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多渠道多方位实践。在初中语文课堂同样取得了“三为主”教学法的可贵经验。
【关键词】主导;主体;主线;教学法;课堂教学
“三为主”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科学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启发、指导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科学训练,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师为主导
传统的初中语文课,教学知识点通常是以介绍背景、解题、学习目标提示等方式直接提出并告诉学生的。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反复强调如何理解、接受和记住这些知识。这种知识呈现的教学方式始终把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因而,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动力。
“三为主”教学法认为,知识的意义总是存在于情境之中的,学习总是在一定情境之下进行的,学习的过程就是在特定情境中对知识的建构过程,人不能超越具体的情境来获得某种知识。同时,在日常环境和受控环境中,人的思考与行为是不同的,在受控环境下,人的学习脱离了特定的情境,往往存在着形式化、抽象化、浅层化、孤立化等弊端。在教学中,师为主体,主要应体现以下几点:
1.激发兴趣
初中语文课本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写人、记事、状物、绘景等人文性内容为情境创设提供了优势,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播放图片、影像、乐曲等,形象直观地展现与课文相关的内容,通过这种情景感召,气氛渲染等外因的作用,引发学习者内因变化,激起学习的情趣,产生心里愉悦,获得乐学快感,萌发学习冲动,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
2.启发学习
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性的学习活动,教学目标和要求的揭示不应是直接告诉的,而是要让学生在情境中分析、比较、感悟、选择的基础上形成;不应是封闭单一的,而应是开放的、多元的,尤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在学生的共同参与、筛选中明确学习的目标和要求;不应是完全预设的,而是预设和生成的结合。
3.推动学习
问题在教学中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知识载体。传统的课堂教学也重视问题,但往往是师问生答,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是为保证教师的教而设计的,往往出现冷场现象。
“三为主”教学法则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们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不是先向学生提问这首词是怎样写雪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而是用多媒体播放雪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交流对雪的认识。然后再欣赏其他咏雪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独钓寒江雪”等。让学生诵读、比较、理解诗意后,形成问题:为什么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诗人笔下表现出不同的意像?这就自然引起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不仅兴趣盎然的投入,而且学习的效果和思维的质量也很高。
二、生为主体
“三为主”教学法十分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要改变“师主体”的理念和行为,在教学内容上,把教材当作例子,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对话和沟通,让语文教学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实际的联系中,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命世界。在学习方法上,要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机会和空间,尤其要增加体验学习的机会。在效果评价上,不求答案的唯一,而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不同见解,尊重多元探索和“个性化解读”,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思辨力和批判力。
三、科学训练
“三为主”教学法认为,人的知识是主动建构起来的,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者的经验系统的变化,也就是说,学习者经过学习,对所面临的新事物、新现象、新知识、新问题、新信息作出“个人”的理解,赋予它们一定的意义,并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这样,使原有的经验系统得到了重组、转换或者改造,从而完成了一次学习的过程。但就学生个体来说,这种“经验系统”的变化不是机械的、累加的,而是有机的、融合的,是一个与先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新的经验系统的提升。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也很重视学生知识的内化和巩固,并以“宝塔形”来构筑学生的知识体系。但是所实施的途径大多为死记硬背、题海战术,通过反复、机械、孤立的训练,将一些零散的砖块硬砌到“宝塔”上。于是,许多学生对考查课本内的“死知识”毫不畏惧,一旦超出课本,遇到灵活的知识或新的问题就手足无措。
初中语文的学习和训练不是在于知识本身的全面性,不是通过训练量的增加和知识量的积累来建立和完善知识结构的,而是在于学习者的自主努力,通过参与、体验、实践,整体的获得一种素质,因此强调学习和训练的实践性、过程性、体验性、整体性和综合性尤为重要。也就是科学训练,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例如,在初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整体感知课文;在分析课文时,可以谈自己的感悟,具体地理解课文;在总结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和收获进行归纳、整理。这样,可以改变语文课堂支离破碎的分析和零碎训练,能够使学生受到从整体到具体,再到整体,从感知、感受到感悟的过程性体验和训练,在脑海里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
即使是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也不应是孤立的进行,如果把它嵌入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在联系中和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能促进新旧知识联系、新知的内化和能力的养成,从而实现原有知识结构的提升,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张汉昌,赵菡著.《开放式课堂教学法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湖南省安乡县唐家铺中学)
