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三为主”教学法的运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ston_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并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多渠道多方位实践。在初中语文课堂同样取得了“三为主”教学法的可贵经验。
  【关键词】主导;主体;主线;教学法;课堂教学
  “三为主”教学法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科学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即教师在教学中起引导、启发、指导的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科学训练,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能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一、师为主导
  传统的初中语文课,教学知识点通常是以介绍背景、解题、学习目标提示等方式直接提出并告诉学生的。在教学过程中,也是反复强调如何理解、接受和记住这些知识。这种知识呈现的教学方式始终把学生置于被动接受的地位,因而,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动力。
  “三为主”教学法认为,知识的意义总是存在于情境之中的,学习总是在一定情境之下进行的,学习的过程就是在特定情境中对知识的建构过程,人不能超越具体的情境来获得某种知识。同时,在日常环境和受控环境中,人的思考与行为是不同的,在受控环境下,人的学习脱离了特定的情境,往往存在着形式化、抽象化、浅层化、孤立化等弊端。在教学中,师为主体,主要应体现以下几点:
  1.激发兴趣
  初中语文课本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写人、记事、状物、绘景等人文性内容为情境创设提供了优势,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播放图片、影像、乐曲等,形象直观地展现与课文相关的内容,通过这种情景感召,气氛渲染等外因的作用,引发学习者内因变化,激起学习的情趣,产生心里愉悦,获得乐学快感,萌发学习冲动,精神饱满地投入学习。
  2.启发学习
  课堂教学是有目的性的学习活动,教学目标和要求的揭示不应是直接告诉的,而是要让学生在情境中分析、比较、感悟、选择的基础上形成;不应是封闭单一的,而应是开放的、多元的,尤其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化要求,在学生的共同参与、筛选中明确学习的目标和要求;不应是完全预设的,而是预设和生成的结合。
  3.推动学习
  问题在教学中是具有重要价值的知识载体。传统的课堂教学也重视问题,但往往是师问生答,是以教师为主体的,是为保证教师的教而设计的,往往出现冷场现象。
  “三为主”教学法则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我们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不是先向学生提问这首词是怎样写雪的?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而是用多媒体播放雪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交流对雪的认识。然后再欣赏其他咏雪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独钓寒江雪”等。让学生诵读、比较、理解诗意后,形成问题:为什么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诗人笔下表现出不同的意像?这就自然引起了学生探究的热情,学生不仅兴趣盎然的投入,而且学习的效果和思维的质量也很高。
  二、生为主体
  “三为主”教学法十分强调在教学的过程中把学生置于课堂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要改变“师主体”的理念和行为,在教学内容上,把教材当作例子,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对话和沟通,让语文教学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社会实际的联系中,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生命世界。在学习方法上,要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讨论交流的机会和空间,尤其要增加体验学习的机会。在效果评价上,不求答案的唯一,而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不同见解,尊重多元探索和“个性化解读”,以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思辨力和批判力。
  三、科学训练
  “三为主”教学法认为,人的知识是主动建构起来的,学习的实质就是学习者的经验系统的变化,也就是说,学习者经过学习,对所面临的新事物、新现象、新知识、新问题、新信息作出“个人”的理解,赋予它们一定的意义,并纳入自己的知识结构之中,这样,使原有的经验系统得到了重组、转换或者改造,从而完成了一次学习的过程。但就学生个体来说,这种“经验系统”的变化不是机械的、累加的,而是有机的、融合的,是一个与先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新的经验系统的提升。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也很重视学生知识的内化和巩固,并以“宝塔形”来构筑学生的知识体系。但是所实施的途径大多为死记硬背、题海战术,通过反复、机械、孤立的训练,将一些零散的砖块硬砌到“宝塔”上。于是,许多学生对考查课本内的“死知识”毫不畏惧,一旦超出课本,遇到灵活的知识或新的问题就手足无措。
  初中语文的学习和训练不是在于知识本身的全面性,不是通过训练量的增加和知识量的积累来建立和完善知识结构的,而是在于学习者的自主努力,通过参与、体验、实践,整体的获得一种素质,因此强调学习和训练的实践性、过程性、体验性、整体性和综合性尤为重要。也就是科学训练,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例如,在初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谈自己的感受,整体感知课文;在分析课文时,可以谈自己的感悟,具体地理解课文;在总结课文时,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和收获进行归纳、整理。这样,可以改变语文课堂支离破碎的分析和零碎训练,能够使学生受到从整体到具体,再到整体,从感知、感受到感悟的过程性体验和训练,在脑海里形成整体的知识结构。
  即使是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和训练,也不应是孤立的进行,如果把它嵌入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在联系中和过程中形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也能促进新旧知识联系、新知的内化和能力的养成,从而实现原有知识结构的提升,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张汉昌,赵菡著.《开放式课堂教学法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湖南省安乡县唐家铺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新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需要进一步解放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条件地尽一切可能性地保证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道路上发展思维能力,注重更加平等的学习,从而促进教与学和谐发展,保证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作为一名扎根于农村教学的英语教师,我觉得有必要充分利用小班化带来的先天优势全方位践行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实现教育最大平等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从让师生的对话更加平等、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
【摘 要】高中英语新课标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目前,多数高中学校教学资源往往是牛津译林版教材,这就导致学生知识获取通道比较单一。时事英语阅读课作为一种新型的英语教学方式引入课堂,丰富教学资源,拓宽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本文阐述了时事英语阅读教学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教学模式及阅读的具体方法训练。 
城乡结合部学校是指城市化进程中城市边缘的街道、乡镇学校。该地区在生源方面有几种情况:1.学生家长从事非农产业,由于拆迁得到不少的补偿,相对较富裕,一部分家长认为没有文化也能赚钱,还有不少家长认为没有必要读很多书,因为考上大学也不包分配。2.外来人口集中,其子女学习基础参差不齐,语言表达能力差,对于英语,有的小学学过,有的刚从农村老家转学过来,压根就没学过(这样一来,学生从初一刚入学,就出现了两极分
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促进个体获得幸福体验,提升幸福意识,发展幸福能力,所以教师和学生的幸福指数应该成为一所学校发展水平的衡量标准。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使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校长管理学校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只能择其主要方面加以考虑和把握,“有所为有所不为”。作为校长,何时有为、何时不为,应时时、事事加以注意,并保持清醒的头脑,如此
在初中英语的各种题型中,书面表达是很重要的一项,特别是在各类考试中,它所占据的分值更是呈上升趋势,由此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通常来说,这类题型在进行解答之前,都会给你呈现一副或一组图画,然后让你在图中寻找有用的信息,结合这些信息进行填空补全,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理解将图中所表达的内容进行英文复述。不过有一点我们可以明确,这类习题的写作不一定需要很好的文笔,只要你可以清晰地将图中的内容写出来,让审阅的老师
随着世界格局加快调整,经济全球化深人推进,各个国家都在交流合作中迎接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不同文明也在交流对话中增进理解、共同发展。人世十年来,武汉市改革开放取得了
为了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记录学生读书的足迹,储存读书信息,检查读书效果,营造读书氛围,宜昌市西陵区红星路小学设计并制作了“小书童储蓄卡”,全校900余名学生
中国政府网近日公布《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我国将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职务(职称)晋升向村小学和教学点专任教师倾斜。