积分思想,其本身就是顺应客观规律的.现代自然科学起源于西方,在科技发展过程中是有其充分积淀和历史优势的.我们必须承认其在科技文献上这样一种很好的教材编排原则;《费曼物理学讲义》力求做到基础物理教学应尽可能反映近代物理,全书对基本概念、定理和定律的讲解不仅生动清晰,通俗易懂,而且特别注重从物理上做出符合逻辑关系的原理性的叙述.为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全书还列举了许多基本物理原理在各个方面(诸如天体物理、地球物理、生物物理等)的应用,以及物理学的一些最新成就.全书是课堂讲授的录音整理,体现了费恩曼讲课的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独特风格和个性自然的材料组织能力.作为经典物理教育典范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和与现代物理前沿结合的普通物理教材的《费曼物理学讲义》,都深刻的体现了西方教育工作者对自然哲学规律和教育哲学规律的尊重,在内容上和实例上看,教材的安排和组合也是符合认知规律的.这样的自然科学概念在深处是一哲学情怀为支撑的,有一种天然的包容性,又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知历程.“教育是继续不断的重新组织经验,并且使经验的意义格外增加”“经验即生活,经验是应付人生四周的环境,即是改变所接触的事物”,教育即是生活和经验的重组即是社会教育和实验主义的体现.一方面认知一方面验证,将认知和验证都框架在个人社会体验中,这样物理教育才真的贴近生活,贴近思维.
自然科学是要培养积极的观察能力,培养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人的个体.值得庆幸的是,普通高中新的《物理课程标准》很清楚的注意到了差距和问题,在现行新教材中也注意到了科学素养的养成和物理人格的形成,注意到了物理学科的人文色彩.在课程设置方面也做了调整,人教教材的很多内容和美国主流高中物理教材《Physics: principles and problems》(保罗 ·齐策维茨)具有一定的共性,做到了尊重认知规律的安排,在物理图景和物理学知识结构建立上注重了科学性的渲染式表达.不好的是,我们的教材还是在细节上做了太多的人为干预,掺杂了太多的所谓专家理解,导致参考案例对课堂的过多干预,无形中扼杀了一线教师的创造性.教材在教学环节上的细化使整个教材的内容和观念形成了严重的冲突,使教学的独创性难以得到施展,降低了教学过程中的体验感.教材不该机械的控制学生去理解教材的编制思路,更不该过多干预老师如何去实施教学,它所应该做的就是给出充分的自由度和良好的逻辑关联,自然的融入社会生活和自然发展规律就好.
补充说一点,民国时期教育之觉醒就在于充分意识到了人本主义实验主义教学的重要性,关注到了人的个性发展,社会教育在严苛的时代背景下反而显得短暂的获得了自由之空气.在这样的大思潮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下,无论自然科学教育还是人文学科教育都收获颇丰,出现了一批大家学人.具备学术气质的大家参与教材的编写,个性独特,教育自主的讲义形式科学教材,自然会跨越时空显现出极大的吸引力.也就是说教研本身就是一体的,教材的突破创新和教材的革命性变化也依赖于具体的教学实践和科研实践,有必要讲到基础物理教育和高等物理研究做有机的结合,因为物理教育的归宿一方面是素养,一方面其实更在专业的科研能力培养.
3 结语
物理教学的关键之处在于教学工作者首先能意识到教学中的问题,具备先进科学的教育理念,然后以新课改为契机,转换思想,转换教育教学方式.注重人本主义和实验主义教学,回归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以期与学校教育形成互动.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立足新教材体系实行立体化的教学工作,将人文科技教学,学科交叉教学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无论对以后继续高等教育还是职业教育,我们的基础物理教学才能最大限度的“有用”!做到平民教育也完成精英教育,充分尊重个性,真正的体现物理教育的价值.使教育改革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做出行之有效的做出变革,培养出具备研究创新意识和具有相当科学素养的高素质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