【关键词】主导;主体;主线;教学法;课堂教学
“三为主”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科学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启发、指导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科学训练,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师为主导
传统的初中语文课,教学知识点通常是以介绍背景、解题、学习目标提示等方式直接提出并告诉学生的。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反复强调如何理解、接受和记住这些知识。这种知识呈现的教学方式始终把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因而,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动力。
“三为主”教学法认为,知识的意义总是存在于情境之中的,学习总是在一定情境之下进行的,学习的过程就是在特定情境中对知识的建构过程,人不能超越具体的情境来获得某种知识。同时,在日常环境和受控环境中,人的思考与行为是不同的,在受控环境下,人的学习脱离了特定的情境,往往存在着形式化、抽象化、浅层化、孤立化等弊端。在教学中,师为主体,主要应体现以下几点:
1.激发兴趣
初中语文课本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写人、记事、状物、绘景等人文性内容为情境创设提供了优势,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播放图片、影像、乐曲等,形象直观地展现与课文相关的内容,通过这种情景感召,气氛渲染等外因的作用,引发学习者内因变化,激起学习的情趣,产生心里愉悦,获得乐学快感,萌发学习冲动,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
2.启发学习
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性的学习活动,教学目标和要求的揭示不应是直接告诉的,而是要让学生在情境中分析、比较、感悟、选择的基础上形成;不应是封闭单一的,而应是开放的、多元的,尤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在学生的共同参与、筛选中明确学习的目标和要求;不应是完全预设的,而是预设和生成的结合。
3.推动学习
问题在教学中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知识载体。传统的课堂教学也重视问题,但往往是师问生答,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是为保证教师的教而设计的,往往出现冷场现象。
“三为主”教学法则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们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不是先向学生提问这首词是怎样写雪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而是用多媒体播放雪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交流对雪的认识。然后再欣赏其他咏雪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独钓寒江雪”等。让学生诵读、比较、理解诗意后,形成问题:为什么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诗人笔下表现出不同的意像?这就自然引起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不仅兴趣盎然的投入,而且学习的效果和思维的质量也很高。
二、生为主体
“三为主”教学法十分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要改变“师主体”的理念和行为,在教学内容上,把教材当作例子,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对话和沟通,让语文教学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实际的联系中,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命世界。在学习方法上,要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机会和空间,尤其要增加体验学习的机会。在效果评价上,不求答案的唯一,而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不同见解,尊重多元探索和“个性化解读”,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思辨力和批判力。
三、科学训练
“三为主”教学法认为,人的知识是主动建构起来的,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者的经验系统的变化,也就是说,学习者经过学习,对所面临的新事物、新现象、新知识、新问题、新信息作出“个人”的理解,赋予它们一定的意义,并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这样,使原有的经验系统得到了重组、转换或者改造,从而完成了一次学习的过程。但就学生个体来说,这种“经验系统”的变化不是机械的、累加的,而是有机的、融合的,是一个与先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新的经验系统的提升。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也很重视学生知识的内化和巩固,并以“宝塔形”来构筑学生的知识体系。但是所实施的途径大多为死记硬背、题海战术,通过反复、机械、孤立的训练,将一些零散的砖块硬砌到“宝塔”上。于是,许多学生对考查课本内的“死知识”毫不畏惧,一旦超出课本,遇到灵活的知识或新的问题就手足无措。
初中语文的学习和训练不是在于知识本身的全面性,不是通过训练量的增加和知识量的积累来建立和完善知识结构的,而是在于学习者的自主努力,通过参与、体验、实践,整体的获得一种素质,因此强调学习和训练的实践性、过程性、体验性、整体性和综合性尤为重要。也就是科学训练,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例如,在初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整体感知课文;在分析课文时,可以谈自己的感悟,具体地理解课文;在总结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和收获进行归纳、整理。这样,可以改变语文课堂支离破碎的分析和零碎训练,能够使学生受到从整体到具体,再到整体,从感知、感受到感悟的过程性体验和训练,在脑海里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
即使是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也不应是孤立的进行,如果把它嵌入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在联系中和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能促进新旧知识联系、新知的内化和能力的养成,从而实现原有知识结构的提升,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张汉昌,赵菡著.《开放式课堂教学法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湖南省安乡县唐家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